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戰計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關燈
小
中
大
将多兵衆,不可以敵,使其自累①,以殺其勢②。
“在師中吉,承天寵也”③。
①自累:指自相拖累,自相鉗制。
②以殺其勢:殺,減弱、削弱、刹住。
勢,勢力、勢頭。
殺其勢,這裡是指減弱、刹住敵軍來勢洶洶的勢頭。
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語見《易·師·象》:“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師封九二以一陽而統群陰,處于險中,然而剛而得中,得制勝之道,所以吉利,無咎,猶如秉承上天賜命一樣得寵。
【譯文】 敵軍兵強勢大,不能與他硬拼,應當設法使他們自相鉗制,以削弱他的勢頭。
正如《易經》師卦所說:将帥處于險象時,剛而得中,指揮巧妙得當,就能如同天神相助一樣吉利。
【戰例】
諸葛亮查看地勢,吩咐趙雲道:“你帶兵500人,攜帶戰鼓号角,埋伏在上遊的丘陵地帶。
隻要聽到我軍營中炮響,便擂鼓助威,隻是不許出戰。
”趙雲領命去了,第二天,曹兵前來挑戰,見蜀兵堅守不出,隻好悻悻回營。
晚上,諸葛亮見敵軍燈火熄滅,命人放響号炮。
趙雲聽到後,也吩咐鼓角齊鳴。
曹兵以為蜀兵來劫寨,急忙起床應戰,但未發現一個蜀兵。
剛剛睡下,蜀兵那邊又擂起戰鼓,曹兵還是未發現一個人影。
一連三夜,夜夜如此,搞得曹兵精疲力盡。
曹操心裡發怵,便退後30裡紮寨。
諸葛亮又請劉備渡漢水後在岸邊紮營。
次日,曹操領兵向劉備挑戰。
蜀将劉封出戰,曹操命徐晃出戰。
劉封戰不過徐晃,撥馬便跑。
蜀兵往水邊逃走,軍器馬匹散落滿地。
曹兵追趕過來,争相拾取,不戰自亂。
曹操見勢不好,忙下令鳴金收兵。
正在這時,隻見諸葛亮号旗舉起,劉備領兵殺回,黃忠、趙雲從兩翼殺來。
曹操逃到南鄭,見南鄭已被張飛、魏延攻占,隻好逃往陽平關。
諸葛亮抓住時機,急令張飛、魏延截斷曹兵糧道,又叫黃忠、趙雲去放火燒山。
曹操在陽平關聽說糧道被截、山野被燒,知道後勤方面已無保障,遂領兵出陽平關,希望以一戰之功殺敗蜀兵。
蜀兵出陣的仍是劉封,戰了幾個回合便敗走,曹操追了一陣,怕中埋伏,退回陽平關。
這時蜀兵又返身殺回,東門放火,西門呐喊,南門放火,北門擂鼓。
曹操心中大懼,急忙棄城突圍,到斜谷界口駐紮。
蜀兵殺了過來,曹操勉強出戰,被魏延一箭射掉兩個門牙,倉皇率軍逃奔許都,整個漢中丢給了劉備。
在這場戰役中,諸葛亮幾番用計都十分精妙。
他先是布置疑兵,瞞天過海,夜間擂鼓疲憊敵人,迫使曹操退後30裡。
繼而,又過河背水結營,引誘曹操前來進攻,然後設伏兵殺敵。
曹操退守陽平關後,諸葛亮又釜底抽薪,放火燒山,截斷糧道。
此後又打草驚蛇,在陽平關四座城門放火呐喊,弄得敵人心驚肉跳,迫使曹操放棄陽平關和斜谷界口,整個漢中遂落入劉備之手。
但是,隻要一聽說盧杞來到,郭子儀就會命令侍女全部下去回避。
他的兒子們不明白這是什麼原因,郭子儀回答說:“盧杞的容貌醜陋,婦人見了沒有不笑的。
我要是不叫侍女回避,她們肯定不可避免地要笑出聲來的。
盧杞心胸狹窄,會記恨在心的。
将來如果他得志,我們全家人就都活不成了。
” 郭子儀絕不是多慮,因為他知道,小人不可得罪,一定要小心加小心。
楊炎也曾與盧杞在一起共過事,兩人同任宰相。
楊炎善于理财,文才也好;而盧杞,除了巧言善辯,别無所長,但嫉賢妒能,使壞主意害人卻是拿手好戲。
兩個人在外表上也有很大不同,楊炎是個美髯公,儀表堂堂;盧杞臉上有大片藍色痣斑,相貌奇醜,形容猥瑣。
同在政事堂辦公,一同吃飯,楊炎不願同他同桌而食,經常找個借口在别處單獨吃飯。
有人趁機對盧杞挑撥說:“楊大人看不起你,不願跟你在一起吃飯。
”盧杞自然懷恨在心,便先找楊炎下屬官員過錯,并上奏皇帝。
楊炎因而憤憤不平,說道:“我的手下人有什麼過錯,自有我來處理,如果我不處理,可以一起商量,他為什麼瞞過我暗中向皇帝打小報告!”兩個人的隔閡越來越深,常常是你提出一條什麼建議,我偏偏反對,你要推薦一些人,我就推薦另一些人,總是對着幹。
當時有一個藩鎮割據勢力梁崇義發動叛亂,德宗皇帝命令另一名藩鎮李希烈去讨伐,楊炎不同意,說:“李希烈這個人,殺害了對他十分信任的養父而奪其職位,為人兇狠無情,沒有功勞卻傲視朝廷,不守法度,若是在平定梁崇義時立了功,以後更不可控制了。
” 德宗已經下定了決心,對楊炎說:“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楊炎卻不把德宗的決定放在眼裡,一再表示反對,這使對他早就不滿的皇帝更加
“在師中吉,承天寵也”③。
①自累:指自相拖累,自相鉗制。
②以殺其勢:殺,減弱、削弱、刹住。
勢,勢力、勢頭。
殺其勢,這裡是指減弱、刹住敵軍來勢洶洶的勢頭。
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語見《易·師·象》:“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師封九二以一陽而統群陰,處于險中,然而剛而得中,得制勝之道,所以吉利,無咎,猶如秉承上天賜命一樣得寵。
【譯文】 敵軍兵強勢大,不能與他硬拼,應當設法使他們自相鉗制,以削弱他的勢頭。
正如《易經》師卦所說:将帥處于險象時,剛而得中,指揮巧妙得當,就能如同天神相助一樣吉利。
【戰例】
諸葛亮妙計奪漢中
蜀兵挺進漢中,曹操親率大軍前來抵禦,兩軍于漢水兩岸隔河相對。諸葛亮查看地勢,吩咐趙雲道:“你帶兵500人,攜帶戰鼓号角,埋伏在上遊的丘陵地帶。
隻要聽到我軍營中炮響,便擂鼓助威,隻是不許出戰。
”趙雲領命去了,第二天,曹兵前來挑戰,見蜀兵堅守不出,隻好悻悻回營。
晚上,諸葛亮見敵軍燈火熄滅,命人放響号炮。
趙雲聽到後,也吩咐鼓角齊鳴。
曹兵以為蜀兵來劫寨,急忙起床應戰,但未發現一個蜀兵。
剛剛睡下,蜀兵那邊又擂起戰鼓,曹兵還是未發現一個人影。
一連三夜,夜夜如此,搞得曹兵精疲力盡。
曹操心裡發怵,便退後30裡紮寨。
諸葛亮又請劉備渡漢水後在岸邊紮營。
次日,曹操領兵向劉備挑戰。
蜀将劉封出戰,曹操命徐晃出戰。
劉封戰不過徐晃,撥馬便跑。
蜀兵往水邊逃走,軍器馬匹散落滿地。
曹兵追趕過來,争相拾取,不戰自亂。
曹操見勢不好,忙下令鳴金收兵。
正在這時,隻見諸葛亮号旗舉起,劉備領兵殺回,黃忠、趙雲從兩翼殺來。
曹操逃到南鄭,見南鄭已被張飛、魏延攻占,隻好逃往陽平關。
諸葛亮抓住時機,急令張飛、魏延截斷曹兵糧道,又叫黃忠、趙雲去放火燒山。
曹操在陽平關聽說糧道被截、山野被燒,知道後勤方面已無保障,遂領兵出陽平關,希望以一戰之功殺敗蜀兵。
蜀兵出陣的仍是劉封,戰了幾個回合便敗走,曹操追了一陣,怕中埋伏,退回陽平關。
這時蜀兵又返身殺回,東門放火,西門呐喊,南門放火,北門擂鼓。
曹操心中大懼,急忙棄城突圍,到斜谷界口駐紮。
蜀兵殺了過來,曹操勉強出戰,被魏延一箭射掉兩個門牙,倉皇率軍逃奔許都,整個漢中丢給了劉備。
在這場戰役中,諸葛亮幾番用計都十分精妙。
他先是布置疑兵,瞞天過海,夜間擂鼓疲憊敵人,迫使曹操退後30裡。
繼而,又過河背水結營,引誘曹操前來進攻,然後設伏兵殺敵。
曹操退守陽平關後,諸葛亮又釜底抽薪,放火燒山,截斷糧道。
此後又打草驚蛇,在陽平關四座城門放火呐喊,弄得敵人心驚肉跳,迫使曹操放棄陽平關和斜谷界口,整個漢中遂落入劉備之手。
盧杞連環毒計害楊炎
唐朝名将郭子儀每次會見客人的時候,常有很多侍女陪伴在他的左右。但是,隻要一聽說盧杞來到,郭子儀就會命令侍女全部下去回避。
他的兒子們不明白這是什麼原因,郭子儀回答說:“盧杞的容貌醜陋,婦人見了沒有不笑的。
我要是不叫侍女回避,她們肯定不可避免地要笑出聲來的。
盧杞心胸狹窄,會記恨在心的。
将來如果他得志,我們全家人就都活不成了。
” 郭子儀絕不是多慮,因為他知道,小人不可得罪,一定要小心加小心。
楊炎也曾與盧杞在一起共過事,兩人同任宰相。
楊炎善于理财,文才也好;而盧杞,除了巧言善辯,别無所長,但嫉賢妒能,使壞主意害人卻是拿手好戲。
兩個人在外表上也有很大不同,楊炎是個美髯公,儀表堂堂;盧杞臉上有大片藍色痣斑,相貌奇醜,形容猥瑣。
同在政事堂辦公,一同吃飯,楊炎不願同他同桌而食,經常找個借口在别處單獨吃飯。
有人趁機對盧杞挑撥說:“楊大人看不起你,不願跟你在一起吃飯。
”盧杞自然懷恨在心,便先找楊炎下屬官員過錯,并上奏皇帝。
楊炎因而憤憤不平,說道:“我的手下人有什麼過錯,自有我來處理,如果我不處理,可以一起商量,他為什麼瞞過我暗中向皇帝打小報告!”兩個人的隔閡越來越深,常常是你提出一條什麼建議,我偏偏反對,你要推薦一些人,我就推薦另一些人,總是對着幹。
當時有一個藩鎮割據勢力梁崇義發動叛亂,德宗皇帝命令另一名藩鎮李希烈去讨伐,楊炎不同意,說:“李希烈這個人,殺害了對他十分信任的養父而奪其職位,為人兇狠無情,沒有功勞卻傲視朝廷,不守法度,若是在平定梁崇義時立了功,以後更不可控制了。
” 德宗已經下定了決心,對楊炎說:“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楊炎卻不把德宗的決定放在眼裡,一再表示反對,這使對他早就不滿的皇帝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