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雪戰
關燈
小
中
大
凡與敵人相攻,若雨雪①不止,觇敵不備,可潛兵擊之,其勢可破。
法曰:“攻其所不戒。
”② 唐遣唐鄧節度使李愬③讨吳元濟④。
先是愬遣将将千餘騎巡邏,遇賊将丁士良,與戰,擒之。
士良,元濟骁将,常為東邊患,衆請刳其心,愬許之。
士良無懼色,遂命解其縛,士良請盡死以報其德,愬置為捉生将。
士良言于愬曰:“吳秀琳據文城栅⑤,為賊左臂,官軍不敢進者,有陳光洽為之主謀也。
然光洽勇而輕,好自出戰,請為擒之,則秀琳自降矣。
”鐵文及光洽被執,秀琳果降。
愬延秀琳⑥問計,秀琳答曰:“将軍必欲破賊,非得李祏不可。
”愬,賊健将也,有勇略,守興橋栅⑦,每戰常輕官軍。
時祏率衆割麥于野,愬遣史用誠以壯士三百伏林中,用誠⑧擒之以歸。
将士争請殺之,愬獨待以客禮,時複與語,諸将不悅。
愬力不能獨完,乃械祏送之京師,先密表曰:“若殺祏,則無成功。
”诏以祏還愬,愬見祏大喜,署為兵馬使,令佩刀出入帳中,始定破蔡之計。
令祏以突将三千⑨為前鋒,李忠義副之;愬與監軍将三千為中軍;李進誠以三千殿為後軍,令曰:“但東行!”〔行〕六十裡,夜,至張柴村⑩,盡殺其戍卒,敕士少休,令士卒食幹糗⑾,整羁靮⑿、鞍铠、弓刃。
時大雪,旗施折裂,人馬凍死者相望,人人自謂必死。
諸校請所之,想曰:“入蔡州⒀取吳元濟。
”衆皆失色,相泣曰“果落李祏奸計。
”然畏愬,莫敢違。
夜半,雪愈盛。
分輕兵斷賊朗山⒁之援;又斷洄曲⒂及諸道橋梁。
行七十裡至懸瓠城⒃。
城旁皆鵝鹜池,愬令擊之以亂〔軍〕聲。
初,蔡人拒命,官軍三十餘年⒄不能至其城下,故蔡人皆不為備。
祏等坎城先登,衆從之,殺守門者,而留擊柝⒅者,納其衆城中。
雞鳴雪止,遂執元濟,監送京師,而淮西⒆悉平。
⒇ ①雨雪:謂下雪。
雨(yù),這裡作動詞,降下之意。
②攻其所不戒:語出《孫子兵法·九地篇》。
③李愬:唐朝名将。
洮州臨潭(今屬甘肅)人,字元直。
唐憲宗時,官至節度使,因平吳元濟有功,封涼國公。
④吳元濟:滄州清池(今河北滄州東南)人。
唐淮西節度使吳少陽之子。
其父死後,因襲父官位未獲批準,遂割據蔡州對抗朝廷。
後為李愬所俘。
⑤文城栅: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遂平西南。
⑥秀琳:馬本及各本皆誤作“光洽”,今據史校改。
⑦興橋栅: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遂平東南。
⑧用誠:馬本及各本皆誤作“秀琳”,今據史校改。
⑨突将三千:馬本及各本皆誤作“突騎三十”,今據史校改。
⑩張柴村: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遂平東。
⑾糗(qiǔ):炒熟的米麥粉,即幹糧。
⑿羁靮(jīdí):即馬籠頭和馬缰繩。
⒀蔡州:州名。
治所在今河南汝南。
⒁朗山:即今河南确山。
⒂洄曲:河名。
一名“時曲”。
位于今河南商水西南。
⒃懸瓠城:又作“懸壺”,故城在今河南汝南,因城北汝水屈曲如垂瓠(瓠,通“壺”)而得名。
⒄三十餘年:馬本及各本皆誤作“幾五十年”,今據史校改。
⒅柝(tuò):舊時巡夜用的報更木梆。
⒆淮西:唐代方鎮名,全稱淮南西道,轄蔡、陳、許、光、申五州之地。
⒇本篇史例出自《舊唐書·李愬傳》,又見《新唐書·李愬傳》和《資治通鑒·唐紀五十六》。
【譯文】 大凡與敵人相攻戰,如果遇到下雪不止的天氣,偵察确悉敵人麻痹不備時,那就可以偷偷派兵襲擊它。
這樣,
法曰:“攻其所不戒。
”② 唐遣唐鄧節度使李愬③讨吳元濟④。
先是愬遣将将千餘騎巡邏,遇賊将丁士良,與戰,擒之。
士良,元濟骁将,常為東邊患,衆請刳其心,愬許之。
士良無懼色,遂命解其縛,士良請盡死以報其德,愬置為捉生将。
士良言于愬曰:“吳秀琳據文城栅⑤,為賊左臂,官軍不敢進者,有陳光洽為之主謀也。
然光洽勇而輕,好自出戰,請為擒之,則秀琳自降矣。
”鐵文及光洽被執,秀琳果降。
愬延秀琳⑥問計,秀琳答曰:“将軍必欲破賊,非得李祏不可。
”愬,賊健将也,有勇略,守興橋栅⑦,每戰常輕官軍。
時祏率衆割麥于野,愬遣史用誠以壯士三百伏林中,用誠⑧擒之以歸。
将士争請殺之,愬獨待以客禮,時複與語,諸将不悅。
愬力不能獨完,乃械祏送之京師,先密表曰:“若殺祏,則無成功。
”诏以祏還愬,愬見祏大喜,署為兵馬使,令佩刀出入帳中,始定破蔡之計。
令祏以突将三千⑨為前鋒,李忠義副之;愬與監軍将三千為中軍;李進誠以三千殿為後軍,令曰:“但東行!”〔行〕六十裡,夜,至張柴村⑩,盡殺其戍卒,敕士少休,令士卒食幹糗⑾,整羁靮⑿、鞍铠、弓刃。
時大雪,旗施折裂,人馬凍死者相望,人人自謂必死。
諸校請所之,想曰:“入蔡州⒀取吳元濟。
”衆皆失色,相泣曰“果落李祏奸計。
”然畏愬,莫敢違。
夜半,雪愈盛。
分輕兵斷賊朗山⒁之援;又斷洄曲⒂及諸道橋梁。
行七十裡至懸瓠城⒃。
城旁皆鵝鹜池,愬令擊之以亂〔軍〕聲。
初,蔡人拒命,官軍三十餘年⒄不能至其城下,故蔡人皆不為備。
祏等坎城先登,衆從之,殺守門者,而留擊柝⒅者,納其衆城中。
雞鳴雪止,遂執元濟,監送京師,而淮西⒆悉平。
⒇ ①雨雪:謂下雪。
雨(yù),這裡作動詞,降下之意。
②攻其所不戒:語出《孫子兵法·九地篇》。
③李愬:唐朝名将。
洮州臨潭(今屬甘肅)人,字元直。
唐憲宗時,官至節度使,因平吳元濟有功,封涼國公。
④吳元濟:滄州清池(今河北滄州東南)人。
唐淮西節度使吳少陽之子。
其父死後,因襲父官位未獲批準,遂割據蔡州對抗朝廷。
後為李愬所俘。
⑤文城栅: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遂平西南。
⑥秀琳:馬本及各本皆誤作“光洽”,今據史校改。
⑦興橋栅: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遂平東南。
⑧用誠:馬本及各本皆誤作“秀琳”,今據史校改。
⑨突将三千:馬本及各本皆誤作“突騎三十”,今據史校改。
⑩張柴村: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遂平東。
⑾糗(qiǔ):炒熟的米麥粉,即幹糧。
⑿羁靮(jīdí):即馬籠頭和馬缰繩。
⒀蔡州:州名。
治所在今河南汝南。
⒁朗山:即今河南确山。
⒂洄曲:河名。
一名“時曲”。
位于今河南商水西南。
⒃懸瓠城:又作“懸壺”,故城在今河南汝南,因城北汝水屈曲如垂瓠(瓠,通“壺”)而得名。
⒄三十餘年:馬本及各本皆誤作“幾五十年”,今據史校改。
⒅柝(tuò):舊時巡夜用的報更木梆。
⒆淮西:唐代方鎮名,全稱淮南西道,轄蔡、陳、許、光、申五州之地。
⒇本篇史例出自《舊唐書·李愬傳》,又見《新唐書·李愬傳》和《資治通鑒·唐紀五十六》。
【譯文】 大凡與敵人相攻戰,如果遇到下雪不止的天氣,偵察确悉敵人麻痹不備時,那就可以偷偷派兵襲擊它。
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