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倫敦橋與老鵝媽媽”房間

關燈
間房的人恐怕不止我一個吧?你自己不也說過住不慣其他房間嗎?” “我不過隻是習慣住這間房子而已。

    ” “又說這種話……你這人呐,就喜歡嘴上逞強。

    ” 太太把沖好日本茶的茶具放到茶幾上。

    在這種地方嗅到這樣的香氣,讓人有種懷念般的錯覺。

     “這房間的一樓就是‘倫敦橋’房間了吧?” 菜穗子望着正面牆上的壁挂說道。

     壁挂與她們那間的材質相同,同樣雕刻着浮雕。

    甚至連壁挂上的英文似乎都是同一個人的筆迹。

     “能讓我看一下嗎?” 還不等夫婦倆回答,真琴便已湊到了壁挂旁,把壁挂翻了過來。

    隻見背面也同樣刻着這首歌的日語譯文。

     倫敦橋要倒塌了, 要塌了,要塌了。

     倫敦橋要倒塌了, 我的窈窕淑女。

     真琴把壁挂放回原位,問道:“菜穗子,明白這意思嗎?” 菜穗子輕輕搖了搖頭:“英語的意思倒是明白……不過卻搞不懂這歌到底想表達什麼。

    ” 醫生雙手握住杯子,眉眼垂得比以往更低了。

     “讓人捉摸不透這一點似乎就是《鵝媽媽童謠》的特色啊。

    ” 之後他又解釋道:“似乎全都是些憑感覺即興寫的東西。

    好像就是為了配合曲調似的,總之挺有趣。

    ” 真琴重新坐回沙發上,說:“難道還有曲子?” 夫人回答道:“有啊。

    所謂《鵝媽媽童謠》,幾乎可以說是英國傳統童謠的代稱。

    比方說,《瑪麗的小羊羔》就是其中之一。

    ” “啊,那首歌我聽過。

    是‘瑪麗有一隻小羊羔,小羊羔,小羊羔’吧?” 菜穗子試着唱了兩句。

    那曲子她曾在很久之前聽過。

     “除了這首之外,你們應該還聽過不少其他的曲子才對。

    隻不過你們不知道它們就是所謂的《鵝媽媽童謠》罷了。

    這首《倫敦橋》也配有旋律。

    而這首歌的詞之所以會讓人感到玄妙,除了調子不錯之外,似乎還存在着其他的理由。

    ” 雖然并非是在有意賣關子,但太太先啜了口茶,感歎了一句“果然還是日本茶的味道最好”之後,這才微笑着繼續說道: “實際上,英國的确有座倫敦橋,但每次建造好之後就會被水沖垮。

    從十世紀到十二世紀的這段期間裡,英國人曾幾次試圖在泰晤士河上建造橋梁,結果卻每次都被大水沖毀,而這首歌講述的就是當時英國人的實際感覺。

    其實這首歌還有着下文,說是用黏土造的橋被水沖垮的話,下次就用磚塊造;用磚塊造的橋被水沖垮的話,下次就用鋼鐵造——如此逐級遞升,最終說到用石頭造。

    而實際上,在十三世紀建成了石橋之後的六百年裡,直到被人拆除之前,那座石橋一直安然無恙。

    ” “知道得可真夠詳細呢。

    ” 真琴對太太的博學多才贊譽有加。

    菜穗子也露出了一副欽佩的表情。

     “也沒有啦。

    ” 太太看起來似乎很開心,面帶羞澀地說。

    太太身旁的醫生卻一臉早已興味索然的表情,懶懶地說:“嘁,還不都是聽經理講述的嘛。

    ” 太太嘟起嘴來,扭頭沖着丈夫說:“可我能記得清清楚楚,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你卻連自己去年在車站站台上摔過一跤都忘了呢。

    ” “每次有客人來你都會重複一遍,記性再差的人也會記住了。

    ” “你是在說我記性差嗎?” “那個……” 眼看老兩口搞不好就要争吵起來,真琴連忙插口問道:“經理對《鵝媽媽童謠》知道得很詳細嗎?” 聽真琴發問,太太就像是這才想起真琴她們還在身旁似的,紅着臉說道:“沒錯,據說當時把各房間壁挂上的英文翻譯過來的人就是經理,估計當時他也對詩的内容學習調查過吧。

    就像他所說的,其實這些有關倫敦橋的知識也是經理告訴我的。

    不過如果換作是其他事,或許我轉頭就會忘掉。

    ” 太太實在是念念不忘啊。

     “是啊。

    ”真琴陪笑道。

     菜穗子回想起了之前上條說過,經理知道每間房裡都挂着刻有《鵝媽媽童謠》的壁挂的理由—— 看來有必要找經理詳細地問問相關的情況啊。

    菜穗子心想。

     “既然這裡是‘倫敦橋’房間,那樓上就應該是‘老鵝媽媽’房間了吧?” 真琴問道。

    夫人回答道:“是啊。

    ” “可以讓我們參觀一下嗎?” “請,請。

    二樓的感覺也挺不錯哦。

    ” 就像是早就在等對方的這句話一樣,太太興沖沖地從沙發上站起身來。

    醫生用他特有的那種掃興口吻說:“也沒什麼可看的,她這人就喜歡誇大事實。

    ” 太太扭頭瞪了醫生一眼。

     二樓是間卧室。

    雖然屋裡也有一扇窗戶,放了兩張床,基本配置與菜穗子她們那間大緻相同,但因為面積比較寬,所以還放了衣櫃之類的其他家具。

    房間的角落裡還放着醫生夫婦倆的旅行包。

    見行李的數量似乎比在車站時看到的要多,菜穗子不禁感覺有些納悶。

    太太解釋說:“比較大件的行李我們提前用宅急便送過來了。

    ”之後,她把菜穗子拉到窗邊,故意磨磨蹭蹭地推開窗戶。

     “從這裡遠眺的景色可是很美的哦。

    你看那條山際線。

    是不是很像一塊鋪展開來的銀色布匹?大山真是讓人感覺不可思議啊,随着太陽光的變化,大山也會不停地變換表情。

    剛才還帶着一絲淺藍的大山,轉瞬間就會變得如一幅水墨畫一般。

    ” 菜穗子心想,想要遠眺附近的景色的話,這裡的确是一處最為适合的地點。

    雪白的大山就仿佛一塊畫布,陽光在這畫布上交織出的光的藝術的确會令人陶醉神往。

    然而,想要欣賞這樣的美景,前提是觀賞之人的内心之中必須有去欣賞它的閑情。

    對從剛才起就在尋思真琴為何一直盯着壁挂的菜穗子而言,雪山反射出的陽光隻讓她感到有些目眩。

     “景色的确挺美的……這房間可真不錯。

    ” 菜穗子離開窗邊,把目光巧妙地轉移到了室内。

    “你在看什麼呢,真琴?” 真琴把壁挂翻了個面,正在看上邊的日語譯文。

     “這首詩也同樣讓人鬧不明白啊。

    ” “讓我看看英文原文。

    ” “嗯。

    ” 真琴翻轉壁挂,讓菜穗子看了看正面。

     “意思是說……從前有隻鵝媽媽,每次出門時,都要騎在漂亮的鵝背上,飄飄忽地飛過天空。

    ” 真琴看着壁挂的背面念誦道。

     “的确是首讓人捉摸不透的詩啊。

    ” 菜穗子抱起雙臂,不解地說道:“為什麼鵝要騎在另一隻鵝的背上飛呢?” 不知何時,太太也湊到了菜穗子的身旁。

     “這首詩就連經理也不是很明白,不過之前我曾在繪本上看到過,這上邊說的鵝媽媽似乎并非是隻母鵝,而是一個老太婆。

    所以經理也說這個鵝媽媽或許是那老太婆的诨名之類的。

    ” “那這首詩是不是也和《倫敦橋》一樣,隐含了什麼意思呢?” 菜穗子試着問道。

     “有沒有隐義我倒是不清楚,但這首詩也同樣有着下文,而且故事還挺長的。

    不過據經理說,這首詩似乎并不像倫敦橋那樣有曆史背景。

    ” “原來如此……不過話說回來,太太您的記憶力還真是挺不錯呢。

    ” 這話雖然是對太太的一句諷刺,太太卻滿臉開心地說了聲“謝謝”。

     “咱們還是到這邊來欣賞一下大自然的畫卷吧。

    這樣晴朗的天氣可不多見哦,這種好機會可不能輕易放過。

    ” 太太對從特殊席位上望這事似乎情有獨鐘。

    無奈之下,菜穗子隻好舍身作陪。

    真琴也一臉不情願地站到了兩人身旁。

    但真琴站到窗旁之後,她手指的卻并非太太為之自傲的風景,而是腳下的山路。

     “那人是誰?” 菜穗子也把目光投向了真琴指的方向,隻見一名身穿登山裝的男子正低着頭默默地往上攀登。

    估計他就是剛才在山谷裡看到的那個人影吧。

    菜穗子心想。

     太太朝那邊望了一眼,之後便頗為懷念地說道。

     “啊,那是江波先生。

    他還在搞那事啊?” “搞那事?”真琴問。

     “他就喜歡觀察那些個奇奇怪怪的蟲子和植物,有時似乎也會觀察鳥類。

    當然了,他也是這家旅館的常客之一。

    ” “他是獨自一人到這裡來的嗎?” “對,一直都是一個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