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吳經略奉旨伐寇

關燈
了妖娆,就不是這樣說了。

    ” 郝生将臉一變,常讓見郝兄不言,止住了吏通的口,柳緒便說道:“史兄莫怪小弟多言,今日蒙常兄雅愛,你我都是書香一脈,當講文事。

    況郝兄是個忠直人,何必說些忘八事。

    ”史通大怒;“誰是忘八,我同你世交,因何罵我?同你上明倫堂說理。

    ”常讓道;“恐弄出事來,”說道:“柳兄說忘八,你未聽清,聖人雲,一日宿娼,便忘了孝弟、忠信、禮義、謙恥為忘八,不要錯怪人。

    ”劉棟道:“大爺休怪柳相公。

    ”史通道;“真我唐突得罪,柳兄罰我三杯。

    ”郝生道;“恐舅父在望,另日再會罷。

    ”柳常道:“請再飲幾杯,怎好匆匆而行。

    ”史通道:“想是厭我。

    ”郝生道:“豈有此理。

    ”當時五人出了大門,一哄而散。

    且說劉棟回到自己書房,說道:“今日他三人實在厭我,大爺何必與他們來往。

    ”史通依允。

     再說柳緒次日到吳府說親,吳公大喜,常讓擇日行聘。

    一日吳公與郝常柳三人在書房閑談,忽有報到:“啟老爺高升,文武各官俱在北新關,等候老爺,開讀聖旨。

    ”吳公聽了,不覺大驚,聖旨到來為何?老夫久居林下,又無過犯。

    常柳慌作一堆,郝生道:“母舅不必驚慌,且到北新關接旨,再作道理。

    ” 吳公進内與夫人、小姐說知,換了朝服帶了家丁,郝生同常柳三人亦随行至北新關,文武欠身說:“候大人多時了。

    ”吳公便上亭來,隻見亭上擺列香案,欽差立在上面,吳公二十四拜,文武俱俯伏,诏曰:朕聞安邦定國,武臣之力,文臣之才,令有登榮華處,海寇犯界,民不能安,得将莫敵,朕思卿可當此任。

    欽封經略大元帥,兵部侍郎,提調松鎮人馬,統大軍征伐有功,班師升賞,欽哉。

     吳公山呼謝恩,欽賜舉兵府帥印,吳公接了,将聖旨供案上,就與欽差各官見禮。

    已畢,便先差家将吳龍領了令箭,飛奔松江調兵二十五萬,在西路候,又差家将吳豹領了令箭,到京口調兵二十五萬,令各江人馬西路等候,不言。

    再說文武請欽差到公館安歇,吳公告别回府,郝生接着大喜,夫人小姐道喜:“爹爹榮升,此去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吳公道:“三日後起程。

    ”當晚吳公與郝生、夫人、小姐後堂飲酒說:“我今征寇,有賢甥在此,卻也放心,就是不放心史通,你卻不知,從前史德原相好,因他拜在米相門下,我就不與他往來,大鬧一場,告病回家。

    史通假言父命,娶你表妹。

    如今見許常生恨不能消。

    如今遠出,賢甥依我三事:不可與史通往來,一件;早叫常生迎親,二件;你舅母年老無人侍奉,你可娶一房妻室,照管家園,勿生妄心。

    我即百年之後,也瞑目了。

    ”不覺掉下淚來,郝生道:“遵命,母舅成功。

    ”吳公道:“你亦将門之子,應該出力皇家。

    ”各自悲傷,不能飲酒了,收去席面。

     次日,吳公備禮送了欽差,常柳二生備席送行,常生道,“恭喜嶽父榮征,小婿與大人餞行。

    ”吳公說:“多承賢婿。

    ” 柳生上前恭喜道:“小侄禮當明日,恐伯父五鼓起馬,故同常兄特來餞行。

    ”說罷各各奉杯。

    隻說那外戚朋友,俱恭賀餞行,吳公一概辭謝。

    飲到日暮,二生别去。

    吳公回到後堂,命随征家丁收拾軍器、馬匹等件,又備了香燭,拜别祖宗。

    然後吩咐夫人小姐一番。

    次日,五鼓三聲炮響,吳公起馬,帶了四十多名家将,乘馬出城。

    文武官送至十裡長亭告别,郝生同常柳二人,送至五十多裡告别,欽差回京去了。

    吳公西路會師兩路人馬,共征寇去。

    不知此去何如?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