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市委書記的“接風宴”
關燈
小
中
大
汽車在一座冬青樹簇擁着的院落前停下,老鐘下得車來,接了按歐式雕欄大門上的門鈴,告訴任天嘉,這就是孟書記的家。
任天嘉悄悄檢查了一下自己的裝束,矜持地打量着這座雙陽市最高首長的私邸。
這裡是一處起伏有緻的丘陵小區,距市區大概有十公裡左右,幾十幢各式風格的小樓點綴其間,每戶都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彎彎曲曲的石闆小路将這些獨立式的别墅樓三五成群地分割成不規則的幾何圖形,一條瀝青車道是小區通往外界的唯一路徑。
她聽說市裡五大班子成員都集中居住在一個小區内,但這裡的清幽與時尚還是讓她暗自驚訝。
要知道,在京城裡,部長一級的幹部也住不上這般氣派的房子! 來開門的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
雖然胸前的圍裙和身上的染花罩衫表明了她的身份,任天嘉還是為她的清麗秀氣所打動。
沒想到市委書記家的小保姆都像出水芙蓉一樣超凡脫俗。
她一下子想起留在北京的女兒,心裡油然喜歡上了這個頭一次見面的女孩子。
“您是任市長吧?請到屋裡坐吧,姑父來過電話了,他馬上就回來。
” 任天嘉随着小保姆穿過甬道進到客廳裡。
這幢别墅外表看起來很顯幾分豪華,内裡卻不見新潮之處,不僅裝修落伍,家具也多是老款式,沙發後側那盞落地燈,還是不鏽鋼燈柱,塑料燈罩也被烤糊了一塊,顯得多少有些寒酸。
任天嘉接過小保姆斟的茶杯,和藹地與她聊起來。
她叫苗苗,是孟憲梁老伴兒的侄女,因為家裡窮而辍學,前年從貴州老家來到雙陽投奔姑媽,一直住在這裡幫着打點兒家務事。
由于姑媽腦血栓後遺症導緻半身不遂,行動不便,這個家也就真的離不開這麼個人。
任天嘉留心打量這個比自己女兒大不了幾歲的女孩子,齊齊的劉海下,一雙彎彎的柳葉眉,杏核般的眼睛裡含着幾許羞澀、幾許妩媚,橢圓臉蛋很細嫩,沒有農家女兒通常的那種酡紅,個兒頭不高,卻顯得瓷實圓潤。
不過任天嘉依稀覺得,她的眉宇間隐約有幾分淡淡的憂郁。
說話間,孟憲梁回來了。
雖然臉上面露倦意,他的興緻卻很高,不像在市委大樓裡那樣嚴肅,而是談笑風生。
今天是星期五,前天他就約任天嘉周末到家裡吃頓便飯。
任天嘉婉拒,他笑着說:“你隻身一人來到雙陽市這麼長時間了,無論是作為兄長還是班子裡的一班之長,我都應該為你接接風啊,不然遠馳書記知道了,還不得罵我一通!” 苗苗在廚間張羅,兩人唠起家常。
孟憲梁的家庭結構與任天嘉差不多,比較簡單,老伴兒提前辦了病退,一直卧床在家,唯一的兒子在英國留學,現在已經在讀碩士了,學的是精算師專業,這是國内金融保險業極缺的冷門,父親希望他畢業後回國發展,兒子卻想在國外打拼一番,“都說要想方設法招攬人才,可是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想當‘海歸’,咱們的政策看來真是有問題。
”孟憲梁無奈地笑着搖頭。
牆上是一幀大照片,孟憲梁正在與兒子置枰手談。
這是個很陽光的大男孩兒,長得像父親一樣帥氣。
任天嘉想,如果不是有個病人,這個家庭倒是很美滿的,隻是現在兒子遠涉重洋孤身在外,老伴兒又卧病不起,作為一家之主的市委書記,肯定也要背負很重的生活壓力。
工夫不大,苗苗請兩人去餐廳。
孟憲梁歉意地表示得先上樓打點一下病号,任天嘉提出要跟上去探望,他略一遲疑,領着她登上二樓。
這是一間廂房卧室,面積不大,又被一張寬大的雙人床占據了多半空間,更令人意外的是,地中央竟然立着一隻已經多年難得一見的小火爐,爐膛裡火燒得很旺,一進屋便有一股熱氣撲面而來。
病人半倚在一輛輪椅上,任天嘉一眼看出,這已不是一般性的半身不遂症,而是接近于植物人症狀。
說是孟憲梁的老伴兒,但從外表看,足足像大她丈夫二十歲的老太婆,不僅滿頭白發,而且臉上手上的皮膚都像樹皮一樣蒼老萎縮,更嚴重的是,兩隻眼睛空洞無物,隻有眼球間或轉動、喉嚨裡不時發出的哮喘聲還能表示這個人依舊活着。
“她這病不能吹空調,所以隻能用爐子取暖。
”孟憲梁見任天嘉額頭上沁出細細的汗珠,解釋道。
他接過苗苗手裡的湯碗,坐在病人對面的矮凳上,用調羹給她喂面片湯。
他做得很耐心,不時用紙巾給老伴兒擦拭溢出嘴角的飯湯。
病人吞咽困難,好一陣子,一碗面片湯才喂下去。
孟憲梁溫柔地把老伴兒的身子往上扶了扶,附在她耳邊大聲贊許道:“你今天晚上吃的不少,表現很好。
這位是任市長,特地來看望你。
大家都這麼關心你,你要好好養病,早些好起來,是吧?行了,一會兒讓苗苗給你洗洗,早些睡吧!” 下樓梯時,望着前面孟憲梁高大魁梧的身材,想着剛才他對老伴兒那份愛憐與體貼,任天嘉忽然有一些感動,同時也覺得,這個男人啊,真是難以捉摸,看他在妻子面前的表現,誰能想像到他在市委辦公樓裡那副嚴厲冷漠不苟言笑的形象呢? 餐桌上擺設很簡單,隻有四個中盤和一缽蛋花羹。
孟憲梁開玩笑說,這是嚴
任天嘉悄悄檢查了一下自己的裝束,矜持地打量着這座雙陽市最高首長的私邸。
這裡是一處起伏有緻的丘陵小區,距市區大概有十公裡左右,幾十幢各式風格的小樓點綴其間,每戶都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彎彎曲曲的石闆小路将這些獨立式的别墅樓三五成群地分割成不規則的幾何圖形,一條瀝青車道是小區通往外界的唯一路徑。
她聽說市裡五大班子成員都集中居住在一個小區内,但這裡的清幽與時尚還是讓她暗自驚訝。
要知道,在京城裡,部長一級的幹部也住不上這般氣派的房子! 來開門的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
雖然胸前的圍裙和身上的染花罩衫表明了她的身份,任天嘉還是為她的清麗秀氣所打動。
沒想到市委書記家的小保姆都像出水芙蓉一樣超凡脫俗。
她一下子想起留在北京的女兒,心裡油然喜歡上了這個頭一次見面的女孩子。
“您是任市長吧?請到屋裡坐吧,姑父來過電話了,他馬上就回來。
” 任天嘉随着小保姆穿過甬道進到客廳裡。
這幢别墅外表看起來很顯幾分豪華,内裡卻不見新潮之處,不僅裝修落伍,家具也多是老款式,沙發後側那盞落地燈,還是不鏽鋼燈柱,塑料燈罩也被烤糊了一塊,顯得多少有些寒酸。
任天嘉接過小保姆斟的茶杯,和藹地與她聊起來。
她叫苗苗,是孟憲梁老伴兒的侄女,因為家裡窮而辍學,前年從貴州老家來到雙陽投奔姑媽,一直住在這裡幫着打點兒家務事。
由于姑媽腦血栓後遺症導緻半身不遂,行動不便,這個家也就真的離不開這麼個人。
任天嘉留心打量這個比自己女兒大不了幾歲的女孩子,齊齊的劉海下,一雙彎彎的柳葉眉,杏核般的眼睛裡含着幾許羞澀、幾許妩媚,橢圓臉蛋很細嫩,沒有農家女兒通常的那種酡紅,個兒頭不高,卻顯得瓷實圓潤。
不過任天嘉依稀覺得,她的眉宇間隐約有幾分淡淡的憂郁。
說話間,孟憲梁回來了。
雖然臉上面露倦意,他的興緻卻很高,不像在市委大樓裡那樣嚴肅,而是談笑風生。
今天是星期五,前天他就約任天嘉周末到家裡吃頓便飯。
任天嘉婉拒,他笑着說:“你隻身一人來到雙陽市這麼長時間了,無論是作為兄長還是班子裡的一班之長,我都應該為你接接風啊,不然遠馳書記知道了,還不得罵我一通!” 苗苗在廚間張羅,兩人唠起家常。
孟憲梁的家庭結構與任天嘉差不多,比較簡單,老伴兒提前辦了病退,一直卧床在家,唯一的兒子在英國留學,現在已經在讀碩士了,學的是精算師專業,這是國内金融保險業極缺的冷門,父親希望他畢業後回國發展,兒子卻想在國外打拼一番,“都說要想方設法招攬人才,可是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想當‘海歸’,咱們的政策看來真是有問題。
”孟憲梁無奈地笑着搖頭。
牆上是一幀大照片,孟憲梁正在與兒子置枰手談。
這是個很陽光的大男孩兒,長得像父親一樣帥氣。
任天嘉想,如果不是有個病人,這個家庭倒是很美滿的,隻是現在兒子遠涉重洋孤身在外,老伴兒又卧病不起,作為一家之主的市委書記,肯定也要背負很重的生活壓力。
工夫不大,苗苗請兩人去餐廳。
孟憲梁歉意地表示得先上樓打點一下病号,任天嘉提出要跟上去探望,他略一遲疑,領着她登上二樓。
這是一間廂房卧室,面積不大,又被一張寬大的雙人床占據了多半空間,更令人意外的是,地中央竟然立着一隻已經多年難得一見的小火爐,爐膛裡火燒得很旺,一進屋便有一股熱氣撲面而來。
病人半倚在一輛輪椅上,任天嘉一眼看出,這已不是一般性的半身不遂症,而是接近于植物人症狀。
說是孟憲梁的老伴兒,但從外表看,足足像大她丈夫二十歲的老太婆,不僅滿頭白發,而且臉上手上的皮膚都像樹皮一樣蒼老萎縮,更嚴重的是,兩隻眼睛空洞無物,隻有眼球間或轉動、喉嚨裡不時發出的哮喘聲還能表示這個人依舊活着。
“她這病不能吹空調,所以隻能用爐子取暖。
”孟憲梁見任天嘉額頭上沁出細細的汗珠,解釋道。
他接過苗苗手裡的湯碗,坐在病人對面的矮凳上,用調羹給她喂面片湯。
他做得很耐心,不時用紙巾給老伴兒擦拭溢出嘴角的飯湯。
病人吞咽困難,好一陣子,一碗面片湯才喂下去。
孟憲梁溫柔地把老伴兒的身子往上扶了扶,附在她耳邊大聲贊許道:“你今天晚上吃的不少,表現很好。
這位是任市長,特地來看望你。
大家都這麼關心你,你要好好養病,早些好起來,是吧?行了,一會兒讓苗苗給你洗洗,早些睡吧!” 下樓梯時,望着前面孟憲梁高大魁梧的身材,想着剛才他對老伴兒那份愛憐與體貼,任天嘉忽然有一些感動,同時也覺得,這個男人啊,真是難以捉摸,看他在妻子面前的表現,誰能想像到他在市委辦公樓裡那副嚴厲冷漠不苟言笑的形象呢? 餐桌上擺設很簡單,隻有四個中盤和一缽蛋花羹。
孟憲梁開玩笑說,這是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