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秦策一 蘇秦始将連橫說秦
關燈
小
中
大
帛20萬兩供他使用,他所指揮的戰車和騎兵連接不斷,所到之處都顯得威風八面,崤山以東的各諸侯國,莫不望風聽從他的号令。
趙國的地位也越來越受到尊重。
其實蘇秦此人,當初隻不過是一個住在陋巷、掘牆做門、砍桑做窗、用彎曲的木頭作門框的那類窮人罷了。
但現在的他卻常常坐上豪華的四馬戰車,騎着高頭大馬遊曆天下,在各諸侯國朝廷上遊說君王,使各諸侯王的親信不敢開口,天下沒有誰敢與他對抗了。
蘇秦要去遊說楚威王,路過洛陽。
父母得知,就趕緊整理房間、清掃道路,雇用樂隊,準備酒席,到距城30裡遠的地方去迎接;妻子對他敬畏得不敢正視、斜着眼睛來看他的威儀,側着耳朵聽他說話;而嫂子跪在地上不敢站起,像蛇一樣在地上爬,對蘇秦一再叩頭請罪。
蘇秦問:“嫂子你對待我為什麼以前那樣的傲慢不遜,而現在又這樣的卑賤下作呢?”他嫂子答:“因為現在你地位尊顯、錢财富裕的緣故。
”蘇秦長歎一聲說道:“唉!一個人如果窮困落魄,連父母都不把他當兒子,然而一旦富貴顯赫之後,親戚朋友都感到畏懼。
由此可見,一個人活在世界上,權勢和富貴怎麼能忽視不顧呢!” 【評析】 “人生在世,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在天下大亂之際,世風日下、人心詭詐、一切的取舍都以現實的功名利祿為标準,所謂“笑貧不笑娼”正是社會的真實寫照,就連有骨肉親情的父母妻嫂,在你沒錢沒勢時那樣的絕情寡義,一旦你有錢有權了,一個個都曲意逢迎、媚态頓現,而且還直言不諱、赤裸裸地說出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在于你有沒有權勢和金錢。
世道如此,安有不追名逐利之人。
蘇秦和所有說客、謀士都是功利主義人生哲學的實踐者,與講究仁義禮智信、追求人生的道德完滿為宗旨的儒家相反,功利主義以現實的功名和利益為人生宗旨和人生價值的根本,為了獲得名利而講求積極進取、勤奮苦練,這種人生哲學也是實踐性極強的行動派實踐哲學,與那些坐談道義的理論家們相反的是,它極重視在現實中積極行動和理論的實踐,或遊說在宮廷廟堂之上,或奔走在大國小國之間;既有理論,也有将理論實施的各種行動。
功利主義有時為了名利,甚至不擇手段,蘇秦遊說連橫不成,就去遊說合縱,在他的心目中,維護哪個國家的利益、站在哪個國家的立場倒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功名利祿一定要得到實現,自己的抱負、野心一定要得到依托的載體。
合縱、連橫隻不過是蘇秦的手段而已,他的目的還是名利二字。
當然戰國時代天下大亂,哪個國家正義哪個國家非正義,誰能說确切呢?由于功利主義人生哲學的實踐性和目的證明手段的功利性,使它的方法論成為一種順應時勢、知機應時、知權善變、努力進取、自強不息的實踐方法論。
“頭懸梁,錐刺股”的典故和精神就來源于蘇秦,他堅強的意志和為了抱負拼搏玩命的精神确實值得一代一代人學習,盡管功利主義者有些自私自利,但在正義目的下的個人奮鬥精神,充分張揚了人的智慧、個性和氣度,顯示了人之為人的生命的力量和存在的價值,是我們社會應該提倡的。
蘇秦遊說時很講究語言藝術,華麗辭藻的堆砌、語言的堆砌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蘇秦對秦惠王遊說時先對秦國的整體狀況做了有利于自己觀點的描述,然後說明了一統天下的大體道路,其中對偶、排比運用得很有氣勢,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要知道說話時的文采,對話語的說服力構成将近一半的功效。
所謂“言而無文,行之不遠”,就說明了語言如果沒有文采作外衣,那麼傳播力度和傳播面積都會大打折扣。
言多必失,但在強調一個事物和圍繞一個論點的語境中,“言多”是非常必要的,言多了才能說服他人。
接着蘇秦開始論述“霸道”勝于“王道”、武功勝于文治的優越性、适時性。
其中字字珠玑、句句精華、文采飛揚、氣勢磅礴,極具感染力和說服力,可謂中國遊說史上的經典之作。
雖然秦惠王當時沒有馬上采納蘇秦的主張,但實際上秦國後來的國際戰略方針和一統天下的霸圖,就是沿着蘇秦陳述的戰略和路線而來。
蘇秦所不斷演練的“揣摩”之法,正是縱橫家們的必學經典《鬼谷子》所推崇的“謀之大本也,而說之法也”。
揣,指通過揣測、估計、分析、推理等方式對對方作出符合實際的判斷。
揣包括揣情和量權兩方面。
揣情,是揣測對方的好惡、真僞、趨變等心理狀态,以捉摸對方的内心實意。
量權,是指分析對方的強弱、輕重、虛實、通塞等外部條件。
摩,悉意試探、誘動之意。
揣摩,合而言之,意為反複思考、推求、揣度。
分而言之,揣是以已之心度人之腹,測知其内情;摩則為以己之言探人之心使其外露。
揣,是主觀判斷;摩,是語言試探。
縱橫家們所運用的手段也被稱為“揣摩之術”。
趙國的地位也越來越受到尊重。
其實蘇秦此人,當初隻不過是一個住在陋巷、掘牆做門、砍桑做窗、用彎曲的木頭作門框的那類窮人罷了。
但現在的他卻常常坐上豪華的四馬戰車,騎着高頭大馬遊曆天下,在各諸侯國朝廷上遊說君王,使各諸侯王的親信不敢開口,天下沒有誰敢與他對抗了。
蘇秦要去遊說楚威王,路過洛陽。
父母得知,就趕緊整理房間、清掃道路,雇用樂隊,準備酒席,到距城30裡遠的地方去迎接;妻子對他敬畏得不敢正視、斜着眼睛來看他的威儀,側着耳朵聽他說話;而嫂子跪在地上不敢站起,像蛇一樣在地上爬,對蘇秦一再叩頭請罪。
蘇秦問:“嫂子你對待我為什麼以前那樣的傲慢不遜,而現在又這樣的卑賤下作呢?”他嫂子答:“因為現在你地位尊顯、錢财富裕的緣故。
”蘇秦長歎一聲說道:“唉!一個人如果窮困落魄,連父母都不把他當兒子,然而一旦富貴顯赫之後,親戚朋友都感到畏懼。
由此可見,一個人活在世界上,權勢和富貴怎麼能忽視不顧呢!” 【評析】 “人生在世,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在天下大亂之際,世風日下、人心詭詐、一切的取舍都以現實的功名利祿為标準,所謂“笑貧不笑娼”正是社會的真實寫照,就連有骨肉親情的父母妻嫂,在你沒錢沒勢時那樣的絕情寡義,一旦你有錢有權了,一個個都曲意逢迎、媚态頓現,而且還直言不諱、赤裸裸地說出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在于你有沒有權勢和金錢。
世道如此,安有不追名逐利之人。
蘇秦和所有說客、謀士都是功利主義人生哲學的實踐者,與講究仁義禮智信、追求人生的道德完滿為宗旨的儒家相反,功利主義以現實的功名和利益為人生宗旨和人生價值的根本,為了獲得名利而講求積極進取、勤奮苦練,這種人生哲學也是實踐性極強的行動派實踐哲學,與那些坐談道義的理論家們相反的是,它極重視在現實中積極行動和理論的實踐,或遊說在宮廷廟堂之上,或奔走在大國小國之間;既有理論,也有将理論實施的各種行動。
功利主義有時為了名利,甚至不擇手段,蘇秦遊說連橫不成,就去遊說合縱,在他的心目中,維護哪個國家的利益、站在哪個國家的立場倒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功名利祿一定要得到實現,自己的抱負、野心一定要得到依托的載體。
合縱、連橫隻不過是蘇秦的手段而已,他的目的還是名利二字。
當然戰國時代天下大亂,哪個國家正義哪個國家非正義,誰能說确切呢?由于功利主義人生哲學的實踐性和目的證明手段的功利性,使它的方法論成為一種順應時勢、知機應時、知權善變、努力進取、自強不息的實踐方法論。
“頭懸梁,錐刺股”的典故和精神就來源于蘇秦,他堅強的意志和為了抱負拼搏玩命的精神确實值得一代一代人學習,盡管功利主義者有些自私自利,但在正義目的下的個人奮鬥精神,充分張揚了人的智慧、個性和氣度,顯示了人之為人的生命的力量和存在的價值,是我們社會應該提倡的。
蘇秦遊說時很講究語言藝術,華麗辭藻的堆砌、語言的堆砌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蘇秦對秦惠王遊說時先對秦國的整體狀況做了有利于自己觀點的描述,然後說明了一統天下的大體道路,其中對偶、排比運用得很有氣勢,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要知道說話時的文采,對話語的說服力構成将近一半的功效。
所謂“言而無文,行之不遠”,就說明了語言如果沒有文采作外衣,那麼傳播力度和傳播面積都會大打折扣。
言多必失,但在強調一個事物和圍繞一個論點的語境中,“言多”是非常必要的,言多了才能說服他人。
接着蘇秦開始論述“霸道”勝于“王道”、武功勝于文治的優越性、适時性。
其中字字珠玑、句句精華、文采飛揚、氣勢磅礴,極具感染力和說服力,可謂中國遊說史上的經典之作。
雖然秦惠王當時沒有馬上采納蘇秦的主張,但實際上秦國後來的國際戰略方針和一統天下的霸圖,就是沿着蘇秦陳述的戰略和路線而來。
蘇秦所不斷演練的“揣摩”之法,正是縱橫家們的必學經典《鬼谷子》所推崇的“謀之大本也,而說之法也”。
揣,指通過揣測、估計、分析、推理等方式對對方作出符合實際的判斷。
揣包括揣情和量權兩方面。
揣情,是揣測對方的好惡、真僞、趨變等心理狀态,以捉摸對方的内心實意。
量權,是指分析對方的強弱、輕重、虛實、通塞等外部條件。
摩,悉意試探、誘動之意。
揣摩,合而言之,意為反複思考、推求、揣度。
分而言之,揣是以已之心度人之腹,測知其内情;摩則為以己之言探人之心使其外露。
揣,是主觀判斷;摩,是語言試探。
縱橫家們所運用的手段也被稱為“揣摩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