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血濺甯波

關燈
大家好的時候,都察院監察禦史熊蘭跳出來,給嘉靖皇帝上了一個折子,說甯波争貢案是特大冤假錯案,宋素卿壓根兒就是一個冒牌貨。

     專門抓官員小辮子的紀委幹部熊蘭可不是信口雌黃。

    在給皇帝的折子中,熊蘭将宋素卿的劣迹進行了羅列,不僅包括向甯波市舶司主持常務工作的太監賴恩行賄,還有當年甯王朱宸濠造反的前夕向大太監劉瑾行賄的醜行。

    兩次行賄的實質都差不多,第一次是因為沒有勘合,劉瑾一手遮天蒙蔽正德皇帝,這一次是用過期作廢的勘合,兩次都是假冒日本皇帝使臣身份,宗設謙道才是持有帝國新勘合的正使。

    更為嚴重的是,日本人在中國土地上殺戮,甯波分守參政、副使等官員拱手觀望,聽憑日本人縱橫。

    熊蘭在折子結尾向嘉靖皇帝提出了打擊面很大的控訴:應該将涉案人員統統治罪。

     嘉靖皇帝的面子一下子被紀委幹部撕破了,再度下令調查吧。

    案子剛剛要查,宋素卿卻在監獄裡莫名其妙地死去了,大太監賴恩高興壞了,現在是死無對證,唯一的調查辦法就是嘉靖皇帝派人到日本去取證。

    這就給皇帝出了一個難題,日本天高皇帝遠的,怎麼查?琉球的貢使來了,嘉靖皇帝讓琉球貢使帶封信給琉球國王,讓琉球國王将皇帝的信函轉交給日本的幕府将軍。

    皇帝在信中态度強硬,要求日本将軍逮捕造事元兇宗設謙道歸案,送還擄去指揮袁理及一應民衆,不然将閉絕貢路。

     這下日本人感到事情鬧大了,一旦大明帝國關閉了朝貢貿易的路子,那日本的豪族們還怎麼指望靠給皇帝孝敬的機會發财,尤其是細川氏沒有錢賺怎麼一統天下?沒落的幕府将軍義睛按照細川氏的指令給皇帝回信了,信中肉麻地恭維嘉靖皇帝,企圖确保朝貢貿易暢通。

    為了給憤怒?的皇帝一個合理的解釋,将軍在信中說正德勘合未達京都,日本人想孝敬大明皇帝,隻有使用弘治勘合。

    至于帝國的軍官以及群衆,本來已經?準備好船隻要送回去,可是風浪太大,他們被迫停留在九州島,風浪一過馬上送回。

     日本幕府将軍給帝國皇帝的國書一定要蓋上金印,可是金印不在将軍手上,也不在細川氏手上。

    細川氏讓将軍在信的末尾提出,日本現在戰亂不堪,大明皇帝所賜金印丢了,所以日本緻大明皇帝的國書上隻有将軍簽字┅押,希望帝國皇帝再賜金印和勘合,日本人好繼續孝敬皇帝本人。

    細川氏知道大功臣宋素卿關押在帝國監獄裡,于是進一步表白,我們都送還了帝國的高級指揮軍官,皇帝胸懷天下,氣度非凡,一定會慈悲為懷放回宋素卿。

     大明帝國的禮部官員發現了将軍的信函上沒有金印的問題,一定是背後搞什麼鬼,提出一定要将軍逮捕宗設謙道。

    大内氏對宗設謙道的魯莽很窩火,也不希望朝貢貿易大門關閉,就脅迫将軍義睛給大明皇帝寫信。

    這一次将軍在信中說弘治勘合為奸徒所竊,宗沒謙道在明發現,追殺至餘姚縣,武官袁班掩護其逃走,故擒袁班回日,來年将送袁班回國。

    因為大内氏控制了大明皇帝賜給日本幕府将軍的金印,所以這封信上蓋着将軍的金印。

     嘉靖皇帝生氣了。

     日本國的幕府将軍完全成了諸侯們手中的工具,他們這樣推來推去的,居然還索要金印,簡直就是戲耍帝國皇帝。

    大内氏更是厚顔無恥,血案還沒有解決完,居然派出使團來大明孝敬皇帝,正使湖心碩鼎的船隊經?過浙直巡按禦史以及三司會審,确認是孝敬皇帝來了才得以進京。

    可是這位湖心碩鼎一到北京就索要帝國沒收宗設謙道和宋素卿的貨物,還提出發給新勘合的要求。

     帝國禮部官員相當氣憤。

    日本的兩撥人都說要放回帝國的高級軍官,到現在連個人影兒都沒有看到。

    禮部官員于是毫無回旋餘地駁回了湖心碩鼎的請求:宗設謙道幹犯國法,沒收貨物系有罪之贓,豈可撥還?宋素卿貨物已燒殺殆盡,無憑撥還。

    今宗設謙道、袁指揮未見下落,推許入貢已是天恩,還想其他,敬順之意何在? 日本人狡猾狡猾的,湖心碩鼎跟禮部官員狡辯說宗設謙道在日本已經伏法,袁指揮在送還途中遇風漂沒,已經?死了,日本國找了很久,屍體都沒有找到,非常内疚雲雲。

    帝國官員一下子就識破了日本人的蒙騙伎倆,依然拒絕湖心碩鼎的請求。

    湖心碩鼎一看沒有什麼回旋餘地,如果自己兩手空空地回去,沒法跟大内氏交代,最後撒潑提出願以使臣自身留大明帝國代受國刑贖罪,條件就是希望皇帝歸還宗設謙道跟宋素卿的貨物。

     日本人絕望了。

     百年的中日朝貢貿易大門經?一場殺戮之後慢慢地關閉了。

    日本國内的無業遊民攜帶大量的日本貨到中國海上販賣給帝國的商人,帝國商人繞道海關,在定海外的雙嶼島進行交易。

    日本人、葡萄牙人和帝國商人集中到雙嶼島,雙嶼島慢慢變成了貿易集散地。

    走私讓皇帝腰包裡的銀子越來越少,帝國開始不斷打擊走私商人,走私商人則跟海盜以及日本無業遊民勾結起來對抗官府,帝國皇帝不得不宣布禁海。

     海上之路在陰謀、殺戮中中斷了。

    就在大明皇帝被日本人戲耍的1523年,法國海盜盯上了富得流油的西班牙貴族。

    那些西班牙貴族帶着小股聯合部隊在美洲血洗土著,将大量的黃金珠寶運回國内,然後用這些美洲人的财富跟歐洲人打仗,搞得整個歐洲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法國海盜這一年在葡萄牙海域第一次搶劫了西班牙三艘裝滿黃金珠寶的寶船。

    氣得吐血的西班牙皇帝決定以牙還牙,在海面大興劫掠,給海盜們頒發貿易特許狀,海盜們公然拿着政府的搶劫執照在海上興風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