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煞劫美女
關燈
小
中
大
依氏道:“江湖上的事我不懂,聽來倒是很有意思。
” 煙塵師太望着依氏歎道:“江湖上的事,你不懂最好,那是刀光劍影,血肉橫飛的世界!” 剛剛走過一道丁字路,忽然由側面沖出八九個大漢來,一下就把去路擋住! 依氏看出情形不對,吓聲道:“師姐……” 她的話未說出口,羽青接下道:“師父,我們遇上‘大和教’的東瀛人了!” 老尼道:“不盡是,還有羅刹紅流教一部份,羽兒,你别出手!” “阿彌陀佛!”老尼念聲佛号,領先走向九名大漢! 九漢中一個年長的發出嘿嘿笑聲道:“老姑子,你後面婦人是誰?” “阿彌陀佛,諸位施主,那是老尼師妹!” “什麼,老尼姑,你在向我答魯赫打哈哈,明明她是在家人!” 老尼合十道:“出家人不打诓語,老尼師妹是帶發修行的!” 大漢冷聲笑道:“再後面那小女兒又是誰?該不是男扮女裝?” 老尼合十道:“施主說笑了,那是小徒羽青,怎麼會是男扮女裝?” “答魯赫刀長,别和她說道理,把那帶發人帶走就行了,隻要她不是何炎明的妻子,我們絕對不要!” 忽從林中行出一個青年道:“農神教的朋友!就算那婦人是何炎明的老婆,隻怕也輪不到你們帶走!”他向老尼道:“師太,我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你?” 老尼一看是“河北神劍”史君豪,忖道:“他明明已經消失在前面,為何又在林中藏着?”立即合十道:“老尼十方求緣,接引善男信女,施主見過貧尼不能沒有!” 史君豪道:“大師,這批人不懷好意,在下有心護送一程,不知法意如何?” 答魯赫冷笑道:“我認識你是河北神劍史君豪,在關外你吃不開!你要帶走那婦人是真,别說護送兩字,今天你要放明白,除了我農神教,還有‘大和教’和‘閣閣教’!憑我們三方勢力,橫掃整個中原武林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 史君豪哈哈大笑道:“大和教的教主東大和我雖沒有見過,可是全田流的原田派的原田郎我會過,農神教、閣閣教的一流高手見的更多,要動手,你們九人一齊上,否則就快滾!” 答魯赫立即與另外兩方取得同意,一齊亮出刀劍,喊聲一起,突然展開攻勢! 史君豪似也不敢輕視,拔劍迎上,搶進敵群,以一鬥九,大展雄風! 老尼帶依氏和羽青,退到林邊,并不離開,小姑娘感覺奇怪,輕聲道:“師父,這是脫身的好機會啊!” 老尼搖頭道:“暗中還有個不明來曆的人,不知他是什麼來路?暫時不必動!” 河北神劍史君豪的劍法,不但強勁,辛辣而多變化。
不知出自何門何派,在他一陣強攻猛打之下,九名對手已經死亡兩個,重傷五個,勝負立分,大勢明朗,那答魯赫赫連一句話都來不及丢下,放棄屍首,帶着尚能走動的負傷者,隻有收起家夥退走! 史君豪的心中似放在依氏身上,隻見他提劍走向煙塵師太朗聲道:“師太,你一路恐怕還有麻煩,快請上路罷!” 老尼念着佛合十道:“施主慈悲,貧尼十分感激,實不相瞞,貧尼此次要到小白山去,途程不遠,不煩施主護送。
” 河北神劍居然不識煙塵神尼,他如知道,隻怕早就知難而退了,可是他還是不放道:“大師,你是聽了剛才那些的胡說亂道,認為在下另有圖謀不成?” 老尼尚未開口,忽聽林中有人大聲冷知道:“姓史的,在黃河以北,你是有點小小地位,在整個武林中,你就隻有搖旗呐喊的份,神尼如果要你護送,你的字号應該稱作天下第一神劍了!少動歪腦筋,當心回不了河北!” 史君豪聞聲,立向林緣看去,隻見一個蓮頭垢面的青年大步向老尼行去,年紀比他還輕,一見之下,史君豪立感一震,忖道:“狂潮客水上風!” 那青年走到老尼面前,恭恭敬敬的行禮道:“晚生水上風見過神尼!” “呵呵,水施主,多年未見了,一向在哪裡?” 水上風道:“晚生的狂潮劍法自從經過神尼指點,頓悟玄妙,去年上半年苦練九九周循,貫通連環,這才去找七目神君,上月份終于在天山虛無谷将他除掉!” “啊啊,恭喜木施主,終于替武林除一大害,也替你自己報了滅門之仇,真是可喜可賀,但還有八臂神魔你可找到?” 水上風道:“經晚生費盡心力,總處知道他已來到東北,又聽說他已與閣閣教主馬皮狠有所勾結,晚生決心找上閣閣教!” 老尼道:“水施主,閣閣教人多勢衆,現又與羅刹五教聯盟,加上還有東瀛大和教,高麗三道通聲氣!你這一去,能全身而退都不可能,聽貧尼的話,你要等機會!” 水上風道:“大師,等機會?等什麼機會?” 老尼道:“等一個孩子出山,剛才貧尼所說的四大勢力,非等那孩子出山無人能解除!” 水上風吓道:“那孩子是誰?” 老尼道:“就是她的兒子,孩子的父親就是死在那四大勢力之手!”她指依氏又道:“現在我師妹也在等這一天!” 水上風連忙向依氏敬禮道:“大娘,請恕晚輩少禮!” 依氏回禮道:“少俠别客氣,将來小兒出山,還望少俠多多照顧!” 這時的史君豪一看不是門路,悄悄的溜進林中,但他發現林中有人向他打手勢! “史兄,快走!别自讨沒趣!” 那也是個青年,背上卻插着兩把古刀,史君豪一見驚喜道:“袁兄,你為何在此?” 那青年原來是大大有名的:“中原雙鋒!”袁必仙,武功還在“河北神劍”史君豪、“江南金刀”古英傑之上!隻見他拉着史君赢深入林中才鄭重道:“史兄,你是昨夜沒有睡覺,暈了頭啦,居然敢動煙塵神尼的腦筋,她是老輩武林四仙之一,武功已經到達出神入化之境!” “吓,那尼姑就是煙塵神尼,我真該死!” 袁必仙道:“不談神尼,你對那蓬頭垢面的家夥可認識!” 史群豪道:“不是叫‘狂潮客’水上風?” 袁必仙道:“沒有錯,你還和他交過手?” 史君豪搖道:“見過幾次,每想找他印證,那知他不同意!” “嗨嗨,史兄你的運氣好,也許他以你尚無壞印象,你剛才不聽他說過‘七目神君’四個字,七目神君乃是天山魔頭中人物,他都将他除掉了,劍術之高,你難道還不明白?” 史君豪道:“你我都不是他對手?” 袁必仙道:“這個時候我不是長他人志氣,難與他打三百招,不過我發誓再加苦練,總有一天我會找他分個高下!” 提下起苦練,史君豪同樣有所感觸,在他心中似也下了決心!二人分手後,就這樣消失了。
在山海關内,靠西邊的長城内,那是一處死角,地在石門寨的西北角,沒有官道,沒有人家,全是石山和荒野,但誰都想不到,那兒有個古怪的小石谷,谷中洞孔如蜂窩,原來哪裡面卻怒着兩個不為世人所知的年輕人,他們就是鴨綠兒和依良紅! 吃的穿的不用出去,經常有兩三個牧人般的大漢所供應,那是東北虎言七十和西南豹丁八九二人安排!不過的三年的情況沒有變,直到有一天,化子食物的三個大漢忽然不見了,沒有如期送東西!這使機智絕倫的依良紅立下決心,悄悄的告訴鴨綠兒道:“大哥,敵人快找上門了,我們要火速搬地方!” 近幾年,鴨綠兒越來越聽依良紅的話了,從來不說一個不字!他沒有問什麼,立即收拾東西,二人趁着黑夜,毫無留戀的離開那座小石谷,此後又不知去了哪裡? 為了一個小孩子,換句話說,隻為了主人留下的幾片竹簡,在東北邊疆的武林勢力,十年不到,漸漸的全進入中原地區,加上元庭朝政不修!中原内部的三山五獄武林風起雲湧,強者稱王稱霸,有組織的各占一方,跑單幫,沒有政治野心的,莫不殺人越貨,三五成群,占山為寇,把整個中原有搞成一遍混亂。
元順帝至元亢年,朝中左丞相唐其勢謀反,皇後掌權,伯顔為右丞相,兩相内讧,後伯顔勝,殺唐其勢,同時殺皇後,順帝诏罷科舉取士。
至元二年,黃河洪漲,洪流居然複于故道,天下人心惶惶,謠言四起,說天下将大亂,及至至元三年,廣東、河南諸地兵起,元庭驚恐,順帝下诏,禁止漢人、南人執兵器。
所謂漢人,那是元庭把黃河以北的漢人才稱漢人,原因是被蒙人占據的時間長,歸伏久,但黃河以南,元庭被南來抵抗了二十餘年才征服,因此恨黃河以南的漢人則不稱漢人稱南人!這稱呼就其意思是低級耳,次于漢人之謂,元人把自己蒙古之外的人分四級,把漢人劃為兩級,還不及羅人和西方人,那種高鼻子藍眼睛的他列為一級,稱色目人,一切都比漢人高。
江湖人物不許帶兵器,這個問題可大了,元庭這種法令不但替江湖帶來麻煩,但也替官家帶來極大的困擾,結果禁歸禁,不信狠的照樣帶,于是把整個局勢搞得更亂更糟。
蒙人憑着強盛的騎兵打天下,因此得武輕文,而蒙人的武中卻分兩大系統,一為馬上騎射,謂之軍武,一為步武,而步武又都出自密宗,因為蒙人信佛,武功來源多自喇嘛!當前中原混亂,勢力大多來自江湖武林,元庭有鑒于此,于是順帝下全面召集喇嘛高手。
元庭中有八大供奉,為喇嘛僧中武功最高的人物,奉順帝命,成立了“東南西北”四大“秘使”欽差組,負責掃蕩四方江湖武林,順者生,逆者殺!于是紅衣喇嘛遍及江湖,出沒無常。
順帝至元五年,右丞相伯顔身兼左右丞相,統稱大丞相,總攬國政,于是更重視喇嘛!這時喇嘛的權勢更加龐大。
” 煙塵師太望着依氏歎道:“江湖上的事,你不懂最好,那是刀光劍影,血肉橫飛的世界!” 剛剛走過一道丁字路,忽然由側面沖出八九個大漢來,一下就把去路擋住! 依氏看出情形不對,吓聲道:“師姐……” 她的話未說出口,羽青接下道:“師父,我們遇上‘大和教’的東瀛人了!” 老尼道:“不盡是,還有羅刹紅流教一部份,羽兒,你别出手!” “阿彌陀佛!”老尼念聲佛号,領先走向九名大漢! 九漢中一個年長的發出嘿嘿笑聲道:“老姑子,你後面婦人是誰?” “阿彌陀佛,諸位施主,那是老尼師妹!” “什麼,老尼姑,你在向我答魯赫打哈哈,明明她是在家人!” 老尼合十道:“出家人不打诓語,老尼師妹是帶發修行的!” 大漢冷聲笑道:“再後面那小女兒又是誰?該不是男扮女裝?” 老尼合十道:“施主說笑了,那是小徒羽青,怎麼會是男扮女裝?” “答魯赫刀長,别和她說道理,把那帶發人帶走就行了,隻要她不是何炎明的妻子,我們絕對不要!” 忽從林中行出一個青年道:“農神教的朋友!就算那婦人是何炎明的老婆,隻怕也輪不到你們帶走!”他向老尼道:“師太,我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你?” 老尼一看是“河北神劍”史君豪,忖道:“他明明已經消失在前面,為何又在林中藏着?”立即合十道:“老尼十方求緣,接引善男信女,施主見過貧尼不能沒有!” 史君豪道:“大師,這批人不懷好意,在下有心護送一程,不知法意如何?” 答魯赫冷笑道:“我認識你是河北神劍史君豪,在關外你吃不開!你要帶走那婦人是真,别說護送兩字,今天你要放明白,除了我農神教,還有‘大和教’和‘閣閣教’!憑我們三方勢力,橫掃整個中原武林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 史君豪哈哈大笑道:“大和教的教主東大和我雖沒有見過,可是全田流的原田派的原田郎我會過,農神教、閣閣教的一流高手見的更多,要動手,你們九人一齊上,否則就快滾!” 答魯赫立即與另外兩方取得同意,一齊亮出刀劍,喊聲一起,突然展開攻勢! 史君豪似也不敢輕視,拔劍迎上,搶進敵群,以一鬥九,大展雄風! 老尼帶依氏和羽青,退到林邊,并不離開,小姑娘感覺奇怪,輕聲道:“師父,這是脫身的好機會啊!” 老尼搖頭道:“暗中還有個不明來曆的人,不知他是什麼來路?暫時不必動!” 河北神劍史君豪的劍法,不但強勁,辛辣而多變化。
不知出自何門何派,在他一陣強攻猛打之下,九名對手已經死亡兩個,重傷五個,勝負立分,大勢明朗,那答魯赫赫連一句話都來不及丢下,放棄屍首,帶着尚能走動的負傷者,隻有收起家夥退走! 史君豪的心中似放在依氏身上,隻見他提劍走向煙塵師太朗聲道:“師太,你一路恐怕還有麻煩,快請上路罷!” 老尼念着佛合十道:“施主慈悲,貧尼十分感激,實不相瞞,貧尼此次要到小白山去,途程不遠,不煩施主護送。
” 河北神劍居然不識煙塵神尼,他如知道,隻怕早就知難而退了,可是他還是不放道:“大師,你是聽了剛才那些的胡說亂道,認為在下另有圖謀不成?” 老尼尚未開口,忽聽林中有人大聲冷知道:“姓史的,在黃河以北,你是有點小小地位,在整個武林中,你就隻有搖旗呐喊的份,神尼如果要你護送,你的字号應該稱作天下第一神劍了!少動歪腦筋,當心回不了河北!” 史君豪聞聲,立向林緣看去,隻見一個蓮頭垢面的青年大步向老尼行去,年紀比他還輕,一見之下,史君豪立感一震,忖道:“狂潮客水上風!” 那青年走到老尼面前,恭恭敬敬的行禮道:“晚生水上風見過神尼!” “呵呵,水施主,多年未見了,一向在哪裡?” 水上風道:“晚生的狂潮劍法自從經過神尼指點,頓悟玄妙,去年上半年苦練九九周循,貫通連環,這才去找七目神君,上月份終于在天山虛無谷将他除掉!” “啊啊,恭喜木施主,終于替武林除一大害,也替你自己報了滅門之仇,真是可喜可賀,但還有八臂神魔你可找到?” 水上風道:“經晚生費盡心力,總處知道他已來到東北,又聽說他已與閣閣教主馬皮狠有所勾結,晚生決心找上閣閣教!” 老尼道:“水施主,閣閣教人多勢衆,現又與羅刹五教聯盟,加上還有東瀛大和教,高麗三道通聲氣!你這一去,能全身而退都不可能,聽貧尼的話,你要等機會!” 水上風道:“大師,等機會?等什麼機會?” 老尼道:“等一個孩子出山,剛才貧尼所說的四大勢力,非等那孩子出山無人能解除!” 水上風吓道:“那孩子是誰?” 老尼道:“就是她的兒子,孩子的父親就是死在那四大勢力之手!”她指依氏又道:“現在我師妹也在等這一天!” 水上風連忙向依氏敬禮道:“大娘,請恕晚輩少禮!” 依氏回禮道:“少俠别客氣,将來小兒出山,還望少俠多多照顧!” 這時的史君豪一看不是門路,悄悄的溜進林中,但他發現林中有人向他打手勢! “史兄,快走!别自讨沒趣!” 那也是個青年,背上卻插着兩把古刀,史君豪一見驚喜道:“袁兄,你為何在此?” 那青年原來是大大有名的:“中原雙鋒!”袁必仙,武功還在“河北神劍”史君豪、“江南金刀”古英傑之上!隻見他拉着史君赢深入林中才鄭重道:“史兄,你是昨夜沒有睡覺,暈了頭啦,居然敢動煙塵神尼的腦筋,她是老輩武林四仙之一,武功已經到達出神入化之境!” “吓,那尼姑就是煙塵神尼,我真該死!” 袁必仙道:“不談神尼,你對那蓬頭垢面的家夥可認識!” 史群豪道:“不是叫‘狂潮客’水上風?” 袁必仙道:“沒有錯,你還和他交過手?” 史君豪搖道:“見過幾次,每想找他印證,那知他不同意!” “嗨嗨,史兄你的運氣好,也許他以你尚無壞印象,你剛才不聽他說過‘七目神君’四個字,七目神君乃是天山魔頭中人物,他都将他除掉了,劍術之高,你難道還不明白?” 史君豪道:“你我都不是他對手?” 袁必仙道:“這個時候我不是長他人志氣,難與他打三百招,不過我發誓再加苦練,總有一天我會找他分個高下!” 提下起苦練,史君豪同樣有所感觸,在他心中似也下了決心!二人分手後,就這樣消失了。
在山海關内,靠西邊的長城内,那是一處死角,地在石門寨的西北角,沒有官道,沒有人家,全是石山和荒野,但誰都想不到,那兒有個古怪的小石谷,谷中洞孔如蜂窩,原來哪裡面卻怒着兩個不為世人所知的年輕人,他們就是鴨綠兒和依良紅! 吃的穿的不用出去,經常有兩三個牧人般的大漢所供應,那是東北虎言七十和西南豹丁八九二人安排!不過的三年的情況沒有變,直到有一天,化子食物的三個大漢忽然不見了,沒有如期送東西!這使機智絕倫的依良紅立下決心,悄悄的告訴鴨綠兒道:“大哥,敵人快找上門了,我們要火速搬地方!” 近幾年,鴨綠兒越來越聽依良紅的話了,從來不說一個不字!他沒有問什麼,立即收拾東西,二人趁着黑夜,毫無留戀的離開那座小石谷,此後又不知去了哪裡? 為了一個小孩子,換句話說,隻為了主人留下的幾片竹簡,在東北邊疆的武林勢力,十年不到,漸漸的全進入中原地區,加上元庭朝政不修!中原内部的三山五獄武林風起雲湧,強者稱王稱霸,有組織的各占一方,跑單幫,沒有政治野心的,莫不殺人越貨,三五成群,占山為寇,把整個中原有搞成一遍混亂。
元順帝至元亢年,朝中左丞相唐其勢謀反,皇後掌權,伯顔為右丞相,兩相内讧,後伯顔勝,殺唐其勢,同時殺皇後,順帝诏罷科舉取士。
至元二年,黃河洪漲,洪流居然複于故道,天下人心惶惶,謠言四起,說天下将大亂,及至至元三年,廣東、河南諸地兵起,元庭驚恐,順帝下诏,禁止漢人、南人執兵器。
所謂漢人,那是元庭把黃河以北的漢人才稱漢人,原因是被蒙人占據的時間長,歸伏久,但黃河以南,元庭被南來抵抗了二十餘年才征服,因此恨黃河以南的漢人則不稱漢人稱南人!這稱呼就其意思是低級耳,次于漢人之謂,元人把自己蒙古之外的人分四級,把漢人劃為兩級,還不及羅人和西方人,那種高鼻子藍眼睛的他列為一級,稱色目人,一切都比漢人高。
江湖人物不許帶兵器,這個問題可大了,元庭這種法令不但替江湖帶來麻煩,但也替官家帶來極大的困擾,結果禁歸禁,不信狠的照樣帶,于是把整個局勢搞得更亂更糟。
蒙人憑着強盛的騎兵打天下,因此得武輕文,而蒙人的武中卻分兩大系統,一為馬上騎射,謂之軍武,一為步武,而步武又都出自密宗,因為蒙人信佛,武功來源多自喇嘛!當前中原混亂,勢力大多來自江湖武林,元庭有鑒于此,于是順帝下全面召集喇嘛高手。
元庭中有八大供奉,為喇嘛僧中武功最高的人物,奉順帝命,成立了“東南西北”四大“秘使”欽差組,負責掃蕩四方江湖武林,順者生,逆者殺!于是紅衣喇嘛遍及江湖,出沒無常。
順帝至元五年,右丞相伯顔身兼左右丞相,統稱大丞相,總攬國政,于是更重視喇嘛!這時喇嘛的權勢更加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