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關燈
“啊,你還在啊。”

    聽到有人搭話,夕紀朝門邊看,菅沼庸子就站在那裡,顯得有些退縮。

    “我還有東西要查,所以留晚一點……。加護病房的患者怎麼了嗎?”

    “不是,跟那沒關系,我忘了拿東西……”

    庸子進來之後,便走近元宮的辦公桌,她的舉動顯示很在意夕紀。她打開抽屜,迅速塞進類似紙條的東西。醫院裡無法使用手機傳簡訊,看來他們似乎以這種方式聯絡。

    “打擾了。”庸子準備離開。

    “那個,”夕紀叫住她,“剛才那件事,是不是别說是菅沼小姐說的比較好?”

    “我無所謂。”

    “可是,你會被元宮醫師罵吧?”

    庸子顯得有些後悔,說了聲“随便你”便離開了。

    夕紀歎了一口氣,看看時間,淩晨一點。由于住院患者減少,工作也減少了,沒有什麼事必須在今晚處理,但她還是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因為這台電腦可以上網,雖然宿舍裡也有電腦,但無法搜尋資料。

    她大多隻有在查閱專業報紙的報導時才會使用這項功能,但今晚的用法和平常不同。她調查的是一般報紙的報導,關鍵字是中學生、機車、警車、車禍、逃逸等等。

    搜尋之後,類似事件之多令她大為吃驚。每年都有青少年為了逃避警車而出車禍,甚至有些在送醫之後,還偷偷跑出來自殺,令家長欲哭無淚。

    然而,發生車禍當場死亡的案例就不多了。若僅限定東京地區,幾乎沒有,她隻找到唯一的一件。

    報導的内容簡要,并沒有刊登死亡中學生的姓名,當然更不會有警員的相關資料。警察署通過發言單位表示“追緝行動依照正常程序,經确認并無過當”,如此而已。

    但是,她看到地點位于澀谷區,确信自己的推測是事實,西園的住家就在澀谷區。

    她關掉電源,從椅子上起身,但立刻又在旁邊的沙發坐下。她所受的打擊大到無力行動。

    錯不了,西園的長男身亡一事,與夕紀的父親健介有關。不,不僅如此,說得極端一點,健介甚至可以說是造成那起車禍的人。

    西園不知道嗎?

    夕紀認為他不可能不知道。考慮到車禍當時的狀況,作父親的不想知道警車上坐的是哪些警員才奇怪。警方也許不會輕易透露,但憑西園的人脈,不至于打聽不到。

    況且,西園沒有對夕紀說真話。如果對所有人隐瞞,那還能解釋,但元宮明明知道,為什麼唯獨對她說謊?

    西園什麼時候知道夕紀的父親就是警車上的警察?

    不必深思就能揣測,一定是兩人再度見面時;健介為了治療大動脈瘤,來到這家醫院時。

    醫師會盡可能收集患者所有的相關資料,健康狀況就不用說了,舉凡生活環境、工作内容、家族成員等等都要全盤掌握,否則無法找出最适當的治療方式。仔細端詳對方的面孔也是必須的,優秀的醫師甚至可以隻憑臉色便看出患者的内髒或血液是否有異狀。

    另一方面,健介又如何呢?他想起來了嗎?

    恐怕沒發現吧,夕紀猜想。若當時已發現卻沒有提起,反而很不自然,而且也無法解釋健介為何能放心接受治療。如果知道了,應該會采取一些應變作法,像是換醫院或更換主治醫師。

    患者關心的隻有自己的病情,這是理所當然的。他們會記得醫師的長相、名字,但不會想了解更多,再加上白袍具有隐蔽醫師個人特色的力量。

    況且,即使不考慮醫師與患者的立場,雙方對車禍的看法與感情也南轅北轍。

    西園極可能痛恨害死兒子的警察,名字自然不會忘,若看過長相,一定也會牢記于心。當他第一眼看到冰室健介這個名字,便會立刻喚醒那份記憶。

    在這方面,健介又如何?從七尾的話裡可以知道,他是懷着信念行動的。對于追緝少年一事,也不認為自己的判斷有錯。盡管少年死于車禍令人遺憾,但想必認定自己沒有理由道歉。

    因一名少年的死而關系微妙的兩名男子,以截然不同的立場再度相見。憎恨的一方發現了,被憎恨的一方卻渾然不覺。更糟的是,忘記的一方不知道自己被怨恨,還将性命托付給對方。

    看到健介不知情的模樣,西園心裡會有什麼感受?一般人應該會希望對方想起來,然後要求道歉吧。至少,會想知道對方的想法。

    然而,就夕紀所知,完全沒有這類事情發生的迹象。她還記得健介和百合惠當時交談的内容——“這位醫生好像在大動脈瘤手術這方面很有名”、“還好能遇到一個好醫生”等等,全都是一般對話。

    是西園刻意隐瞞。

    問題就在這裡,為什麼他要為痛恨的人動手術?

    他大可請别人執刀,隻要向上面的人說明情由,自然就會認為由他執刀反而有違情理。但是他沒有這麼做,他沒有把複雜的内情告訴任何人,而是為冰室健介執行大動脈瘤切除手術。

    黑色疑雲如煙霧般在夕紀内心擴散,而且顔色遠較過去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