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關燈
所大學醫院研習。

    截至目前為止,已在内科、外科、急救等部門研習過,目前的部門是心髒血管外科。

     這個部門是夕紀的終極目标。

     她完全沒有“總算來到這裡”的感動,反而是強烈地感受到“我怎麼還在這種地方”。

    即便研習順利結束,也不見得能當上心髒血管外科醫師。

    畢業後必須經曆最短七年的磨練,還必須積極參加學會。

    明明做的隻是助手程度的工作,卻感覺體力已經到達極限,這樣是實現不了夢想的。

     “我要當醫生,當上醫生以後,我要拯救像爸爸那樣的人。

    ” 那年秋天的晚上,念初三的夕紀向母親百合惠如此宣稱。

    百合惠大吃一驚的表情,夕紀至今還記得一清二楚。

     在那之前不久,她的父親冰室健介過世了。

    父親的胸腔長了一個巨大的大動脈瘤,然而摘除手術進行得并不順利。

    據說,健介事前便知道手術風險很大,也做好了心理準備。

     夕紀來到心髒血管外科之後,已經看過好幾名大動脈瘤患者。

    一想到他們罹患了與父親一樣的病,便感到心酸。

    雖然想救治的心情與治療其他病症一樣,但是當這些患者接受手術時,夕紀更多了幾分緊張。

     所幸到目前為止,所有手術都成功了。

    看到家屬放心的表情,更重要的是,看到患者恢複健康的模樣,夕紀也打從心底松了一口氣。

     然而,另一股截然不同的意念也同時占據了她的心。

     救像爸爸那樣的人——這句話是發自内心的。

    但是,她還有另一個更大的動機,隻是這個動機絕不能被其他人發現。

    指導醫師不用說,連母親她也瞞着。

     醒來時,一時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等到想起這裡是值班室以後,她已在毯子裡發了一會兒呆。

    當她伸手摸到鬧鐘一看,眼睛立刻睜大,已經早上六點半了,本來打算小睡片刻,卻一覺到天亮。

     她趕緊跳下床,匆匆洗把臉,便趕往加護病房。

    因為沒人叫醒她,理應是病人沒有出狀況,但元宮的話讓她放不下心——因睡眠不足而疲憊至極的住院醫師靠不住,轉而向其他醫師求援也不是不可能。

    倘若真是如此,那她這個臉就丢大了。

     然而,加護病房裡不見元宮的身影,問在場的護士,對方說他四點左右回去了,病人沒有異狀。

     “醫生交待說,如果有什麼狀況,就去把值班室的公主叫醒。

    ”護士嘻笑着說道。

     夕紀困窘地笑了,放心了。

    看來,元宮總算把夕紀當成有用的人。

     昨天動手術的患者情況很穩定。

    夕紀到醫院的商店買了甜面包和罐裝咖啡,一邊檢閱抽血等資料,一邊解決早餐。

     之後,便來到病房開始巡房。

    夕紀目前負責的患者共有八人,八人均超過六十歲。

    人的心髒大多在這個年紀開始出毛病。

     中塚芳惠即将滿七十九歲,三天前住院,腹部有一個大動脈瘤。

    腫瘤約有雞蛋大小。

    雖依診斷結果而異,但腹部大動脈瘤的手術成功率很高,一般都會立刻進行手術。

     一看到夕紀,中塚芳惠便不安地眨眨眼。

     “手術的日子決定了嗎?”她第一個問的總是這個問題,想必是很在意吧。

     “現在還在和主治醫師談。

    我們看中塚女士的身體狀況來決定。

    ” 夕紀量了體溫,溫度有點高,告知中塚芳惠之後,她的臉色便暗了下來。

     “還是因為肝髒?” “可能性很高,之後還會再驗一次血。

    您家人今天有來嗎?” “我女兒女婿應該會來。

    ” “那麼,等他們到了之後,麻煩通知護士一聲,山内醫生想跟你們讨論以後的事情。

    ” 中塚芳惠默默點頭,心驚膽跳,不知醫生到底要說什麼。

    夕紀再次擠出笑容,說了聲我回頭再來,便離開了病床。

     正确地說,她出毛病的不是肝髒,而是膽管。

    她的膽管發炎,大動脈瘤便是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

    而且,她罹患的并不是單純的膽管炎,恐怕有癌細胞侵襲,因此這方面也必須盡快處理。

     癌與大動脈瘤,要先進行哪一項手術,這是最難取決的問題。

    外科的主治醫師每天讨論這個問題,但尚未得到結論。

     他們已将一切情形告知中塚芳惠的女兒女婿,他們詢問可否同時進行兩項手術。

    患者家屬打算畢其功于一役的心情不難理解,但身為醫師,隻能肯定表示絕不可行。

    單單其中一項手術,便會造成高齡的中塚芳惠莫大的身體負擔,更何況在技術上原本就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