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名作

關燈
己并非背叛整個計劃,而是抽象表現主義的不可再生性遠超其他,即便是畫家本人,也無法将其舊作重現。

     他靠在牆邊,一邊思考措辭;一邊看新聞,一條條看下去,世界熱鬧非凡,卻都與他無關——直到那張電影海報躍入眼簾。

    曹洵亦挺直後背,手指顫動,将海報點開放大,上下左右、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再把手機拿遠拿近,反複确認,整個人忽然如墜冰窟,又汗流遍體,說不出的難受和憤怒。

     海報的構圖和配色與他的作品一模一樣,唯一不同之處在于将他畫的人物換成了女主角的形象,而更讓曹洵亦痛如刀絞的是,它抄的是他當初送給蘇青的那幅——《夜曲:1011》。

     海報下還有新聞鍊接,他急忙點開,一目十行地看下來,新聞說的是青年導演賈誠的電影《隔窗相望》上映,叫好又叫座,十天票房破億,打破文藝片票房紀錄,賈誠說這部電影的誕生要歸功于自己的女朋友——他的缪斯。

    文中還有賈誠的照片,曹洵亦粗略一觀就已确認,他就是那個司機,戴鴨舌帽,開瑪莎拉蒂,還向曹洵亦禮貌地緻意。

     曹洵亦踢翻了腳邊的顔料桶,順手将手機丢向牆壁,發出的聲響引來了何畏。

    何畏問他怎麼了,他也不想回答。

    他跪在地上,呼吸急促,那一瞬間,牆壁和屋頂仿佛都消失了,曠野向他襲來,人潮湧動,他們圍攏在他身邊,低垂眼皮,将嘲笑和不屑都傾瀉在他身上。

     曹洵亦無法想象賈誠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見到那幅畫的,是蘇青要把它丢進垃圾桶,賈誠制止了她?還是蘇青向他炫耀戰利品,被賈誠看中?又或者,是他們雲雨時翻滾到地闆上,賈誠剛好看到了床底的畫?賈誠抄得有恃無恐,還不是因為他“已經死了”,那幅畫又的确屬于蘇青?自己連命都不要了才博得一個虛名,掙了一百萬,還要跟别人分賬。

    那個狗屁導演,拍的狗屁電影,票房竟然過億,憑什麼?! 人群散去,牆壁和屋頂又遮蔽了陽光,耳邊終于聽得到何畏的聲音了。

     “喂,你沒事吧?” 曹洵亦看見何畏正在拍自己的臉:“你說,《噪聲》會是我名氣最大、最值錢的作品,是嗎?” 何畏點點頭:“當然。

    ” “它能值多少錢?” “一兩千萬吧。

    ” “到不了一個億?” “大哥,你想什麼呢?我怎麼說也隻是藝術品市場的新人,本事再大,也折騰不出一個億啊,除非等個三五年的。

    ” “我要馬上,盡快!” “你這太強人所難了。

    ”何畏坐到地上,挨到曹洵亦旁邊,低着頭思索了一會兒,“其實也不是沒辦法,如果去找那個人的話,别說一個億,我估計兩個億都有可能。

    ” “真的嗎?” 何畏摸出電話,撥了一個号碼,隻響了一聲,羅宏瑞的聲音就傳了出來: “何先生,考慮清楚了?” 何畏把電話放在地闆上,他和曹洵亦兩個人蹲坐着,像兩隻凝視屏幕的猴子。

    “羅總,你之前說的合作模式,能把曹洵亦的作品運作到什麼價位?” “我喜歡你這種直接的問法。

    這麼說吧,《英雄主義》拍了三百萬,這個紀錄非常高,比一般青年畫家的首拍高出十倍不止,所以,如果是企業化運作,曹洵亦最有名的作品應該能過億,這也是頂級國畫家的水平。

    這個圈子裡很多人其實不懂藝術,他們隻追逐名氣。

    投資行為嘛,名氣大的升值空間大,願意掏錢的自然就多了。

    可惜啊,我這一番折騰,便宜了龍鎮。

    你是怎麼搞的嘛,《噪聲》怎麼會在他的手上?” 何畏看了曹洵亦一眼:“如果我告訴你,《噪聲》的真迹在我這呢?” “那當然最好啦,不過龍鎮那幅在節目裡出現過,還是曹洵亦親自帶去的,不可能是假的吧?” “這你就别管了,你等我消息吧。

    ” 挂了電話,兩個人沉默了一陣,曹洵亦摸了一根煙出來,何畏替他點燃。

     “怎麼說?” “幹!” “爽快!” 曹洵亦站起身,晃了晃發麻的腿:“你看看冰箱裡還有什麼,晚上吃燒烤!” 趁着何畏在廚房忙活的工夫,曹洵亦将自己的五十多幅畫搬上露台。

    等何畏帶着酒水食材上來的時候,曹洵亦已經把畫堆在了露台中央。

     何畏瞪大了眼睛:“你要幹什麼?!” 曹洵亦往畫上澆了燃料,擦了根火柴丢進去,接過何畏手裡的啤酒,一邊喝酒,一邊看着十幾年的心血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