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降戰
關燈
小
中
大
凡戰,若敵人來降,必要察其真僞。遠明斥堠,日夜設備,不可怠忽。嚴令偏裨①,整兵以待之,則勝,不然則敗。法曰:“受降如受敵。”②
後漢建安二年,曹操讨張繡于宛,降之。〔繡〕既而悔恨複叛,襲擊曹操軍,殺曹操長子昂③、〔弟子安民〕,操中流矢,師還舞陰④。繡将騎來〔抄〕,操擊破之。繡奔穰,與劉表合。
操謂諸将曰:“吾降⑤繡,失在不便取〔其〕質,以緻如此。〔吾知所以敗〕。諸将觀之,自今以後不複敗類。”⑥
①偏裨:指偏将、裨将,皆為副将。
②受降如受敵:語出《舊唐書·裴行儉傳》。
③長子昂:馬本及各本皆作“長吏及子昂”,但史無“長吏”之說,故改。
④舞陰:縣名。故址在今河南泌陽北。
⑤降:馬本及各本皆誤作“強”,今據史校改。
⑥本篇史例出自《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
【譯文】
大凡作戰中,如果敵人未戰而來投降,一定要查明其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要向遠處派員探明敵情,日以繼夜地加強戒備,不可有絲毫松懈麻痹;要嚴令副将整饬隊伍,嚴陣以待,(以防敵人詐降陰謀)。這樣,就能取得勝利,否則,就要遭到失敗。誠如兵法所說:“接收前來投降的敵人,要像迎戰前來進攻的敵人那樣警覺謹慎。”
東漢獻帝建安二年,曹操率軍進攻據守宛城的張繡,而收降了他。張繡降後又翻悔而再次舉兵反叛。他率軍突然襲擊曹操軍,殺了曹操長子曹昂及其弟子曹安民等,曹操本人也為流矢射傷,被迫率師退到舞陰。張繡率領騎兵前往襲擊,曹操揮軍迎戰而破之。張繡兵敗逃往穰城,與劉表所部合為一處。戰後曹操對将領們說:“我收降張繡這件事,失誤在于當時沒有取其人質相挾制,以緻造成此種被動局面。我知道自己所以受挫的原因就在于此。請諸位看吧,從今往後再也不會遭到這種失敗了。”
後漢建安二年,曹操讨張繡于宛,降之。〔繡〕既而悔恨複叛,襲擊曹操軍,殺曹操長子昂③、〔弟子安民〕,操中流矢,師還舞陰④。繡将騎來〔抄〕,操擊破之。繡奔穰,與劉表合。
操謂諸将曰:“吾降⑤繡,失在不便取〔其〕質,以緻如此。〔吾知所以敗〕。諸将觀之,自今以後不複敗類。”⑥
①偏裨:指偏将、裨将,皆為副将。
②受降如受敵:語出《舊唐書·裴行儉傳》。
③長子昂:馬本及各本皆作“長吏及子昂”,但史無“長吏”之說,故改。
④舞陰:縣名。故址在今河南泌陽北。
⑤降:馬本及各本皆誤作“強”,今據史校改。
⑥本篇史例出自《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
【譯文】
大凡作戰中,如果敵人未戰而來投降,一定要查明其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要向遠處派員探明敵情,日以繼夜地加強戒備,不可有絲毫松懈麻痹;要嚴令副将整饬隊伍,嚴陣以待,(以防敵人詐降陰謀)。這樣,就能取得勝利,否則,就要遭到失敗。誠如兵法所說:“接收前來投降的敵人,要像迎戰前來進攻的敵人那樣警覺謹慎。”
東漢獻帝建安二年,曹操率軍進攻據守宛城的張繡,而收降了他。張繡降後又翻悔而再次舉兵反叛。他率軍突然襲擊曹操軍,殺了曹操長子曹昂及其弟子曹安民等,曹操本人也為流矢射傷,被迫率師退到舞陰。張繡率領騎兵前往襲擊,曹操揮軍迎戰而破之。張繡兵敗逃往穰城,與劉表所部合為一處。戰後曹操對将領們說:“我收降張繡這件事,失誤在于當時沒有取其人質相挾制,以緻造成此種被動局面。我知道自己所以受挫的原因就在于此。請諸位看吧,從今往後再也不會遭到這種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