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物。
如果布拉特這頭蠢驢問拉許歐克,他最擔心的噩夢是什麼,他鐵定會回答,自己最怕遇上車禍。
想想看,一個人躺在車禍現場,渾身是血,還被迫得大聲喊叫:“别碰我!離我遠一點!我被傳染了!” 他所能做的就是這樣。
他得像《聖經》裡那些麻風病患一樣,一看到有人接近,就歇斯底裡地大叫:“别碰我!我不幹淨!” 染病的第一年,他必須服安眠藥才能入睡,腦海裡種種想法與念頭盤根錯節,紊亂到無法驅散。
白天更糟,他會不由自主地号啕大哭。
他必須一直請病假,他根本就不敢去上班。
“無恥又殘忍的同性戀者,出于對整個社會怨恨與報複的病态心理,竟然努力散布病原。
” 此外,拉許歐克的牙醫師也拒絕再為他看診。
當他去醫院時,醫生與護士根本就不敢接近他。
醫生對他耳提面命,重複同一句話:“不要再當同性戀了!趕快回頭吧!” 第一次請病假後的隔天,他回到工作崗位,才知道辦公室裡流傳着一份請願書,所有同事都簽了名,堅決反對他再回到單位繼續工作。
他試着提出抗議,但終究不得不向輿論屈服,接受調職的安排。
最後,走投無路的拉許歐克帶着四十顆安眠藥,四十顆鎮靜劑,還有一大瓶威士忌,把自己鎖在寝室裡。
他親手拆開安眠藥的包裝,一顆顆吞下。
不過藥力顯然沒有奏效,他幾乎馬上開始嘔吐。
賽爾波回家時,發現拉許歐克又醉又茫然地倒在那兒,滿地都是嘔吐物。
當他一意識到拉許歐克的意圖,頓時暴跳如雷!他吼叫着,強迫拉許歐克親口承諾,絕對,絕對不再這樣做了。
《海鷗》一劇正在上演,飾演主角康士坦丁的班特站在舞台上,成為鎂光燈的焦點,閃閃發亮。
他人生的嶄新篇章,就從現在開始。
“我的青春,仿佛突然被截斷, “我感覺,自己已經活了九十年,垂垂老矣…… “我親吻你走過的土地,呼喚着你的名字,呼喚……” 他念着康士坦丁的台詞,打了個冷戰。
“我的青春,仿佛突然被截斷……” 他閉上眼睛,深呼吸。
吸入,呼出。
永遠不會發生這種事的。
不能,也不該發生。
“死同志傳播艾滋病,該死的兇手!” 他們離開夜總會時,對街醒目的塗鴉實在夠刺眼,但他們盡可能視而不見。
雖然對塗鴉視而不見,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沉默下來,加快腳步離開。
另一棟屋牆上的塗鴉更狠毒。
“艾滋病,去找珍妮(2)!”“同性戀去死!” 毋庸置疑,塗鴉者全心全意希望他們這些同性戀者去死。
拉斯穆斯與本傑明繼續走着,不過還是松開彼此的手,并且下意識地與彼此保持一步左右的距離。
這些侮辱性字眼深深地影響了他們,使他們成為驚弓之鳥。
兩人确實有理由感到害怕,不是嗎? 已有機密消息來源透露,斯德哥爾摩市的行政法院院長歐克·隆德柏,行政法院審判長尤漢·安奈爾,以及斯德哥爾摩地區防疫主治醫生卡爾·佛雷德瑞克·德榮,這些醫學界、法學界大佬組成了所謂的艾滋病“鐵三角”調查小組,負責找出被傳染者的身份與具有同性戀傾向的醫生,然而這麼做是違法的! 與“鐵三角”小組關系良好的警長漢斯·史特倫德接受訪問時表示:“我們必須對被傳染的病患采取更強硬的措施,雖然這樣聽起來有點像納粹德國,不過沒辦法,這是必要之惡。
” 《觀察員》在1987年12月報道,斯德哥爾摩省議會正規劃在梅拉倫湖的貴族島上,興建一座“HIV集中營”,把被傳染的病患通通關到那裡。
這個社會不但無法為染病者提供解藥、安撫,甚至最輕微的慰藉,反而隻會一天到晚威脅着要進行強迫登記與強制隔離。
不是這樣嗎? 數十年前,大批同性戀者被送進納粹的集中營,集體處決。
為同性戀權益奔走、奮鬥的示威者胸前都别着粉紅色三角形标志,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過去,随時都要警惕,别以為曆史不會重演! 隻要你稍微彎下腰,别人就會把你踩在腳底下。
沉默就意味着死亡。
随着劇情推展,《海鷗》進入結局高潮。
男主角康士坦丁再次遇見愛人妮娜。
為了一圓星夢,她曾将他
如果布拉特這頭蠢驢問拉許歐克,他最擔心的噩夢是什麼,他鐵定會回答,自己最怕遇上車禍。
想想看,一個人躺在車禍現場,渾身是血,還被迫得大聲喊叫:“别碰我!離我遠一點!我被傳染了!” 他所能做的就是這樣。
他得像《聖經》裡那些麻風病患一樣,一看到有人接近,就歇斯底裡地大叫:“别碰我!我不幹淨!” 染病的第一年,他必須服安眠藥才能入睡,腦海裡種種想法與念頭盤根錯節,紊亂到無法驅散。
白天更糟,他會不由自主地号啕大哭。
他必須一直請病假,他根本就不敢去上班。
“無恥又殘忍的同性戀者,出于對整個社會怨恨與報複的病态心理,竟然努力散布病原。
” 此外,拉許歐克的牙醫師也拒絕再為他看診。
當他去醫院時,醫生與護士根本就不敢接近他。
醫生對他耳提面命,重複同一句話:“不要再當同性戀了!趕快回頭吧!” 第一次請病假後的隔天,他回到工作崗位,才知道辦公室裡流傳着一份請願書,所有同事都簽了名,堅決反對他再回到單位繼續工作。
他試着提出抗議,但終究不得不向輿論屈服,接受調職的安排。
最後,走投無路的拉許歐克帶着四十顆安眠藥,四十顆鎮靜劑,還有一大瓶威士忌,把自己鎖在寝室裡。
他親手拆開安眠藥的包裝,一顆顆吞下。
不過藥力顯然沒有奏效,他幾乎馬上開始嘔吐。
賽爾波回家時,發現拉許歐克又醉又茫然地倒在那兒,滿地都是嘔吐物。
當他一意識到拉許歐克的意圖,頓時暴跳如雷!他吼叫着,強迫拉許歐克親口承諾,絕對,絕對不再這樣做了。
《海鷗》一劇正在上演,飾演主角康士坦丁的班特站在舞台上,成為鎂光燈的焦點,閃閃發亮。
他人生的嶄新篇章,就從現在開始。
“我的青春,仿佛突然被截斷, “我感覺,自己已經活了九十年,垂垂老矣…… “我親吻你走過的土地,呼喚着你的名字,呼喚……” 他念着康士坦丁的台詞,打了個冷戰。
“我的青春,仿佛突然被截斷……” 他閉上眼睛,深呼吸。
吸入,呼出。
永遠不會發生這種事的。
不能,也不該發生。
“死同志傳播艾滋病,該死的兇手!” 他們離開夜總會時,對街醒目的塗鴉實在夠刺眼,但他們盡可能視而不見。
雖然對塗鴉視而不見,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沉默下來,加快腳步離開。
另一棟屋牆上的塗鴉更狠毒。
“艾滋病,去找珍妮(2)!”“同性戀去死!” 毋庸置疑,塗鴉者全心全意希望他們這些同性戀者去死。
拉斯穆斯與本傑明繼續走着,不過還是松開彼此的手,并且下意識地與彼此保持一步左右的距離。
這些侮辱性字眼深深地影響了他們,使他們成為驚弓之鳥。
兩人确實有理由感到害怕,不是嗎? 已有機密消息來源透露,斯德哥爾摩市的行政法院院長歐克·隆德柏,行政法院審判長尤漢·安奈爾,以及斯德哥爾摩地區防疫主治醫生卡爾·佛雷德瑞克·德榮,這些醫學界、法學界大佬組成了所謂的艾滋病“鐵三角”調查小組,負責找出被傳染者的身份與具有同性戀傾向的醫生,然而這麼做是違法的! 與“鐵三角”小組關系良好的警長漢斯·史特倫德接受訪問時表示:“我們必須對被傳染的病患采取更強硬的措施,雖然這樣聽起來有點像納粹德國,不過沒辦法,這是必要之惡。
” 《觀察員》在1987年12月報道,斯德哥爾摩省議會正規劃在梅拉倫湖的貴族島上,興建一座“HIV集中營”,把被傳染的病患通通關到那裡。
這個社會不但無法為染病者提供解藥、安撫,甚至最輕微的慰藉,反而隻會一天到晚威脅着要進行強迫登記與強制隔離。
不是這樣嗎? 數十年前,大批同性戀者被送進納粹的集中營,集體處決。
為同性戀權益奔走、奮鬥的示威者胸前都别着粉紅色三角形标志,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過去,随時都要警惕,别以為曆史不會重演! 隻要你稍微彎下腰,别人就會把你踩在腳底下。
沉默就意味着死亡。
随着劇情推展,《海鷗》進入結局高潮。
男主角康士坦丁再次遇見愛人妮娜。
為了一圓星夢,她曾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