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委托人

關燈
“或許他家離電影院和火鍋店很近,看完電影打算回趟家再去和朋友吃夜宵呢?” “他提到‘打車去看《變相》’,也就是說,他并不是住在離星宮影城很近的地方,否則何必打車,走路就行了。

    ” 我本來想反駁他“就算很近也可以打車”,但覺得這樣太蠻不講理,就沒說出口。

     陳爝繼續道:“我注意到他另一個反常的地方,就是身上穿着雨衣。

    ” 就這點來說,我一開始也很疑惑。

    不過想到現在有怪癖的人很多,也就沒細想。

     我呆了一呆後,總算想出一個解答。

    我“啊”了一聲道:“明白了!是不是穿着雨衣,就可以擋住濺出的鮮血?” “沒錯,你最近聰明了不少。

    ”陳爝的贊許聽上去像諷刺。

    難道我以前很蠢嗎? 我又搖了搖頭:“還是不對,即便是要穿着雨衣行兇,他也沒必要在大街上就把雨衣披在身上啊,行兇之前再穿也來得及嘛。

    ” “如果來不及呢?”陳爝反問我。

     “來不及?”我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明白了!準備動手的地方有攝像頭,所以他就在沒裝攝像頭的地方先把雨衣穿好。

    ” “有這個可能性。

    不過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可能——他也不方便把雨衣放在挎包裡。

    當時我就在想,為什麼不放進包裡呢?如果說包裡原本有一把利刃的話,那就不方便了。

    因為刃尖會刺破雨衣,這樣的話穿上之後,血液還是會濺到自己的衣服上。

    ”說到這裡,陳爝突然笑了起來,“這隻是我自己的胡思亂想,我需要确認一下。

    ” “所以你就一路跟蹤他去了便利店?” “我就是想看看,他挎包裡究竟是什麼。

    于是走近他的時候,我故意撞向他的身體,同時伸手去觸碰他的挎包,還真摸到了一把短刀。

    ” 接下來的情況就如我之前叙述的那樣了,現在想起來還是略有些後怕。

    如果不是唐薇警官及時出現,光靠我和陳爝,恐怕還真抓不住那家夥。

     當時我完全沒有想到,這件事竟會和之後發生在“枉死城”的那場慘劇,有着如此密切的聯系。

    回憶起來,這一切,冥冥中自有天意。

     3 時間又過了兩周,我和陳爝都已漸漸淡忘了這件事,生活一如往常。

     那天我正準備出門,去體育場與幾個朋友踢球,誰知竟飄起了細雨,不得已,我們隻能取消了那場球賽。

    這樣悶在家中,自然無聊至極,唯有躺在沙發上看電視。

     連調了好幾個頻道都沒什麼看頭,不是吵吵鬧鬧的綜藝節目,就是那些不尊重曆史的古裝劇。

    這時,陳爝走過來一把奪去我手裡的遙控器,自說自話地關了電視。

     “我正在看呢!”我有些不滿他的霸道。

     “如果你覺得無聊,可以回房間去睡覺。

    在這裡看電視,會打擾我看書。

    ” 陳爝把電視遙控器随手一丢,轉身去廚房給自己泡了一壺紅茶。

    有時我真挺佩服他的心理素質,明明不占理,卻還表露出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

     回到客廳,他見我悶悶不樂,于是遞給我一杯熱茶,心平氣和地說道:“韓晉啊,人生很短暫,不應該用來虛度。

    不然到死的那天,你一定會後悔。

    ” “大道理我可不想聽,難得想放松一下,不行嗎?” 雖然接過了茶杯,但我并不打算原諒他的粗魯行為。

     陳爝在我邊上坐下,沒頭沒尾地說了一句:“人的死亡,并不是突然降臨的。

    ” “你胡言亂語些什麼?”我問道。

     “其實人類一出生,就開始了死亡倒計時,壽命每天都在減少。

    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正是一些特殊的分子機制在人體内慢慢失去功能,從而導緻了人的死亡。

    當然,大部分人都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甚至有時候會産生時間停滞的錯覺。

    時間是無情的,人類即便不去思考死亡與時間的問題,但時間巨輪滾滾向前,人類能做的就是捂住雙眼,不去看,也不去想,好像這樣就可以避免一切不幸的到來。

    ” 說完這段莫名其妙的話後,陳爝輕輕呷了一口紅茶。

     “你無非想讓我珍惜時間,對吧?何必繞這麼大一個圈子!” 必須承認,有時候聽陳爝說話真的很累。

    明明一句話能夠把事情講明白,他非要用好幾句話來表達。

     陳爝笑笑說:“就看你怎麼理解了。

    大部分人之所以會‘浪費’時間,是因為産生了‘自己的生命是永恒’的錯覺,因為人無法想象,一個沒有自己的世界會是什麼模樣。

    這超出了自身的經驗範圍。

    但如果告訴你,你的生命隻剩今天,你還會躺在沙發上看這些無聊的電視節目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一秒的你和下一秒的你已經不同。

    換句話說,你每天都在衰敗啊!” “就算你說得對,我們每天都在衰敗,都在接近死亡,那作為人類,除了雙眼緊閉等死之外,我們又能怎麼樣呢?畢竟死亡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誰都不願意去多想!” “韓晉,你錯了,死亡并非壞事。

    我們應該感謝‘海夫利克極限’的存在!” “海夫利克極限?” “生物學家倫納德·海夫利克發現,随着年齡的增長,體細胞的分裂會逐漸下降,主要原因是分裂過程中不斷累積的細胞損害。

    随着分裂不斷持續,DNA損害在細胞内不斷累積,就會導緻錯誤的蛋白合成及機能損壞。

    另一種解釋認為,海夫利克極限和端粒有關,細胞分裂會導緻端粒越來越短,直到它無法保護DNA鍊末端和細胞,這些不斷縮短的端粒就是損壞的DNA細胞。

    ” “那癌細胞為什麼能夠不斷複制?”我問道。

     “因為癌細胞不受海夫利克極限的影響,可以無限複制。

    其原因主要是一種端粒酶的存在,能夠阻擋端粒的不斷縮短。

    話說回來,為什麼我說,我們必須感謝‘海夫利克極限’,是因為有了死亡,人類才會正視生命的價值。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永生不死是非常痛苦的,甚至可以視為一種詛咒。

    ” 陳爝的話讓我想起了西方神話中,被困于斷崖之上的盜火者普羅米修斯。

    他每日遭受鹫鷹啄食内髒之苦,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痛苦永遠沒有盡頭。

     “總而言之,我們每分每秒都在‘死亡’的過程中,隻不過時間太長,就像溫水煮青蛙那樣,暫時感覺不到而已。

    ”陳爝又補充了一句。

     就在這時,我接到了一個電話,是唐薇從警署打來的。

    她開門見山地說:“韓晉老師,陳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