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出竅 · 3

關燈
提到當時有個女人在場,沒錯吧?”湯川問道,“我記得是叫竹田,可以告訴我她的聯系方式嗎?” “當然,她就住在附近,你們現在就能過去找她,盡量問吧。

    ”上村從一旁的架子上取過便條紙和原子筆,畫起簡要地圖。

     “真傷腦筋,完全敗給他了。

    ”出了上村的住處後,草薙一臉不滿地說。

     “别在意。

    那男人早料到警方不會相信他兒子的證詞,他之所以還是寫信,隻為了突顯警方也在關注這件事,這對他撰寫靈魂出竅的報道有吸引眼球的效果。

    ”湯川冷冷地說道。

     “意思是我被利用了嗎?” “老實說,就是這樣。

    ”草薙一臉沮喪地走着。

     “那……真的有靈魂出竅這種事嗎?” “不知道。

    在資料尚未收集齊全前,我不下結論。

    ” “資料收集完全了啊。

    從上村父子的房間看不到停MINICOOPER的地方,且上村忠廣最近也沒踏出房門半步。

    ” “得先确定那些資料究竟正不正确。

    ”湯川停下腳步,以右手拇指比了比旁邊。

     那是食品工廠。

    工廠四周被圍牆擋住了,不過有輛卡車從看似出入口的地方開出來。

     “我們不是已經知道,就算大門開着,從那房間也看不見堤防嗎?” 聽草薙這麼說,湯川輕輕歎了口氣。

    “所以不需要再确認情報了嗎?” “知道啦,我去調查總行了吧?”草薙走向出入口。

     他來到像是門衛室的地方,表明身份,并希望見工廠負責人。

    一個有些年紀的警衛慌忙地打了通電話後問道:“請問有什麼事?” “某個案件的調查。

    ”草薙回答說,“兇殺案。

    ” 大概是“兇殺”這個字眼奏效,警衛原先微彎的背脊,一下子伸得筆直。

     兩個人在門衛室等了一會兒後,一位五十歲左右的男人出現并自我介紹是廠長,姓中上。

    他頭上那頂灰帽子的邊緣,有汗水滲出。

     草薙問他,7月22日那天工廠大門是否全打開過。

    面對這個疑問,中上皺起眉頭說道:“為什麼要問這種事?這和殺人案有關嗎?” “這是調查機密。

    怎麼樣,到底有沒有打開?”中上并未立刻回答,表情顯示他正思考着刑警真正的意圖。

    不久後他應道:“沒有,沒打開。

    ” “真的嗎?” “是的,雖然外側的大門都開着,但内側的大門除了搬運特殊生産機器,平常不會打開。

    ”中上的語氣相當沉着。

     “是嗎?百忙中打擾,很抱歉。

    ”草薙也向警衛道謝後離開了。

     草薙走出門外,卻不見湯川蹤影。

    他沿圍牆走了幾步後,發現物理學者正在翻垃圾桶。

    嚴格來說,那并不是垃圾桶,而是食品工廠廢棄物的丢棄場所。

     “你在做什麼?”草薙問他。

     “我發現了有趣的東西。

    ”湯川将手上的物品給草薙看。

     他拿的運動鞋不知被什麼東西切斷,後半截不見了。

     “這哪裡有趣?被切掉的地方嗎?”草薙問。

     “仔細瞧,這不是被切斷,也不是被硬扯下來的,相當有意思的斷面啊。

    ”湯川撿起掉在一旁的塑料袋,放入那隻壞掉的運動鞋。

     “我們可不是為了你的研究到這裡來的。

    ”草薙向前走,接下來還得去見竹田幸惠。

     竹田幸惠在自家開設面包店,店面雖小,但一到附近就會聞到誘人的香味。

    幸惠和小她兩歲的妹妹一起制作與銷售,據說她丈夫五年前因意外去世了。

     “那天的事我記得很清楚。

    不過,看到畫的時候,我并沒有那麼驚訝。

    雖然上村先生很興奮,但我想大概是忠廣睡糊塗了,而且那張畫并不是很清楚。

    ” “可是,”幸惠繼續往下說,“過了一周,有刑警來店裡問了奇怪的事情。

    ”對方問她22日有沒有看見在堤防附近停着輛紅色小車,車型是MINICOOPER,車頂是白色的。

    幸惠雖然回答不知道,卻想起了忠廣的那幅畫。

    那上面畫的不正是紅色的車嗎?于是她便把那件事告訴了上村。

     聽到這裡,草薙就明白事情的經過了。

    對想炒作兒子靈魂出竅的上村來說,這正是絕佳的機會,所以才會寫那封信吧。

     “刑警先生,真有靈魂從身體裡跑出去這種事嗎?”談話結束後,幸惠問道。

     “嗯,這個嘛……”草薙不知該如何回答,便看了湯川一眼。

    但湯川似乎沒在聽,隻随意浏覽着陳列在店裡的面包。

     “我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那種事情,但我實在不喜歡上村先生為此那麼起勁的模樣。

    因為這種事出名,又能怎麼樣呢?”幸惠語氣有點沉重。

     草薙心想,她對上村有好感嗎?就兩個人的年齡來看說不定很适合。

     這時,湯川從旁說道:“不好意思,請給我一個咖喱面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