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案 不沉女屍

關燈
為了不破壞地面的痕迹,林濤先踩着勘查踏闆慢慢進入房間,打開現場的通道,而我們則在門口等待。

    我蹲下來,端詳起鞋架上的情況。

     這是一個擺放在門口的三層簡易鞋架,鞋子擺放得很整齊。

    最上層,整齊地擺放着三雙不同類型的高跟女式涼鞋;最下層,則是三雙女式皮鞋。

    中間一層的最右側是一雙女式拖鞋,簡單疊放在一邊,給這一層空出了三雙鞋子的空檔。

     “地面痕迹還不錯,基本可以肯定是熟人作案。

    ”林濤此時已經進入了卧室,說,“看起來,全都是拖鞋的痕迹,不是熟人不會穿拖鞋進入現場。

    ” “是啊,是個熟人,而且是個男性熟人,而且還是非常熟悉的男人,而且還有反偵查意識。

    ”我蹲在鞋架旁邊說道。

     “你怎麼知道?”年支隊正準備踩着勘查踏闆進入現場,聽我這麼一說,留了下來。

     我指着鞋架上中層的空檔,說:“你看,如果這裡原來沒有鞋子的話,旁邊的女式拖鞋是可以正常擺放的。

    之所以這兩隻拖鞋摞起來擺放,說明這雙女式拖鞋是備用的。

    旁邊的空檔是為了其他的三雙鞋子預留的。

    ” “三雙?”年支隊問。

     “現場内沒有拖鞋,這說明死者的女式拖鞋被帶走了。

    ”我說,“還有一雙應該是給外來人穿着的鞋子預留的,而另一雙,則最有可能就是外來人常穿的拖鞋,隻不過也被帶走了。

    剩下的疊着的女式拖鞋沒有被帶走,說明帶走的很有可能是一雙男式拖鞋。

    ” “殺完人,帶走了死者的衣服和拖鞋,還帶走了自己的拖鞋?”林濤從房間裡走了出來,顯然他沒有在房間裡找到死者失蹤當天穿着的衣服。

     我沿着勘查踏闆走進了現場的衛生間,說:“你看,我猜得不錯,兇手的思維很缜密啊。

    ” 衛生間裡,有一個釘在牆上的毛巾架。

    兩塊毛巾都是正常挂在上面,一塊毛巾折疊起來挂在一邊,中間也留出了一個空檔。

     “這裡應該原來挂着一條毛巾,現在也被拿走了。

    ”我指着毛巾架上的空檔說道。

     “這裡有痕迹。

    ”林濤也跟了進來,指着衛生間盥洗池的一邊,說,“這裡原來應該放着一個洗漱杯,杯底邊緣的痕迹還能看到。

    ” “所以,兇手在殺完人後,不僅把屍體運走抛屍,還把死者死亡時候穿着的衣服全部脫了下來抛棄,同時把自己平時在這裡的生活用品也全部帶走了。

    ”我說,“這一切都是為了掩飾死者有一個同居男友——而兇手就是這個同居男友。

    ” 3 這一重大發現,讓年支隊堅定了同居男友作案的信心,于是先離開了現場,去布置偵查工作。

    這麼明顯的迹象,隻要一确定死者的同居男友,就可以立即抓人了。

     我和林濤還留在現場,畢竟這裡是作案現場,所以我們需要提取到更多的東西。

     雖然現在室外溫度三十攝氏度,到了晚上氣溫下降,但現場卧室中的空調還是開着冷氣的。

    這也和我之前看到屍體時,判斷屍體在不易腐敗的環境中停屍較長時間的推斷一緻,更加證明了這個現場就是作案第一現場。

     林濤的另一發現也證實了這個推斷——現場卧室床頭地面的地闆革上,有明顯的灰塵減層痕迹(2)。

    林濤沿着痕迹的邊緣用白線畫了出來,豁然就是一個人形。

     “死者就是在床口、空調風口之下,躺了24個小時。

    ”林濤指了指,說道。

     而我的注意力一直在擺放在床頭的兩個枕頭上,于是說:“你看這枕頭……” 我的話還沒說完,大寶像是想起了什麼,立即起身走到床頭,拿着兩個枕頭觀察着,說:“你看,這個枕頭上有淡紅色的斑迹!” 他用手指蹭了蹭,說:“還是新鮮的印記!” “死者在被軟物捂壓口鼻的時候,自己的上齒咬破了下唇,留一些血水很正常。

    ”我說。

     “把這個枕套拿去DNA檢驗,更加能确定這裡就是殺人的第一現場了。

    ”大寶把枕套褪了下來,裝在物證袋裡。

     我指了指另一個枕套,說:“這一隻枕頭也要去送檢。

    兇手記得把所有的生活用品帶走,卻忘了他在這裡睡覺使用的枕頭。

    我相信,這個枕頭上,肯定是能做出他的DNA的。

    ” “不錯,不錯,要是車輪胎印痕再對上,那就證據鍊完善了。

    ”大寶興奮地褪去另一個枕套。

     一直在旁邊看着我們褪枕套的林濤此時說道:“還有個問題,既然這裡是作案現場,兇手又在殺人後連續刺了死者腹部十幾刀,為什麼這裡的地面上沒有血?” “沒打掃嗎?”大寶問。

     “有打掃的話,怎麼能看出這個人形的痕迹?”林濤指了指地面,說。

     “那就是去抛屍現場捅的?”大寶問。

     “你們不是說這處損傷是洩憤嗎?”林濤說,“哪有殺完人不洩憤,反倒是過了一天去抛屍的時候洩憤的?” 我心想林濤的問題還真是有道理,隻不過我現在腦子裡面也亂亂的,想不明白。

    不過看起來,這個案子隻要偵查得力,應該很快破獲了,這種洩憤動作等嫌疑人交代就明白了。

    所以,我揮了揮手,對林濤說:“這個問題不重要,回頭再說。

    現在我們去送檢DNA,你和子硯在這裡再勘查一下,看能不能找到刀面粗糙的刺器,還有502膠水。

    ” “好的。

    ”林濤應了下來,說,“喲,這女的之前懷的是雙胞胎呢!” 原來,現場卧室寫字台上,放着一張B超單,是在二十多天前做的,上面寫着:“孕12周,宮内探及兩個妊娠囊,内均見胎塊及胎芽搏動。

    ” “雙胞胎都給流掉,現在的年輕人啊。

    ”大寶啧啧嘴,搖着頭說道。

     将DNA檢材送去實驗室後,法醫的工作基本完成,所以我和大寶來到了專案指揮部。

    年支隊一個人在會議桌旁坐着,面前放着兩台手機。

    看他的面色,已經從焦慮轉為了期盼,顯然,他對破案信心十足。

     我和大寶坐在年支隊的對面,靜靜地等待着結果。

    偵查員的調查結果及時反饋回來,我們也在第一時間了解了情況。

     “經過調查,儲婷本人性格内向,不喜與人交往,所以在汀棠三年,竟然沒有一個好朋友。

    ” “同事反映,儲婷一直以來都否認自己有男朋友,有人給她介紹對象,她也拒絕。

    近半個月,儲婷臉色不好,似乎身體有恙,但情緒還不錯。

    ” “鄰居反映,儲婷一般中午時間出門,深夜回家,所以很少遇見。

    事發當天晚上,似乎她家有争吵聲,但是不激烈,所以也沒人注意。

    至于男人,有鄰居偶然看到過有男人進出她家,但肯定不是常住,而且因為記憶模糊無法陳述或辨認容貌。

    ” “好消息!有一個儲婷的同事無意中看到儲婷的手機裡有一張男子的照片。

    根據回憶,這個男子是經常來他們店裡用餐的年輕男人。

    不過,身份不清楚,感覺和儲婷應該不是男女朋友關系。

    ” “通過對儲婷的通話信息進行研判,确定她在近半個月來,和一個号碼的聯系明顯增多,正在調查這個号碼的機主信息。

    ” “查到機主信息了,是一個30歲的男性,叫周天齊,是儲婷所在餐館附近寫字樓上工作的一個白領。

    不過,他有老婆孩子,據說家庭關系很和諧。

    ” “經過辨認,确定了,儲婷手機裡的男人的照片,就是周天齊。

    ” “周天齊開的是大衆車,使用的不是朝月輪胎。

    不過,他的親哥哥開的小面包,倒是朝月輪胎,不排除他向自己哥哥借車移屍。

    現在我們正在密取輪胎印和周天齊的DNA送往DNA室加急處理。

    ” “事發當天,周天齊的行蹤除了他老婆沒人可以證明,我們認為具備作案時間。

    ” 随着偵查信息一條一條地彙總過來,案件的事實情況似乎慢慢浮出了水面。

    一個已婚男子,因為在餐館和年輕漂亮的儲婷邂逅,随即産生了婚外情。

    始亂終棄的男子雖然強行要求儲婷打胎,但依舊無法擺脫儲婷的糾纏,為了維護自己的家庭,殺人滅口。

     這是陳詩羽在給我的電話中,猜測的案件事實。

     雖然證據還不是很紮實,但是因為嫌疑範圍實在是夠小,所以年支隊果斷下達了傳喚周天齊的命令。

     接下來的三個小時極為關鍵。

    這三個小時内,偵查員将周天齊就近傳喚至附近的責任區刑警隊,并且開始了突擊審訊。

    審訊并不急功近利,因為大家胸有成竹,而且相關證據檢驗結果随後就到。

     三個小時之後,在審訊室那邊傳回消息的同時,我拿到了林濤帶回來的DNA檢驗報告。

     “嘿,你勘查完啦?找到相似的刀或者502膠水了嗎?”我急着問。

     林濤搖了搖頭,說:“沒有,你别光顧着這些,你先看看這報告。

    ” 年支隊那邊剛剛挂了電話,說:“這小子,死不承認,就說自己和儲婷隻是聊聊天,從來沒有發生過關系,是純潔的男女關系。

    他不知道儲婷懷孕的事情,反而在近半個月,兩個人聊天更勤了,他也表露了對儲婷的愛慕之情。

    這還純潔的男女關系?騙鬼呢?” 被傳喚之後,先是否認嫌疑,這很正常,老套路了,我倒是不以為怪。

    所以,我笑了笑,開始看DNA檢驗報告。

     DNA報告和剛才一條一條過來的偵查信息一樣,真是夠跌宕起伏的。

     首先,DNA确定了我們送檢的枕套上,檢出了一名男性的DNA。

    果然,我們在現場的一系列推斷都是正确的,有男人在這裡居住。

    然後,通過數據比對,确定這裡的DNA和周天齊的DNA不符。

     看到這個結論,我的腦袋嗡了一下。

     林濤緊接着補了一刀,說:“經過輪胎印記的痕迹比對,現場的痕迹和周天齊哥哥的車輪胎痕迹不吻合。

    ” 這一刻,無數的問題都在我的腦海中重新湧現了出來。

     洩憤傷為何沒有在殺人後實施?502膠水的意義何在?死者腹部的死後傷是什麼工具形成的?二十多天前的B超報告為何會出現在寫字台這麼顯眼的地方?儲婷如果要逼周天齊離婚,那為什麼要流産?如果周天齊經常來儲婷這裡過夜,那麼他的家庭生活調查為什麼還是很和諧?這麼多問題,我們是沒有解釋明白的,隻是簡單地尋找她的熟人,而忽略了這些非常重要的疑問,這是不應該的。

    現在,DNA的結果客觀地說明咱們抓錯了人,那是不是應該仔細考慮考慮這些問題了? 我沉思着,默念道:“我們抓錯人了。

    ” “啊?”年支隊跳了起來,說,“可是通話記錄不會錯啊!她不太和别人聯系,唯一反複聯系的,就是周天齊啊!除了這層關系,還能有誰和她有密切關系而不被人發現?” “熟人作案不會錯,同居男友作案不會錯。

    除了之前的各種分析,黏合死者的眼睛也充分說明了他們的關系不一般。

    ”我沒有回答年支隊的問題,依舊默念道,“不是在殺人現場洩憤,那最大可能就是在抛屍現場洩憤。

    岸邊沒有血,那血應該在車裡。

    在車裡洩憤?” 我一邊念念有詞,一邊打開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重新調出了死者腹部創口的照片,慢慢地放大。

     “韓亮,我就是猜測啊,你說,會不會有那麼一種刀,刀的表面會有很多尖銳的凸起?”我問。

     韓亮點了點頭,說:“有,木工锉。

    ” 我全身一震,從網上找來了木工锉的照片,确實,這種工具是尖端尖銳、兩邊刃不銳,但表面都是密集的凸點。

    這個工具如果作用于人體腹部,因為腹部軟組織較為松軟,自然會形成這樣的損傷。

     “木工锉?”我有些興奮地問道,“你之前為什麼不告訴我?” “你什麼時候問我這種東西了?我還以為她肚子上的傷就是刀傷呢。

    ”韓亮說。

     “什麼人會随身攜帶這東西?”我接着問。

     “木工锉!你說什麼人随身攜帶?”韓亮笑着問我,“不過随身攜帶有點誇張。

    ” “那放車裡就不誇張了呀!”我幾乎從座位上跳了起來:“我們既然明确了死者是在抛屍現場對屍體粘眼、刺腹的,那麼這些工具應該是他習慣于帶在身邊或者放在車裡的。

    不然在殺人現場就可以做這些事了。

    ” 林濤贊許地點頭,應該是意識到我的想法了。

     “随身攜帶的工具是最能提示兇手職業特征的。

    ”我說,“不僅是木工锉,而且還有502膠水,這些東西我們一般人不會随身帶,除非兇手就是個木工!” “可是,我們派出去這麼多人,都沒有調查出死者和哪個木工有什麼關系啊?”年支隊說。

     “既然死者性格内向,不與人交往。

    而且真的是同居男友,也沒必要天天打電話,所以不被偵查部門發現也是很正常的。

    ”我說,“但是,不可能不聯系。

    所以,按照你們調出來的死者通話記錄,一個一個找,肯定能找得到一個木工!” “劇情要變了嗎?難道是儲婷出軌?那兇手也應該去殺周天齊啊。

    ”年支隊嘟囔着,在微信群裡布置下了調查工作。

     這一調查,還真的很快就出了結果。

     在儲婷的通話記錄中,果真有一個木工,叫賈博文,28歲。

    經查,這個賈博文和儲婷都是龍東縣人,而且兩人的戶籍在同一個村子。

    三年前,兩人同時來到了汀棠市打工。

    表面看起來,兩人就是普通的同鄉,但是有了那麼多法醫學檢驗結論的支持,賈博文的嫌疑迅速上升。

     巧就巧在,賈博文名下的一輛國産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