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熊貓滅絕

關燈
強迫人活着可能更加殘忍。

     ——空舟禅師 1 葷葷最近總試圖跟人交流。

     澈丹小時候看百科全書上說過,恐龍腦容量那麼大,智力有可能是很高的。

    澈丹還幻想過,在侏羅紀的大地上,恐龍們有自己的語言,會聚在一起聊天氣,會表達對火山的擔憂,食肉龍吃食草龍之前,會問它還有什麼遺言。

     葷葷不會說話,隻會叫。

    曹德還發現它已經兩次靠近飛船的通訊設備,像要跟什麼人聯系一樣。

     曹德:“師父,葷葷這是什麼情況?” 空舟:“我也是頭一回養恐龍,可能是發情了。

    ” 空舟說完,葷葷不叫了,眼神委屈地沖着空舟搖頭。

     葷葷很早前就學會了用一些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基本上隻要搖頭,它就能表達大部分心裡的感受了。

    空舟對它做的事,實在沒有一個值得點頭的。

     澈丹走過去摸葷葷的頭:“葷葷,你怎麼了?” 曹德:“我們這次去地球不是正好會去什麼動物園嗎,順便給葷葷把絕育做了吧。

    ” 葷葷聽完跑開了——這是它掌握的第二個非常實用的肢體語言。

     奈何船正在朝地球飛去。

    曹德不是地球來的機器人,空舟對哪裡都沒什麼特别的感情,隻有澈丹很沮喪。

    他一直想回地球,因為小北在地球。

    可最近一年,小北都在樂符星學習唱歌。

    人類曆史上一直離不開音樂,但一直沒弄明白為什麼音樂好聽,音樂家們哪裡來的靈感,可以寫出那些動人的音符。

    最近百年才發現,所有音樂其實都是從一個星球上來的,從來就沒有音樂家這回事,樂符在宇宙中飄,像各種射線一樣,撞上誰算誰。

     就算它給人類帶來過無法窮盡的歡樂,但它現在把小北帶走了,澈丹恨樂符星,恨音樂。

     我好不容易才回一次地球。

    澈丹想。

     空舟:“做完超度,回遺寺看看大方丈嗎?” 澈丹:“不回。

    ” 2 地球上最後一隻自然繁育的大熊貓,就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

     按科學家推算,就在明天。

     一切都準備好了,很多社會名流都發表了感想,各種族、各星球知名歌星聚在一起唱了送别的歌,以這隻熊貓為形象的各種周邊也賣了一輪——這熊貓叫“拜拜”。

     澈丹覺得這名字起得還不錯,是在這種無聊的必須兩字重疊的命名規矩下,能得到的最好的名字了。

     離别沒有多麼傷感的氣氛,因為科學家們早就準備好了再造大熊貓的計劃,各方領導也早就規劃出了一個給人造大熊貓生活的生态園。

     遊客可以自由出入,與熊貓親密接觸。

    既然是人造的,基因編寫過程中自然也将熊貓的攻擊性降到了最低。

     “當然還是會保留熊貓的天性,我們追求的還是自然的熊貓。

    ”園區的發言人這樣表示過。

     說是熊貓的生态園,其實還是給人類建的,澈丹想。

    “我們”的追求,而不是熊貓的追求。

     人造大熊貓的技術早已成熟,可受到多方抵制。

    環保主義者、科學家、倫理學家們都有各自充分的理由,但一直阻攔這件事發生的根本原因,還是利益分配的問題。

     如果有了人造熊貓,原來養着天然熊貓的地方,就不值錢了,而原來養着天然熊貓的地方,都有層層疊疊的政府背景。

    而且要人造熊貓,還必須從天然熊貓身上取基因。

    生态園區已早早建好,可一隻人造熊貓都沒能降生。

     現在,故事進入了轉折點,最後一隻熊貓要死了,熊貓要滅絕了。

    最終還是大自然的力量讓談判桌上的人們達成了妥協,保守派們估計也終于要到了合适的價碼,熊貓告别儀式之後,就會立刻舉辦開園儀式,水到渠成。

     這些複雜的事,澈丹從來想不明白,空舟的解釋也很簡單:“不用想,複雜的事情隻有一種結局,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 他們師徒也是這故事的一部分,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們被選中了來為拜拜超度,以這樣的方式來替全人類和熊貓告别。

     澈丹:“師父,你說他們知道我們的辦事風格嗎?” 空舟:“估計都不知道我們是誰。

    ” 澈丹:“怎麼這麼重要的事會選我們來做呢?” 真實的原因是這樣的:熊貓告别儀式這工作過于重要,最頂頭的領導要親自過問,可領導要親自過問的事情實在太多,就交給了他最信賴的人。

    最信賴的人去找了一個非常優秀的團隊,這團隊集合了公關、媒體、宗教、法律、建築設計等各領域頂尖人才。

    這些人才當然也都很忙,開會就都是請助理代開,而助理們永遠是疲憊的,開會這樣的小事,随便找個實習生去就好了。

     一群實習生聚在一起琢磨如何報銷發票之餘,由其中一個抽簽輸了的倒黴蛋負責把告别儀式的方案做出來。

    他在彙報方案的前一天半夜,喝完酒回到寝室,打開大二那年學長送的《銀河系漫遊指南》,搜索“告别儀式”,在這一詞條下面發現了“超度”詞條,就把裡面提到的奈何船寫了進去,并且在他那簡陋的方案裡,反複聲稱這是全宇宙最适合的人選。

     方案層層上報,在“層層”中又耽擱了差不多半年時間,幾經修改,優秀團隊裡的人對場地、時間、燈光、音效作出了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