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6 四散天涯
關燈
小
中
大
夏誠一樣,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他們都是明确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的人。
他看出了我的疑惑,繼續說道:“很正常啊,我也不知道未來到底能走到哪裡,但反過來說,一步步看着自己朝着那個方向走着,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嗎?而且我相信認真和努力總會有回報的。
” “或許是這樣。
”我說,試着去體會姜睿的心情。
姜睿的話富有某種哲理,不知道是不是他經常讀書的緣故,又或是他平時就思考着許多,但不得不說,比我大兩歲的姜睿比我懂得多很多。
至少在與他交談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夢想這回事,别說夢想了,連喜歡的事都沒有。
“你說的我大概明白,可惜我沒有喜歡的事。
”我說道。
“會有的。
”他說,“人不可能一輩子都找不到喜歡的事的。
” “那要怎麼樣才能知道那件事是自己喜歡的呢?” “很簡單,”他笑着說,“隻要你做完一件事後回想起來會覺得充實,會覺得你的生活充滿樂趣,會讓你覺得自己紮紮實實地向前走了一步,這件事就是對的。
反過來,如果你做完一件事完全沒有愉悅的感覺,隻覺得自己像是踩在雲端,心裡怎麼都不踏實,那這件事就是錯的。
” 他這句話讓我心裡一動,我敏感地想到了自己,想到了過往經曆的種種事件,我試圖在這些事裡找到類似的感覺。
以往可能是有的,跟夢真在一起的時候,或者是一個人默默聽歌讀書的時候,我可能有這樣的感覺,但現在這種感覺已經離我遠去了。
喝酒時我感受到的快樂,通常會在酒醒後消失,回望喝酒時的情形,老實說,那感覺并不真切,沒有實感。
人們回憶起喝酒時的情景,或許都是跟自己的朋友在一起的畫面。
談起夢想時,姜睿眼裡散發的光芒也讓我頗為羨慕,即使是隔着他的眼鏡,那光芒依然穿透而來,我的眼裡從未散發過這種光芒。
“可如果一直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呢?那要怎麼辦?”我問道。
姜睿面露難色,思索片刻後,有些抱歉地說:“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你,我想一想告訴你。
” 接着我們便各自忙了一會兒自己的事,因為臨近期末,我也認真地複習了會兒資産負債率之類的課程。
到了十點,姜睿敲我的門,認真對我說:“我剛才想到了,如果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事,就做自己手邊的事,就先把日子過好,好好生活,好好照顧自己。
” 我愣了一下,沒想到他還會回答這個問題,便也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
六月很快到來。
夏誠已經穿起了短袖,他的每件衣服都是精挑細選的,一看便知十分昂貴。
姜睿則完全是另外一副做派,簡簡單單的白色T恤,黑色褲子,不管是衣服還是褲子都沒有任何圖案,看着就像是沒有換衣服似的。
但如果僅以此判斷他是一個不修邊幅的人那就大錯特錯了,他幾乎每天都會打掃衛生,細心呵護綠植,所在的環境一塵不染,他也經常剃胡須和理發,總讓自己保持一種很有精神的狀态。
他之所以對穿衣不怎麼在意,隻是單純地不感興趣罷了。
這期間我也對姜睿有了更多的了解。
他身上有很多我望塵莫及的好習慣,他從不抽煙,也不喝酒,甚少熬夜,即使熬夜第二天也能早起。
他幾乎每天都去圖書館,身負着學業和夢想的壓力,讓他看來常常都孤身一人,我也沒看過他平時跟别人有太多交談。
可他絲毫沒有不安的感覺,或許是因為他有目标吧,我想。
不管怎麼說,得益于姜睿,我的生活規律了不少。
我漸漸早睡了一些,平日裡也可以接觸到早晨了。
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床單上,讓我産生了一種輕微的幸福感。
還跟他學了兩個菜,總算能體會到他為什麼這麼喜歡做飯了,原來吃自己做的菜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雖然我做的菜算不上好吃。
每次看到姜睿一臉認真地在家裡對着電影做筆記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應該也做些什麼。
我漸漸理解了董小滿的話,身邊有這麼一個室友(或許也可以稱之為朋友了,這是我第一次跟另一個人生活在一起,并且能說上很多心裡話,姜睿總會分享自己的故事,夏誠則完全不同,他幾乎沒有說過自己的任何事),在無形之中給了我許多安定感。
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認真的力量,毋庸置疑,我也被這股力量所影響着。
六月的第一個周三,早上有一堂課,我已經很久沒有上這堂課了。
這天醒得早了,便決定去上課,偌大一個教室,隻稀稀落落地坐了四排。
下課後,我想着時間還早,又想着很久沒有去食堂吃飯了,沒想到在去食堂的路上遇到了姜睿。
我還是第一次在學校裡看到他,他走路的時候也挺得筆直,身背一個黑色的雙肩包,手裡拿着筆記本和教科書,書裡有貼着綠色和白色的便箋紙。
“上哪兒去?”我叫住他。
“剛從圖書館出來,準備去吃飯。
”他說。
我們一起走進食堂,他要了一個雞腿和兩份蔬菜,我要了魚。
食堂的飯菜吃起來就是那樣,我隻是吃了幾口,看得出來姜睿也不喜歡食堂的口味,但還是都吃完了。
“下午繼續待在圖書館?”我問。
“是啊。
”他說,“今天的學習任務還沒有結束,還得自學電影嘛。
” “為什麼你不覺得悶呢?”這個疑問其實在我心裡很久了。
“為什麼這麼問?”姜睿看着我說。
“我是說好像你每天的生活都是這樣,”我試着組織語言,說道,“不管是在學校裡還是在家裡你都是在學習,好像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 “當然有停下來的時
他看出了我的疑惑,繼續說道:“很正常啊,我也不知道未來到底能走到哪裡,但反過來說,一步步看着自己朝着那個方向走着,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嗎?而且我相信認真和努力總會有回報的。
” “或許是這樣。
”我說,試着去體會姜睿的心情。
姜睿的話富有某種哲理,不知道是不是他經常讀書的緣故,又或是他平時就思考着許多,但不得不說,比我大兩歲的姜睿比我懂得多很多。
至少在與他交談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夢想這回事,别說夢想了,連喜歡的事都沒有。
“你說的我大概明白,可惜我沒有喜歡的事。
”我說道。
“會有的。
”他說,“人不可能一輩子都找不到喜歡的事的。
” “那要怎麼樣才能知道那件事是自己喜歡的呢?” “很簡單,”他笑着說,“隻要你做完一件事後回想起來會覺得充實,會覺得你的生活充滿樂趣,會讓你覺得自己紮紮實實地向前走了一步,這件事就是對的。
反過來,如果你做完一件事完全沒有愉悅的感覺,隻覺得自己像是踩在雲端,心裡怎麼都不踏實,那這件事就是錯的。
” 他這句話讓我心裡一動,我敏感地想到了自己,想到了過往經曆的種種事件,我試圖在這些事裡找到類似的感覺。
以往可能是有的,跟夢真在一起的時候,或者是一個人默默聽歌讀書的時候,我可能有這樣的感覺,但現在這種感覺已經離我遠去了。
喝酒時我感受到的快樂,通常會在酒醒後消失,回望喝酒時的情形,老實說,那感覺并不真切,沒有實感。
人們回憶起喝酒時的情景,或許都是跟自己的朋友在一起的畫面。
談起夢想時,姜睿眼裡散發的光芒也讓我頗為羨慕,即使是隔着他的眼鏡,那光芒依然穿透而來,我的眼裡從未散發過這種光芒。
“可如果一直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呢?那要怎麼辦?”我問道。
姜睿面露難色,思索片刻後,有些抱歉地說:“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你,我想一想告訴你。
” 接着我們便各自忙了一會兒自己的事,因為臨近期末,我也認真地複習了會兒資産負債率之類的課程。
到了十點,姜睿敲我的門,認真對我說:“我剛才想到了,如果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事,就做自己手邊的事,就先把日子過好,好好生活,好好照顧自己。
” 我愣了一下,沒想到他還會回答這個問題,便也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
六月很快到來。
夏誠已經穿起了短袖,他的每件衣服都是精挑細選的,一看便知十分昂貴。
姜睿則完全是另外一副做派,簡簡單單的白色T恤,黑色褲子,不管是衣服還是褲子都沒有任何圖案,看着就像是沒有換衣服似的。
但如果僅以此判斷他是一個不修邊幅的人那就大錯特錯了,他幾乎每天都會打掃衛生,細心呵護綠植,所在的環境一塵不染,他也經常剃胡須和理發,總讓自己保持一種很有精神的狀态。
他之所以對穿衣不怎麼在意,隻是單純地不感興趣罷了。
這期間我也對姜睿有了更多的了解。
他身上有很多我望塵莫及的好習慣,他從不抽煙,也不喝酒,甚少熬夜,即使熬夜第二天也能早起。
他幾乎每天都去圖書館,身負着學業和夢想的壓力,讓他看來常常都孤身一人,我也沒看過他平時跟别人有太多交談。
可他絲毫沒有不安的感覺,或許是因為他有目标吧,我想。
不管怎麼說,得益于姜睿,我的生活規律了不少。
我漸漸早睡了一些,平日裡也可以接觸到早晨了。
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床單上,讓我産生了一種輕微的幸福感。
還跟他學了兩個菜,總算能體會到他為什麼這麼喜歡做飯了,原來吃自己做的菜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雖然我做的菜算不上好吃。
每次看到姜睿一臉認真地在家裡對着電影做筆記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應該也做些什麼。
我漸漸理解了董小滿的話,身邊有這麼一個室友(或許也可以稱之為朋友了,這是我第一次跟另一個人生活在一起,并且能說上很多心裡話,姜睿總會分享自己的故事,夏誠則完全不同,他幾乎沒有說過自己的任何事),在無形之中給了我許多安定感。
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認真的力量,毋庸置疑,我也被這股力量所影響着。
六月的第一個周三,早上有一堂課,我已經很久沒有上這堂課了。
這天醒得早了,便決定去上課,偌大一個教室,隻稀稀落落地坐了四排。
下課後,我想着時間還早,又想着很久沒有去食堂吃飯了,沒想到在去食堂的路上遇到了姜睿。
我還是第一次在學校裡看到他,他走路的時候也挺得筆直,身背一個黑色的雙肩包,手裡拿着筆記本和教科書,書裡有貼着綠色和白色的便箋紙。
“上哪兒去?”我叫住他。
“剛從圖書館出來,準備去吃飯。
”他說。
我們一起走進食堂,他要了一個雞腿和兩份蔬菜,我要了魚。
食堂的飯菜吃起來就是那樣,我隻是吃了幾口,看得出來姜睿也不喜歡食堂的口味,但還是都吃完了。
“下午繼續待在圖書館?”我問。
“是啊。
”他說,“今天的學習任務還沒有結束,還得自學電影嘛。
” “為什麼你不覺得悶呢?”這個疑問其實在我心裡很久了。
“為什麼這麼問?”姜睿看着我說。
“我是說好像你每天的生活都是這樣,”我試着組織語言,說道,“不管是在學校裡還是在家裡你都是在學習,好像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 “當然有停下來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