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戰計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關燈
小
中
大
虛者虛之①,疑中生疑②;剛柔之際③,奇而複奇④。
①虛者虛之:第一個虛字,空虛,與實相對,指軍事力量不敵對方。
第二個虛字,動詞,顯示虛弱的樣子。
全句意為:劣勢的軍隊面臨強敵,卻還故意顯示空虛。
②疑中生疑:第一個疑字,可疑的形勢。
第二個疑字,懷疑。
意為面對可疑的形勢更産生了懷疑。
③剛柔之際:這裡是指,敵我雙方懸殊的時刻。
④奇而複奇:奇妙之中更加奇妙。
【譯文】 本來兵力空虛,又故意把空虛的樣子顯示在敵人面前。
使敵人不知底細,懷疑我有實力。
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采用這種計謀,顯得更加奇妙。
【戰例】
有一年元宵節,派出去偵察的士卒回來禀報說:邊寇的大隊人馬正向延州開來。
馬知節心想:城内軍民正準備過節,如果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混亂不堪。
再就是自己的兵馬太少,不足以抗敵,怎麼辦呢?想着想着,他忽然眼前一亮,立即有了應對的辦法。
馬知節首先命令大開城門,然後張燈結彩,大擺宴席,全軍上下與民同樂,共度佳節。
将士們看到知州如此鎮定自若,知道定有破敵良策,軍心穩定,行動有序。
城中百姓見如此情形,也都安心過節。
邊寇來到城下,見城門大開,城中百姓正歡天喜地過佳節,猜疑城内有重兵埋伏,認為此次進犯不是時候,便主動地撤走了。
戰鬥整整進行了兩天兩夜,我太嶽軍區領導機關強行突圍出去。
但是,“決死縱隊”第59團團長胡兆祺和百餘名戰士不幸被日軍俘虜。
日軍得知捉到了赫赫有名的“大共産黨”胡兆祺,欣喜若狂,但他們不認識胡兆祺,于是挨個審訊被俘的戰士,想弄清誰是胡兆祺。
但戰士們任憑敵人打罵,就是不吐口。
日軍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常在半夜時突然打開監獄大門大喊:“胡兆祺,站出來,放你出去!”當然,無人理睬敵人的這個把戲。
這個情況很快被我情報人員探知。
太嶽軍區政委薄一波和軍區黨委書記安子文商量後,決定來個“空棺計”,使胡兆祺暫時脫離危險。
這一天,薄一波主持了聲勢浩大的悼念胡兆祺及其他陣亡将士的大會。
追悼大會後,薄一波和安子文臂戴黑紗,胸佩白花,走在送葬隊伍的前面。
身穿灰軍衣的決死隊戰士們擡着一具黑色的棺材,幾個婦女扶着悲恸欲絕的胡妻走在隊伍後面。
安葬儀式結束後,還為胡兆祺及其他陣亡将士立了一塊紀念碑。
日軍的暗探很快把這個消息報告給日軍指揮官。
日軍指揮官确信胡兆祺已死,便下令不再追查了。
後來,在日軍防備放松時,胡兆祺被我軍營救出來。
飛将軍李廣任上郡太守,抵擋匈奴南進。
一天,皇帝派到上郡的宦官帶人外出打獵,遇到三個匈奴兵的襲擊,宦官受傷逃回。
李廣大怒,親自率領一百名騎兵前去追擊。
一直追了幾十裡地,終于追上,殺了兩名,活捉一名,正準備回營時,忽然發現有數千名匈奴騎兵也向這裡開來。
匈奴隊伍也發現了李廣,但看見李廣隻有百名騎兵,以為是為大部隊誘敵的前鋒,不敢貿然攻擊,急忙上山擺開陣勢,觀察動靜。
李廣的騎兵非常恐慌。
李廣沉着地穩住隊伍:“我們隻有百餘騎,離我們的大營有幾十裡遠。
如果我們逃跑,匈奴肯會追殺我們。
如果我們按兵不動,敵人肯定會疑心我們有大部隊行動,他們決不敢輕易進攻的。
現在,我們繼續前進。
”到
①虛者虛之:第一個虛字,空虛,與實相對,指軍事力量不敵對方。
第二個虛字,動詞,顯示虛弱的樣子。
全句意為:劣勢的軍隊面臨強敵,卻還故意顯示空虛。
②疑中生疑:第一個疑字,可疑的形勢。
第二個疑字,懷疑。
意為面對可疑的形勢更産生了懷疑。
③剛柔之際:這裡是指,敵我雙方懸殊的時刻。
④奇而複奇:奇妙之中更加奇妙。
【譯文】 本來兵力空虛,又故意把空虛的樣子顯示在敵人面前。
使敵人不知底細,懷疑我有實力。
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采用這種計謀,顯得更加奇妙。
【戰例】
知州妙用空城計
北宋真宗年間,馬知節做延州的知州。有一年元宵節,派出去偵察的士卒回來禀報說:邊寇的大隊人馬正向延州開來。
馬知節心想:城内軍民正準備過節,如果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混亂不堪。
再就是自己的兵馬太少,不足以抗敵,怎麼辦呢?想着想着,他忽然眼前一亮,立即有了應對的辦法。
馬知節首先命令大開城門,然後張燈結彩,大擺宴席,全軍上下與民同樂,共度佳節。
将士們看到知州如此鎮定自若,知道定有破敵良策,軍心穩定,行動有序。
城中百姓見如此情形,也都安心過節。
邊寇來到城下,見城門大開,城中百姓正歡天喜地過佳節,猜疑城内有重兵埋伏,認為此次進犯不是時候,便主動地撤走了。
薄一波空棺救團長
1941年10月,日軍對山西沁源地區實行了“鐵壁合圍”的大掃蕩。戰鬥整整進行了兩天兩夜,我太嶽軍區領導機關強行突圍出去。
但是,“決死縱隊”第59團團長胡兆祺和百餘名戰士不幸被日軍俘虜。
日軍得知捉到了赫赫有名的“大共産黨”胡兆祺,欣喜若狂,但他們不認識胡兆祺,于是挨個審訊被俘的戰士,想弄清誰是胡兆祺。
但戰士們任憑敵人打罵,就是不吐口。
日軍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常在半夜時突然打開監獄大門大喊:“胡兆祺,站出來,放你出去!”當然,無人理睬敵人的這個把戲。
這個情況很快被我情報人員探知。
太嶽軍區政委薄一波和軍區黨委書記安子文商量後,決定來個“空棺計”,使胡兆祺暫時脫離危險。
這一天,薄一波主持了聲勢浩大的悼念胡兆祺及其他陣亡将士的大會。
追悼大會後,薄一波和安子文臂戴黑紗,胸佩白花,走在送葬隊伍的前面。
身穿灰軍衣的決死隊戰士們擡着一具黑色的棺材,幾個婦女扶着悲恸欲絕的胡妻走在隊伍後面。
安葬儀式結束後,還為胡兆祺及其他陣亡将士立了一塊紀念碑。
日軍的暗探很快把這個消息報告給日軍指揮官。
日軍指揮官确信胡兆祺已死,便下令不再追查了。
後來,在日軍防備放松時,胡兆祺被我軍營救出來。
李廣巧布迷局
西漢時期,北方匈奴勢力逐漸強大,不斷興兵進犯中原。飛将軍李廣任上郡太守,抵擋匈奴南進。
一天,皇帝派到上郡的宦官帶人外出打獵,遇到三個匈奴兵的襲擊,宦官受傷逃回。
李廣大怒,親自率領一百名騎兵前去追擊。
一直追了幾十裡地,終于追上,殺了兩名,活捉一名,正準備回營時,忽然發現有數千名匈奴騎兵也向這裡開來。
匈奴隊伍也發現了李廣,但看見李廣隻有百名騎兵,以為是為大部隊誘敵的前鋒,不敢貿然攻擊,急忙上山擺開陣勢,觀察動靜。
李廣的騎兵非常恐慌。
李廣沉着地穩住隊伍:“我們隻有百餘騎,離我們的大營有幾十裡遠。
如果我們逃跑,匈奴肯會追殺我們。
如果我們按兵不動,敵人肯定會疑心我們有大部隊行動,他們決不敢輕易進攻的。
現在,我們繼續前進。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