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白蠟燭
關燈
小
中
大
胡鐵花和張三在這裡鬥嘴,楚留香和丁楓卻一直在留意那邊船上的動靜。
那條船雖比張三乘來的瓜皮艇大些,卻也不太大。
船上隻有兩個人,除了船頭戴大帽、身穿灰袍的怪客外,船尾有個搖橹的艄公,也就是方才将那一箱黃金提到船頭來的人。
這時他又提了三口箱子到船頭來,那大灰袍的怪客正在低聲囑咐着他,他隻是不停地點頭,一言不發,就像是個啞巴。
兩條船之間,距離還有五六丈。
海闊天和丁楓并沒有叫人放下搭的繩梯,顯然是想考較這兩人,看看他們用什麼法子将那四箱黃金弄過來。
隻見那船夫已将四口箱捆住,又提起團長索,用力掄了掄,風聲呼呼,繩頭顯然還系着件鐵器,仿佛是個小鐵錨。
隻聽“呼”的一聲,長索忽然間橫空飛出,接着又是“奪”的一響,鐵錨已釘入大船的船頭,入木居然很深。
那船夫又用力拉了拉,試了試是否吃住勁,然後就将長索的另一端系在小船頭的橫木上。
海闊天笑了笑,道:“看樣子他們是想從這條繩子上走過來。
” 丁楓淡淡道:“隻望他們莫要掉到水裡去才好。
” 海闊天笑道:“若真掉了下去,倒也有趣,麻煩的是我們還要将他撈起來。
” 其實索上行人,也并不是什麼上乘的輕功,就算走江湖賣藝的繩伎,也可以在繩子上走個三五丈。
但這時丁楓和海闊天都已看出這灰袍人的氣派雖不小,武功卻不高,他自己能走得過來已是運氣了,他手下那船夫隻怕就要他用繩子提過來,再提那四口箱子的時候,他是否還有氣力,更大成問題了。
繩子一系好,那灰衣人果然就飛身躍了上去,兩個起落已掠出四五丈,再躍起時,身形已有些不穩,一口真氣似已換不過來。
連楚留香手裡都為他捏着把汗,擔心他會掉到水裡去。
隻聽“咚”的一聲,他居然落到船頭上了,就好像是從空中摔下一袋石頭似的,震得艙門口的燈籠都在不停地搖蕩。
看來這人非但内力不深,輕功也不高明,這麼樣一個人,居然敢帶着四箱黃金走上紫鲸幫幫主的船上來,膽子倒真不小。
海闊天背負着雙手,笑眯眯地瞧着他。
那眼色簡直就像是在瞧着一條自己送上門的肥羊。
楚留香歎了口氣,暗道:“這位仁兄這下子可真是‘上了賊船了’。
” “上了賊船”本是北方的一句俗話,正是形容一個人自投虎口,此刻用來形容這人,倒真是再也恰當不過的絕妙好辭。
海闊天笑眯眯道:“原來閣下也是位武林高手。
” 灰衣人低着頭,喘着氣道:“老了,老了,不中用了。
” 海闊天道:“那邊船上還有一人,不知是否也要和閣下同行?” 灰衣人道:“那正是小徒,在下這就叫他過來拜見海幫主。
” 海闊天笑道:“好說好說,令高徒的身手想必也高明得很。
” 灰衣人居然并沒有謙虛,隻是高聲呼喚道:“白蠟燭,你也過來吧!留神那四口箱子。
” 他搖着頭,又笑道:“我這徒弟從小就是蠟燭脾氣,不點不亮,我從小就叫慣他‘白蠟燭’了,但望各位莫要見笑。
” 勾子長忍不住道:“要不要我過去幫他一下?” 他雖想乘此機會将自己的輕功露一露,卻也是一番好意。
誰知灰衣人卻搖頭道:“那倒不必,他自己還走得過來的。
” 海闊天又笑了。
師父險些掉下水,徒弟還能走得過來麼? 隻見那“白蠟燭”已拿起船上的木槳,将四口箱子分别系在兩頭,用肩頭擔了起來,突然飛身一躍,躍上了長索。
大家的一顆心都已提了起來,以為這下子他就算能站得住,這條繩子也一定要被壓斷了。
四箱黃金加在一起,至少也有幾百斤重,能挑起來已很不容易,何況還要挑着它施展輕功? 誰知這“白蠟燭”挑着它走在繩子上,竟如履平地一般。
海闊天笑不出來了。
勾子長也瞧得眼睛發直,他自負輕功絕頂,若要他挑着四口箱子,走過六七丈飛索,也絕難不倒他。
但若要他走得這麼慢,他就未必能做到了。
這“走索”的輕功,本是愈慢愈難走的。
隻聽灰衣人一聲輕呼,白蠟燭竟然一腳踩空,連人帶箱子都似已将落入水中,誰知人影一閃,不知怎地,他已好好地站在船頭上了——?原來他适才是露一手功夫給大家瞧瞧。
大家本來誰也沒有注意他,此刻卻都不禁要多瞧他幾眼,然後大家就知道他為什麼被人叫作“白蠟燭”了。
他的皮膚很白,在燈光下看來,簡直白得透明,可以看到裡面的血脈骨骼。
這種白雖然是病态的,卻又帶着說不出的奇異魅力。
他的五官都很端正,眉目也很清秀,但卻又帶着某種驚恐癡呆的表情,就好像一個剛剛受過某種巨大驚駭的小孩子一樣。
他身上穿的衣服,本來無疑也是白的,但現在卻已髒得令人根本無法辨别它本來是什麼顔色。
這麼樣一個人,實在很難引起别人的好感。
但也不知為了什麼,楚留香對他的印象并不壞。
看到了他,就好像看到了個受了委屈的髒孩子,隻會覺得他可憐,絕不會覺得他可厭。
但他的師父卻不同了。
大家本來隻看到他頭上戴的那頂銅盆般的大帽子,這頂帽子幾乎已将他整個頭蓋住了三分之二,令人根本無法瞧見他的面目。
但進了船艙後,燈光亮了,這人也總不能用帽子将他整個頭完全蓋住,所以大家就瞧見了他露在帽子外那三分之一的臉。
雖然隻有三分之一張臉,卻也似乎太多了——?隻瞧了這三分之一張臉,大家的背脊上就覺得有些黏黏的、濕濕的、冷冷的。
那種感覺就好像剛有一條蛇從身上爬過去。
這張臉看來就如同一個蒸壞了的饅頭、一個煮壞了的蛋、一個剝了皮的石榴、一個摔爛了的柿子。
誰也無法在這臉上找出鼻子和嘴來。
在原來生着鼻子的地方,現在已隻剩下兩個洞,洞裡不時往外面“咝咝”地出着氣,那聲音聽來簡直像響尾蛇。
在原來生着嘴的地方,現在已剩下一堆扭曲的紅肉,每當他說話的時候,這堆紅肉就會突然裂開,又好像突然要将你吸進去。
楚留香可說是最沉得住氣的人,但就算是楚留香,看到這人時也不能忍受。
他簡直不能再去看第三眼。
幸好這人自己也很知趣,一走入船艙,就找了個最陰暗的角落坐下,他那徒弟也寸步不離,跟在他身後,一雙手始終握得緊緊的。
楚留香知道,無論誰隻要對他的師父無禮,他這雙拳頭立刻就要出手。
楚留香認為世上能擋得住他一拳的人絕不會太多。
這師徒都怪得離奇,怪得可怕,
那條船雖比張三乘來的瓜皮艇大些,卻也不太大。
船上隻有兩個人,除了船頭戴大帽、身穿灰袍的怪客外,船尾有個搖橹的艄公,也就是方才将那一箱黃金提到船頭來的人。
這時他又提了三口箱子到船頭來,那大灰袍的怪客正在低聲囑咐着他,他隻是不停地點頭,一言不發,就像是個啞巴。
兩條船之間,距離還有五六丈。
海闊天和丁楓并沒有叫人放下搭的繩梯,顯然是想考較這兩人,看看他們用什麼法子将那四箱黃金弄過來。
隻見那船夫已将四口箱捆住,又提起團長索,用力掄了掄,風聲呼呼,繩頭顯然還系着件鐵器,仿佛是個小鐵錨。
隻聽“呼”的一聲,長索忽然間橫空飛出,接着又是“奪”的一響,鐵錨已釘入大船的船頭,入木居然很深。
那船夫又用力拉了拉,試了試是否吃住勁,然後就将長索的另一端系在小船頭的橫木上。
海闊天笑了笑,道:“看樣子他們是想從這條繩子上走過來。
” 丁楓淡淡道:“隻望他們莫要掉到水裡去才好。
” 海闊天笑道:“若真掉了下去,倒也有趣,麻煩的是我們還要将他撈起來。
” 其實索上行人,也并不是什麼上乘的輕功,就算走江湖賣藝的繩伎,也可以在繩子上走個三五丈。
但這時丁楓和海闊天都已看出這灰袍人的氣派雖不小,武功卻不高,他自己能走得過來已是運氣了,他手下那船夫隻怕就要他用繩子提過來,再提那四口箱子的時候,他是否還有氣力,更大成問題了。
繩子一系好,那灰衣人果然就飛身躍了上去,兩個起落已掠出四五丈,再躍起時,身形已有些不穩,一口真氣似已換不過來。
連楚留香手裡都為他捏着把汗,擔心他會掉到水裡去。
隻聽“咚”的一聲,他居然落到船頭上了,就好像是從空中摔下一袋石頭似的,震得艙門口的燈籠都在不停地搖蕩。
看來這人非但内力不深,輕功也不高明,這麼樣一個人,居然敢帶着四箱黃金走上紫鲸幫幫主的船上來,膽子倒真不小。
海闊天背負着雙手,笑眯眯地瞧着他。
那眼色簡直就像是在瞧着一條自己送上門的肥羊。
楚留香歎了口氣,暗道:“這位仁兄這下子可真是‘上了賊船了’。
” “上了賊船”本是北方的一句俗話,正是形容一個人自投虎口,此刻用來形容這人,倒真是再也恰當不過的絕妙好辭。
海闊天笑眯眯道:“原來閣下也是位武林高手。
” 灰衣人低着頭,喘着氣道:“老了,老了,不中用了。
” 海闊天道:“那邊船上還有一人,不知是否也要和閣下同行?” 灰衣人道:“那正是小徒,在下這就叫他過來拜見海幫主。
” 海闊天笑道:“好說好說,令高徒的身手想必也高明得很。
” 灰衣人居然并沒有謙虛,隻是高聲呼喚道:“白蠟燭,你也過來吧!留神那四口箱子。
” 他搖着頭,又笑道:“我這徒弟從小就是蠟燭脾氣,不點不亮,我從小就叫慣他‘白蠟燭’了,但望各位莫要見笑。
” 勾子長忍不住道:“要不要我過去幫他一下?” 他雖想乘此機會将自己的輕功露一露,卻也是一番好意。
誰知灰衣人卻搖頭道:“那倒不必,他自己還走得過來的。
” 海闊天又笑了。
師父險些掉下水,徒弟還能走得過來麼? 隻見那“白蠟燭”已拿起船上的木槳,将四口箱子分别系在兩頭,用肩頭擔了起來,突然飛身一躍,躍上了長索。
大家的一顆心都已提了起來,以為這下子他就算能站得住,這條繩子也一定要被壓斷了。
四箱黃金加在一起,至少也有幾百斤重,能挑起來已很不容易,何況還要挑着它施展輕功? 誰知這“白蠟燭”挑着它走在繩子上,竟如履平地一般。
海闊天笑不出來了。
勾子長也瞧得眼睛發直,他自負輕功絕頂,若要他挑着四口箱子,走過六七丈飛索,也絕難不倒他。
但若要他走得這麼慢,他就未必能做到了。
這“走索”的輕功,本是愈慢愈難走的。
隻聽灰衣人一聲輕呼,白蠟燭竟然一腳踩空,連人帶箱子都似已将落入水中,誰知人影一閃,不知怎地,他已好好地站在船頭上了——?原來他适才是露一手功夫給大家瞧瞧。
大家本來誰也沒有注意他,此刻卻都不禁要多瞧他幾眼,然後大家就知道他為什麼被人叫作“白蠟燭”了。
他的皮膚很白,在燈光下看來,簡直白得透明,可以看到裡面的血脈骨骼。
這種白雖然是病态的,卻又帶着說不出的奇異魅力。
他的五官都很端正,眉目也很清秀,但卻又帶着某種驚恐癡呆的表情,就好像一個剛剛受過某種巨大驚駭的小孩子一樣。
他身上穿的衣服,本來無疑也是白的,但現在卻已髒得令人根本無法辨别它本來是什麼顔色。
這麼樣一個人,實在很難引起别人的好感。
但也不知為了什麼,楚留香對他的印象并不壞。
看到了他,就好像看到了個受了委屈的髒孩子,隻會覺得他可憐,絕不會覺得他可厭。
但他的師父卻不同了。
大家本來隻看到他頭上戴的那頂銅盆般的大帽子,這頂帽子幾乎已将他整個頭蓋住了三分之二,令人根本無法瞧見他的面目。
但進了船艙後,燈光亮了,這人也總不能用帽子将他整個頭完全蓋住,所以大家就瞧見了他露在帽子外那三分之一的臉。
雖然隻有三分之一張臉,卻也似乎太多了——?隻瞧了這三分之一張臉,大家的背脊上就覺得有些黏黏的、濕濕的、冷冷的。
那種感覺就好像剛有一條蛇從身上爬過去。
這張臉看來就如同一個蒸壞了的饅頭、一個煮壞了的蛋、一個剝了皮的石榴、一個摔爛了的柿子。
誰也無法在這臉上找出鼻子和嘴來。
在原來生着鼻子的地方,現在已隻剩下兩個洞,洞裡不時往外面“咝咝”地出着氣,那聲音聽來簡直像響尾蛇。
在原來生着嘴的地方,現在已剩下一堆扭曲的紅肉,每當他說話的時候,這堆紅肉就會突然裂開,又好像突然要将你吸進去。
楚留香可說是最沉得住氣的人,但就算是楚留香,看到這人時也不能忍受。
他簡直不能再去看第三眼。
幸好這人自己也很知趣,一走入船艙,就找了個最陰暗的角落坐下,他那徒弟也寸步不離,跟在他身後,一雙手始終握得緊緊的。
楚留香知道,無論誰隻要對他的師父無禮,他這雙拳頭立刻就要出手。
楚留香認為世上能擋得住他一拳的人絕不會太多。
這師徒都怪得離奇,怪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