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岔口
關燈
小
中
大
權毀滅它,更無權堂而皇之地羞辱它。
”這種中立克制的評論并沒有引起共鳴,真正刺激網民瘋狂轉發的是另一句話——“掌握子彈,可以殺死人民的英雄;掌握輿論,可以讓人民殺死英雄。
” 他們喜歡這樣的辯護:人民不會犯錯,即便犯了錯,也是因為受人誤導。
龍鎮就是這個人,他那場惹人發笑的表演成了指控他的罪證。
每個人都拿着放大鏡對準他,放大他的言行,好指引天上的太陽将他燒死。
而對曹洵亦,大衆的态度也已180度轉彎。
起初,說曹洵亦的畫有可取之處是危險的,因為與衆不同就是裝腔作勢;他死後,說他畫得不好是危險的,因為死者已經披上國王的新衣;再往後,不贊美他則是危險的,因為隻有大聲贊美才能洗脫逼死畫家的嫌疑。
當然,龍鎮的嫌疑無法洗脫,即便他保持沉默;即便同行為他辯護,說曹洵亦的作品确實一般,龍鎮行為過激隻是節目組的安排,大衆也不會理會,他們的審判所本來就沒有辯護人的座位。
開展前一小時,龍鎮将展位設計的負責人罵哭了。
他為人清高,平時也沒這樣暴躁,冷不丁發一通脾氣,自己也覺得過火。
展館外排了很多人,他走到大門口,好讓排隊的人看到自己,有幾個對他指指點點,他也不以為意,沖大家點頭微笑,正要轉身回辦公室,忽然被人叫住。
“龍老師,好久不見。
” 是一個穿着精緻的胖子,臉上挂着笑容,龍鎮一時想不起他的身份,猶豫中看見他手腕上的百達翡麗,便伸手握住了他的手:“不好意思,您是?” “我叫羅宏瑞,我們一年前在上海佳士得的春拍會上見過,32号,還記得嗎?” 并不記得。
“噢,我想起來了,當時你是在……嗯,在拍哪幅畫來着?” “蔣如台的《寒潮》。
” “噢,對對對。
”龍鎮已經不記得那幅畫的買主是誰,“今天也有他的作品,是上個月剛完成的新作。
” 龍鎮陪着羅宏瑞穿過大廳,就着經過的作品尋找話題,對方連連應聲,略顯敷衍,龍鎮料定此人有事相求,便帶他進了自己的辦公室,關了門,倒了茶,聊了會兒閑天,終于磨出實情。
“你提了一個很奇怪的需求。
” “現在大家都謹慎,您是知道的,前人出了事,後人就得做縮頭烏龜,是吧?” 龍鎮晃了晃腦袋:“我不知道,我就是個策展人,不懂你們的花花腸子。
我有我的品位,也有我的招牌,凡是挂在我館裡的,都是我欣賞的作品,我不會估太低的價,那是羞辱他們;也不會估太高,賣不出去,對誰都沒好處。
圈子都信任我,隻要是我推薦的,但凡有點小名氣,總有人搶着要。
所以你說的那種,價格低、沒人看好,但拿去拍個高價又不會惹人懷疑,還能做長線的作品,說實話,我沒見過。
真要有,麻煩你也跟我說一聲,大家一起發财。
” “我猜到你這裡可能沒有,我自己有一個人選,也是别人推薦的——曹洵亦。
隻要你松口,稍微認可他的價值,他就能滿足我的要求。
” 龍鎮笑了,笑得直不起腰來。
他前幾天仔細看過曹洵亦的畫——節目組将《噪聲》送他了,算是留作紀念——他還是無法忍受作品中的模仿痕迹,以及自作聰明的隐喻。
他想清楚了,就算重來,他還是會打擊他,就憑四十多年的文化修養和藝術評論家的尊嚴。
“對不起,我無法滿足你。
” “龍老師,我是真心實意想跟你合作。
” “我也是真心實意地拒絕你。
” 一個保安走了進來,在龍鎮耳邊說了兩句,龍鎮臉上的肌肉抽動一下,轉瞬又恢複了原樣:“我去看看。
” 當龍鎮被網友罵得滿頭包的時候,何畏與曹洵亦正躲在别墅内發笑。
我覺得很好看。
這就是藝術。
狗屁專家懂什麼藝術? 我們中國的大師就是這麼被埋沒的。
網上的評價漸漸燎原,燒起來的都是灌木和枯草,參天大樹則置身事外。
偶爾也有兩邊都不得罪的發聲,說曹氏固然畫得不好,但也沒有龍鎮說的那麼不堪。
“說到底,普通人更需要一個你這樣的代言人。
”何畏用啃了一半的雞爪指着曹洵亦,“你想想,誰沒被權威壓迫過、欺負過?不是被領導,就是被父母,好不
”這種中立克制的評論并沒有引起共鳴,真正刺激網民瘋狂轉發的是另一句話——“掌握子彈,可以殺死人民的英雄;掌握輿論,可以讓人民殺死英雄。
” 他們喜歡這樣的辯護:人民不會犯錯,即便犯了錯,也是因為受人誤導。
龍鎮就是這個人,他那場惹人發笑的表演成了指控他的罪證。
每個人都拿着放大鏡對準他,放大他的言行,好指引天上的太陽将他燒死。
而對曹洵亦,大衆的态度也已180度轉彎。
起初,說曹洵亦的畫有可取之處是危險的,因為與衆不同就是裝腔作勢;他死後,說他畫得不好是危險的,因為死者已經披上國王的新衣;再往後,不贊美他則是危險的,因為隻有大聲贊美才能洗脫逼死畫家的嫌疑。
當然,龍鎮的嫌疑無法洗脫,即便他保持沉默;即便同行為他辯護,說曹洵亦的作品确實一般,龍鎮行為過激隻是節目組的安排,大衆也不會理會,他們的審判所本來就沒有辯護人的座位。
開展前一小時,龍鎮将展位設計的負責人罵哭了。
他為人清高,平時也沒這樣暴躁,冷不丁發一通脾氣,自己也覺得過火。
展館外排了很多人,他走到大門口,好讓排隊的人看到自己,有幾個對他指指點點,他也不以為意,沖大家點頭微笑,正要轉身回辦公室,忽然被人叫住。
“龍老師,好久不見。
” 是一個穿着精緻的胖子,臉上挂着笑容,龍鎮一時想不起他的身份,猶豫中看見他手腕上的百達翡麗,便伸手握住了他的手:“不好意思,您是?” “我叫羅宏瑞,我們一年前在上海佳士得的春拍會上見過,32号,還記得嗎?” 并不記得。
“噢,我想起來了,當時你是在……嗯,在拍哪幅畫來着?” “蔣如台的《寒潮》。
” “噢,對對對。
”龍鎮已經不記得那幅畫的買主是誰,“今天也有他的作品,是上個月剛完成的新作。
” 龍鎮陪着羅宏瑞穿過大廳,就着經過的作品尋找話題,對方連連應聲,略顯敷衍,龍鎮料定此人有事相求,便帶他進了自己的辦公室,關了門,倒了茶,聊了會兒閑天,終于磨出實情。
“你提了一個很奇怪的需求。
” “現在大家都謹慎,您是知道的,前人出了事,後人就得做縮頭烏龜,是吧?” 龍鎮晃了晃腦袋:“我不知道,我就是個策展人,不懂你們的花花腸子。
我有我的品位,也有我的招牌,凡是挂在我館裡的,都是我欣賞的作品,我不會估太低的價,那是羞辱他們;也不會估太高,賣不出去,對誰都沒好處。
圈子都信任我,隻要是我推薦的,但凡有點小名氣,總有人搶着要。
所以你說的那種,價格低、沒人看好,但拿去拍個高價又不會惹人懷疑,還能做長線的作品,說實話,我沒見過。
真要有,麻煩你也跟我說一聲,大家一起發财。
” “我猜到你這裡可能沒有,我自己有一個人選,也是别人推薦的——曹洵亦。
隻要你松口,稍微認可他的價值,他就能滿足我的要求。
” 龍鎮笑了,笑得直不起腰來。
他前幾天仔細看過曹洵亦的畫——節目組将《噪聲》送他了,算是留作紀念——他還是無法忍受作品中的模仿痕迹,以及自作聰明的隐喻。
他想清楚了,就算重來,他還是會打擊他,就憑四十多年的文化修養和藝術評論家的尊嚴。
“對不起,我無法滿足你。
” “龍老師,我是真心實意想跟你合作。
” “我也是真心實意地拒絕你。
” 一個保安走了進來,在龍鎮耳邊說了兩句,龍鎮臉上的肌肉抽動一下,轉瞬又恢複了原樣:“我去看看。
” 當龍鎮被網友罵得滿頭包的時候,何畏與曹洵亦正躲在别墅内發笑。
我覺得很好看。
這就是藝術。
狗屁專家懂什麼藝術? 我們中國的大師就是這麼被埋沒的。
網上的評價漸漸燎原,燒起來的都是灌木和枯草,參天大樹則置身事外。
偶爾也有兩邊都不得罪的發聲,說曹氏固然畫得不好,但也沒有龍鎮說的那麼不堪。
“說到底,普通人更需要一個你這樣的代言人。
”何畏用啃了一半的雞爪指着曹洵亦,“你想想,誰沒被權威壓迫過、欺負過?不是被領導,就是被父母,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