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

關燈
诳也,非诳也①,實其所诳也②。

    少陰,太陰,太陽③。

     ①诳也,非诳也:诳,欺騙,迷惑。

    《武經三書·孫子·用間》即把诳事作為“虛假之事”。

    全句意為,虛假之事,又非虛假之事。

     ②實其所诳也:實,實在,真實。

    實其所诳,是說把真實的東西充實到假象之中。

     ③少陰,太陰,太陽:原指《易經》中的兌卦(少陰)、巽(太陰)、震卦(太陽)。

    這裡少陰是指稍微隐蔽的軍事行動,太陰是指大的秘密軍事行動,太陽則是指大的、公開的軍事行動。

    全句意為:在稍微隐蔽的行動中隐藏着大的秘密行動。

    大的秘密行動,也許正是在非常公開的、大的行動掩護下進行。

    參考第一計“太陰、太陽”解。

     【譯文】 用虛假情況迷惑敵人,但又不完全是虛假情況,因為在虛假情況中又有真實的行動。

    在稍微隐蔽的軍事行動中,隐藏着大的軍事行動;大的隐蔽的軍事行動,又常常在非常公開的、大的軍事行動中進行。

     【戰例】

李廣布疑雲虎口逃生

飛将軍李廣帶100多名騎兵單獨行動,路上望見匈奴騎兵有幾千人。

    匈奴看見李廣等隻有100多騎兵,以為是誘兵之計,都很驚疑,于是奔馳到山地擺好陣勢。

    李廣的部下毫無準備,遇見多于自己幾十倍的敵人都很恐懼,想要馳馬逃回。

    李廣說:“我們離開自己的大隊人馬已數十裡,如果現在這樣逃走,匈奴人必然追射我們,那就會被他們消滅。

    如果我們留在此地,匈奴人就會認為我們是大軍的誘餌,不敢出擊。

    ”于是命令所有騎兵:“向前進!”一下行進到離匈奴陣地二裡的地方才停下來。

    李廣又命令說:“都解下馬鞍,原地休息。

    ”手下的騎兵焦慮地問:“敵人衆多,而且離得很近,萬一有事,我們怎麼辦?”李廣答:“那些匈奴人是預計要我們往回走,然後好來追殺,現在我們偏要解下馬鞍表示不走。

    ”果然匈奴騎兵未敢出擊。

    這時,胡人方面走出一個騎白馬的将領,試圖監護他的兵,李廣立即上馬,與十幾個騎兵。

    馳馬奔射,殺死了白馬将,然後又回到原處解下馬鞍,命令士兵都縱馬而卧,等到天快黑了,胡兵始終感到很奇怪,不敢出擊。

    半夜時分,匈奴人擔心埋伏的軍隊要夜襲他們,于是全部撤離。

    第二天清早,李廣帶領百餘人,平安返回大軍。

    

指鹿為馬

秦始皇在外地巡視中不幸病死。

    他身邊隻有小兒子胡亥。

    太子扶蘇正在北方邊境與蒙恬一起防禦北方匈奴入侵,未能及時接受遺诏。

     丞相李斯與宦官趙高合謀僞造了兩份诏書。

    一是說傳皇位給次子胡亥,二是說将扶蘇、蒙恬賜死。

     後來,扶蘇、蒙恬接受僞诏書後都自殺了。

     胡亥本是懦弱無能的昏庸之徒,又因年紀小沒有經驗,以緻完全受制于趙高。

    趙高勢力越來越大,但是還懼怕李斯的力量。

    索性在秦二世第二年就誣陷李斯通匪。

    胡亥信以為真,就将李斯腰斬并誅滅了九族。

    這本是“無中生有”的罪名,而秦二世胡亥反而感激趙高:“如果沒有你,我幾乎被李斯所害!”趙高見胡亥如此愚蠢,越發倚仗權勢而胡作非為了。

     李斯死後,趙高升為宰相,越發統霸天下,總攬國事,殺害異己,無惡不作。

    秦二世也樂得不問朝政,整日荒淫無度。

     趙高仍不滿足于位其人臣,唯恐群臣因他出身低賤不聽他調遣,還想篡奪皇位。

    于是想出一計以試天下的反應。

     有一天,他特意帶來了一隻鹿獻給秦二世,他說:“臣獻給皇上一匹馬。

    ”胡亥雖然愚蠢,但不至于連鹿與馬都分不清,于是,笑着對趙高說:“丞相你弄錯了吧?這明明是鹿,你怎麼說是馬呀?”趙高沒有回答。

    秦二世轉問左右的大臣們:“你們說這是鹿呢,還是馬呢?”朝臣中許多人畏懼趙高的權勢,不敢做聲,有的人為了讨好趙高,便說:“這當然是一匹馬了。

    ” “指鹿為馬”的故事,原是“無中生有”的彌天大謊,流傳至今已兩千多年。

    想起那些專權者,仍然令人骨寒。

    

真真假假張興世襲擊錢溪

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南朝劉或殺了親兄劉子業,自己當了皇帝。

    權力更疊,引起了一片混亂。

    泰始二年,劉子勳在浔陽(今江西九江)稱帝,并進軍繁昌、銅陵,直逼劉或的國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劉或調遣主力部隊前去讨伐。

    劉子勳派部将孫沖文鎮守赭圻(今安徽繁昌縣西南),派劉胡鎮守鵲尾(今銅陵境内)。

    劉或派龍骧将軍張興世率水軍沿江南下,一舉攻占了湖口的兩座城鎮後,便在鵲尾洲受阻。

    在兩軍對峙的形勢下,張興世主張用一支精幹部隊占據上遊要點,切斷劉子勳軍前後聯系,以尋找戰機,出奇制勝。

    錢溪位于錢江上遊,地形險要,江面水流湍急且多旋渦,來往船隻到此都要停泊,是劉子勳軍的咽喉要地。

    于是,張興世決定從這裡突破。

    錢溪守軍劉胡的部隊力量不弱,張興世便決定智取。

    他派出幾隻船快速向上遊行駛,錢溪守軍發覺後正要采取行動,張興世的船隻卻馬上掉頭回走了。

    一連數日,天天如此,錢溪守軍也就習以為常了。

    一天晚上,張興世率大批戰船,揚帆猛進,劉胡起初以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