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發射升空

關燈
1 佃跟山崎坐的車已經在山路上行駛了将近一個小時。

    天還沒完全亮,即将升起的太陽把東方的天空染成一片明黃色,美得讓人忘卻了言語。

     剛過完年,現在是一月七日的早晨。

     坐在四驅車駕駛席上的人是帝國重工的淺木,他們正前往位于茨城縣山中、新近建設的帝國重工試驗場。

    這天,帝國重工将在試驗場進行代号為“單調”(monotone)的新型氫發動機燃燒實驗。

    佃制作所的閥門通過了一系列品質測試,目前已進入最終階段。

    眼前是開拓零部件供應道路上最後且最大的一道難關。

     行駛在山路上的車子前方出現了試驗場的大門。

    穿過大門,就來到了建有巨大方形實驗塔的場地。

     昨天所有實驗準備已經完成,實驗塔中靜靜端坐着身着銀色長裙的新型發動機,在黎明前清澈的空氣中等待。

    那個真空推力一百三十噸、比推力六百秒的高性能發動機,就是以赢得國際宇宙航空領域先進地位為唯一目标的“星塵計劃”的主幹。

     佃制作所為那台發動機提供了約四十個品種、數量多達八十個閥門。

     這幾天來,山崎一直跟其他研究員一道,在帝國重工研究所旁觀發動機組件的組裝工作。

    此時他正百感交集地凝視着發動機。

     一直沒有停息的沉重發動機的轟鳴聲現在變得更大了,裝滿液氧和液氫的槽車排成一列,順着發動機背後的開口進入其中。

     淺木把車停好後,帶領佃等人走向試驗場内部。

     “前面這條路被稱為‘松廊’。

    ”走在通往研究室最深處的走廊上時,淺木這樣說道,“佃先生和山崎先生是頭一批走進這裡的外部人員。

    ” 電梯門一關上,就開始迅速下降。

     進行發動機燃燒實驗的實驗室位于地下十二米深的地方,這裡有厚重的水泥牆防護,是兼具頂級防爆結構的現代要塞。

     已經有許多研究員在實驗室裡來回忙碌了。

    他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中央大屏幕上映出的實驗塔。

    此時發動機開始進行液氧注入準備,佃看在眼裡,仿佛身在火箭發射場管制塔注視發射前的火箭一樣心情昂揚。

     原本坐在中間椅子上盯着屏幕的人發現佃等人進來,便緩緩走了過來。

    是财前。

     “我等您很久了。

    ” 财前說完,帶着佃和山崎在實驗室裡轉了一圈,向他們介紹研究員。

    總共約有五十人,有人表示歡迎,有人闆着臉點點頭,反應各不相同。

     “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心境還是很複雜的。

    ” 大緻介紹一圈後,财前邊說邊請佃他們在中央控制台邊的椅子上落座。

     “不怕冒犯地說,我們畢竟在技術研發上被城鎮中小企業搶了先啊。

    其實還有部分研究員覺得佃制閥門沒什麼了不起呢。

    ” “因為是核心零部件啊。

    ” 聽了佃的話,财前默默點頭,目光飄向遠方。

     “對。

    而且閥門系統是懸在我們心頭多年的問題——正如對佃先生那樣。

    ” 佃回想起當年,點了點頭。

     “當時我簡直無法相信我的眼睛。

    火箭為什麼會偏離軌道?直到現在我都會夢見當時的場景。

    我坐在一片騷動的管制室内,隻能無助地看着它偏離軌道航線。

    那時候,我真的感到茫然。

    不過看着那個畫面時,我竟完全沒有去想責任之類的問題,我心裡隻有一個想法。

    為什麼?就這個疑問而已。

    不過,後來查明原因是電磁閥運作不良時,我一下就接受了。

    因為那是最複雜的零部件之一。

    ” “一點沒錯。

    ” 财前說着,看向屏幕上映出的美麗銀色發動機。

     佃繼續道:“當時,我們其實是想從法國進口零部件的,隻是法國擔心日本的火箭發射技術超過他們,就限制了高新技術零部件的出口。

    然而使用舊閥門會使精度下降,我們就隻能自主研發了。

    那是個十分無奈的決策,事實上研發過程也非常艱辛。

    ” 為了趕上發射日程,研發節奏被設定得極快。

     品質、交期、成本,還有研發時的艱難。

    佃不打算把發射失敗歸罪于交期太短,可是,如果有更長的反複實驗時間,結果或許就不一樣了。

     “閥門系統作為核心部件,如果要變更,就要伴随大規模的設計變更。

    ”财前說。

     “正是如此。

    當時的情況更加特殊,最終設計審查結束後,我們為配合新的閥門改變了發動機設計。

    雖然我不想承認,不過可能真的操之過急了。

    從某些角度來看,這次的情況也有點相似啊。

    ” “情況或許相似,但内容完全不同。

    ” 聽了财前的話,佃用力點點頭。

     液氧、液氫燃料注入完成花費了将近兩個小時,研究人員已經準備好徹夜進行燃燒實驗以獲取數據。

    預定上午十點開始的發動機燃燒實驗,瞬間就近在眼前了。

     “燃燒實驗倒數二百七十秒。

    ” 擴音器裡傳出富山宣布實驗開始的聲音。

    緊接着,如同正式發射現場一樣,實驗室裡響起了自動倒數廣播。

    氣氛越來越緊張,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中央大屏幕上。

     佃眼睛一眨不眨地凝視着屏幕上的發動機,他旁邊的山崎卻閉上了眼睛,仿佛在默默祈禱。

     “發動機點火。

    ” 富山平闆的聲音一落下,“單調”瞬間被包裹在火焰與白煙中。

     拜托了—— 然而—— “這是怎麼回事!” 屏幕上的倒數計時進行到一百五十秒時,有人發出了失控的尖叫。

    “燃料艙内壓力異常!” “發動機緊急停止!緊急停止!” 擴音器裡傳出富山的喊聲,室内一片嘩然。

     “社長,您快看!” 山崎看着屏幕,喉結顫動,目光閃爍。

     眼前映出了明顯異常的數值,那是佃供應的閥門運作情況數據,對象是保持液氧艙内壓力的主副閥門。

     “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富山面色猙獰地逼近過來,雙手用力砸向台面。

    沒有任何數據能回答他的問題。

     “檢驗,檢驗!” 周圍響起一片呼聲。

     “怎麼會這樣……” 佃茫然地看着屏幕,對這個結果感到難以置信。

    财前在他身旁,一言不發地閉上了眼睛。

     燃燒實驗徹底失敗了。

     2 “檢驗結論表明,失敗原因在于保持液氫艙内壓力的副閥門沒有運作。

    ” 燃燒實驗失敗第二天,在帝國重工築波研究所的會議室召開了會議。

     “佃制作所有什麼說法?” 聽完研究員的說明,富山沉着臉看過來。

     “本公司的檢驗團隊将燃燒實驗中用的閥門進行了拆解分析,但尚未查明原因。

    ”佃回答。

     “我說,你能不能趕緊查明啊?大家都是百忙之中抽空來開這個會的。

    ” 富山旁邊那個最先發表檢驗結果的研究員語氣非常沖。

    他叫茂木,看起來近五十歲了。

     “你可能不用趕交期,可我們要趕啊,你知不知道?” 茂木的話獲得了會議桌邊幾十個研究員和職員的贊同。

     佃反駁道:“同類型副閥門在運作測試中完全沒有問題,也沒有出現材質破損和變形,請問你們檢查過控制程序了嗎?” “控制程序沒有問題。

    ” 負責人馬上大聲宣告,同時用責難的眼神看着佃,看來是認定他想把自己的錯誤推給别人了。

     “沒有運作的不是程序,而是閥門。

    ”富山說,“别忙着怪别人,麻煩先管理好自己公司的産品吧。

    ” 佃一言不發。

     因為佃制作所的檢驗結果已經出來了。

     燃燒實驗失敗的消息給佃制作所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公司内部立刻組織了一個五人團隊來到築波,着手進行全面而仔細的檢驗工作。

     結論剛剛得出,沒有異常。

     然而,閥門就是沒有正常運作。

     “能否讓我看看其他零部件?” 佃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檢驗團隊提出了這樣的想法。

    “我們沒有在閥門本體上發現問題,如果真的存在問題,那可能是在這個零部件以外。

    ” “開什麼玩笑。

    ”富山怒斥道,“你到底知不知道昨天的燃燒實驗花了多少錢?結果因為你們的零部件沒有運作,實驗失敗了,還對項目日程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現在呢,連檢驗結果都還沒出來,你太給我們添麻煩了。

    ” “我也說了,閥門本身沒有問題。

    ”盡管佃對富山一味地指責很是氣憤,但還是強忍着怒火這樣說道。

    财前坐在圓桌中央,抱着手一動不動地聽他們争論。

     “那閥門為什麼沒有運作?”富山又說,“閥門沒有運作這是事實吧,既然如此,你就告訴我原因啊。

    ” “這我也說了,檢查閥門并沒有查出原因,所以希望能不僅限于閥門,把其他相關因素也納入調查範圍。

    ” “不好意思,閥門以外的零部件我們都進行了檢驗。

    ”富山給出了讓佃無話可說的回答,“結果沒有異常。

    ” “你們工廠是不是用的民用品标準啊?” 說出這話的是一位老資格研究員,他語氣平穩,但明顯對佃充滿不信任。

     “品質檢測的時候提交高品質産品,一旦被采納後,品質管理就松懈了。

    雖然這種事比較少見,不過此時也要考慮這個因素……” “這絕對不可能。

    ”佃終于表露出了煩躁,“我再問一次,能否将發生問題的閥門以外的零部件也讓我們檢驗一下?若不這樣,我們就永遠得不出結論了。

    ” “知道了,那你就一直檢驗到滿意為止吧。

    ” 财前這句話讓富山臉色大變。

     “部長!” “現在的優先事項是找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