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戰計 第十計 笑裡藏刀

關燈
訓練新軍外,還諄諄囑咐,要他保護新政,并賜密诏一道,表示對袁的信任。

    以光緒帝、康有為等為首的維新黨,既無政權,又無軍權,兩手空空,卻要對付慈禧這一幫根深蒂固的封建頑固勢力。

    大禍臨頭之際,隻得孤注一擲,寄希望于這個外表擁護新法的袁世凱。

    誰知袁一到天津,便直奔榮祿住處告密。

    榮祿連夜趕回京城,直抵頤和園樂青堂求見慈禧太後。

    慈禧半夜爬起來聽了榮祿的報告,氣得七竅生煙,即刻帶領大批随從擺駕還宮。

    于是,百日維新就此夭折,慈禧太後再次登上九龍寶座,開始“訓政”,變法君子被殺,光緒被囚瀛台。

     袁世凱因告密有功,受到慈禧的寵愛,官位一升再升,最終成了影響清政府内政外交的北洋集團的首腦人物。

    

李林甫口蜜腹劍

唐明皇時,有兩位宰相共輔國政,一個是拘謹正直的李适之,一個是陰險奸詐的李林甫。

    李适之一向反對李林甫,李林甫一直想陷害李适之,但在表面上兩人還很要好,看不出有什麼沖突或矛盾。

     有一天,兩人閑談中,李林甫勸李适之說:“華山出産金礦,誰都知道,如果開工采掘,實為國家增加無窮财富,你何不奏聞皇上?”适之是老實人,亦認為有理可行,果然上折奏知唐明皇。

     唐明皇召見李林甫問:“适之所奏華山有金礦可采,你知道嗎?” 李林甫飾詞相答:“小臣近常為陛下的疾病擔憂,深知華山金礦的那一方位,實為陛下本命,地下隐伏着王者之氣,如果采掘,不利于陛下龍體,臣正以此為憂,故不敢将此事奏聞。

    ” 唐明皇聽此,認為李林甫才是最體貼的忠義之臣,李适之存心整蠱,從此對适之逐漸疏遠,終于免除官職,由李林甫一人當政。

     李林甫當權,第一步就是排除異己,引用一班親戚貪佞之人,對那些正直之士,務必除之而後快。

     有一位名重一時的绛郡太守嚴挺之,唐明皇對他十分敬重,要加以大用。

    李林甫看在眼裡,怕此人重用後會影響自己的權位,乃想辦法把嚴挺之的弟弟嚴損之找來,猛拍其膊頭,說他和令兄如何之相好,怎樣之深交,并且當面許諾一定要保奏此位弟弟做個員外郎,以示關切和對好友嚴挺之的敬意。

    然後再透露說:“皇上對令兄非常敬重,我們必須想個辦法把令兄内調回京,方能及時水到渠成。

    ” 嚴損之已被迷魂湯灌得暈陀陀,便問有什麼辦法。

    李林甫故意想半天才說:“不如這樣,你寫封信給令兄,叫他寫一封呈文來,說患有風濕病,希望能到長安來就醫,我自會代他設法。

    ” 嚴挺之接到弟郎家書後,信以為真,還認為李林甫對自己另眼相看,便如所屬,寫一封“乞調回京就醫”呈文。

     李林甫拿到這通奏折,即跑去參見唐明皇,說:“嚴挺之年事已高了,又患風濕重症,行坐甚為不便,不如給他一個閑官調到氣候好的地方去調養,也正好見聖上對下臣的體貼。

    ” 唐明皇對李林甫是言聽計從的,毫不考慮竟批準,把嚴挺之調到“聞道花似錦”之洛陽去做個領幹薪的閑官,連太守也做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