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像您那樣,對患者對周圍的人大撒其謊的行為,我倒不認為是好事!”
“大撒其謊,指的是什麼?”
“例如,像對石倉老人那樣。
”小橋帶着挑戰的神态盯視直江。
“那是對待癌症患者時我們的想法不同而已。
石倉老人和花城小姐的情況不可相提并論。
” “是這樣嗎?” “患者有患者的私生活,我們做醫師的應該為他們保密!” “……” “總而言之,她不是普通的人,是世間以好奇的眼光注視着的歌星。
雜志社要來刨根問底,事先在思想上就該有所準備。
” “這一點,我是知道的,隻是……” “隻是什麼?”直江反問。
“倘若是這麼重大的事,您如果事先對我說一聲就好了。
” “我該對你說些什麼呢?” “花城純子雖然堕胎了,但對外要說闌尾炎手術。
如果我知道這些事,就不會那麼說了。
” 直江在窗前從右向左緩緩移動了一下。
“您雖然對護士們說了,可對我什麼也沒說。
如果您能鄭重告訴我,我也不會信口開河了。
” 直江停在窗戶的右端,重新轉過身來朝小橋說: “你大概知道自己是個醫生吧?” “當然知道。
” “你既不是護理員也不是見習護士。
你站在可以了解所有患者秘密的醫生的立場上。
” “……” “花城純子堕胎一事,該不該對外人說你自己難道判斷不出來嗎?” “不,這個……” “醫生這一職業在此種意義上不同于其他職業。
” “這一點我也知道。
不過,隻因為她是歌星就給予特殊待遇,是否有點過分了?” “你是不是在認識問題方面有些偏激?” “為什麼呢?” “為患者保守秘密,與她是不是歌星毫無關系。
隻要是醫生就有義務為所有患者這樣做。
” “……” “我倒不想特别對你進行說教。
”直江從窗台邊走回來坐到椅子上,繼續說,“你讀過《醫師法》嗎?” “嗯。
”小橋暧昧地回答,他隻知道有《醫師法》,卻沒讀過。
“大學的教授和院部的職員們盡管都讀文獻、讀論文,可讀過《醫師法》和《健康保險法》的人卻寥寥無幾。
你也沒讀過。
” 小橋被擊中要害,馬上低頭回避。
“為患者保守秘密是《醫師法》的基礎。
即使沒讀過《醫師法》,醫生也該知道,這是常識。
” 直江所說的小橋完全懂得,但他可不想正式道歉。
他深知,直江所說的是正确的,然而,患者不過是個二十歲上下的小姑娘。
她也不過是歌唱得好些才被捧為歌星的。
雖然小橋内心也承認她的私生活很重要,但也覺得她不就是個流行歌手嗎?小橋輕視她,而直江似乎并不在乎這些。
“總之,關于花城純子的事今後不管問到什麼,希望你不要對外人說。
” “我知道啦。
” 小橋也覺得像這種麻煩事,自己還是離得遠些為好。
“還有關于報上的報道,你可以改口說:‘對方問到是不是堕胎了時,我隻做過啊的回答而已。
’” “這事會帶來嚴重後果嗎?” “這個醫院有很多知名人士來住院。
如果内部的醫生不能為他們保守秘密,那麼患者就會敬而遠之,不光顧了。
” “知名人士那麼重要嗎?” “他們會住進高級病房來。
既然我們有那麼多高價病房,來住這樣病房的人自然是我們最尊貴的客人啊。
” “我對于搞病房差價,即像咱們醫院的這種做法很反感。
”小橋的眼裡表現出憤怒,“同樣是病人,偏要按金錢來定義治療差别。
我不贊成院長‘發财至上’的做法。
” “我說,這同發财至上可不一樣。
” 直江把茶幾中央的煙灰缸拉過來,磕落了煙灰。
“院長想發财倒是事實,但是,給病房定等級卻不是院長的責任。
” “這是為什麼呢?發瘋似的設置特等、一等那種豪華病房和靠着它發财的不都是院長所為嗎?” “一點不錯,那是院長設置的。
然而,僅僅看到這些還不夠。
” “這是什麼意思呢?” “設置豪華病房,是因為有人需要它!” “需要?” “正是。
是因為有那麼一些患者說一天一萬五千日元也行,他們想住進一個比别人好的病房裡。
為此,院長才設置了它。
” “……” “一件事,不可能僅靠一方獨斷就能辦成。
因為有需求的人,自然也會出現供給的人。
” 小橋語塞了。
經他這麼一說,覺得事實也是如此。
“醫學部的教授除了收取正常的診察費、手術費之外,還收謝禮。
這是因為有些人死乞白賴地不惜高價請教授給他看病引起的。
不隻是教授一方的責任。
” “教授的情況我不大知道。
” “因為你還是無名小輩,當然不知道。
”被說成是無名小輩,小橋忽然一怔。
“那麼,您在大學時也……” “送給我的全收了。
”直江叼着煙卷嘿嘿笑了,“我在這裡是私人醫院雇用的醫生,就不能像以前那麼幹了。
” “您對在這裡供職不能像在大學時那樣憑手術收取謝禮感到不滿嗎?” “并沒感到不滿。
” 直江悠悠地噴着煙霧。
“總之,我認為那種隻要拿出錢來,請好大夫做手術、住好病房的事,怎麼也不是正确的。
” “是這樣嗎?” “怎麼不是呢?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不管有錢人也好,窮人也罷,在生命這方面沒有價值之分。
盡管如此,對生命至關緊要的醫療卻要以有無金錢劃出等級來,這能說是好事嗎?”小橋說到這兒,喘了一口氣,“有錢人住進一天一萬五千日元的病房裡,沒錢人連位好醫生都得不到。
這樣,就同明治、江戶時代沒有差别了。
不,比那時更糟。
” “不是那麼回事。
”直江把煙灰磕到煙灰缸裡,“明治和江戶時代就不用說了,甚至在昭和之初,沒有錢的人,哪裡還能挑選好醫生壞醫生?就連找個醫生看看都辦不到。
臨死前找個醫生給看看而後死去那就算很好的了。
那同現在情況無不可同日而語。
“你所要說的并不單單是患者能不能得到治療這一問題,而是更進一步得到好病房、得到好醫生,能夠舒舒服服地專心療養的問題,也就是醫療的‘質’的問題。
” “對,是這樣。
” “我國在個别地方還有無醫村。
除了這樣極端的例子以外,在今天的日本,大體上普及了最起碼的醫療機構,即有病看醫生。
” “然而,它的内容……” “是的,是由剛從大學畢業的醫生看,還是由經驗豐富的好醫生看,這裡是有差别的。
然而,用保險制度卻可以保證每人都能得到治療這一最起碼的底線。
” “這樣一來,醫療上仍會存有差别。
” “這是必然的。
” 直江的臉因受到窗外的光線照射,隻有右半臉是明亮的。
“最低條件總算得到保證,再往下就靠個人的聰明才智了。
有錢人可以住特等病房,請教授動手術;沒錢人住大病房,用你這樣的醫生治療,除此之外,别無他法。
” 聽到“用你
”小橋帶着挑戰的神态盯視直江。
“那是對待癌症患者時我們的想法不同而已。
石倉老人和花城小姐的情況不可相提并論。
” “是這樣嗎?” “患者有患者的私生活,我們做醫師的應該為他們保密!” “……” “總而言之,她不是普通的人,是世間以好奇的眼光注視着的歌星。
雜志社要來刨根問底,事先在思想上就該有所準備。
” “這一點,我是知道的,隻是……” “隻是什麼?”直江反問。
“倘若是這麼重大的事,您如果事先對我說一聲就好了。
” “我該對你說些什麼呢?” “花城純子雖然堕胎了,但對外要說闌尾炎手術。
如果我知道這些事,就不會那麼說了。
” 直江在窗前從右向左緩緩移動了一下。
“您雖然對護士們說了,可對我什麼也沒說。
如果您能鄭重告訴我,我也不會信口開河了。
” 直江停在窗戶的右端,重新轉過身來朝小橋說: “你大概知道自己是個醫生吧?” “當然知道。
” “你既不是護理員也不是見習護士。
你站在可以了解所有患者秘密的醫生的立場上。
” “……” “花城純子堕胎一事,該不該對外人說你自己難道判斷不出來嗎?” “不,這個……” “醫生這一職業在此種意義上不同于其他職業。
” “這一點我也知道。
不過,隻因為她是歌星就給予特殊待遇,是否有點過分了?” “你是不是在認識問題方面有些偏激?” “為什麼呢?” “為患者保守秘密,與她是不是歌星毫無關系。
隻要是醫生就有義務為所有患者這樣做。
” “……” “我倒不想特别對你進行說教。
”直江從窗台邊走回來坐到椅子上,繼續說,“你讀過《醫師法》嗎?” “嗯。
”小橋暧昧地回答,他隻知道有《醫師法》,卻沒讀過。
“大學的教授和院部的職員們盡管都讀文獻、讀論文,可讀過《醫師法》和《健康保險法》的人卻寥寥無幾。
你也沒讀過。
” 小橋被擊中要害,馬上低頭回避。
“為患者保守秘密是《醫師法》的基礎。
即使沒讀過《醫師法》,醫生也該知道,這是常識。
” 直江所說的小橋完全懂得,但他可不想正式道歉。
他深知,直江所說的是正确的,然而,患者不過是個二十歲上下的小姑娘。
她也不過是歌唱得好些才被捧為歌星的。
雖然小橋内心也承認她的私生活很重要,但也覺得她不就是個流行歌手嗎?小橋輕視她,而直江似乎并不在乎這些。
“總之,關于花城純子的事今後不管問到什麼,希望你不要對外人說。
” “我知道啦。
” 小橋也覺得像這種麻煩事,自己還是離得遠些為好。
“還有關于報上的報道,你可以改口說:‘對方問到是不是堕胎了時,我隻做過啊的回答而已。
’” “這事會帶來嚴重後果嗎?” “這個醫院有很多知名人士來住院。
如果内部的醫生不能為他們保守秘密,那麼患者就會敬而遠之,不光顧了。
” “知名人士那麼重要嗎?” “他們會住進高級病房來。
既然我們有那麼多高價病房,來住這樣病房的人自然是我們最尊貴的客人啊。
” “我對于搞病房差價,即像咱們醫院的這種做法很反感。
”小橋的眼裡表現出憤怒,“同樣是病人,偏要按金錢來定義治療差别。
我不贊成院長‘發财至上’的做法。
” “我說,這同發财至上可不一樣。
” 直江把茶幾中央的煙灰缸拉過來,磕落了煙灰。
“院長想發财倒是事實,但是,給病房定等級卻不是院長的責任。
” “這是為什麼呢?發瘋似的設置特等、一等那種豪華病房和靠着它發财的不都是院長所為嗎?” “一點不錯,那是院長設置的。
然而,僅僅看到這些還不夠。
” “這是什麼意思呢?” “設置豪華病房,是因為有人需要它!” “需要?” “正是。
是因為有那麼一些患者說一天一萬五千日元也行,他們想住進一個比别人好的病房裡。
為此,院長才設置了它。
” “……” “一件事,不可能僅靠一方獨斷就能辦成。
因為有需求的人,自然也會出現供給的人。
” 小橋語塞了。
經他這麼一說,覺得事實也是如此。
“醫學部的教授除了收取正常的診察費、手術費之外,還收謝禮。
這是因為有些人死乞白賴地不惜高價請教授給他看病引起的。
不隻是教授一方的責任。
” “教授的情況我不大知道。
” “因為你還是無名小輩,當然不知道。
”被說成是無名小輩,小橋忽然一怔。
“那麼,您在大學時也……” “送給我的全收了。
”直江叼着煙卷嘿嘿笑了,“我在這裡是私人醫院雇用的醫生,就不能像以前那麼幹了。
” “您對在這裡供職不能像在大學時那樣憑手術收取謝禮感到不滿嗎?” “并沒感到不滿。
” 直江悠悠地噴着煙霧。
“總之,我認為那種隻要拿出錢來,請好大夫做手術、住好病房的事,怎麼也不是正确的。
” “是這樣嗎?” “怎麼不是呢?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不管有錢人也好,窮人也罷,在生命這方面沒有價值之分。
盡管如此,對生命至關緊要的醫療卻要以有無金錢劃出等級來,這能說是好事嗎?”小橋說到這兒,喘了一口氣,“有錢人住進一天一萬五千日元的病房裡,沒錢人連位好醫生都得不到。
這樣,就同明治、江戶時代沒有差别了。
不,比那時更糟。
” “不是那麼回事。
”直江把煙灰磕到煙灰缸裡,“明治和江戶時代就不用說了,甚至在昭和之初,沒有錢的人,哪裡還能挑選好醫生壞醫生?就連找個醫生看看都辦不到。
臨死前找個醫生給看看而後死去那就算很好的了。
那同現在情況無不可同日而語。
“你所要說的并不單單是患者能不能得到治療這一問題,而是更進一步得到好病房、得到好醫生,能夠舒舒服服地專心療養的問題,也就是醫療的‘質’的問題。
” “對,是這樣。
” “我國在個别地方還有無醫村。
除了這樣極端的例子以外,在今天的日本,大體上普及了最起碼的醫療機構,即有病看醫生。
” “然而,它的内容……” “是的,是由剛從大學畢業的醫生看,還是由經驗豐富的好醫生看,這裡是有差别的。
然而,用保險制度卻可以保證每人都能得到治療這一最起碼的底線。
” “這樣一來,醫療上仍會存有差别。
” “這是必然的。
” 直江的臉因受到窗外的光線照射,隻有右半臉是明亮的。
“最低條件總算得到保證,再往下就靠個人的聰明才智了。
有錢人可以住特等病房,請教授動手術;沒錢人住大病房,用你這樣的醫生治療,除此之外,别無他法。
” 聽到“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