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公 昭公二十六年

關燈
家。

    則是兄弟之能率先王之命也。

    在定王六年,秦人降妖,曰:‘周其有王,亦克能修其職。

    諸侯服享,二世共職。

    王室其有間王位,諸侯不圖,而受其亂災。

    ’至于靈王,生而有。

    王甚神聖,無惡于諸侯。

    靈王、景王,克終其世。

    今王室亂,單旗、劉狄,剝亂天下,壹行不若。

    謂:‘先王何常之有?唯餘心所命,其誰敢請之?’帥群不吊之人,以行亂于王室。

    侵欲無厭,規求無度,貫渎鬼神,慢棄刑法,倍奸齊盟,傲很威儀,矯誣先王。

    晉為不道,是攝是贊,思肆其罔極。

    茲不谷震蕩播越,竄在荊蠻,未有攸厎。

    若我一二兄弟甥舅,獎順天法,無助狡猾,以從先王之命,毋速天罰,赦圖不谷,則所願也。

    敢盡布其腹心,及先王之經,實深圖之。

    昔先王之命曰:‘王後無适,則擇立長。

    年鈞以德,德鈞以蔔。

    ’王不立愛,公卿無私,古之制也。

    穆後及大子壽早夭即世,單、劉贊私立少,以間先王,亦唯伯仲叔季圖之!” 闵馬父聞子朝之辭,曰:“文辭以行禮也。

    子朝幹景之命,遠晉之大,以專其志,無禮甚矣,文辭何為?” 齊有彗星,齊侯使禳之。

    晏子曰:“無益也,隻取誣焉。

    天道不谄,不貳其命,若之何禳之?且天之有彗也,以除穢也。

    君無穢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穢,禳之何損?《詩》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

    厥德不回,以受方國。

    ’君無違德,方國将至,何患于彗?《詩》曰:‘我無所監,夏後及商。

    用亂之故,民卒流亡。

    ’若德回亂,民将流亡,祝史之為,無能補也。

    ”公說,乃止。

     齊侯與晏子坐于路寝,公歎曰:“美哉室!其誰有此乎?”晏子曰:“敢問何謂也?”公曰:“吾以為在德。

    ”對曰:“如君之言,其陳氏乎!陳氏雖無大德,而有施于民。

    豆區釜鐘之數,其取之公也簿,其施之民也厚。

    公厚斂焉,陳氏厚施焉,民歸之矣。

    《詩》曰:‘雖無德與女,式歌且舞。

    ’陳氏之施,民歌舞之矣。

    後世若少惰,陳氏而不亡,則國其國也已。

    ”公曰:“善哉!是可若何?”對曰:“唯禮可以已之。

    在禮,家施不及國,民不遷,農不移,工賈不變,士不濫,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

    ”公曰:“善哉!我不能矣。

    吾今而後知禮之可以為國也。

    ”對曰:“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

    與天地并。

    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也。

    君令而不違,臣共而不貳,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愛而友,弟敬而順;夫和而義,妻柔而正;姑慈而從,婦聽而婉:禮之善物也。

    ”公曰:“善哉!寡人今而後聞此禮之上也。

    ”對曰:“先王所禀于天地,以為其民也,是以先王上之。

    ” 譯文 二十六年春季,周王朝曆法的正月初五日,齊景公攻取郓地。

     安葬宋元公,像安葬先君一樣,這是符合禮的。

     三月,昭公從齊國到達,住在郓地,這是說已經到了魯國境内。

     夏季,齊景公準備送昭公回國,命令不要接受魯國的财禮。

    申豐跟着女賈,用兩匹錦緞作為财禮,捆緊在一起像一塊瑱圭,到齊軍中去,對子猶的家臣高齮說:“如果你能收買子猶,我們讓你當高氏的繼承人,給你五千庾糧食。

    ”高齮把錦給子猶看,子猶想要。

    高齮說:“魯國人買得很多,一百匹一堆,由于道路不暢通,先把這點禮品送來。

    ”子猶收下了禮物,對齊景公說:“臣下們對魯國國君不肯盡力,不是不能奉行君命,然而據卻感到奇怪。

    宋元公為了魯國國君去到晉國,死在曲棘。

    叔孫昭子請求讓他的國君複位,無病而死。

    不知道是上天抛棄魯國呢,還是魯國國君得罪了鬼神所以才到這地步呢?君王如果在曲棘等待,派臣下們跟從魯國國君試探向魯作戰可勝與否。

    如果行,軍事有了成功,君王就繼續前去,這就不會有抵抗的人了。

    如果沒有成功,就不必麻煩君王了。

    ”齊景公聽從了他的話,派公子鉏帶兵跟從昭公。

     成大夫公孫朝對平子說:“城市,是用來保衛國家的,請讓我們來抵禦齊軍。

    ”平子答應了。

    公孫朝請求送上人質,平子不答應,說:“相信你,這就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