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鐵球山喜燃花燭

關燈
第三十九回 鐵球山喜燃花燭 卻說馬俊路逢鳳栖霞好不歡喜,隻見四面來了許多人,馬俊想道:必是來擒我之人。

    便叫弟婦不要慌亂,又叫二名轎夫不要害怕,有俺在此,你且将轎擡到靠山窟之處。

    又看見先來的一名馬快,生得面短須長,肩臂皆闊,手提雙刀站在東首,那幾人身胖力單,人人手内務執器械。

    馬俊先見一般鄉民不足為意。

    後見這幾個人,略略有些驚慌,暗道:這幾人一定是來擒俺的了,怎奈弟婦在此,又怕失錯,罷罷,拼得這條性命,有何他慮。

    便把手帕紮了頭,腰間緊帶緊了一緊,手執寶劍,指東畫西,眼睜睜望着衆人,一心隻防着身子遮架。

    不說馬俊在此受困。

     且說郝鸾等自馬俊下山之後,便領了衆英雄奔趕開封府而來。

    卻好今日來到此地,郝鸾、鮑剛等人正走在那高崗之上,遠遠望見一叢人在那裡,不知做何事喧嚷,便叫能幹喽羅前去打探。

    不多時,急急忙忙跑來禀道:“不好了,不好了!那一衆人不為别事,卻是圍着馬爺,又靠着一乘轎子,小弟走去問那些鄉民,說那轎内坐的是鳳小姐。

    又說米府家将要拿馬爺呢!”郝鸾聽得此言吃了一驚,說道:“列位賢弟,事不宜遲,恐馬賢弟遭其毒手”鮑剛、陳雷生平性急,拍馬前去,郝鸾道:“不要亂,為恐惹人取笑,我們不知兵法。

    ”周龍道:“急急往救,不可遲緩。

    ”郝鸾道:“衆位兄弟,打馬走着,聽我号令。

    ”先叫鮑剛領五名喽羅向正南方急奔,這等動手可敵賊子。

     又叫陳雷領五名喽羅向正東方按定,周龍正西方按定,曹雙正北方按定,又叫周順、王龍、張發、樊沖四人,往來四面圍定,各人聽令,打馬四散各方圍祝那十個大漢見郝鸾一馬當先而來,馬俊正在驚慌之際,猛然又見一夥人馬,誰想那是郝鸾、鮑剛人等,手執兵器殺奔而來。

    馬俊大喜,叫道:“好了,有了幫手了。

    ”不覺英風陡發,氣高千丈,便大叫道:“列位賢弟,俺馬俊路見不平,要救受難之人,不覺競被奸黨光棍攔阻俺的去路,請列位公言一二。

    ”正南方鮑剛便來說道:“扶孤救難是好事,那個敢阻攔去路,若是多一嘴,一劍砍下他的這頭來。

    ” 陳雷亦說道:“若是阻攔将刀殺這狗球養的。

    ”郝鸾奔到面前說道:“朋友,要走就走,休來阻擋。

    你那邊叫周龍等賢弟們且護送轎子要緊,那個敢阻擋你?”那邊劉交叫道:“衆位此時還不下手拿馬俊,等待何時?恐怕留了無處找他。

    ”隻見劉交提了雙刀大叫道:“馬俊不要走,有俺活土地來拿你!”便舉雙刀來劈馬浚馬俊提劍相迎,劉交自幼學的這跳法,馬俊因有此法,方才敵住,不分勝敗。

    那方盛王僧一齊來奔馬俊,鮑剛看見罵道:“你這狗頭要打攢盤。

    ”便叫道:“大家上來打攢盤。

    ”陳雷、曹雙一齊向前大殺一常那郝鸾手提一劍,把王僧揮為兩段。

    馬俊将劍執定,半空跳縱,劉交也縱跳起來,馬俊猛然一劍,劉交招架不住,衆人四方逃奔。

    郝鸾也跳起上前,方盛對敵不住,也就逃了。

    衆捕役見米府家将,都被殺傷,焉敢再敵,亦四散逃去了。

    郝鸾道:“賢弟等不必追趕,且保弟婦回山。

    ”衆人道:“今日聿遇馬仁兄,救得孫佩賢弟并弟婦兇難,真天幸也。

    ”馬俊道:“若不是列位仁兄相助,必遭毒手。

    ”郝鸾道:“那時愚兄沖撞賢弟,賢弟不辭而去,我深恐賢弟有失,故同衆位兄弟前來接應,不想果有今日之事。

    米府家丁也被俺們殺得魂飛魄散,今又遇見孫家弟婦,真真萬幸。

    ” 叫喽羅擡着轎子,馬俊取出兩錠銀子,賞那轎夫去了。

    衆人方起身前去,竟奔鐵球山去了,不提。

     且說劉交衆人等今日遇敵,各人帶傷受疼,又殺了王僧,俱氣忿不平,奔進城來說:“雷太爺放掉兇手,詐了雷太爺千金,方才罷休。

    ”這也是雷太爺的盛德處不表。

    再表雷太爺親到臨軒鎮去檢驗莫上天家命案,又被搜出多少銀子,叫坊保買了棺木來盛殓,餘下的銀子,派散帶傷之人,太爺回衙,做詳文通詳上司咨部。

    且說劉交、方盛詐了雷太爺千金銀子,竟作路費起身進京,奔到米相公府上去了。

    那米相爺在京新請了一個軍師,名為百勝袒師,能呼風喚雨,又會定身罷符法,這米相爺好生歡喜。

    忽有劉交、方盛跪禀,将路上遇着馬竣郝鸾等交戰之事說了一遍。

    米相爺聽得此言心下躊躇,就着劉交、方盛四處訪尋好漢,不論僧道、響馬隻要有本領,全都招來。

     且說,鮑剛來到鳳府,由小童開了門,鮑剛走進來一看,見是小小三間廳房,十二張金漆羅漢的椅子,四盞料絲方燈,正中擺一張小小沉香木幾,幾上擺着一個羊脂玉的牛,牛上伏着一個牧童,旁邊放着《春秋左傳》,一隻古銅磬鐘,上挂一幅十二層合錦。

    鮑剛道:“晚生是開封府來的。

    ”鳳林見鮑剛生得異相不是下等之人,便請到裡面分賓主坐下。

    茶畢問道:“不知貴駕到此,有失遠迎,望乞恕罪。

    ”鮑剛是個真漢子,不會咬文嚼字,便答道:“晚生非為别事而來,隻因那日在争春園内,令兄與夫人、小姐在園内遊玩,偶遇米相爺公子米斌儀,亦往園内,看見小姐容貌。

    許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