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直江錯後一步走着,不安地問。

     “沒辦法呀。

    ” “我們也要這麼說嗎?” “當然!” 直江直視前方回答說,兩手插進白大褂衣袋裡。

     那位門診患者仍舊呆呆地坐在圓椅上。

    病曆上寫着五十五歲,但他兩鬓已明顯斑白,頭發稀疏,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得多。

     “您在哪兒上班?” “東京都政府。

    ” 這位叫作桑名的人手捂着脖子回答說。

     “您現在……” “剛剛拍了張片子。

    ” X光線醫師很快拿來了一張片子插到觀察箱上。

     X光照片分正面、斜面、前屈、後屈等六個部分,全部正常。

     “頸骨方面用不着擔心。

    ” 直江一邊往病曆上填寫醫生意見一邊說道。

     “可是,有點疼。

    ” 桑名一本正經地觀察着插在觀察箱裡的自己的骨骼圖像。

    頸部由七塊頸骨組成,再往上就是頭骨,有個白色的大陰影。

     “當頸部搖轉的瞬間,其肌肉受抻,裡面的血管和肌膜會部分損傷,因此,頸根部會出現酸痛,但并不是骨折或脫臼。

    ” “這麼說,依然是頭部震顫症啦?” “震顫這一詞是表達受傷動機的,作為專門的病名很不妥帖。

    總之,頸部在空間像鞭子那樣柔軟顫動,被閃了一下,說它是震顫症也并非不可,然而我從不使用這種叫法。

    ” “那麼,該怎麼叫好呢?” “按理該叫頸椎扭傷。

    ” “扭傷?” 桑名又一次仔細地看了看X光底片。

     颚骨的前方有一排牙齒,其中特别明顯的就是那顆金牙。

     桑名一邊看一邊捂着脖子。

     “總之,支撐這些骨頭的環節暫時松動了。

    ” 直江說這話時,門口出現了警官和一個年輕人。

    三天前的夜晚,這位警官曾送過來一個滿臉是血的醉漢,因而相識。

     “怎麼樣,大夫?” “并不嚴重,不過,要一個月後才能痊愈。

    ” “需要住院嗎?” “沒有必要,靜靜地休養兩三天就行了。

    不過這種扭傷經過一天以後,反而會加劇疼痛的。

    ” “骨頭方面怎麼樣?” “都很正常。

    ” “聽說骨頭沒事!” 警官向木然站在身後的青年說。

    青年穿着黃底綠條紋的花哨毛衣。

     “你就是撞車人?” 直江問他時,青年像受驚了似的擡起頭。

     “住在哪裡?” “世田谷區三軒茶屋……”青年報完地址,然後說他是L大學的二年級學生。

     “是你的車撞的?” “他開的是輛流線型的賽車,被撞的一方僅壞了保險杠,而他自己的車卻壞了前車燈和不少零件。

    ”警官代他答道。

     “肯定是加入保險的喽?” “是的。

    ”青年仍側着臉回答。

     倫子在一旁迅速地把青年的住址和電話号碼記到病曆卡片上。

     “要打針啦。

    ” 桑名回過頭來看了青年一眼,然後走向旁邊的治療室去了。

     “我還要詳細調查一些事,你先到候診室去等一等。

    ” 聽了警官的指示,青年走出房間。

    直江在病曆上寫上病名和診斷經過。

     “大夫,上次被塞進廁所的那小子還老實嗎?” “還行。

    ” “他的夥伴們來過嗎?” “好像來過一次,不過,我沒見到。

    ” “是嗎,我總覺得後來會給您找些什麼麻煩,實在放心不下。

    ” “是找了些麻煩。

    ” “怎麼?”警官為這句一針見血的話着了慌。

     “發生了什麼事?” “住院時,預支的那三萬日元押金,眼看就用完了。

    ” “是嗎?”警官突然聽到醫療費的事,仿佛是自己的事一樣惶恐了,“患者知道這件事嗎?” “他當然知道,可就是不想掏錢。

    ” “還剩多少錢?” “昨天聽會計說還能住兩天。

    ” “兩天?” “他住的病房一天要三千日元,三萬日元的押金很快就用光,若不是我告訴不要給他頭部拍片,恐怕……” “對不起!” “你代他道歉又能怎樣呢?” “是啊,這夥人難道能沒錢?” “當初對他明确講過,押金用完馬上出院。

    ” “現在傷口如何?” “個别部位正在化膿。

    ” “化膿了?” “即使出院了,他還可以在門診上治療。

    ” 直江說完站起身來,用消毒液洗了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