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騎戰

關燈
史例出自《新五代史·唐書·周德威傳》。

     【譯文】 大凡騎兵對步兵作戰時,如果遇到山林險隘、沼澤水網的地形,就要快速離開此地。

    因為這是對騎兵作戰不利而易取敗的不利地形,不可在此種地域對敵交戰。

    如要對敵交戰,必須選擇開闊平坦地域,這樣,方可進退自如,戰而必勝。

    誠如兵法所說:“在開闊平坦地域作戰,就要使用騎兵部隊。

    ” 《新五代史》記載:晉王李存勖率兵援救趙王王镕,與後梁軍對峙于距柏鄉五裡的地方,紮營于野河之北。

    當時,晉軍兵少,而梁将王景仁所率之兵雖多,但精銳部隊也少。

    晉軍看到對方兵多,有些畏怯失色,晉将周德威針對此情而勉勵部隊說:“梁軍這些人不過是從汴宋地區臨時雇傭來的烏合之衆,(容易打敗!)”但德威回到帳中向晉王報告時,卻說:“梁軍比較精銳,不可立即與之決戰,應當向後稍退以等待有利時機。

    ”晉下說:“我率孤軍千裡而來,利于速戰速決。

    如今若不乘勢迅速進攻它,一旦讓敵人摸清我軍的實力情況,我們就無計可施了。

    ”德威反駁說:“事情并非這樣。

    趙王之軍善于守城而不善于野戰,(梁軍尚難在短時間内破城)。

    我軍賴以取勝的有利條件在于騎兵,隻有在平原曠野地域作戰,才能發揮其快速機動、猛烈突擊的特長。

    現在我軍紮營于河邊,臨近敵人營門,這不是便于發揮我軍長處的地方啊!”普王聽後很不高興,回到帳中就卧床休息了。

    衆将見此情形,無一人敢于入帳請求進見。

    周德威無奈,隻好對監軍張承業說:“晉王生我氣了。

    我不主張速戰速決,并不是因為我畏敵怯戰,主要考慮我軍兵少而又臨近敵人營門,所依恃的僅僅一水之隔罷了。

    假使梁軍得到船筏渡過河來,我們就将無一幸免于難了。

    似此情況,不如退兵到鄗邑,以引誘敵人脫離營壘,騷擾他們使其疲憊不堪,然後就可以運用計謀戰勝它了。

    ”承業聽完,立即入見晉王說:“德威是員老将,深知用兵打仗。

    希望您不要忽視他的主張意見。

    ”晉王聽後驟然坐起說:“我正思考這個問題呢。

    ”不久,德威抓獲了後梁的巡哨兵,問他王景仁現今在做什麼?他回答說:“已造船數百艘,将用以搭設浮橋渡河。

    ”德威于是偕同梁軍士兵一起去見晉王。

    晉王笑着說:“果然如你所料到的那樣。

    ”随後下令退軍到鄗邑。

    (交戰之日)周德威清晨派出三百騎兵前往梁營挑戰,他自己親率三千精兵随後跟進。

    梁将王景仁見此大怒,遂下令梁軍全部出擊,同周德威部轉戰數十裡,進至鄗邑之南,雙方都列陣以待決戰。

    梁軍依仗兵多,橫排列陣六、七裡之長。

    此時,晉王策馬登上高處觀察敵陣,喜出望外地說:“此地平原草矮,既便于前進,又便于退卻,真是我們戰勝敵人的好地方。

    ”于是派人告訴德威說:“我當做你的先鋒,你可随後跟進。

    ”德威勸阻說:“梁軍輕裝遠來同我輾轉交戰,既然他們來得這麼快,必定來不及攜帶幹糧,縱然能帶幹糧,也沒有時間吃。

    這樣,等不到中午,他們就會人饑馬乏,其軍必定退卻。

    乘其退卻而攻擊他們,一定能獲得勝利。

    ”到了午後四、五點時分,梁軍陣地果因人馬後退而煙塵大起,德威乘機擂鼓呐喊,發起猛烈攻擊,結果大敗後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