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關燈
話說嘉靖年間,四川豐都縣外有一口古井,曆來是納陰司錢糧的所在。

    相傳這口古井直通枉死城,隻要縣民每年按時納“陰糧”,所許之事,無有不應,故周邊村民紛紛前來祈願納糧,已成此地傳統。

    說來也怪,自從納了“陰糧”之後,風調雨順,也不鬧蝗災,收成是一年好過一年。

     豐都縣西面十裡遠,有個馬口村,村裡住着個癞皮李四,整日遊手好閑,隻做那偷雞摸狗的勾當。

    村裡人見了,均是避之不及,見了都繞道走,就怕被他纏上,染了黴運。

    唯有村頭的劉二願意與他說幾句話。

    這劉二是個鳏夫,家裡瓦竈繩床,窮得叮當響,比李四強不了多少。

    早年娶了個哈包媳婦,結果難産死了,此後再無女子願意嫁與他。

     一日,癞皮李四在家正自發昏,不想劉二倒找上門來擺龍門陣,尋他喝酒。

    這李四兩日肚内未曾吃飯,餓得是二目蒙眬,饑腸辘辘,見劉二帶來了一隻肥雞、兩壺燒酒,登時來了精神。

    劉二扯了雞腿遞給李四,道:“先吃再說!”李四接過雞腿,不勝歡喜,一壁吃肉,一壁說道:“生受你了。

    我李四倘有出頭之日,不敢相忘。

    ”劉二笑道:“自家兄弟,巴心巴腸,啷個說這些?”說罷又給李四恭恭敬敬斟酒。

     癞皮李四看這劉二又精細,又周到,心下生疑,擰着眉毛開腔問道:“兄弟如若有事,不妨直言相告。

    ”劉二聽了,馬起臉道:“找你喝個酒,能有啥子事?”李四笑道:“我李四什麼人,自己清楚,就是死狗爛泥巴,扶不上牆!難得你瞧得起我,兄長若有吩咐,小弟無有不允!”話都說這份兒上,劉二也不再作态,低聲問道:“你想不想發财?”李四道:“哪個不想?”劉二又道:“你若想要發财,我卻有個門道,可以成全你一場。

    ” 這癞皮李四雖愣頭愣腦,卻也不呆,這劉二也是個窮鬼,有掙銀子的機會,啷個自己不去?劉二見癞皮李四沉思不語,心中也猜到了幾分,便又問道:“你怕不怕鬼?”李四嗤的一聲笑,道:“隻有鬼怕我,哪有我怕它?”這話倒是不假。

    有道是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這李四與人鬥起狠來,命似撿來般,下手不知輕重,天下間就沒他怕的事。

     劉二聞之大喜,便将來此的目的統統與他說了。

    原來,劉二從王寡婦那兒得知,村裡有人常去豐都縣外的那口枯井祈福,投了不少金銀下去,說是納“陰糧”。

    劉二心念一動,暗忖這經年累月的金銀丢下枯井,井底得積攢多少錢财?若是盡數取來,從今往後的日子,穿金戴銀、吃香喝辣自不必說,沒準能娶幾個模樣俊俏的妻妾,生一堆大胖小子!但自己膽小如鼠,要下枯井取金銀,非吓得尿褲子不可。

    念及此處,又心灰意懶起來。

    劉二正自歎息,轉念一想:“我是膽小,為何不找大膽的人去?”要論村裡最有膽識之人,非癞皮李四莫屬。

    于是在家殺雞煮酒,匆匆來尋李四。

     癞皮李四聽得那枯井中金銀堆積如山,連手中的雞腿都忘了去咬,怔怔瞧着劉二,顫聲問道:“适才那番話可當真?”劉二道:“句句屬實,絕非谵語!”李四哈哈大笑,拍手說道:“正是肥羊拱門,該着發财!擇日不如撞日,兄弟今夜就去那枯井裡撈寶貝!取到寶後,必留給兄長一份!”劉二心中大喜,撺掇道:“照啊!兄弟果然渾身是膽,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