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食腐動物

關燈
,假的也成真的,我們叫衆口铄金,西方叫多方信源。

    ” 過了兩天,稿件陸續上網,隻看過結局的觀衆終于等來了正戲,他們窺探畫家的隐私,在字裡行間尋找蛛絲馬迹,拼湊一個窮酸畫家的理想形象,并在讨論劇情時交換各自的推理:天才孤獨,前輩傲慢,世界不公平,資本不道德。

    至于自己有沒有參與網絡暴力,該不該受到譴責,可以忽略。

     “先占領輿論的制高點,這是第一步。

    ” “後面還有?” “第一步,賣慘。

    你是死人,沒人慘得過你。

    該第二步了……”何畏拆了快遞盒,取出化妝品套裝,“化妝。

    ” “我都成表情包了,誰還不知道我的長相?” “那種長相能看?” “我一個畫家,需要那麼好看嗎?” “長相是硬通貨,隻要長得好看,就算是通緝犯也可以被原諒!” 何畏又讓曹洵亦穿了一條皺巴巴的牛仔褲,配一件洗得褪色的T恤。

    又把畫室弄得亂糟糟的,往牆上挂了兩幅油畫。

    他再舉起照相機,一會兒近一會兒遠,一會兒跪一會兒蹲,不厭其煩地找角度。

     “低點頭,欸,看調色盤,笑一下。

    ” 曹洵亦咧開嘴,露出一排門牙。

     “微笑,懂嗎?再淺一點,那種因為在畫畫,所以不由自主地笑了出來。

    ” “這樣嗎?” “太兇了。

    ” “這樣呢?” “過了,往回收,再收,對,就是這個!” 何畏在自己的微博發布了這組照片,以回憶朋友的名義:“洵亦是個内向到自卑的人,他不喜歡拍照,記者要他的照片,我找來找去都沒找到,直到今天,一個同學傳了這幾張照片給我。

    他是個喜歡畫畫的人,僅此而已。

    ”三張照片,同一個地方,同一身衣服,不同的表情,仿佛講了一個簡短的故事。

     唉,雖然這麼說有點不尊重逝者,但我還是想說,曹大的長相就是我的理想型。

     是那種很老實,還有點木讷的帥。

     你這麼好看,世界卻對你這麼殘忍。

     新鳥網太惡心了,絕對是故意剪他形象不好的片段播出來!
諸如此類的評論被贊得非常靠前,自稱顔粉的群體也在話題中自立,營銷号不失時機地推銷“那些畫得好也長得好的人”。

    何畏讓曹洵亦把三張照片畫成日本漫畫的風格,匿名丢進話題裡,刺激轉發的同時,也誘導其他插畫師跟進。

     “差不多了,該證明你的強大了。

    ” “怎麼證明,辦展覽嗎?” 何畏搖頭:“展覽太虛,沒法量化,互聯網隻看數據。

    先拍賣,賣一個好看的數字出來。

    ” “我這三十多幅畫,拍幾十萬應該可以吧?” 何畏彈了一下曹洵亦的腦門:“大畫家,你睡醒了沒有?強不是比普通人強,而是比你這個領域的第二名強出一大截,才能叫強、秒殺、吊打。

    你好好品味網友愛用的詞!” “那要拍多少錢?” 何畏在手機上操作了一番:“你瞧這個人。

    ” “蔣如台,龍鎮的人?” “對,龍鎮美術館的頭牌,也是畫抽象風格的,他拍出去的第一幅畫成交價是六十萬,你得比這個數字高很多才行,少說也得一百萬。

    ” “那我說的也差不太多。

    ” “我說的是一幅畫一百萬。

    ” 曹洵亦跳了起來:“不可能!我們校友裡到現在都沒人拍這麼多!” “他們當中有誰死了嗎?” “沒有。

    ” “那太遺憾了。

    ” 何畏的确接到了許多電話。

    他們都自稱是具備資質的藝術品拍賣公司,接着就問何畏手裡有多少作品,然後說可以免費估價,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但到這時候,這幫人連畫都沒見着,就提出要收傭金和服務費,心黑的要20%,面善的要10%,說來說去,都要掙何畏的錢。

    且不說何畏自己就是騙子出身,這些花招他心知肚明,就算他夠傻,願意掏錢,也掏不出來。

     他沒錢給人騙——他的卡裡隻剩不到兩萬塊錢,還得留着買機票。

     來人身上散發着精緻的小資情調,湯匙在咖啡杯裡順時針轉了好幾圈,直到停下來的那一刻,他才開口說話。

     “雖然曹洵亦目前的知名度我們是認可的,尤其在網上,跟他有關的話題我們也都有注意到,應該說,在普通人那裡,尤其是對那些生活不如意、事業不得志的人來說,他的影響力很大,幾乎成了一種文化符号。

    ” 何畏不是飛來上海聽報告的:“你直接說但是吧。

    ” “但是,曹洵亦本人的價值要遠大于他作品的價值。

    你帶來的這幾幅作品,我們内部也都評估過,有一些想法,但形式上還是太陳舊了。

    他是一個優秀的模仿者和整合者,不是一個優秀的創作者。

    所以,如果您隻有這幾幅作品,或者其他作品都與這幾幅類似的話,我們恐怕不能與你合作。

    ” 何畏有些慌了,上海一共兩家世界級的拍賣行,這是他接觸的第二家——跟第一家的不同在于,他們拒絕得更幹脆。

     “網友對這幾幅的評價很高,你們就不能少數服從多數,給他個機會?” “何先生,藝術從來不是一件少數服從多數的事情。

    我們的宗旨是引領和傳播,我們的目标是領導整個藝術品市場,我們不會将自己的審美降格到普通人的水平。

    網絡小說的讀者再多,我們也不會将它的手稿請進我們的拍賣行。

    ” 何畏的聲音又大了一些:“網絡小說很掙錢的。

    ” “的确,網絡小說的作者和渠道都很掙錢,它的單價雖然低到驚人,但量也大到驚人,所以總額是一個天文數字。

    可藝術品不一樣,可以說,我們隻有單價這一個進項,吆喝的人就真的隻是在吆喝,我們唯一可以追求的就是高價值客戶,而且是價值最高的那一位。

    ” 何畏沒有再說話。

     “何先生,我說得足夠坦誠、清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