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過 年

關燈
進來門就叫着:“王大爺,過年好吧!給你拜年了!”說罷跪在地上就叩頭,春義也忙随着她跪下叩頭。

     王蛤蟆擰轉“升官圖”,剛好轉了個“贓”,正要被貶為“驿丞”,忽然看見面前跪着兩個人拜年,急忙疊起“升官圖”說:“地下髒,快起來,快起來。

    ” 鳳英和春義站起來後,他看了看春義,不認識,又看了看鳳英,似乎在那裡見過面,但一時又想不起來。

     鳳英和他拉近乎,問:“王大爺,你去年冬天身體不錯吧?” 王蛤蟆說:“不錯。

    就是有點氣喘。

    ” 鳳英又問:“吃飯還好吧?” 王蛤蟆說:“嗯。

    有好飯一頓還能吃兩大碗。

    ”他仍然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這個媳婦。

     鳳英沒話找話,又說:“老年人全憑飯力,最近你又見姜子牙了吧?” 老頭沒有聽清楚,問:“什麼?” “姜子牙?”鳳英大聲說着:“你忘了,大爺,那一天你給我們講,你見姜子牙在渭河上釣魚。

    ”看見王蛤蟆張着嘴在發怔,鳳英趕忙解釋說:“我是老陳的飯鋪裡的,我叫鳳英。

    ”說着把兩盒點心放在他的面前。

     老頭兒看見了點心,連忙“啊、啊、啊”了三聲,他顧不得向她再解釋姜子牙是哪一朝哪一代的人,忙說:“我想起來了,你們店裡有一杆二混頭煙袋?” 鳳英忙說:“對,對。

    下邊還焊了個炮彈殼。

    ” 坐下來寒暄了一陣,鳳英才說:“王大爺,我們來托你辦個事。

    我們想在街上賃一間門面房,打算開個小飯鋪,西大街、車站都行。

    你老人家在街面上熟,留心給我打聽打聽。

    ” 王蛤蟆這才弄清她的來意,他問:“是你們自己開飯鋪?”鳳英點着頭說:“哎!俺們自己想幹個營生。

    ”王蛤蟆站起來說: “咳,不是我說的,你早就該出來自己幹了。

    飯鋪是一本萬利,煮上兩棵破白菜幫子放點醬油,就賣幾毛錢,你放心大膽幹吧。

    這賃房子的事兒,包在我身上了。

    可不是我吹的,這鹹陽四條大街幾百所臨街房子,我最摸底細了。

    ” 鳳英說:“大爺,要不我們就來找你!” 王蛤蟆說:“沒問題!你候我的信吧。

    你的鍋碗瓢勺等家具都置辦了?” 鳳英說:“正在陸續置辦。

    我想托你買個水缸。

    ”王蛤蟆說: “水缸不用買。

    我家裡有個大水缸,借給你用。

    另外,不要忘記買一杆小煙袋,這是我們陝西的風俗。

    ” 鳳英說:“大爺!太感謝你了,水煙袋一定買。

    ……” 他們正說得熱火,從後邊屋裡走出來個半老半不老的老婆。

     鳳英一見就說:“這是我大娘吧?大娘,給你拜年了!”說罷跪下就叩頭,那個老婆慌張地說:“不!不!……”王蛤蟆忙把鳳英拉起來說:“不!這是我的一房兒媳婦。

    ” 鳳英拍着膝蓋上的土,自我解嘲地笑着說:“沒關系!給老嫂子也應該叩個頭。

    ” 從王蛤蟆家出來後,鳳英說春義: “你怎麼沒有跪下叩頭?” 春義說:“眼看差一二十歲,不是一輩人,我不那麼冒失。

    ” “那你為什麼不告訴我?” “你慌得像搶炮一樣,我怎麼告訴你。

    你呀!”春義又說:“我算服你了。

    不光叩錯頭,還把姜子牙也拉出來了。

    你也真不怕丢面子!” 鳳英這時才明白自己說錯了,卻不在乎地說:“管他姜子牙蒜子牙,還不是沒話找話嘛!面子值幾個錢一斤?” 四 自從陳柱子把事情挑明以後,鳳英在陳柱子的飯鋪裡幹活更賣力了。

    她想反正要離開他這個店,是好是壞也不過是再幹半年。

    “能叫累死牛,不讓打住車”,不落他的話把兒。

    開春以後,日長夜短,陳柱子有時還沒起床,她就挑起兩個水桶去打水。

     一連挑五四擔水,把水缸倒滿,丢下水桶又去和面擀面,在購置她準備開飯店的用具時,也不再背背藏藏了。

    她每天向集上瞅着,今天買兩個扁瓦盆,明天買兩個粗瓷碗,陳柱子看見隻裝沒看見,心裡卻老大不高興。

    王蛤蟆近來也來得勤了。

    他來到飯店也不和陳柱子打招呼,有時把鳳英叫到外邊說幾句話,有時在店裡把鳳英叫到牆角咕哝一陣。

    臨行時,總要向陳柱子看一眼, 晃一下腦袋,意思是“有人幫漢,有人扶楚”,我就是要扶鳳英。

     五月端陽節時,王蛤蟆把房子跑成了。

     這間門面房原來是家銀匠樓。

    這家小店隻有銀匠老馮一個人。

    他是小手工業者,專門打制銀首飾和銅首飾賣。

    前些年小孩子們興戴長命百歲鎖、銀項圈、麒麟牌子,帽子上也都綴着銀虎頭、十八羅漢,婦女們要戴個銀簪子、手镯、耳環之類的首飾,銷路還不錯。

    抗日戰争以後,西安繁華起來,時髦風氣也影響到鹹陽。

    年輕婦女大多變成剪發頭,不再戴銀首飾了,小孩子們也開始戴毛線和棉絨織的帽子,舊式銀虎頭、十八羅漢這一類首飾,漸漸沒有人要了。

    加上近兩年物價飛漲,銀元銀子不好買。

     沒有了原料,銀匠老馮天天坐冷闆凳。

    到了年終算賬,本錢幾乎快吃完了,想停業回家種地開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