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糖心毒藥
關燈
小
中
大
,這時天主教趕緊站出來充當和事佬,苦口婆心地告訴兩位船長,這是在大明的地盤上,你們兩個一旦火并,兩廣總督的大部隊開到澳門,我們都得滾蛋,你們自己好好想想後果吧。
兩位即将火并的大船長隻得瞪着牛眼,在主教笑眯眯地教育下握手言和。
這事很快就捅到葡萄牙國王那裡。
這還了得,簡直丢人丢到家了,都是國王任命的大船長,怎麼到了澳門就火并呢?這個問題的更主要責任在國王那裡,是他将殖民權力賦予了商人。
在利益面前,商人有了最高長官這件護身符,做生意的時候自然得心應手,最後賺錢最多的回國就能得到英雄般的禮遇,大船長在澳門不火并才怪。
葡萄牙國王一生氣便下令:若遇到兩個以上大船長到達澳門的情況,由最早到達的大船長擔任最高長官執政。
葡萄牙人解決了内部矛盾,大明帝國的萬曆皇帝心裡卻仍不舒服。
張居正在世時,就看不慣葡萄牙人在大明帝國的土地上當家。
于是向萬曆皇帝保舉了陳瑞,命他總督兩廣。
在1580年,陳瑞專程到廣東去處理葡萄牙人在澳門當家的事情。
一到廣東,就給澳門最高行政長官香山縣令發了一個通知:讓香山縣令通知葡萄牙人,要澳門葡萄牙人的地方長官、大法官與主教到廣州解釋為什麼在中國的領土上,未經?許可便以他國而非中國的法律來管理澳門。
陳瑞的總督令讓葡萄牙人很搓火,如果依命令行事,有損葡萄牙人的尊嚴。
如果不理這道命令,也不可以,因為那等于藐視總督的權威。
陳總督一發火,數萬的大明帝國武士就将抽出刀劍驅趕在澳門的葡萄牙人。
正在葡萄牙人左右為難的時候,西班牙駐馬尼拉總督郎基羅派遣耶稣會士桑切斯趕到了澳門,桑切斯帶來了一個讓葡萄牙人更為震驚的消息,海上霸主西班牙已經?強行将葡萄牙合并,現在葡萄牙所有人都要向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宣誓效忠。
澳門市政議會亂成一團,國家都滅亡了,澳門再不聽西班牙人的話,日子将很難過。
為了向西班牙人表明自己的忠心,維護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尊嚴,為西班牙打通中國的貿易通道,将澳門打造成為西班牙跟中國貿易的橋頭堡,葡萄牙人打探到了陳瑞的緻命弱點:貪财。
澳門市政會議決定派代表帶着大量财物去拜見陳總督。
1582年12月27日,代表主教的意大利傳教士羅明堅、首席檢察官彭瑞??代表最高長官等人到達兩廣總督統轄的兩廣交界處肇慶。
傳播精神鴉片的傳教士利瑪窦有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就是寫日記,他将陳瑞召見羅明堅跟彭瑞??一行以及受賄的經?過描寫得惟妙惟肖:陳瑞是福建人,為人膽小、機智、視财如命,看見澳門葡商的财富,不禁垂涎三尺、深思染指。
澳門市政議會為了對總督表示善意,加之怕他中斷兩國的交易,特别捐出了他們認為中國人最喜愛的物品當做見面禮,其中有中國人尚不能織的絲綢、打褶的外衣、水晶鏡,以及别的稀奇玩意兒,總共值一千兩銀子。
大胡子利瑪窦給後世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曆史鏡頭,簡直就跟實況錄像一般精彩:兩個葡萄牙代表受到很隆重的軍禮接見,目的是吓唬他們而非歡迎他們。
然而,當他(陳瑞)看到帶來的禮物,那威嚴的态度立刻改為和善,他含笑告訴葡萄牙人,殖民地的一切均可照舊,但是要屬中國官員管轄。
這隻是習慣性及形式性的聲明,因為澳門的葡萄牙人,一向都隻遵守葡萄牙法律,别的國籍的人生活也很自由,即使是中國人,一旦成為教友,就會脫掉中國的衣服,改穿歐洲的衣服,其餘非教友的中國人,才屬于廣州政府所派的官員管轄。
陳瑞讓葡萄牙人前來肇慶受審的場面是多麼的壯觀,按照利瑪窦的日記,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大明帝國帶刀武士雄赳赳地站立在衙門兩旁,迎風飄揚着帝國的旗幟。
當葡萄牙人一行到來,帝國帶刀武士整齊劃一地行儀仗隊軍禮,冬日的暖陽照耀在武士锃亮的大刀上,刀光陰冷地反射到葡萄牙人的臉上,陳瑞坐在大堂之上,一臉嚴肅地望着漸行漸近的高鼻子藍眼睛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走到總督堂下,嘩啦一下将新奇玩意兒一字排開,陳總督頓時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那張胖乎乎的圓臉随即如春風般和藹,綻放出如花笑靥。
陳瑞很失态,這正是澳門市政議會最想要的結果。
堂堂的兩廣總督見到鬼佬的稀罕玩意兒就變成了貪财鬼,連話都說不全。
還一陣小跑地來到大堂之下,将葡萄牙人攙扶起來,左一個兄弟,又一個哥們地跟洋鬼子打成一片。
利瑪窦極盡醜化之能事,把陳瑞完全描寫成一個死要面子的市井小人:衆目睽睽之下,陳總督還非常不好意思地對葡萄牙人說,不付錢堅決不能要東西。
于是陳總督轉身問起每件東西的價值,并在随侍面前以白銀支付。
利瑪窦一開始也很納悶,葡萄牙船長蘇薩在寫給路易斯親王的信中不是說大明帝國的官員貪婪成性嗎?陳總督怎麼突然變了呢?利瑪窦一點面子都沒給陳瑞留下,而是仔細研究了當時大明帝國的公務員法律條例,并終于弄明白了,陳總督這是在跟葡萄
兩位即将火并的大船長隻得瞪着牛眼,在主教笑眯眯地教育下握手言和。
這事很快就捅到葡萄牙國王那裡。
這還了得,簡直丢人丢到家了,都是國王任命的大船長,怎麼到了澳門就火并呢?這個問題的更主要責任在國王那裡,是他将殖民權力賦予了商人。
在利益面前,商人有了最高長官這件護身符,做生意的時候自然得心應手,最後賺錢最多的回國就能得到英雄般的禮遇,大船長在澳門不火并才怪。
葡萄牙國王一生氣便下令:若遇到兩個以上大船長到達澳門的情況,由最早到達的大船長擔任最高長官執政。
葡萄牙人解決了内部矛盾,大明帝國的萬曆皇帝心裡卻仍不舒服。
張居正在世時,就看不慣葡萄牙人在大明帝國的土地上當家。
于是向萬曆皇帝保舉了陳瑞,命他總督兩廣。
在1580年,陳瑞專程到廣東去處理葡萄牙人在澳門當家的事情。
一到廣東,就給澳門最高行政長官香山縣令發了一個通知:讓香山縣令通知葡萄牙人,要澳門葡萄牙人的地方長官、大法官與主教到廣州解釋為什麼在中國的領土上,未經?許可便以他國而非中國的法律來管理澳門。
陳瑞的總督令讓葡萄牙人很搓火,如果依命令行事,有損葡萄牙人的尊嚴。
如果不理這道命令,也不可以,因為那等于藐視總督的權威。
陳總督一發火,數萬的大明帝國武士就将抽出刀劍驅趕在澳門的葡萄牙人。
正在葡萄牙人左右為難的時候,西班牙駐馬尼拉總督郎基羅派遣耶稣會士桑切斯趕到了澳門,桑切斯帶來了一個讓葡萄牙人更為震驚的消息,海上霸主西班牙已經?強行将葡萄牙合并,現在葡萄牙所有人都要向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宣誓效忠。
澳門市政議會亂成一團,國家都滅亡了,澳門再不聽西班牙人的話,日子将很難過。
為了向西班牙人表明自己的忠心,維護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尊嚴,為西班牙打通中國的貿易通道,将澳門打造成為西班牙跟中國貿易的橋頭堡,葡萄牙人打探到了陳瑞的緻命弱點:貪财。
澳門市政會議決定派代表帶着大量财物去拜見陳總督。
1582年12月27日,代表主教的意大利傳教士羅明堅、首席檢察官彭瑞??代表最高長官等人到達兩廣總督統轄的兩廣交界處肇慶。
傳播精神鴉片的傳教士利瑪窦有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就是寫日記,他将陳瑞召見羅明堅跟彭瑞??一行以及受賄的經?過描寫得惟妙惟肖:陳瑞是福建人,為人膽小、機智、視财如命,看見澳門葡商的财富,不禁垂涎三尺、深思染指。
澳門市政議會為了對總督表示善意,加之怕他中斷兩國的交易,特别捐出了他們認為中國人最喜愛的物品當做見面禮,其中有中國人尚不能織的絲綢、打褶的外衣、水晶鏡,以及别的稀奇玩意兒,總共值一千兩銀子。
大胡子利瑪窦給後世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曆史鏡頭,簡直就跟實況錄像一般精彩:兩個葡萄牙代表受到很隆重的軍禮接見,目的是吓唬他們而非歡迎他們。
然而,當他(陳瑞)看到帶來的禮物,那威嚴的态度立刻改為和善,他含笑告訴葡萄牙人,殖民地的一切均可照舊,但是要屬中國官員管轄。
這隻是習慣性及形式性的聲明,因為澳門的葡萄牙人,一向都隻遵守葡萄牙法律,别的國籍的人生活也很自由,即使是中國人,一旦成為教友,就會脫掉中國的衣服,改穿歐洲的衣服,其餘非教友的中國人,才屬于廣州政府所派的官員管轄。
陳瑞讓葡萄牙人前來肇慶受審的場面是多麼的壯觀,按照利瑪窦的日記,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大明帝國帶刀武士雄赳赳地站立在衙門兩旁,迎風飄揚着帝國的旗幟。
當葡萄牙人一行到來,帝國帶刀武士整齊劃一地行儀仗隊軍禮,冬日的暖陽照耀在武士锃亮的大刀上,刀光陰冷地反射到葡萄牙人的臉上,陳瑞坐在大堂之上,一臉嚴肅地望着漸行漸近的高鼻子藍眼睛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走到總督堂下,嘩啦一下将新奇玩意兒一字排開,陳總督頓時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那張胖乎乎的圓臉随即如春風般和藹,綻放出如花笑靥。
陳瑞很失态,這正是澳門市政議會最想要的結果。
堂堂的兩廣總督見到鬼佬的稀罕玩意兒就變成了貪财鬼,連話都說不全。
還一陣小跑地來到大堂之下,将葡萄牙人攙扶起來,左一個兄弟,又一個哥們地跟洋鬼子打成一片。
利瑪窦極盡醜化之能事,把陳瑞完全描寫成一個死要面子的市井小人:衆目睽睽之下,陳總督還非常不好意思地對葡萄牙人說,不付錢堅決不能要東西。
于是陳總督轉身問起每件東西的價值,并在随侍面前以白銀支付。
利瑪窦一開始也很納悶,葡萄牙船長蘇薩在寫給路易斯親王的信中不是說大明帝國的官員貪婪成性嗎?陳總督怎麼突然變了呢?利瑪窦一點面子都沒給陳瑞留下,而是仔細研究了當時大明帝國的公務員法律條例,并終于弄明白了,陳總督這是在跟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