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6 四散天涯
關燈
小
中
大
隻有共同回憶,如果不能繼續制造新的共同回憶的話,早晚會無話可說。
我有提到自己想要拍電影,因為這是我很感興趣的話題,所以說得多了些,可說着說着發現他們壓根兒沒有聽我在說什麼,就這樣我也沒有什麼興緻再說。
我們所煩惱和思考的事情已經完全不同了,這也不是任何人的錯,隻不過大家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已。
以前我們還會提夢想或者未來這種話題,但再提起好像就矯情了。
再後來我們就似乎有默契似的,誰也不找誰了。
” 姜睿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對了,我忘記說,有了電腦後我也注冊了社交網絡的賬号,我也加了他們做好友。
大家都發着自己的困擾,當然也分享着屬于自己的生活。
但加上好友之後,我們還是沒能說上一句話,有好幾次我打開對話框,但就是打不出來一個字。
” “不會覺得可惜嗎?”我問。
“當然可惜,”他說,“有好幾個夜晚我都覺得痛苦,我搞不懂為什麼曾經的友情可以變得如此面目全非,最讓我難過的是,我們那個QQ群也解散了,這還是我去年冬天偶然發現的。
我原本以為不講話就已經夠難受的了,沒想到居然就這麼解散了。
” “那……”我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問道,“現在呢?” “也隻好這樣了,”姜睿先是搖了搖頭,又說,“我出來住了之後,想通了很多事情。
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它是自然發生的事件,就像是人到了一定年齡會發育,會長高,女孩胸部會發育,男孩會長胡須一樣。
其實自我認知也是一樣的,現在不是很流行‘三觀’這個詞嗎?我覺得三觀也是這樣的,它到了一定年齡才會變得堅固。
等到三觀堅固下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跟很多人已經沒有辦法再次成為朋友了。
” 我試着消化他所說的這些。
“那你為什麼會說這個世界上孤獨的人比我所能想象的更多呢?”我想起了他白天的話。
“因為要成為朋友,就得三觀一緻,”他笑着說,“每個人的三觀都很獨特,因此,三觀一緻是一件很難得的事。
即使有,也不會有太多,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不可能有人跟你每件事都保持一緻。
” 說到這裡,他坐起身來,伸了個懶腰。
我看了眼時間,時針指着十點的位置。
“但這隻是我的想法。
”姜睿說,“也不一定就是絕對正确的。
說不定這世上就是有人跟你百分之百一樣,做什麼事都能陪伴在你身邊,隻不過我覺得概率太低了。
” “聽起來挺讓人絕望的。
”我說。
事實上此時此刻我就被一股絕望的氣息包裹着,如果這樣,那我又憑什麼奢望有人能夠理解我呢。
“不會啊,”姜睿說,“如果非要說,是一種坦然的感覺吧。
” “坦然?”我覺得自己可能聽錯了。
“是啊,想清楚了這些,就很難再失望到什麼地步了。
” “可是這麼一來,我們每個人都好像不會有朋友似的。
”我問,“聽起來不就是讓人絕望嗎?” “會有朋友的,”他說,“隻不過可能不是原先的朋友,這聽着的确很讓人難過,可你要這麼想,不正是這樣,你才能知道哪些是你真正的朋友嗎?” “但這樣不就矛盾了嗎?孤獨的同時又擁有真正的朋友?”我問道。
“這恰恰是不矛盾的地方,”他說,“首先孤獨不是什麼壞事,很多事情本來就隻能一個人做的,就好像讀書吧,你能在人群中讀完一本書嗎?很難對吧?另外,朋友并不是用來排遣孤獨的,它不是孤獨的對立面。
” 我被姜睿說得暈暈乎乎,排遣什麼,又是什麼的對立面?于是我沉默不語,感受着看不見的空氣流動,試着把這幾個詞變成我所能夠理解的句式。
十點半很快就到了,姜睿打了個哈欠,說:“困了,明天還要早起,差不多就睡了吧。
” 我木然地點了點頭,回到自己的房間,換上睡衣,腦袋裡卻一直想着姜睿所說的最後一句話。
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睡着的,第二天醒過來,我依然沒有想通姜睿所說的那句話。
但經過這幾次長談,我決定做一些改變。
我至少明白了一件事,這世上不是隻有我一個人在遭遇孤獨。
姜睿遭遇孤獨的時候,依然可以做到好好生活,這給了我力量。
我剃了胡子,重新剪了一次頭發,換了副新的眼鏡。
我把帶來的書整整齊齊地放在書架上,并拿出一本閱讀。
我把手機裡的聽歌軟件重新打開,又聽起了那些歌。
一連幾天我都是這麼度過的,也推了幾次夏誠的邀約,我依然覺得酒精是絕好的東西,但不再因此連白天都失去了。
身邊的迷霧依然沒有散去,但隐隐約約地像是有一條道路在眼前。
往後我還會有很多困擾,對于“愛情”“友情”和“夢想”這樣的詞彙,我還是充滿了困惑。
但這些日子是日後回憶起來,我真正有所成長的開端。
姜睿的那句話我直到很久以後才想明白,如今可以用一段話把他的意思表述完整了。
朋友不是用來排遣孤獨的,更不是孤獨的對立面,是因為有了朋友的存在,我們才能夠勇敢并且坦然地面對孤獨。
換句話說,玩伴并不代表一定是朋友,玩在一起很容易,難的是你們願意把彼此當作生活的動力和力量。
朋友是即使不能時時刻刻在你身邊,也能給你動力的人,隻要想起彼此,未來的道路就不顯得那麼漫長了。
每每想到姜睿,還是能感受到面對生活的力量,這是他作為朋友給我帶來的最大的财富,遠不是所謂的人脈可以相提并論的。
隻可惜當我徹底明白他對我所說的話時,姜睿也已經離開我的生活了。
我有提到自己想要拍電影,因為這是我很感興趣的話題,所以說得多了些,可說着說着發現他們壓根兒沒有聽我在說什麼,就這樣我也沒有什麼興緻再說。
我們所煩惱和思考的事情已經完全不同了,這也不是任何人的錯,隻不過大家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已。
以前我們還會提夢想或者未來這種話題,但再提起好像就矯情了。
再後來我們就似乎有默契似的,誰也不找誰了。
” 姜睿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對了,我忘記說,有了電腦後我也注冊了社交網絡的賬号,我也加了他們做好友。
大家都發着自己的困擾,當然也分享着屬于自己的生活。
但加上好友之後,我們還是沒能說上一句話,有好幾次我打開對話框,但就是打不出來一個字。
” “不會覺得可惜嗎?”我問。
“當然可惜,”他說,“有好幾個夜晚我都覺得痛苦,我搞不懂為什麼曾經的友情可以變得如此面目全非,最讓我難過的是,我們那個QQ群也解散了,這還是我去年冬天偶然發現的。
我原本以為不講話就已經夠難受的了,沒想到居然就這麼解散了。
” “那……”我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問道,“現在呢?” “也隻好這樣了,”姜睿先是搖了搖頭,又說,“我出來住了之後,想通了很多事情。
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它是自然發生的事件,就像是人到了一定年齡會發育,會長高,女孩胸部會發育,男孩會長胡須一樣。
其實自我認知也是一樣的,現在不是很流行‘三觀’這個詞嗎?我覺得三觀也是這樣的,它到了一定年齡才會變得堅固。
等到三觀堅固下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跟很多人已經沒有辦法再次成為朋友了。
” 我試着消化他所說的這些。
“那你為什麼會說這個世界上孤獨的人比我所能想象的更多呢?”我想起了他白天的話。
“因為要成為朋友,就得三觀一緻,”他笑着說,“每個人的三觀都很獨特,因此,三觀一緻是一件很難得的事。
即使有,也不會有太多,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不可能有人跟你每件事都保持一緻。
” 說到這裡,他坐起身來,伸了個懶腰。
我看了眼時間,時針指着十點的位置。
“但這隻是我的想法。
”姜睿說,“也不一定就是絕對正确的。
說不定這世上就是有人跟你百分之百一樣,做什麼事都能陪伴在你身邊,隻不過我覺得概率太低了。
” “聽起來挺讓人絕望的。
”我說。
事實上此時此刻我就被一股絕望的氣息包裹着,如果這樣,那我又憑什麼奢望有人能夠理解我呢。
“不會啊,”姜睿說,“如果非要說,是一種坦然的感覺吧。
” “坦然?”我覺得自己可能聽錯了。
“是啊,想清楚了這些,就很難再失望到什麼地步了。
” “可是這麼一來,我們每個人都好像不會有朋友似的。
”我問,“聽起來不就是讓人絕望嗎?” “會有朋友的,”他說,“隻不過可能不是原先的朋友,這聽着的确很讓人難過,可你要這麼想,不正是這樣,你才能知道哪些是你真正的朋友嗎?” “但這樣不就矛盾了嗎?孤獨的同時又擁有真正的朋友?”我問道。
“這恰恰是不矛盾的地方,”他說,“首先孤獨不是什麼壞事,很多事情本來就隻能一個人做的,就好像讀書吧,你能在人群中讀完一本書嗎?很難對吧?另外,朋友并不是用來排遣孤獨的,它不是孤獨的對立面。
” 我被姜睿說得暈暈乎乎,排遣什麼,又是什麼的對立面?于是我沉默不語,感受着看不見的空氣流動,試着把這幾個詞變成我所能夠理解的句式。
十點半很快就到了,姜睿打了個哈欠,說:“困了,明天還要早起,差不多就睡了吧。
” 我木然地點了點頭,回到自己的房間,換上睡衣,腦袋裡卻一直想着姜睿所說的最後一句話。
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睡着的,第二天醒過來,我依然沒有想通姜睿所說的那句話。
但經過這幾次長談,我決定做一些改變。
我至少明白了一件事,這世上不是隻有我一個人在遭遇孤獨。
姜睿遭遇孤獨的時候,依然可以做到好好生活,這給了我力量。
我剃了胡子,重新剪了一次頭發,換了副新的眼鏡。
我把帶來的書整整齊齊地放在書架上,并拿出一本閱讀。
我把手機裡的聽歌軟件重新打開,又聽起了那些歌。
一連幾天我都是這麼度過的,也推了幾次夏誠的邀約,我依然覺得酒精是絕好的東西,但不再因此連白天都失去了。
身邊的迷霧依然沒有散去,但隐隐約約地像是有一條道路在眼前。
往後我還會有很多困擾,對于“愛情”“友情”和“夢想”這樣的詞彙,我還是充滿了困惑。
但這些日子是日後回憶起來,我真正有所成長的開端。
姜睿的那句話我直到很久以後才想明白,如今可以用一段話把他的意思表述完整了。
朋友不是用來排遣孤獨的,更不是孤獨的對立面,是因為有了朋友的存在,我們才能夠勇敢并且坦然地面對孤獨。
換句話說,玩伴并不代表一定是朋友,玩在一起很容易,難的是你們願意把彼此當作生活的動力和力量。
朋友是即使不能時時刻刻在你身邊,也能給你動力的人,隻要想起彼此,未來的道路就不顯得那麼漫長了。
每每想到姜睿,還是能感受到面對生活的力量,這是他作為朋友給我帶來的最大的财富,遠不是所謂的人脈可以相提并論的。
隻可惜當我徹底明白他對我所說的話時,姜睿也已經離開我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