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瘋狂武士
關燈
小
中
大
器,在炮兵和海軍艦隊掩護下深入。
葡軍同時在最高指揮官指揮之下攻擊前進,第一目标為廣州。
征服部隊應密切協同宣傳人員宣揚西班牙國王之德威,盡量避免犧牲。
征服中國後沿馬可?波羅舊路西進。
這是一個瘋狂的戰争計劃。
西班牙人不想因為戰争将神秘的東方毀滅,而是要在征服大明帝國之後保留政府,甚至鼓勵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與中國人結婚,這樣不僅可以武力上征服中國人,還能從血統上改變中國人,這樣一來無論是血統還是信仰,中國人都緊跟西班牙人的步伐。
腓力二世更看重的是,滅了大明帝國之後,西班牙可以源源不斷從中國向歐洲輸送戰略物資,徹底打擊英格蘭跟法國,讓伊麗莎白聯手中國皇帝的計劃永遠成為夢想。
桑德在戰争報告之中還給腓力二世準備了詳細的戰後殖民計劃: 第一步:文化滲透。
西班牙軍事占領之後,要徹底改變中國的儒家學說,廢掉八股科舉那一套老掉牙的玩意兒,在中國建立大批的歐洲學校,西班牙語将成為中國的國語,全面灌輸西班牙文化。
第二步:信仰滲透。
天主教是西班牙的國教,為了傳播天主教,腓力二世在歐洲一直跟英格蘭較勁,如果不是看在小姨子的花容月貌上,腓力二世早就派出軍隊幹掉英格蘭了。
征服中國後,佛教、道教什麼的全部廢除,隻能傳播天主教。
當然,大批歐洲傳教士将進入中國,修建大量教堂和寺院,終極目标是在中國建立58個大主教、主教和一個總主教。
第三步:征收稅賦。
這一點是腓力二世最為關心的,桑德提出要一改大明帝國的稅賦制度,建立一個新的有關稅賦的軍事制度;為了徹底貫徹這個制度,當然要在中國設立一系列爵位,如公爵、伯爵和侯爵,在中國委任4~6名總督,接替大明帝國的15省巡撫,他們擁有兵權跟稅賦征收的權力。
第四步:聯盟與通商。
大明帝國一直跟北方蒙古是死對頭,西班牙一定要與北方蒙古族和解,目的是打擊土耳其。
腓力二世成為中國的皇帝後,柬埔寨、暹羅、朝鮮這些中國的附庸國也自然成為西班牙的統治區,以建立聯盟和通商,傳播基督教。
正當腓力二世拿着桑德的報告激動萬分的時候,一個五雷轟頂的消息讓腓力二世驚呆了。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手下的情報頭子沃爾辛厄姆爵士破獲了一起驚天的謀殺案。
刺客的目标就是伊麗莎白,刺客在被捕之後交代,這一起謀殺跟西班牙人有關,他們是想在刺死伊麗莎白之後,擁立被伊麗莎白關在瘋人院的天主教信徒瑪麗女王執掌英格蘭王權。
伊麗莎白憤怒?地下達了誅殺令,英國人大開殺戒了。
腓力二世氣極敗壞,小姨子已經?将戰争的矛頭指向了西班牙,歐洲是西班牙的立足之地,腓力二世将桑德的報告扔到了一邊,再也沒有心思遠征大明帝國。
豐臣秀吉異常興奮。
這位日本爺們在這一年剛剛結束紛亂的戰局,基本實現了日本的南北統一,豐臣秀吉成為日本人心目之中的戰神。
豐臣秀吉給朝鮮國王寫了一封信,要求朝鮮國王歸附日本,日本要建立“大東亞共榮”。
這位日本狂人很早就放言:“圖朝鮮,窺視中華,此乃臣之素志。
”現在更是大放厥詞:“如今為已征服全日本,地位晉升,鄰國在握,财富充裕,已無他求。
唯望自己的名聲和權勢遺留後世。
待日本諸事穩定後,将讓日本于兄弟,自己為征服朝鮮和中華,決意渡海。
”1587年他在給愛妾淺野氏的信中說:“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明)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
” 豐臣秀吉之所以要跟大明帝國打仗是有着很深的經?濟原?因。
嘉靖皇帝在位的時候,日本國内的兩大豪族大内氏跟細川氏在甯波血戰。
後來兩大豪族反目成仇,相互殺伐,大明帝國的皇帝對日本人的孝敬也開始慢慢反感,并規定日本人到中國孝敬隻能三艘船一次,每次進京隻能50人,并且隻能10年來一次。
日本國内的諸侯們為了籌集軍饷消滅對手,都争先恐後地孝敬大明皇帝,可是每次還沒有登岸,帝國的海軍戰艦就前來迎接,搞得日本國内的諸侯們孝敬的熱情也慢慢地降了下來。
孝敬大明帝國皇帝的時候挾帶私貨到中國貿易,這才是諸侯們争相孝敬的根本原?因。
甯波血戰之後,諸侯們曾經?招募的海盜沒有了朝貢貿易,隻有重操舊業落水為寇。
這些日本人跟中國沿海的走私商人進行勾結,将日本國内的胡椒、蘇木等賣到中國,中國的商人将生絲、茶葉以及一些生活用品販賣到日本。
一時間中國沿海走私商人雲集,海盜也越來越多,那位在1755年遭到日本小股部隊羞辱的名将戚繼光就專職殲滅海盜。
大明帝國在海盜猖獗的時候,隻有愚蠢地禁海。
就在這期間,葡萄牙人來到了日本。
葡萄牙人成立了中日貿易公司,壟斷了日本對中國的貿易,尤其在占據了澳門之後,日本人的進口業務也基本由這家中日貿易公司壟斷。
日本人看着葡萄牙人富得流油,更重要的是中國自己産銀不多,但是貿易卻給中國皇帝賺取了大筆銀子。
在1585~1591的七年中,由歐洲經?西班牙殖民地果阿運經?澳門輸入廣州的銀子就達250噸。
每年從歐洲輸入中國的銀子相當于其國内産銀的三分之二。
一位經?營東西貿易25年的馬德裡商人說:“葡萄牙人從裡斯本運往果阿的銀子,幾乎全由澳門流入中國。
” 葡萄牙人的到來加劇了日本白銀的外流,忙于國内戰争的豐臣秀吉一開始還沒有注意到銀子外流的嚴重性,
葡軍同時在最高指揮官指揮之下攻擊前進,第一目标為廣州。
征服部隊應密切協同宣傳人員宣揚西班牙國王之德威,盡量避免犧牲。
征服中國後沿馬可?波羅舊路西進。
這是一個瘋狂的戰争計劃。
西班牙人不想因為戰争将神秘的東方毀滅,而是要在征服大明帝國之後保留政府,甚至鼓勵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與中國人結婚,這樣不僅可以武力上征服中國人,還能從血統上改變中國人,這樣一來無論是血統還是信仰,中國人都緊跟西班牙人的步伐。
腓力二世更看重的是,滅了大明帝國之後,西班牙可以源源不斷從中國向歐洲輸送戰略物資,徹底打擊英格蘭跟法國,讓伊麗莎白聯手中國皇帝的計劃永遠成為夢想。
桑德在戰争報告之中還給腓力二世準備了詳細的戰後殖民計劃: 第一步:文化滲透。
西班牙軍事占領之後,要徹底改變中國的儒家學說,廢掉八股科舉那一套老掉牙的玩意兒,在中國建立大批的歐洲學校,西班牙語将成為中國的國語,全面灌輸西班牙文化。
第二步:信仰滲透。
天主教是西班牙的國教,為了傳播天主教,腓力二世在歐洲一直跟英格蘭較勁,如果不是看在小姨子的花容月貌上,腓力二世早就派出軍隊幹掉英格蘭了。
征服中國後,佛教、道教什麼的全部廢除,隻能傳播天主教。
當然,大批歐洲傳教士将進入中國,修建大量教堂和寺院,終極目标是在中國建立58個大主教、主教和一個總主教。
第三步:征收稅賦。
這一點是腓力二世最為關心的,桑德提出要一改大明帝國的稅賦制度,建立一個新的有關稅賦的軍事制度;為了徹底貫徹這個制度,當然要在中國設立一系列爵位,如公爵、伯爵和侯爵,在中國委任4~6名總督,接替大明帝國的15省巡撫,他們擁有兵權跟稅賦征收的權力。
第四步:聯盟與通商。
大明帝國一直跟北方蒙古是死對頭,西班牙一定要與北方蒙古族和解,目的是打擊土耳其。
腓力二世成為中國的皇帝後,柬埔寨、暹羅、朝鮮這些中國的附庸國也自然成為西班牙的統治區,以建立聯盟和通商,傳播基督教。
正當腓力二世拿着桑德的報告激動萬分的時候,一個五雷轟頂的消息讓腓力二世驚呆了。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手下的情報頭子沃爾辛厄姆爵士破獲了一起驚天的謀殺案。
刺客的目标就是伊麗莎白,刺客在被捕之後交代,這一起謀殺跟西班牙人有關,他們是想在刺死伊麗莎白之後,擁立被伊麗莎白關在瘋人院的天主教信徒瑪麗女王執掌英格蘭王權。
伊麗莎白憤怒?地下達了誅殺令,英國人大開殺戒了。
腓力二世氣極敗壞,小姨子已經?将戰争的矛頭指向了西班牙,歐洲是西班牙的立足之地,腓力二世将桑德的報告扔到了一邊,再也沒有心思遠征大明帝國。
豐臣秀吉異常興奮。
這位日本爺們在這一年剛剛結束紛亂的戰局,基本實現了日本的南北統一,豐臣秀吉成為日本人心目之中的戰神。
豐臣秀吉給朝鮮國王寫了一封信,要求朝鮮國王歸附日本,日本要建立“大東亞共榮”。
這位日本狂人很早就放言:“圖朝鮮,窺視中華,此乃臣之素志。
”現在更是大放厥詞:“如今為已征服全日本,地位晉升,鄰國在握,财富充裕,已無他求。
唯望自己的名聲和權勢遺留後世。
待日本諸事穩定後,将讓日本于兄弟,自己為征服朝鮮和中華,決意渡海。
”1587年他在給愛妾淺野氏的信中說:“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明)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
” 豐臣秀吉之所以要跟大明帝國打仗是有着很深的經?濟原?因。
嘉靖皇帝在位的時候,日本國内的兩大豪族大内氏跟細川氏在甯波血戰。
後來兩大豪族反目成仇,相互殺伐,大明帝國的皇帝對日本人的孝敬也開始慢慢反感,并規定日本人到中國孝敬隻能三艘船一次,每次進京隻能50人,并且隻能10年來一次。
日本國内的諸侯們為了籌集軍饷消滅對手,都争先恐後地孝敬大明皇帝,可是每次還沒有登岸,帝國的海軍戰艦就前來迎接,搞得日本國内的諸侯們孝敬的熱情也慢慢地降了下來。
孝敬大明帝國皇帝的時候挾帶私貨到中國貿易,這才是諸侯們争相孝敬的根本原?因。
甯波血戰之後,諸侯們曾經?招募的海盜沒有了朝貢貿易,隻有重操舊業落水為寇。
這些日本人跟中國沿海的走私商人進行勾結,将日本國内的胡椒、蘇木等賣到中國,中國的商人将生絲、茶葉以及一些生活用品販賣到日本。
一時間中國沿海走私商人雲集,海盜也越來越多,那位在1755年遭到日本小股部隊羞辱的名将戚繼光就專職殲滅海盜。
大明帝國在海盜猖獗的時候,隻有愚蠢地禁海。
就在這期間,葡萄牙人來到了日本。
葡萄牙人成立了中日貿易公司,壟斷了日本對中國的貿易,尤其在占據了澳門之後,日本人的進口業務也基本由這家中日貿易公司壟斷。
日本人看着葡萄牙人富得流油,更重要的是中國自己産銀不多,但是貿易卻給中國皇帝賺取了大筆銀子。
在1585~1591的七年中,由歐洲經?西班牙殖民地果阿運經?澳門輸入廣州的銀子就達250噸。
每年從歐洲輸入中國的銀子相當于其國内産銀的三分之二。
一位經?營東西貿易25年的馬德裡商人說:“葡萄牙人從裡斯本運往果阿的銀子,幾乎全由澳門流入中國。
” 葡萄牙人的到來加劇了日本白銀的外流,忙于國内戰争的豐臣秀吉一開始還沒有注意到銀子外流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