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 哀公十七年
關燈
小
中
大
【傳】十七年春,衛侯為虎幄于藉圃,成,求令名者,而與之始食焉。
大子請使良夫。
良夫乘衷甸兩牡,紫衣狐裘,至,袒襲,不釋劍而食。
大子使牽以退,數之以三罪而殺之。
三月,越子伐吳。
吳子禦之笠澤,夾水而陳。
越子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進。
吳師分以禦之。
越子以三軍潛涉,當吳中軍而鼓之,吳師大亂,遂敗之。
晉趙鞅使告于衛曰:“君之在晉也,志父為主。
請君若大子來,以免志父。
不然,寡君其曰,志父之為也。
”衛侯辭以難。
大子又使椓之。
夏六月,趙鞅圍衛。
齊國觀、陳瓘救衛,得晉人之緻師者。
子玉使服而見之,曰:“國子實執齊柄,而命瓘曰:‘無辟晉師。
’豈敢廢命?子又何辱?”簡子曰:“我蔔伐衛,未蔔與齊戰。
”乃還。
楚白公之亂,陳人恃其聚而侵楚。
楚既甯,将取陳麥。
楚子問帥于大師子谷與葉公諸梁,子谷曰:“右領差車與左史老,皆相令尹、司馬以伐陳,其可使也。
”子高曰:“率賤,民慢之,懼不用命焉。
”子谷曰:“觀丁父,鄀俘也,武王以為軍率,是以克州、蓼,服随、唐,大啟群蠻。
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為令尹,實縣申、息,朝陳、蔡,封畛于汝。
唯其任也,何賤之有?”子高曰:“天命不谄。
令尹有憾于陳,天若亡之,其必令尹之子是與,君盍舍焉?臣懼右領與左史有二俘之賤,而無其令德也。
”王蔔之,武城尹吉。
使帥師取陳麥。
陳人禦之,敗,遂圍陳。
秋七月己卯,楚公孫朝帥師滅陳。
王與葉公枚蔔子良以為令尹。
沈尹朱曰:“吉,過于其志。
”葉公曰:“王子而相國,過将何為?”他日,改蔔子國而使為令尹。
衛侯夢于北宮,見人登昆吾之觀,被發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虛,綿綿生之瓜。
餘為渾良夫,叫天無辜。
”公親筮之,胥彌赦占之,曰:“不害。
”與之邑,置之,而逃奔宋。
衛侯貞蔔,其繇曰:“如魚赬尾,衡流而方羊。
裔焉大國,滅之将亡。
阖門塞窦,乃自後逾。
” 冬十月,晉複伐衛,入其郛。
将入城,簡子曰:“止。
叔向有言曰:‘怙亂滅國者無後。
’”衛人出莊公而晉平,晉立襄公之孫般師而還。
十一月,衛侯自鄄入,般師出。
初,公登城以望,見戎州。
問之,以告。
公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翦之。
公使匠久。
公欲逐石圃,未及而難作。
辛已,石圃因匠氏攻公,公阖門而請,弗許。
逾于北方而隊,折股。
戎州人攻之,大子疾、公子青逾從公,戎州人殺之。
公入于戎州己氏。
初,公自城上見己氏之妻發美,使髡之,以為呂姜□。
既入焉,而示之璧,曰:“活我,吾與女璧。
”己氏曰:“殺女,璧其焉往?”遂殺之而取其璧。
衛人複公孫般師而立之。
十二月,齊人伐衛,衛人請平。
立公子起,執般師以歸,舍諸潞。
公會齊侯,盟于蒙,孟武伯相。
齊侯稽首,公拜。
齊人怒,武伯曰:“非天子,寡君無所稽首。
”武伯問于高柴曰:“諸侯盟,誰執牛耳?”季羔曰:“鄫衍之役,吳公子姑曹。
發陽之役,衛石魋。
”武伯曰:“然則彘也。
” 宋皇瑗之子麇,有友曰田丙,而奪其兄劖般邑以與之。
劖般愠而行,告桓司馬之臣子儀克。
子儀克适宋,告夫人曰:“麇将納桓氏。
”公問諸子仲。
初,仲将以杞姒之子非我為子。
曰:“必立伯也,是良材。
”子仲怒,弗從,故對曰:“右師則老矣,不識麇也。
”公執之。
皇瑗奔晉,召之。
譯文 十七年春季,衛莊公在藉圃建造了一座刻有虎獸紋的小木屋,造成了,要尋找一位有好名譽的人和他在裡邊吃第一頓飯。
太子請求找渾良夫。
渾良夫坐在兩匹公馬駕着的車子上,穿上紫色衣服和狐皮袍。
來到以後,敞開皮袍,沒有解下佩劍就吃飯。
太子派人牽着他退下,舉出三條罪狀就殺死了他。
三月,越王發兵進攻吳國,吳王發兵在笠澤抵禦,隔着一條河擺開陣勢。
越王将越軍編成左右兩支部隊,讓他們在夜裡忽左忽右,擊鼓呐喊前進。
吳軍分兵抵禦。
越王帶領三軍偷渡,對準吳國的中軍擊鼓進攻。
吳軍大亂,于是越軍就打敗了吳軍。
晉國的趙鞅派人告訴衛國,說:“君王在晉國的時候,我是主人。
現在請君王或者太子來一趟,以免除我的罪過。
不這樣,寡君恐怕會說這是我授意這樣做的。
”衛莊公以國内有禍難加以
大子請使良夫。
良夫乘衷甸兩牡,紫衣狐裘,至,袒襲,不釋劍而食。
大子使牽以退,數之以三罪而殺之。
三月,越子伐吳。
吳子禦之笠澤,夾水而陳。
越子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進。
吳師分以禦之。
越子以三軍潛涉,當吳中軍而鼓之,吳師大亂,遂敗之。
晉趙鞅使告于衛曰:“君之在晉也,志父為主。
請君若大子來,以免志父。
不然,寡君其曰,志父之為也。
”衛侯辭以難。
大子又使椓之。
夏六月,趙鞅圍衛。
齊國觀、陳瓘救衛,得晉人之緻師者。
子玉使服而見之,曰:“國子實執齊柄,而命瓘曰:‘無辟晉師。
’豈敢廢命?子又何辱?”簡子曰:“我蔔伐衛,未蔔與齊戰。
”乃還。
楚白公之亂,陳人恃其聚而侵楚。
楚既甯,将取陳麥。
楚子問帥于大師子谷與葉公諸梁,子谷曰:“右領差車與左史老,皆相令尹、司馬以伐陳,其可使也。
”子高曰:“率賤,民慢之,懼不用命焉。
”子谷曰:“觀丁父,鄀俘也,武王以為軍率,是以克州、蓼,服随、唐,大啟群蠻。
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為令尹,實縣申、息,朝陳、蔡,封畛于汝。
唯其任也,何賤之有?”子高曰:“天命不谄。
令尹有憾于陳,天若亡之,其必令尹之子是與,君盍舍焉?臣懼右領與左史有二俘之賤,而無其令德也。
”王蔔之,武城尹吉。
使帥師取陳麥。
陳人禦之,敗,遂圍陳。
秋七月己卯,楚公孫朝帥師滅陳。
王與葉公枚蔔子良以為令尹。
沈尹朱曰:“吉,過于其志。
”葉公曰:“王子而相國,過将何為?”他日,改蔔子國而使為令尹。
衛侯夢于北宮,見人登昆吾之觀,被發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虛,綿綿生之瓜。
餘為渾良夫,叫天無辜。
”公親筮之,胥彌赦占之,曰:“不害。
”與之邑,置之,而逃奔宋。
衛侯貞蔔,其繇曰:“如魚赬尾,衡流而方羊。
裔焉大國,滅之将亡。
阖門塞窦,乃自後逾。
” 冬十月,晉複伐衛,入其郛。
将入城,簡子曰:“止。
叔向有言曰:‘怙亂滅國者無後。
’”衛人出莊公而晉平,晉立襄公之孫般師而還。
十一月,衛侯自鄄入,般師出。
初,公登城以望,見戎州。
問之,以告。
公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翦之。
公使匠久。
公欲逐石圃,未及而難作。
辛已,石圃因匠氏攻公,公阖門而請,弗許。
逾于北方而隊,折股。
戎州人攻之,大子疾、公子青逾從公,戎州人殺之。
公入于戎州己氏。
初,公自城上見己氏之妻發美,使髡之,以為呂姜□。
既入焉,而示之璧,曰:“活我,吾與女璧。
”己氏曰:“殺女,璧其焉往?”遂殺之而取其璧。
衛人複公孫般師而立之。
十二月,齊人伐衛,衛人請平。
立公子起,執般師以歸,舍諸潞。
公會齊侯,盟于蒙,孟武伯相。
齊侯稽首,公拜。
齊人怒,武伯曰:“非天子,寡君無所稽首。
”武伯問于高柴曰:“諸侯盟,誰執牛耳?”季羔曰:“鄫衍之役,吳公子姑曹。
發陽之役,衛石魋。
”武伯曰:“然則彘也。
” 宋皇瑗之子麇,有友曰田丙,而奪其兄劖般邑以與之。
劖般愠而行,告桓司馬之臣子儀克。
子儀克适宋,告夫人曰:“麇将納桓氏。
”公問諸子仲。
初,仲将以杞姒之子非我為子。
曰:“必立伯也,是良材。
”子仲怒,弗從,故對曰:“右師則老矣,不識麇也。
”公執之。
皇瑗奔晉,召之。
譯文 十七年春季,衛莊公在藉圃建造了一座刻有虎獸紋的小木屋,造成了,要尋找一位有好名譽的人和他在裡邊吃第一頓飯。
太子請求找渾良夫。
渾良夫坐在兩匹公馬駕着的車子上,穿上紫色衣服和狐皮袍。
來到以後,敞開皮袍,沒有解下佩劍就吃飯。
太子派人牽着他退下,舉出三條罪狀就殺死了他。
三月,越王發兵進攻吳國,吳王發兵在笠澤抵禦,隔着一條河擺開陣勢。
越王将越軍編成左右兩支部隊,讓他們在夜裡忽左忽右,擊鼓呐喊前進。
吳軍分兵抵禦。
越王帶領三軍偷渡,對準吳國的中軍擊鼓進攻。
吳軍大亂,于是越軍就打敗了吳軍。
晉國的趙鞅派人告訴衛國,說:“君王在晉國的時候,我是主人。
現在請君王或者太子來一趟,以免除我的罪過。
不這樣,寡君恐怕會說這是我授意這樣做的。
”衛莊公以國内有禍難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