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blishorperish.(不出版就完蛋)”的含義。
我見了幾個書商,看上去都形迹可疑,公司規模小,有兩個就一間辦公室。
他們咋咋呼呼和我東拉西扯,拿出合同,都是一些模棱兩可的條款,我佯裝感興趣的樣子,說回去研究一下,出門就扔進樓道裡的垃圾桶。
我依然天天去小區外的報欄看一會報,有時到附近證券交易廳瞄一眼,要麼就躲在“家”或到小區石凳上躺着看小說。
那套金庸全集和一堆《圓球時報》就像順子的命根子,一回“家”就拿起來,一邊自慰一邊苦讀,臻于一體,如入化境。
金庸作品除了斷斷續續看過幾集電視連續劇,基本是個空白。
說實話,要不是齊順子死乞白賴的推薦和窮極無聊,我都懶得看一眼。
中學時看了《霍元甲》之後,我就對武俠、武術産生了深刻的懷疑和絕望。
瞄了幾眼金庸小說,更鞏固了對武術和武俠小說的蔑視,那神乎其神的描述,讓武術更像巫術。
出于不可告人的陰暗心理,對韋小寶這個下流胚還是有點喜歡。
但在這個治安高危的地下室,我絕對不敢在順子面前對此大不敬,弄不好這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柴禾仔一時激憤,在我熟睡之際,拿我做了他的神功試驗品。
十多年前,我也看這份“外國一片糟糕,風景這邊獨好”的《圓球時報》,越看越覺得自己刀槍不入。
齊順子在看這份報紙時,經常硬給我塞一張,分享他的意淫。
他常常發出的自慰般的笑聲讓我驚訝不已。
有幾次,躺在破床上的他突然來了個鯉魚打挺,狂笑:“打呀奶奶的!” “打啥呀你?”我吓了一跳。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他咬牙切齒,手舞足蹈,“打台灣哥們捐一個月工資,打以色列哥們捐一季度工資,打印度哥們捐半年工資,打美國哥們捐一年工資,打小日本——哥們當一輩子義工!” “打爪哇你就捐一條内褲吧。
”我揶揄,“手淫強身,意淫強國,就你這狀況還解放全人類呢,把自己B2解放到B1也行啊。
” 順子舔舔他的龅牙,讪讪一笑。
4 地下室房客構成複雜,但有兩個共同點:臭外地的,沒錢。
鄰居是一對職業販賣假證件的夫婦,城市裡無孔不入的牛皮癬廣告就是這幫人的傑作。
每天,男人從回饋中獲得交易機會,談妥後冒着被抓的風險去接頭,女人則以孩子為掩護就近兜售。
混熟了偶爾串門,他們毫不掩飾其生意,拿出五彩缤紛的證件讓我們看。
我做夢也沒想到,這個神奇的國度居然有幾百種證件。
我随手拿起幾本:“父母光榮證”“節育證(上環證)”“火化證”和“黨員證”,幾可亂真。
女人很殷勤地拿起一個“軍人證”和“殘疾人證”推銷:“這倆證管用,坐公汽上公園一律不要錢。
” 男人拿起“警官證”,一臉詭秘:“有了這東西,開車不繳費,小姐随便玩,白玩。
” “不錯不錯。
”我指着順子問老闆,“有處男證嗎?他需要一個。
” 哄笑中順子落荒而逃。
條件稍好的理發店,即使理個闆寸頭,也要十多塊。
為了省錢,我去小區門口的簡易理發店,連剪帶洗隻要五塊。
除了街頭糟老頭兒擺的攤子,這是最便宜的了。
入座後,店主又開始忙碌,旁邊女學徒笨手笨腳地遞毛巾香皂啥的。
這學徒染發紋眉,身材豐腴,微黑的圓臉蛋上,五官勻稱地擺放着。
一問是新疆來的,對那個地域有限的知識讓我問她會跳擰脖子舞嗎,她大大方方扭了幾下,像模像樣。
當得知我就住在某幢樓的地下室時,師傅指着徒弟說:“她也住那兒。
” “我見過你。
”這女子說,“你洗衣服時一邊洗一邊唱,可高興了。
” “哦。
你住哪房間啊?” “B2-07。
” 認識這個叫劉晶的女子後,見面打個招呼偶爾串個門。
她住最小的房間,除了搖搖晃晃的破床和簡易鐵架帆布衣櫥一無所有,房租四百。
房子雖小,布置得很有女人味。
牆上貼了幾張她喜歡的港台明星畫片。
燈泡居然是粉紅色的,劉晶說特意去買的,有溫暖感。
為防潮濕,地上鋪滿了一層五顔六色的泡沫地闆,由可拆卸的小模塊拼成,踩着挺舒适。
床上簡單而整潔,居然有個布娃娃。
這樣一女子,很難想像會屈就于簡易理發店。
這女子讓我想起雪兒。
一個晚上,劉晶邀我去她那兒喝啤酒。
我們盤腿坐在軟軟的泡沫地闆上對飲,她既抽煙又喝酒。
一年前,她和一個在新疆出差的北京男人認識,很快陷入熱戀,後來失去聯系。
她不堪折磨,千裡尋情來啦。
幾個月來,房租耗盡了微薄的盤纏,就搬這兒來了。
找不到男友,她就去理發店打雜,每天掙一頓午飯十塊錢。
“失去聯系很正常,這個城市到處都在拆遷。
那人有電子郵件嗎?”我說。
她顯然和兩年前的我一樣,不知道電子郵件為何物。
看着她無力的目光,我冷靜地說,“說句話可能有些殘酷,他已經不在乎你了。
” 她臉上一個抽搐,埋頭默默地抽煙喝酒。
半晌,她擡頭,伸出手腕:“你看。
” 兩隻手腕上赫然出現刀刻的兩字“愛”“恨”,和另外幾個煙頭燙傷成了身體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這類殘酷青春自虐記憶,見得多了,還是歎息搖頭,她迷惑地看着我,我想了想說:“這解決不了問題。
你愛的是一個不存在的人。
” “他是存在的!他是存在的!”她抽泣起來。
“他曾經存在,是因為你們能互相感知;現在他即使存在,對你沒意義,等于不存在了。
” 她喃喃自語:“我愛他,他也愛我。
” “他要在乎你為啥這麼久不聯系?你老家沒搬家吧?”這句話非常有力,她不得不默默點頭。
“你愛過嗎?”沉默了半晌,她話鋒一轉。
我笑笑:“我這麼大的人了,沒故事也有點事故吧。
” 她露出了笑容:“說說我聽聽。
” “現在說說你吧,你咋辦啊?” 她迷茫地搖頭:“不知道。
我要當面問清楚。
” “你真傻啊,這已經很清楚了。
”我說,“北京來找一個沒有線索的人不是大海撈針嗎?” “我是很傻。
”她突然拉着我的手,“大哥,你幫我一把,借我點錢吧,我沒錢了,房租都欠着呢。
” 我一驚,我還以為她要我做私人偵探呢。
對當時的我來說,錢是最敏感的一個字眼。
我很為難:“這地下室的人誰有錢啊——除了房東。
” “我不多借,八百塊行嗎?” “我都沒八百呢。
” “六百吧,下月發工資就還你,要不房東轟我走了。
我見了幾個書商,看上去都形迹可疑,公司規模小,有兩個就一間辦公室。
他們咋咋呼呼和我東拉西扯,拿出合同,都是一些模棱兩可的條款,我佯裝感興趣的樣子,說回去研究一下,出門就扔進樓道裡的垃圾桶。
我依然天天去小區外的報欄看一會報,有時到附近證券交易廳瞄一眼,要麼就躲在“家”或到小區石凳上躺着看小說。
那套金庸全集和一堆《圓球時報》就像順子的命根子,一回“家”就拿起來,一邊自慰一邊苦讀,臻于一體,如入化境。
金庸作品除了斷斷續續看過幾集電視連續劇,基本是個空白。
說實話,要不是齊順子死乞白賴的推薦和窮極無聊,我都懶得看一眼。
中學時看了《霍元甲》之後,我就對武俠、武術産生了深刻的懷疑和絕望。
瞄了幾眼金庸小說,更鞏固了對武術和武俠小說的蔑視,那神乎其神的描述,讓武術更像巫術。
出于不可告人的陰暗心理,對韋小寶這個下流胚還是有點喜歡。
但在這個治安高危的地下室,我絕對不敢在順子面前對此大不敬,弄不好這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柴禾仔一時激憤,在我熟睡之際,拿我做了他的神功試驗品。
十多年前,我也看這份“外國一片糟糕,風景這邊獨好”的《圓球時報》,越看越覺得自己刀槍不入。
齊順子在看這份報紙時,經常硬給我塞一張,分享他的意淫。
他常常發出的自慰般的笑聲讓我驚訝不已。
有幾次,躺在破床上的他突然來了個鯉魚打挺,狂笑:“打呀奶奶的!” “打啥呀你?”我吓了一跳。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他咬牙切齒,手舞足蹈,“打台灣哥們捐一個月工資,打以色列哥們捐一季度工資,打印度哥們捐半年工資,打美國哥們捐一年工資,打小日本——哥們當一輩子義工!” “打爪哇你就捐一條内褲吧。
”我揶揄,“手淫強身,意淫強國,就你這狀況還解放全人類呢,把自己B2解放到B1也行啊。
” 順子舔舔他的龅牙,讪讪一笑。
4 地下室房客構成複雜,但有兩個共同點:臭外地的,沒錢。
鄰居是一對職業販賣假證件的夫婦,城市裡無孔不入的牛皮癬廣告就是這幫人的傑作。
每天,男人從回饋中獲得交易機會,談妥後冒着被抓的風險去接頭,女人則以孩子為掩護就近兜售。
混熟了偶爾串門,他們毫不掩飾其生意,拿出五彩缤紛的證件讓我們看。
我做夢也沒想到,這個神奇的國度居然有幾百種證件。
我随手拿起幾本:“父母光榮證”“節育證(上環證)”“火化證”和“黨員證”,幾可亂真。
女人很殷勤地拿起一個“軍人證”和“殘疾人證”推銷:“這倆證管用,坐公汽上公園一律不要錢。
” 男人拿起“警官證”,一臉詭秘:“有了這東西,開車不繳費,小姐随便玩,白玩。
” “不錯不錯。
”我指着順子問老闆,“有處男證嗎?他需要一個。
” 哄笑中順子落荒而逃。
條件稍好的理發店,即使理個闆寸頭,也要十多塊。
為了省錢,我去小區門口的簡易理發店,連剪帶洗隻要五塊。
除了街頭糟老頭兒擺的攤子,這是最便宜的了。
入座後,店主又開始忙碌,旁邊女學徒笨手笨腳地遞毛巾香皂啥的。
這學徒染發紋眉,身材豐腴,微黑的圓臉蛋上,五官勻稱地擺放着。
一問是新疆來的,對那個地域有限的知識讓我問她會跳擰脖子舞嗎,她大大方方扭了幾下,像模像樣。
當得知我就住在某幢樓的地下室時,師傅指着徒弟說:“她也住那兒。
” “我見過你。
”這女子說,“你洗衣服時一邊洗一邊唱,可高興了。
” “哦。
你住哪房間啊?” “B2-07。
” 認識這個叫劉晶的女子後,見面打個招呼偶爾串個門。
她住最小的房間,除了搖搖晃晃的破床和簡易鐵架帆布衣櫥一無所有,房租四百。
房子雖小,布置得很有女人味。
牆上貼了幾張她喜歡的港台明星畫片。
燈泡居然是粉紅色的,劉晶說特意去買的,有溫暖感。
為防潮濕,地上鋪滿了一層五顔六色的泡沫地闆,由可拆卸的小模塊拼成,踩着挺舒适。
床上簡單而整潔,居然有個布娃娃。
這樣一女子,很難想像會屈就于簡易理發店。
這女子讓我想起雪兒。
一個晚上,劉晶邀我去她那兒喝啤酒。
我們盤腿坐在軟軟的泡沫地闆上對飲,她既抽煙又喝酒。
一年前,她和一個在新疆出差的北京男人認識,很快陷入熱戀,後來失去聯系。
她不堪折磨,千裡尋情來啦。
幾個月來,房租耗盡了微薄的盤纏,就搬這兒來了。
找不到男友,她就去理發店打雜,每天掙一頓午飯十塊錢。
“失去聯系很正常,這個城市到處都在拆遷。
那人有電子郵件嗎?”我說。
她顯然和兩年前的我一樣,不知道電子郵件為何物。
看着她無力的目光,我冷靜地說,“說句話可能有些殘酷,他已經不在乎你了。
” 她臉上一個抽搐,埋頭默默地抽煙喝酒。
半晌,她擡頭,伸出手腕:“你看。
” 兩隻手腕上赫然出現刀刻的兩字“愛”“恨”,和另外幾個煙頭燙傷成了身體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這類殘酷青春自虐記憶,見得多了,還是歎息搖頭,她迷惑地看着我,我想了想說:“這解決不了問題。
你愛的是一個不存在的人。
” “他是存在的!他是存在的!”她抽泣起來。
“他曾經存在,是因為你們能互相感知;現在他即使存在,對你沒意義,等于不存在了。
” 她喃喃自語:“我愛他,他也愛我。
” “他要在乎你為啥這麼久不聯系?你老家沒搬家吧?”這句話非常有力,她不得不默默點頭。
“你愛過嗎?”沉默了半晌,她話鋒一轉。
我笑笑:“我這麼大的人了,沒故事也有點事故吧。
” 她露出了笑容:“說說我聽聽。
” “現在說說你吧,你咋辦啊?” 她迷茫地搖頭:“不知道。
我要當面問清楚。
” “你真傻啊,這已經很清楚了。
”我說,“北京來找一個沒有線索的人不是大海撈針嗎?” “我是很傻。
”她突然拉着我的手,“大哥,你幫我一把,借我點錢吧,我沒錢了,房租都欠着呢。
” 我一驚,我還以為她要我做私人偵探呢。
對當時的我來說,錢是最敏感的一個字眼。
我很為難:“這地下室的人誰有錢啊——除了房東。
” “我不多借,八百塊行嗎?” “我都沒八百呢。
” “六百吧,下月發工資就還你,要不房東轟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