第四章 遊地府
關燈
小
中
大
多時,袁嘉志也在大殿西邊同樣位置發現了一扇門。
兩扇門分别位于閻羅殿的兩側,一東一西,相對而建,像極了古墓中的耳室。
袁嘉亨上前問陳爝:“我們要不要進去看看?” 陳爝當然願意,還未等我發表意見,就已拖着我和袁嘉亨的手臂往門裡擠去。
袁嘉志見我們都進了小門,也好奇地跟在我們身後。
儲醫生不敢冒險,和衆女待在大殿。
小門後是一間巨大的石室。
石室的牆上也繪有各式各樣的壁畫,如果從頭看起,這些壁畫可連成一段故事,有點類似現在的連環畫。
但這種繪畫方式,在曆史上卻是很常見的,有兩千多年曆史。
中國的圖像叙事傳統由來已久,可追溯到漢代的畫像石與畫像磚。
這間石室内的壁畫,則是以多幅場景來表現一個故事的發展,較為翔實地将故事的始末勾勒出來。
我記得敦煌石窟的《薩埵那太子本生圖》壁畫,就是以多幅場景呈現薩埵那太子在郊外見到即将餓死的母虎和幼崽,在找不到食物投喂的情況下,将自己投下懸崖以飼猛虎的全過程。
這間石室壁畫上所描繪的故事,大抵是凡人不信因果報應,在人世間胡作非為,死後墜入地獄,被小鬼壓在一面鏡子前,鏡子裡則将其一生所做的壞事一一呈現出來。
壁畫結尾還有用紅色毛筆題的大字“孽鏡台”。
向石室深處望去,果然能見到一面用鐵鍊子懸挂在半空中的大銅鏡。
可惜時間太久,銅鏡上已布滿斑斑綠鏽。
我們從石室中退出來,又去了西邊的門中查看。
與充滿“藝術氣息”的孽鏡台不同,西面門内是十多個隔開的石室,每個石室都安有木門,門上開一口小窗。
門上的木頭已潰爛得十分嚴重,有的幾乎形同虛設。
“這邊應該是囚室。
”我環視一圈,下了結論。
陳爝也贊同道:“沒錯,中間大殿相當于衙門的公堂,這邊即是牢房。
”他又用手指了指小門後一塊豎着挂起的木牌,上面有“轉劫所”三個字。
這裡或許就是地府中關押鬼魂的所在。
我們進到石室牢房中逛了逛,四面都是石壁,除了有張石床之外别無他物。
牢房面積很小,待久了難免覺得壓抑,我們隻停留了一小會兒就匆匆離開了。
回到閻羅殿中,我們将兩邊的具體情況一五一十地講給衆人聽。
袁嘉月聽了孽鏡台與轉劫所的内部結構和大小,一口咬定此間的格局與刑具博物館的格局一般無二,連尺寸都一樣。
湯洛妃也點頭稱是,畢竟她在博物館住的時間也不短。
她沉思片刻,擡頭說道:“難怪進入地宮之後,我有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這閻羅殿後,應該還有相應的中庭以及四個展廳。
說不定出口就藏在展廳後面。
” “那還等什麼?趕緊過去找找看!” 袁嘉志做事沖動,我們還未商議完畢,他就要展開行動。
“急什麼!就這麼冒冒失失地沖進去,萬一有危險怎麼辦?”譚麗娜道。
“我有沒有危險要你管?” “是啊!最好你立刻就去死!” “你們一人少說一句行不行?這都什麼時候了,還吵!先聽聽人家陳先生有什麼安排。
” 湯洛妃雖然性格溫和,但言語中卻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派,而且從輩分上論,始終是袁嘉志與譚麗娜的長輩。
袁嘉志雖然打心眼裡不認她這個小媽,但也不便回嘴頂撞,隻得低下頭,不再說話。
陳爝輕咳一聲,接着道:“剛才譚小姐說得沒錯,我們不知道閻羅殿後面是不是有危險,所以要慎之又慎。
我建議女的留在這裡,我們幾個男的進去探一探路,如果發現問題,立刻退出來,誰也不要勉強。
” 儲立明聽陳爝說“男的”進去,女的留在這裡,立刻不樂意了,開口道:“現在提倡男女平等,你說什麼男人女人的,就是搞性别歧視。
我個人的意見,想進去的進去,想留的留,各得其所。
我先表明我的态度,我留在這裡,給你們斷後。
” 這胖醫生嘴上說得好聽,其實就是怕死。
“那我陪你們一起去吧?” 說話的是走在最後的仆人董琳。
這一路上我都沒怎麼注意她,此時見她,手中竟然還抱着筆記本電腦。
陳爝先是擺了擺手,然後指了指儲立明,說:“儲醫生留在這裡,袁氏兄弟和韓晉随我進去。
如果這邊的格局與博物館一緻,那麼我們先一起穿過火刑展廳和中庭,接着我和韓晉一組,去探碓搗展廳,你們兄弟一組,去探刀鋸展廳,随後我們在中庭會合後,一起去水刑展廳。
中間若是有人發現出口,立刻彙報給大家。
” 袁嘉亨用力點了點頭,而袁嘉志雖然不想聽我們指揮,但眼下也沒有其他辦法,雖然并沒有答應,卻也等于默認。
計較已定,我們四人各持一支火把,往閻羅殿後的黑暗深處走去。
3 沒走幾步路,前方就出現了一扇巨大的實榻門,由于年代久遠,門漆已經剝落,露出裡面發黑的實木和點點黴斑,已看不清原來的模樣了。
門上方的石闆上寫着“火山獄”三個字,恐怕對應的就是刑具博物館的火刑展廳。
實榻大門上門釘縱橫,中間有一對磨得泛紅的金色鬼頭門環,陳爝和我一人握住一邊,用力往裡推。
門内的空間極大,我們四人舉着火把,小心翼翼地走了進去。
我覺得有些奇怪,按理說這個房間許久未有人居,應該有異味才對,但直到現在我都沒有發現半點腐臭的氣息。
也許真如陳爝所言,是這裡空氣流動的關系。
有空氣流動,地宮一定有出口存在。
袁嘉亨突然對我道:“韓晉老師,你看這邊!”他邊說,邊用手上的火把朝一面牆上照去。
石室的牆上果然繪着一幅幅圖畫,畫風與之前的很像,均是形貌古樸,鬼氣森森。
由于年代久遠,壁畫的顔料都已褪色,隻留一些線條。
而壁畫上所繪的,是與火有關的酷刑,袁嘉亨所照的那幅繪的是兩個小鬼一左一後,分别抓住一個人的雙腿,将人倒過來放進油鍋裡煎炸的場景。
我走上前去,正欲再看仔細,身子卻不小心撞到一個堅硬的物體。
那東西被我一撞,發出了一陣金屬拖拽之音。
我顧不上喊痛,忙用火把去照,竟是個三尺寬的大镬。
原來我剛才是誤撞了銅镬的架子。
陳爝走近看了一眼,指着壁畫道:“這口銅镬,恐怕就是畫上所繪的刑具了。
” 袁嘉亨也湊了過來:“這銅镬都變綠了,氧化成這樣,恐怕有些年代了吧?” 我蹲下身子,借着火光端詳了許久,緩緩道:“這口銅镬恐怕比你父親在火刑展廳展覽的那口明代‘炸鬼镬’年代更久。
你瞧镬身上所鑄扁長形扉棱,正是蒙元時期的特征。
” 袁嘉亨驚道:“難道這個地宮是元代的?” “不,這地宮可能是明代所建。
”我從牆角撿起一塊殘破的石磚,對袁嘉亨道,“你看這磚塊,均呈黃
兩扇門分别位于閻羅殿的兩側,一東一西,相對而建,像極了古墓中的耳室。
袁嘉亨上前問陳爝:“我們要不要進去看看?” 陳爝當然願意,還未等我發表意見,就已拖着我和袁嘉亨的手臂往門裡擠去。
袁嘉志見我們都進了小門,也好奇地跟在我們身後。
儲醫生不敢冒險,和衆女待在大殿。
小門後是一間巨大的石室。
石室的牆上也繪有各式各樣的壁畫,如果從頭看起,這些壁畫可連成一段故事,有點類似現在的連環畫。
但這種繪畫方式,在曆史上卻是很常見的,有兩千多年曆史。
中國的圖像叙事傳統由來已久,可追溯到漢代的畫像石與畫像磚。
這間石室内的壁畫,則是以多幅場景來表現一個故事的發展,較為翔實地将故事的始末勾勒出來。
我記得敦煌石窟的《薩埵那太子本生圖》壁畫,就是以多幅場景呈現薩埵那太子在郊外見到即将餓死的母虎和幼崽,在找不到食物投喂的情況下,将自己投下懸崖以飼猛虎的全過程。
這間石室壁畫上所描繪的故事,大抵是凡人不信因果報應,在人世間胡作非為,死後墜入地獄,被小鬼壓在一面鏡子前,鏡子裡則将其一生所做的壞事一一呈現出來。
壁畫結尾還有用紅色毛筆題的大字“孽鏡台”。
向石室深處望去,果然能見到一面用鐵鍊子懸挂在半空中的大銅鏡。
可惜時間太久,銅鏡上已布滿斑斑綠鏽。
我們從石室中退出來,又去了西邊的門中查看。
與充滿“藝術氣息”的孽鏡台不同,西面門内是十多個隔開的石室,每個石室都安有木門,門上開一口小窗。
門上的木頭已潰爛得十分嚴重,有的幾乎形同虛設。
“這邊應該是囚室。
”我環視一圈,下了結論。
陳爝也贊同道:“沒錯,中間大殿相當于衙門的公堂,這邊即是牢房。
”他又用手指了指小門後一塊豎着挂起的木牌,上面有“轉劫所”三個字。
這裡或許就是地府中關押鬼魂的所在。
我們進到石室牢房中逛了逛,四面都是石壁,除了有張石床之外别無他物。
牢房面積很小,待久了難免覺得壓抑,我們隻停留了一小會兒就匆匆離開了。
回到閻羅殿中,我們将兩邊的具體情況一五一十地講給衆人聽。
袁嘉月聽了孽鏡台與轉劫所的内部結構和大小,一口咬定此間的格局與刑具博物館的格局一般無二,連尺寸都一樣。
湯洛妃也點頭稱是,畢竟她在博物館住的時間也不短。
她沉思片刻,擡頭說道:“難怪進入地宮之後,我有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這閻羅殿後,應該還有相應的中庭以及四個展廳。
說不定出口就藏在展廳後面。
” “那還等什麼?趕緊過去找找看!” 袁嘉志做事沖動,我們還未商議完畢,他就要展開行動。
“急什麼!就這麼冒冒失失地沖進去,萬一有危險怎麼辦?”譚麗娜道。
“我有沒有危險要你管?” “是啊!最好你立刻就去死!” “你們一人少說一句行不行?這都什麼時候了,還吵!先聽聽人家陳先生有什麼安排。
” 湯洛妃雖然性格溫和,但言語中卻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派,而且從輩分上論,始終是袁嘉志與譚麗娜的長輩。
袁嘉志雖然打心眼裡不認她這個小媽,但也不便回嘴頂撞,隻得低下頭,不再說話。
陳爝輕咳一聲,接着道:“剛才譚小姐說得沒錯,我們不知道閻羅殿後面是不是有危險,所以要慎之又慎。
我建議女的留在這裡,我們幾個男的進去探一探路,如果發現問題,立刻退出來,誰也不要勉強。
” 儲立明聽陳爝說“男的”進去,女的留在這裡,立刻不樂意了,開口道:“現在提倡男女平等,你說什麼男人女人的,就是搞性别歧視。
我個人的意見,想進去的進去,想留的留,各得其所。
我先表明我的态度,我留在這裡,給你們斷後。
” 這胖醫生嘴上說得好聽,其實就是怕死。
“那我陪你們一起去吧?” 說話的是走在最後的仆人董琳。
這一路上我都沒怎麼注意她,此時見她,手中竟然還抱着筆記本電腦。
陳爝先是擺了擺手,然後指了指儲立明,說:“儲醫生留在這裡,袁氏兄弟和韓晉随我進去。
如果這邊的格局與博物館一緻,那麼我們先一起穿過火刑展廳和中庭,接着我和韓晉一組,去探碓搗展廳,你們兄弟一組,去探刀鋸展廳,随後我們在中庭會合後,一起去水刑展廳。
中間若是有人發現出口,立刻彙報給大家。
” 袁嘉亨用力點了點頭,而袁嘉志雖然不想聽我們指揮,但眼下也沒有其他辦法,雖然并沒有答應,卻也等于默認。
計較已定,我們四人各持一支火把,往閻羅殿後的黑暗深處走去。
3 沒走幾步路,前方就出現了一扇巨大的實榻門,由于年代久遠,門漆已經剝落,露出裡面發黑的實木和點點黴斑,已看不清原來的模樣了。
門上方的石闆上寫着“火山獄”三個字,恐怕對應的就是刑具博物館的火刑展廳。
實榻大門上門釘縱橫,中間有一對磨得泛紅的金色鬼頭門環,陳爝和我一人握住一邊,用力往裡推。
門内的空間極大,我們四人舉着火把,小心翼翼地走了進去。
我覺得有些奇怪,按理說這個房間許久未有人居,應該有異味才對,但直到現在我都沒有發現半點腐臭的氣息。
也許真如陳爝所言,是這裡空氣流動的關系。
有空氣流動,地宮一定有出口存在。
袁嘉亨突然對我道:“韓晉老師,你看這邊!”他邊說,邊用手上的火把朝一面牆上照去。
石室的牆上果然繪着一幅幅圖畫,畫風與之前的很像,均是形貌古樸,鬼氣森森。
由于年代久遠,壁畫的顔料都已褪色,隻留一些線條。
而壁畫上所繪的,是與火有關的酷刑,袁嘉亨所照的那幅繪的是兩個小鬼一左一後,分别抓住一個人的雙腿,将人倒過來放進油鍋裡煎炸的場景。
我走上前去,正欲再看仔細,身子卻不小心撞到一個堅硬的物體。
那東西被我一撞,發出了一陣金屬拖拽之音。
我顧不上喊痛,忙用火把去照,竟是個三尺寬的大镬。
原來我剛才是誤撞了銅镬的架子。
陳爝走近看了一眼,指着壁畫道:“這口銅镬,恐怕就是畫上所繪的刑具了。
” 袁嘉亨也湊了過來:“這銅镬都變綠了,氧化成這樣,恐怕有些年代了吧?” 我蹲下身子,借着火光端詳了許久,緩緩道:“這口銅镬恐怕比你父親在火刑展廳展覽的那口明代‘炸鬼镬’年代更久。
你瞧镬身上所鑄扁長形扉棱,正是蒙元時期的特征。
” 袁嘉亨驚道:“難道這個地宮是元代的?” “不,這地宮可能是明代所建。
”我從牆角撿起一塊殘破的石磚,對袁嘉亨道,“你看這磚塊,均呈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