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勢略五三

關燈
要戰勝敵人,不僅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還要善于造成威猛難當、氣蓋山河的态勢。

    勇敢與怯弱,彼此依存,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

    “勢” 強者,“怯”可以化為“勇”,少能勝多、弱能勝強;“勢”弱者,“勇” 可以變成“怯”,雖有百萬之衆,也脆弱異常,不堪一擊。

     孫子曰:“勇怯,勢也;強弱,形也。

    ”又曰:“水之弱,至于漂石者,勢也。

    ”何以明之? 昔曹公征張魯,定漢中,劉晔說曰:“明公以步卒五千讨誅董卓,北破袁紹,南征劉表。

    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勢懾海外。

    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也。

    劉備,人傑也,有智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附。

    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

    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

    若小緩之,諸葛亮明于理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将,蜀人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也。

    今不取,必為後憂。

    ” 曹公不從。

    居七日,蜀降者說:“蜀中一日數十驚。

    ”備斬之而不能禁也。

     曹公延問晔曰:“今尚可擊否?”晔曰:“今已小定,未可擊也。

    ” 又,太祖征呂布,至下邳。

    布敗,固守城,攻不拔,太祖欲還,荀攸曰: “呂布,勇而無謀。

    今三軍皆北,其銳氣衰。

    三軍以将為主,主衰則軍無奮意。

    夫陳宮有智而遲,今及布氣之未複,宮謀之未定,進急攻之,布可拔也。

    ” 乃引沂泗灌城,城潰,生擒布。

    以此觀之,當是時,雖諸葛之智,陳宮之謀,呂布之勇,關張之勁,無所用矣。

    此謂“勇怯,勢也。

    強弱,形也。

    ” 故兵有三勢[夫兵有三勢:一日氣勢,二日地勢,三日因勢。

    若将勇輕故,士卒樂戰,三軍之衆,志勵青雲,氣等飄風,聲如雷霆,此所謂氣勢也。

    若關山狹路,大阜深澗,龍蛇蟠磴,羊腸狗門,一夫守險,千人不過,此所謂地勢也。

    若因故怠慢,勞役饑渴,風波驚擾,将吏縱橫,前營未舍,後營夾涉,所謂因勢者也],善戰者,恒求之于勢。

    勢之來也,食其緩頰,下齊七十餘城;謝石渡淝,摧秦百萬之衆。

    勢之去也,項羽有拔山力,空泣虞姬;田橫有負海之強,終然刎頸。

     故曰:戰勝之威,人百其倍;敗兵之卒,沒世不複[永挫折也。

    言人氣傷,雖有百萬之衆,無益于用也]。

    故“水之弱,至于漂石”,此勢略之要也。

     【譯文】 孫子說:“勇怯,是‘形勢’造成的,強弱,是由軍事實力決定的。

    ” 又說:“水性是非常柔弱的,卻能把沖走石塊,這是由于水勢強大的緣故。

    ” 為什麼這樣說呢? 從前曹操征伐張魯,平定漢中,劉晔曾建議說:“您以五千名步兵讨伐董卓,向北攻破袁紹,向南征服劉表。

    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