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理由。
後來賺的翻譯酬勞和幾筆版稅,統統轉入股票賬戶了。
每次我還沒告訴黎翔,他就迫不及待地發來短信:“老大,資金×××已于×月×日×分到賬,謝謝合作!” 整整一年我都沒過問,有幾次黎翔吞吞吐吐的,被我擋了回去:“先說,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黎翔支支吾吾:“有好消息,有壞消息。
” “是不是非說不可?” “那倒未必。
” “那就别說了。
”我說,“壞消息說了也白說,早就麻木了;好消息就先忍着,等到以後一塊說。
” “那我還是别說啦。
”“鐵公雞”笑着做個鬼臉,退出去了。
2 一晃,我這個異鄉人在北京進入“七年之癢”,我依然沒擺脫“不成功罪”的夢魇。
殘酷青春不堪回首,轉眼又入中年危機。
我的生活依然一塌糊塗,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中間沒有愛情。
但我必須以日漸疲憊之軀猥瑣之态在這個競争日益慘烈的磨盤裡死乞白賴地硬挺着。
我這業績,和當初闖蕩巴黎的巴爾紮克以及于連相比可差多了。
惟一的進步——按家鄉人的說法,我已經北方化了。
時不時冒出二不挂五(注:二不挂五,四川方言,指不可靠,不地道。
)的北京話,大大咧咧,不修邊幅,皮膚粗砺得像北京的建築和天空,胃口駁雜如流浪狗,一句話——糙了。
“紐東方”當初出國留學的幾個室友,隻有一個老北京楊濤回國。
他搖身一變,成了一家美資公司的技術骨幹。
他當初的女友茵茵早成家庭主婦了。
其他人有的在美國找到了工作,等綠卡,換身份。
沒找到工作的,基本讀博或博士後,隻有山西人嚴力果膽大包天黑下來了。
他的理由很充分:我是學美國研究的,離開美國我還研究個屁啊。
看着我的狀況,楊濤從人生規劃方面給我分析了一番,覺得我還是找個穩當行當為妥。
我反思一番也覺得有些理,也遇到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出了幾本書後,結識了一些新朋友,參加了一些文化活動,連中國最牛逼學府也去招搖了一番,出了一些風頭也放了一些炮。
不久,一牛逼大學的教授聯系上我,他看了我的書,輾轉找到我。
在一家不錯的素食餐館“荷塘月色”裡,我見到彭教授,他氣質不凡,看上去頗有仙風道骨,伸手第一句就是:“你把我們這些學院派罵得狗血噴頭啊!” 我頗為尴尬:“那都是瞎鬧,逞一時之快,我這人說話不過腦子。
” “沒過腦子都能罵出花來,過了腦子那還得了?”彭教授打趣道,很豁達地說,“沒關系,不打不相識。
” “大師肚裡能撐船啊。
”我說。
簡單寒暄後,他抛出主題:“你還是做我弟子吧,我正招人呢。
” 我頗為吃驚,謙遜說願聞其詳。
“我知道你對體制内的人有看法,但——”老彭話鋒一轉,“你這樣的自由職業者長期下去也不是個辦法,體制内體制外各有利弊。
體制外自由,體制内至少管飯還管你的生老病死。
你看看王二,比你有才華吧,圖清高,從體制内跳出去,死得多慘啊!四十出頭就沒啦!還有以前大名鼎鼎的先鋒派作家,居然沿街乞讨,斯文掃地嘛!當年和他一起成名後來進入體制内的幾個作家,現在都名校教授啦。
” 我說我太明白了,老九的宿命要麼就是竹林七賢一樣淪為孤魂野鬼,要麼就是招安——招安是主流。
姜太公釣魚是為了招安,孔老二周遊列國是為了招安,諸葛亮躬耕南陽是為了招安,宋江上梁山甚至托名妓李師師斡旋依然是曲線招安。
頭懸梁錐刺骨十年寒窗一律是為了招安,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嘛。
彭教授笑起來,招安太難聽,這叫入世,說白了還是盡社會責任。
皇帝王八蛋,士大夫再不出來盡點責任,咱中國人還能活嗎?都說現在學風很爛,确實,連我這名校教授出去也為那些滿嘴跑火車的同事丢臉。
“是啊,都成過街老鼠嚎叫野獸啦。
” “說實話我都不敢說是他們的同事,萬一有人恨烏及屋背地裡給我來一闆磚咋辦?”彭教授用手半捂着嘴巴,壓低了聲音,“我說我是‘紐東方’的。
” “高,實在是高!” 老彭接着說:“所以啊,關鍵還是看你自己,沒人拿槍逼着你胡說八道嘛。
咱不談主義,隻研究問題。
可出可不出的風頭,咱别出;可拿可不拿的錢,咱拿一點,别太貪。
” “先生說得很在理,可是——我哪裡夠格啊?”我底氣下沉。
彭教授噓了一口“碧螺春”:“我看你行,文筆不錯,有觀點,也敢說。
出了這麼多書,很勤奮。
英語也不錯。
缺的就是學術訓練,我正缺這樣的苗子。
” “超齡了,早成歪脖子樹了。
”我補充了一句,彭教授連搖頭:“不算大,我弟子比你大的好幾個。
” 我惴惴不安:“我隻是一個三流大學的專科生。
” “同等學力嘛,國家承認,這說明國家并不是惟文憑論嘛。
”彭教授還透露,“你來,保證你碩博連讀。
” “那得幾年才能畢業啊?” “順利的話,五年吧;加上複習考試,六年。
” “六年?還得考試啊?”我頭皮都發麻了,我腆着臉小心翼翼地問,“能不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啊?” “你啥意思?” 我吞吞吐吐:“就像貴黨的某些人那樣——當然他們是公款,我是出私款,肯定比他們有貨。
” “那可不行。
咱們畢竟是名校中的名校,盯得緊。
”他面露難色,然後笑起來,“況且,我也不屬于你說的那個‘貴黨’,我是無黨無派。
孔子曰,君子不黨。
” “樂得逍遙,佩服!”我說,一臉局促,“彭教授,您有所不知,我最怕考試了。
一進考場,活生生烤鴨進壁爐啊!當年差點沒把腦漿給榨出來,才勉強進三流大學——還回了兩次爐,您這兒——可是最高學府啊!” 彭教授笑起來:“你怎麼這麼謙虛啊。
書裡可不是這種風格啊,嬉笑怒罵的,那叫狷狂。
” “我不是謙虛,這是心虛。
”我一臉誠懇,“說實在的,您這校園,一草一木都是學問,一石一磚都有來頭,看着都露怯,哪敢亂說亂動?确實底氣不足嘛。
” “好好複習一下,我指導一下,應該沒問題。
” “學費多少啊?”這問題馬虎不得。
彭教授很輕松地說:“一年萬把塊吧,吃飯租房算自己的。
你應該沒問題吧?” “這個倒不是問題,就當投資吧。
”我說。
彭教授又說,“我給你找點活,每月也能掙個兩三千的。
” “包分配嗎?”我腆着臉問。
“都啥年代了,還分配呢?看來你的确在社會上閑散太久了。
”老彭笑,又安慰我,“不過,我的弟子一般都能留在北京,差點的也去其他幾個直轄市。
” 我暗想,最次也和李皓一個檔次了。
彭教授轉而關切地問我成家了嗎?我有些黯然又有些激動:“您别提啦,提起我就要崩潰啦,都因為我固守‘三無’人員的身份,至今單釣幺雞自摸二筒。
” 彭教授因勢利導:“那你就更要進入體制啦。
古人早就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嘛,這話雖然有些過分也不乏有理,經濟基礎嘛。
” “我也終于明白了,可惜晚了。
” “人生永遠不會太晚,除非——”彭教授最後又說如果我不喜歡他
後來賺的翻譯酬勞和幾筆版稅,統統轉入股票賬戶了。
每次我還沒告訴黎翔,他就迫不及待地發來短信:“老大,資金×××已于×月×日×分到賬,謝謝合作!” 整整一年我都沒過問,有幾次黎翔吞吞吐吐的,被我擋了回去:“先說,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黎翔支支吾吾:“有好消息,有壞消息。
” “是不是非說不可?” “那倒未必。
” “那就别說了。
”我說,“壞消息說了也白說,早就麻木了;好消息就先忍着,等到以後一塊說。
” “那我還是别說啦。
”“鐵公雞”笑着做個鬼臉,退出去了。
2 一晃,我這個異鄉人在北京進入“七年之癢”,我依然沒擺脫“不成功罪”的夢魇。
殘酷青春不堪回首,轉眼又入中年危機。
我的生活依然一塌糊塗,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中間沒有愛情。
但我必須以日漸疲憊之軀猥瑣之态在這個競争日益慘烈的磨盤裡死乞白賴地硬挺着。
我這業績,和當初闖蕩巴黎的巴爾紮克以及于連相比可差多了。
惟一的進步——按家鄉人的說法,我已經北方化了。
時不時冒出二不挂五(注:二不挂五,四川方言,指不可靠,不地道。
)的北京話,大大咧咧,不修邊幅,皮膚粗砺得像北京的建築和天空,胃口駁雜如流浪狗,一句話——糙了。
“紐東方”當初出國留學的幾個室友,隻有一個老北京楊濤回國。
他搖身一變,成了一家美資公司的技術骨幹。
他當初的女友茵茵早成家庭主婦了。
其他人有的在美國找到了工作,等綠卡,換身份。
沒找到工作的,基本讀博或博士後,隻有山西人嚴力果膽大包天黑下來了。
他的理由很充分:我是學美國研究的,離開美國我還研究個屁啊。
看着我的狀況,楊濤從人生規劃方面給我分析了一番,覺得我還是找個穩當行當為妥。
我反思一番也覺得有些理,也遇到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出了幾本書後,結識了一些新朋友,參加了一些文化活動,連中國最牛逼學府也去招搖了一番,出了一些風頭也放了一些炮。
不久,一牛逼大學的教授聯系上我,他看了我的書,輾轉找到我。
在一家不錯的素食餐館“荷塘月色”裡,我見到彭教授,他氣質不凡,看上去頗有仙風道骨,伸手第一句就是:“你把我們這些學院派罵得狗血噴頭啊!” 我頗為尴尬:“那都是瞎鬧,逞一時之快,我這人說話不過腦子。
” “沒過腦子都能罵出花來,過了腦子那還得了?”彭教授打趣道,很豁達地說,“沒關系,不打不相識。
” “大師肚裡能撐船啊。
”我說。
簡單寒暄後,他抛出主題:“你還是做我弟子吧,我正招人呢。
” 我頗為吃驚,謙遜說願聞其詳。
“我知道你對體制内的人有看法,但——”老彭話鋒一轉,“你這樣的自由職業者長期下去也不是個辦法,體制内體制外各有利弊。
體制外自由,體制内至少管飯還管你的生老病死。
你看看王二,比你有才華吧,圖清高,從體制内跳出去,死得多慘啊!四十出頭就沒啦!還有以前大名鼎鼎的先鋒派作家,居然沿街乞讨,斯文掃地嘛!當年和他一起成名後來進入體制内的幾個作家,現在都名校教授啦。
” 我說我太明白了,老九的宿命要麼就是竹林七賢一樣淪為孤魂野鬼,要麼就是招安——招安是主流。
姜太公釣魚是為了招安,孔老二周遊列國是為了招安,諸葛亮躬耕南陽是為了招安,宋江上梁山甚至托名妓李師師斡旋依然是曲線招安。
頭懸梁錐刺骨十年寒窗一律是為了招安,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嘛。
彭教授笑起來,招安太難聽,這叫入世,說白了還是盡社會責任。
皇帝王八蛋,士大夫再不出來盡點責任,咱中國人還能活嗎?都說現在學風很爛,确實,連我這名校教授出去也為那些滿嘴跑火車的同事丢臉。
“是啊,都成過街老鼠嚎叫野獸啦。
” “說實話我都不敢說是他們的同事,萬一有人恨烏及屋背地裡給我來一闆磚咋辦?”彭教授用手半捂着嘴巴,壓低了聲音,“我說我是‘紐東方’的。
” “高,實在是高!” 老彭接着說:“所以啊,關鍵還是看你自己,沒人拿槍逼着你胡說八道嘛。
咱不談主義,隻研究問題。
可出可不出的風頭,咱别出;可拿可不拿的錢,咱拿一點,别太貪。
” “先生說得很在理,可是——我哪裡夠格啊?”我底氣下沉。
彭教授噓了一口“碧螺春”:“我看你行,文筆不錯,有觀點,也敢說。
出了這麼多書,很勤奮。
英語也不錯。
缺的就是學術訓練,我正缺這樣的苗子。
” “超齡了,早成歪脖子樹了。
”我補充了一句,彭教授連搖頭:“不算大,我弟子比你大的好幾個。
” 我惴惴不安:“我隻是一個三流大學的專科生。
” “同等學力嘛,國家承認,這說明國家并不是惟文憑論嘛。
”彭教授還透露,“你來,保證你碩博連讀。
” “那得幾年才能畢業啊?” “順利的話,五年吧;加上複習考試,六年。
” “六年?還得考試啊?”我頭皮都發麻了,我腆着臉小心翼翼地問,“能不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啊?” “你啥意思?” 我吞吞吐吐:“就像貴黨的某些人那樣——當然他們是公款,我是出私款,肯定比他們有貨。
” “那可不行。
咱們畢竟是名校中的名校,盯得緊。
”他面露難色,然後笑起來,“況且,我也不屬于你說的那個‘貴黨’,我是無黨無派。
孔子曰,君子不黨。
” “樂得逍遙,佩服!”我說,一臉局促,“彭教授,您有所不知,我最怕考試了。
一進考場,活生生烤鴨進壁爐啊!當年差點沒把腦漿給榨出來,才勉強進三流大學——還回了兩次爐,您這兒——可是最高學府啊!” 彭教授笑起來:“你怎麼這麼謙虛啊。
書裡可不是這種風格啊,嬉笑怒罵的,那叫狷狂。
” “我不是謙虛,這是心虛。
”我一臉誠懇,“說實在的,您這校園,一草一木都是學問,一石一磚都有來頭,看着都露怯,哪敢亂說亂動?确實底氣不足嘛。
” “好好複習一下,我指導一下,應該沒問題。
” “學費多少啊?”這問題馬虎不得。
彭教授很輕松地說:“一年萬把塊吧,吃飯租房算自己的。
你應該沒問題吧?” “這個倒不是問題,就當投資吧。
”我說。
彭教授又說,“我給你找點活,每月也能掙個兩三千的。
” “包分配嗎?”我腆着臉問。
“都啥年代了,還分配呢?看來你的确在社會上閑散太久了。
”老彭笑,又安慰我,“不過,我的弟子一般都能留在北京,差點的也去其他幾個直轄市。
” 我暗想,最次也和李皓一個檔次了。
彭教授轉而關切地問我成家了嗎?我有些黯然又有些激動:“您别提啦,提起我就要崩潰啦,都因為我固守‘三無’人員的身份,至今單釣幺雞自摸二筒。
” 彭教授因勢利導:“那你就更要進入體制啦。
古人早就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嘛,這話雖然有些過分也不乏有理,經濟基礎嘛。
” “我也終于明白了,可惜晚了。
” “人生永遠不會太晚,除非——”彭教授最後又說如果我不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