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往事
關燈
小
中
大
朝,漢朝沒什麼大不了,可是現在漢朝的皇帝很是不一般。
” “他比你長得好看?”我好奇地看向東南方。
“可恨生晚了許多年,竟隻能看着漢朝的逐漸強大。
一個衛青已經讓我們很頭疼,如果将來再出幾個大将,以現在漢朝皇帝的脾性,我們隻怕遲早要為我們的焉支山和祁連山而戰,到時我們就不能坐在這裡看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了。
可恨部族中人被漢朝的繁華富足和漢朝皇帝的厚待吸引,亡族之禍就在眼前,卻還一心親漢。
”他雙眼盯着前方,似淡漠似痛心地緩緩而說。
我看看遠處,再看看他,下意識地又把手伸到了嘴裡,一面啃手指,一面眼睛一眨一眨地盯着他。
他輕輕摸過我的眼睛,手指在我唇上印了一下,搖頭笑起來:“希望再過幾年,你能聽懂我的話,也仍舊願意坐在我身旁聽我說話。
” 他拽出我的手,用自己的袖子把我的手擦幹淨,拖我站起:“我要回去了,今日的晚宴是為我舉行,總要打扮一下,雖是做樣子,可是這個樣子不做,不高興的人卻會不少。
你呢?” 我環顧了四周一圈,有些無聊地說:“我去找於單,下午有騎射比賽,我去看熱鬧,隻希望别撞上阿爹。
” 草原,晚宴。
本來氣氛輕松愉悅,卻因為我陷入死寂。
我雙手捧着裝着羊頭的托盤,跪在伊稚斜面前,困惑地看看強笑着的單于,看看臉帶無奈的阿爹,再看看氣鼓鼓的於單,最後望向了伊稚斜。
他眉頭微鎖了一瞬,慢慢展開,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眼中卻似乎帶着暖意,讓我在衆人的各色眼光下發顫的手慢慢平複下來。
伊稚斜起身向單于行禮:“我們的王,玉謹沒有看過單于雄鷹般的身姿,竟然見了大雁當蒼鷹。
臣弟想,今日所有在場的人心中的英雄肯定是於單太子,太子下午百發百中,馬上功夫更是不一般,日後定是草原上的又一隻頭狼。
”他俯身從我手中取過托盤時,快速地朝我笑眨了下眼睛,轉身走到於單面前,屈了一條腿跪在於單面前,低下頭,将羊頭雙手奉上。
衆人轟然笑着鼓掌歡呼,紛紛誇贊於單大有單于年輕時的風範,各自上前給於單敬酒。
於單站在跪在地上的伊稚斜面前,取過奴役奉上的銀刀,在托盤中割下羊頭頂上的一塊肉,丢進了嘴中,從頭至尾,伊稚斜一直身姿謙卑、紋絲不動地跪着。
單于嘴角終于露出了滿意的一絲笑,舉着酒杯上前扶伊稚斜起身,伊稚斜笑着與單于共飲了一杯酒。
我大概是場中唯一沒有笑的人,難受地靠在阿爹身旁看着眼前我似懂非懂的一幕。
如果不是我的魯莽沖動,伊稚斜不用在這麼多人面前彎下他的膝蓋,低下他的頭,跪年齡比他小、輩分比他低、個子沒他高的於單。
阿爹笑着拍了拍我的臉頰,小聲道:“乖女兒,别哭喪着臉,笑一笑。
有懊惱的工夫,不如審視一下所犯的錯誤,杜絕以後再犯。
用心琢磨一下你做錯了什麼,再琢磨一下王爺為何要這麼做。
背着《國策》的權謀術,卻還做出這樣的舉動,看來我真是教女失敗,我也要審視一下自己了。
” 晚宴之後,我就被阿爹禁足了,他要我好好反思。
我不會騎馬,不能去遠處玩。
能不理會阿爹的約束,願意帶我出去玩的兩個人,一個因為我闖了禍,不敢去見他,一個卻生了我的氣,不來見我,我隻能一個人在營地附近晃悠。
轉到湖邊時,看到於單在湖邊飲馬,我鼻子裡哼了一聲,自顧到湖另一邊玩水。
於單瞪了我半晌,我隻裝作沒看見。
於單叫:“你不會遊水,别離湖那麼近,小心掉進去。
” 我往前又走了兩三步,小心地試探着水可深,能不能繼續走。
於單沖了過來,揪着我的衣領子,把我拽離了湖邊。
我怒道:“你自己不會遊水,膽子小,我可不怕。
” 於單氣笑道:“明明該我生氣,你倒是脾氣大得不得了。
” 想起當日的事情,我心裡也确有幾分不好意思。
於單選我去敬獻羊頭,我沒有奉給單于,卻奉給伊稚斜。
結果既開罪了單于,又給伊稚斜惹了麻煩。
我低着頭,沒有說話。
於單笑拉起我的手道:“如果不生氣了,我們找個地方玩去。
” 我抿着唇笑着點點頭,兩人手拉着手飛跑起來。
我迎着風,大聲說:“你為什麼不喜歡伊稚斜呢?要不然,我們可以一起去捉兔子。
” 於單冷笑着說:“隻要他不想吃羊頭,我自然可以和他一起玩。
” 我剛想說伊稚斜當然可以不要吃羊頭肉,忽然想起了狼群捕獲獵物後,都是讓狼王吃第一口,羊頭是不是也隻有人的王才能吃呢?伊稚斜真的不想吃羊頭頂的那片肉嗎?已經到了嘴邊的話被我吞了回去…… 那一年,我十歲。
因為一個羊頭,開始第一次認真思索阿爹每日叫我背誦的文章,也第一次審視單于、伊稚斜和於單,開始約略明白他們雖然是最親的親人,可是他們也很有可能成為漢人書中描寫的骨肉相殘的敵人。
我心事重重地走到帳篷旁,耳邊響起於單說的話,遲疑着沒有進去。
伊稚斜的王妃梳好頭後,側頭笑問伊稚斜:“王爺,這個發髻是跟阏氏新學,我梳得可好?” 正在看書的伊稚斜擡頭沒有表情地看着王妃的發髻,王妃臉上的笑容漸褪,正忐忑不安間,伊稚斜随手折了一朵擺在案頭的花,起身走到王妃身旁,把花簪在她的發側,手搭在王妃肩頭,含笑道:“如此才不辜負你的嬌顔。
”王妃臉頰暈紅,擡頭笑瞅了伊稚斜一眼,身子軟軟地靠在了伊稚斜身上。
我皺着眉頭舒了口氣,轉身就走,身後傳來嬌斥聲:“誰在外面偷看?” 伊稚斜揚聲道:“玉謹,進來。
” 我在帳篷外站了一會兒,扯扯自己的臉頰,逼自己擠出一個甜甜的笑容後才走進帳篷,向王妃行禮。
伊稚斜眼中掠過一絲驚詫,随即隻是淺笑着看我和王妃一問一答。
王妃笑問:“王爺怎麼知道是玉謹在外面呢?” “就她在各個帳篷間自出自入慣了,士兵見了她也不多管。
除了她,還有誰能悄無聲息地在外偷看?”伊稚斜走到案前坐下,又拿起了竹冊。
王妃站起道:“玉謹,陪我去見阏氏吧!她是漢人,會很多有趣的玩意兒,我們學着玩去,給你梳個好看的發髻,好不好?” 我
” “他比你長得好看?”我好奇地看向東南方。
“可恨生晚了許多年,竟隻能看着漢朝的逐漸強大。
一個衛青已經讓我們很頭疼,如果将來再出幾個大将,以現在漢朝皇帝的脾性,我們隻怕遲早要為我們的焉支山和祁連山而戰,到時我們就不能坐在這裡看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了。
可恨部族中人被漢朝的繁華富足和漢朝皇帝的厚待吸引,亡族之禍就在眼前,卻還一心親漢。
”他雙眼盯着前方,似淡漠似痛心地緩緩而說。
我看看遠處,再看看他,下意識地又把手伸到了嘴裡,一面啃手指,一面眼睛一眨一眨地盯着他。
他輕輕摸過我的眼睛,手指在我唇上印了一下,搖頭笑起來:“希望再過幾年,你能聽懂我的話,也仍舊願意坐在我身旁聽我說話。
” 他拽出我的手,用自己的袖子把我的手擦幹淨,拖我站起:“我要回去了,今日的晚宴是為我舉行,總要打扮一下,雖是做樣子,可是這個樣子不做,不高興的人卻會不少。
你呢?” 我環顧了四周一圈,有些無聊地說:“我去找於單,下午有騎射比賽,我去看熱鬧,隻希望别撞上阿爹。
” 草原,晚宴。
本來氣氛輕松愉悅,卻因為我陷入死寂。
我雙手捧着裝着羊頭的托盤,跪在伊稚斜面前,困惑地看看強笑着的單于,看看臉帶無奈的阿爹,再看看氣鼓鼓的於單,最後望向了伊稚斜。
他眉頭微鎖了一瞬,慢慢展開,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眼中卻似乎帶着暖意,讓我在衆人的各色眼光下發顫的手慢慢平複下來。
伊稚斜起身向單于行禮:“我們的王,玉謹沒有看過單于雄鷹般的身姿,竟然見了大雁當蒼鷹。
臣弟想,今日所有在場的人心中的英雄肯定是於單太子,太子下午百發百中,馬上功夫更是不一般,日後定是草原上的又一隻頭狼。
”他俯身從我手中取過托盤時,快速地朝我笑眨了下眼睛,轉身走到於單面前,屈了一條腿跪在於單面前,低下頭,将羊頭雙手奉上。
衆人轟然笑着鼓掌歡呼,紛紛誇贊於單大有單于年輕時的風範,各自上前給於單敬酒。
於單站在跪在地上的伊稚斜面前,取過奴役奉上的銀刀,在托盤中割下羊頭頂上的一塊肉,丢進了嘴中,從頭至尾,伊稚斜一直身姿謙卑、紋絲不動地跪着。
單于嘴角終于露出了滿意的一絲笑,舉着酒杯上前扶伊稚斜起身,伊稚斜笑着與單于共飲了一杯酒。
我大概是場中唯一沒有笑的人,難受地靠在阿爹身旁看着眼前我似懂非懂的一幕。
如果不是我的魯莽沖動,伊稚斜不用在這麼多人面前彎下他的膝蓋,低下他的頭,跪年齡比他小、輩分比他低、個子沒他高的於單。
阿爹笑着拍了拍我的臉頰,小聲道:“乖女兒,别哭喪着臉,笑一笑。
有懊惱的工夫,不如審視一下所犯的錯誤,杜絕以後再犯。
用心琢磨一下你做錯了什麼,再琢磨一下王爺為何要這麼做。
背着《國策》的權謀術,卻還做出這樣的舉動,看來我真是教女失敗,我也要審視一下自己了。
” 晚宴之後,我就被阿爹禁足了,他要我好好反思。
我不會騎馬,不能去遠處玩。
能不理會阿爹的約束,願意帶我出去玩的兩個人,一個因為我闖了禍,不敢去見他,一個卻生了我的氣,不來見我,我隻能一個人在營地附近晃悠。
轉到湖邊時,看到於單在湖邊飲馬,我鼻子裡哼了一聲,自顧到湖另一邊玩水。
於單瞪了我半晌,我隻裝作沒看見。
於單叫:“你不會遊水,别離湖那麼近,小心掉進去。
” 我往前又走了兩三步,小心地試探着水可深,能不能繼續走。
於單沖了過來,揪着我的衣領子,把我拽離了湖邊。
我怒道:“你自己不會遊水,膽子小,我可不怕。
” 於單氣笑道:“明明該我生氣,你倒是脾氣大得不得了。
” 想起當日的事情,我心裡也确有幾分不好意思。
於單選我去敬獻羊頭,我沒有奉給單于,卻奉給伊稚斜。
結果既開罪了單于,又給伊稚斜惹了麻煩。
我低着頭,沒有說話。
於單笑拉起我的手道:“如果不生氣了,我們找個地方玩去。
” 我抿着唇笑着點點頭,兩人手拉着手飛跑起來。
我迎着風,大聲說:“你為什麼不喜歡伊稚斜呢?要不然,我們可以一起去捉兔子。
” 於單冷笑着說:“隻要他不想吃羊頭,我自然可以和他一起玩。
” 我剛想說伊稚斜當然可以不要吃羊頭肉,忽然想起了狼群捕獲獵物後,都是讓狼王吃第一口,羊頭是不是也隻有人的王才能吃呢?伊稚斜真的不想吃羊頭頂的那片肉嗎?已經到了嘴邊的話被我吞了回去…… 那一年,我十歲。
因為一個羊頭,開始第一次認真思索阿爹每日叫我背誦的文章,也第一次審視單于、伊稚斜和於單,開始約略明白他們雖然是最親的親人,可是他們也很有可能成為漢人書中描寫的骨肉相殘的敵人。
我心事重重地走到帳篷旁,耳邊響起於單說的話,遲疑着沒有進去。
伊稚斜的王妃梳好頭後,側頭笑問伊稚斜:“王爺,這個發髻是跟阏氏新學,我梳得可好?” 正在看書的伊稚斜擡頭沒有表情地看着王妃的發髻,王妃臉上的笑容漸褪,正忐忑不安間,伊稚斜随手折了一朵擺在案頭的花,起身走到王妃身旁,把花簪在她的發側,手搭在王妃肩頭,含笑道:“如此才不辜負你的嬌顔。
”王妃臉頰暈紅,擡頭笑瞅了伊稚斜一眼,身子軟軟地靠在了伊稚斜身上。
我皺着眉頭舒了口氣,轉身就走,身後傳來嬌斥聲:“誰在外面偷看?” 伊稚斜揚聲道:“玉謹,進來。
” 我在帳篷外站了一會兒,扯扯自己的臉頰,逼自己擠出一個甜甜的笑容後才走進帳篷,向王妃行禮。
伊稚斜眼中掠過一絲驚詫,随即隻是淺笑着看我和王妃一問一答。
王妃笑問:“王爺怎麼知道是玉謹在外面呢?” “就她在各個帳篷間自出自入慣了,士兵見了她也不多管。
除了她,還有誰能悄無聲息地在外偷看?”伊稚斜走到案前坐下,又拿起了竹冊。
王妃站起道:“玉謹,陪我去見阏氏吧!她是漢人,會很多有趣的玩意兒,我們學着玩去,給你梳個好看的發髻,好不好?”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