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黑天書(1)

關燈
其二,你擲香佛面,是因為你對佛法難以理解,但凡無法理解之事,你便不相信。

    這世間的能人着實不少,但如你這般窮究根底、自以為是的人物,卻是少有得很。

    織田信長,你說是也不是?” 那青年尚未答話,那矮小少年已喝道:“好呀,你敢叫國主的名字。

    ”聲音嬌脆,竟是女聲。

     甯不空微笑道:“令妹也來了麼?”那矮小少年大驚失色,繼而雙頰泛紅,豔若明霞,織田信長也訝道:“先生就算聽出她是女子,又何以斷定是我妹子,而不是我的妻妾。

    ” 甯不空道:“貴國女子素來拘謹,舉動若合符節,若是妻妾,随足下外出,戰戰兢兢,猶恐觸犯你織田國主,豈敢胡亂插嘴?唯有國主至親至寵之人,方敢如此放肆,久聞國主有一妹子,名叫阿市,幼得國主嬌慣,料來便是這位了。

    ” 織田信長苦笑道:“看來我兄妹二人易裝前來卻是多此一舉,先生不能視物,反而不會為衣服外貌所迷惑,以心眼觀人,透過表象,直入本來。

    ” “國主謬贊,實不敢當。

    ”甯不空淡淡地道,“不知國主前來,有何指教?” 織田信長笑道:“既來算館,自然是算命了。

    ”甯不空哦了一聲,道:“要算什麼?” 織田信長目光倏爾一凝,口中卻閑閑地道:“就算一算我尾張國的國運吧!” 甯不空啞然失笑,輕撚指間銅錢,卻不作聲。

     織田信長見狀,起身一躬,正色道:“信長适才試探先生,多有得罪。

    鹈左衛門早已提過先生。

    信長心知先生必是唐人中的高士,隻是不敢貿然拜訪,一則,信長對先生的才幹尚存懷疑;二則,信長内外交困,城中布滿了敵人耳目,隻怕連累了先生。

    直待這場大雨,算館無人問津,才敢前來請教,還請先生不計前嫌,指點于我。

    ” 甯不空冷冷一笑,擱下指間銅錢,問道:“你的志向是什麼?是尾張嗎?” 織田信長不覺一怔,這個問題,有生以來第一次有人問起,不覺沉吟道:“不是。

    ” 甯不空道:“是東陸嗎?”織田信長搖頭道:“不是。

    ”甯不空道:“加上北陸呢?”織田信長仍是搖頭。

    甯不空道:“西國、京都?”織田信長仍是搖頭。

     “好大的野心!”甯不空不覺莞爾:“你的志向,是全倭國吧!”織田信長笑笑,不置一辭。

     甯不空歎道:“自古取天下者,無外乎天時、地利、人和。

    尾張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可謂地利全無;此外人民稀少,兵力孱弱,抑且織田家内鬥不已,人和上也大打折扣。

    ” 織田信長點頭道:“不錯。

    ” “不過三才之中,地利、人和均屬次要。

    ”甯不空道,“用兵得法,土地是可以搶奪來的;治國有方,人心也是可以收服的;唯有天道,無從預測,也不可捉摸,而取天下者,首推天時。

    孟子曾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過是儒生的無稽之談罷了。

    ” 織田信長心頭一震,探身道:“還請先生指點。

    ” 甯不空道:“我且問你,若論國土、兵力、戰功、聲望,你與北條氏康、武田信玄、上杉謙信、毛利輝元相比如何?” 織田信長道:“信長遠遠不如。

    ” “但有一件事,他們卻不如你。

    ”甯不空聲調轉沉,“那便是尾張國地處近畿,威逼京都。

    尾張小國,若要一統倭國,須得借天時于京都。

    ” 織田信長喃喃道:“借天時于京都?” 甯不空颔首道:“唐人有兩句話,第一句話叫做“尊王攘夷”,第二句更直白一些,叫做‘挾天子以令諸侯’。

    當今之勢,可先除内患,安定尾張,然後遠交近攻,聯姻于甲斐的武田氏,與之東西夾擊今川氏,共分其國,而後北聯朝倉,西聯淺井,南破齊藤。

    待到你疆土日廣,威名漸長,必定有聞于京都。

    足利幕府暗弱不堪,又被六角、三好一黨挾制,無時無刻不想擺脫自立。

    其他諸侯縱然兵多将廣,但遠離京都,無法增援。

    你大可打着扶植幕府、護佑天皇的旗号,擊潰三好黨,攻入京都,再借天皇之名,征讨四方。

    ” 織田信長野心素著,饒有雄才,一聽此言,心領神會,方要緻謝,卻聽甯不空冷冷道:“不必着急,這隻不過是天時之一。

    ” 織田信長動容道:“還有之二嗎?” 甯不空道:“你的對手各有所長。

    武田、上杉擅長馬戰,毛利一族精于水戰,你織田氏又精于何種戰法?” 織田信長想了想,道:“我有一百支鳥铳,不知可否算一種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