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三 章 黑色的春天
關燈
小
中
大
想個辦法。
我在日本國有個好朋友,開了大工廠、大礦山,我想給鄉親們推薦推薦,到他那裡去當工人。
” 李麥說:“可真叫保長操心了!如今大夥……” 李麥話還沒有說完。
王尾巴就喊着說:“如今南亭不當保長了,他現在是日本人辦的福昌洋行經理!這是什麼地方?保長、保長的叫!” 李麥故意說:“尾巴,你說這是啥地方?騾子當了幾年保長了,你說叫我喊他個啥?” 王尾巴說:“這是日本人的地方!你那麼叫,就不覺得背時嗎?” 李麥聽他這麼說,就生起氣來。
她說:“尾巴,誰告訴你這是日本人的地方?”她順手抓起地下一把土說:“這是中國的土?還是同本國的土?你爹你爺是在中國土地上長大的,還是在日本國長大的?你王尾巴如今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陸胡理忙圓着場說:“算了!算了!何必閑磨牙哩。
南亭是來給村裡人辦好事來了。
何必為這閑事争吵呢!” 海騾子這時也冷笑着說:“天亮他娘,我們姓海的總是一個字掰不開。
我不能看着我的族下鄉親們凍死餓死。
我不能對不起我們的先人。
我要是見死不救,我就無臉進咱姓海的老墳地。
” 海騾子說着,自己眼圈也紅了,好像他自己真的變成了慈悲心腸,連長松幾個在聽這話時候,也暗暗地點點頭。
李麥大約和他是多年的冤家,卻一點也不感動。
俗話說:“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也“分外眼明”。
她看着他那裝腔作勢的樣子,和他爹當年那個假善人樣子一模一樣,心裡就更加惱火。
她故意說:“騾子!你要是想積陰德,現在正是時候。
什麼時候咱見過這麼大的災?聽天亮說你們那個洋行貨棧裡存了幾千包糧食,你要是能拿出來個十石、二十石,發給這些窮難民,你看大家說你好不說?這時候誰吃你一碗糧食,将來一輩子也忘不了你。
轉轉好年景,大夥不給你立碑,也要給挂匾!” 海騾子聽她這麼一說,臉_上一赤一白,半天說不出話來。
他支吾着說:“那是人家日本東家的糧食,我們洋行隻負責轉運。
轉運就是負責給人家運走。
這你們不懂。
咱不說這個吧!老陸,你們看是不是把表填了我先帶走。
” 陸胡理說:“這好填。
把你的自來水筆我用用。
”陸胡理正要填表,李麥卻說:“慢着。
這現在都是逃荒在外,不比在家裡,誰家都是大大小小一小窩!男人們都走,剩下這女人小孩們怎麼辦!……”陸胡理說:“到那裡就寄回來錢了!”李麥說:“這眼下就過不去呀!你們能不能一個人先發幾十斤糧食叫安安家?” 海騾子說:“再商蜃,再商量。
我可以和日本朋友提一提。
”李麥說:“你們商量,我們也得商量,就這樣把家撂下,拔起腿就走了,這還行。
” 海騾子無奈,隻得說:“也好吧,你們各家都商量一下,我明天候個信。
反正咱自己村裡爺們,我盡量給大夥解決困難。
”說罷,眼睛恨恨地瞪了李麥一眼,帶着王尾巴走了。
四 海騾子走了以後,大家都議論起來。
楊杏走出來說長松:“我可不願意啊!你要去先把你這一大群孩子安排個地方。
你都給我留下,我可管不了。
隻顧你們去吃大米洋面,我們在這兒怎麼辦?” 藍五說:“我咋看這大米洋面不那麼好吃哩。
” 李麥說:“海騾子平常明奪暗算,欺負咱們窮人一輩子,今兒個忽然變成大慈大悲的菩薩了!他這個人油鍋裡的錢都敢抓,他要是不得點什麼好處,就這麼給咱用心辦事,我不信。
我咋看今兒個他來這一趟,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有安什麼好心!” 陸胡理微笑着說:“嬸子,這一場大水,他也弄得沒家沒業了。
‘美不美,泉中水,親不親,是鄉鄰!’人都長個心,到這個時候,他遇着機會,想給村裡爺們找個生活出路,也合情合理。
” 王跑說:“他也該給咱村裡窮人們辦點事了!”他又說:“我看騾子有點變好了,過去見咱們說話,臉仰到天上,如今說話也和氣了,也沒個架子了。
人一幹大事就變好了。
” 李麥說:“我咋看他變得更刁了。
他現在幹這個事算什麼?就是當漢奸!平常罵這個是漢奸,罵那個是暗探,結果日本人一來,他們倒先當起漢奸來了。
人能當上日本人漢奸,就是不要臉了!指望着不要臉的人給咱辦事,我看靠不住。
” 徐秋齋一直沒說話。
他平常本來是個愛說話的人。
今兒個卻一直躺在席上閉着眼養神。
李麥知道他有個毛病,隻要海騾子在場,他決不正面頂撞。
這會兒,海騾子走了,他卻仍然不吭聲。
李麥這時就叫着他說:“大叔,你是識字人,跑過的地方也多,你給大家拿拿主意。
” 徐秋齋說:“我老糊塗了。
如今日本人這事情,咱也說不清。
我看這事啊,也不必取齊,誰想去誰去。
有大米洋面吃着是比這裡強。
反正我是不去,人家也不要我。
逃荒在外,能搭上幫更好,不能搭上幫,各走各的路。
我準備過河上洛陽,我看這尋母口是呆不住了。
” 李麥說:“我們天亮也不去。
就是要飯也不去。
闖關東,過去我們娘家那村子,有十幾家也闖過。
說是到黑龍江開荒哩,結果荒也沒開成,餓死幾十口子。
……” 陸胡理忙打斷她的話說:“嬸子,你們家天亮當然不會去啊!他有個撐船的手藝,‘良民證’也領了。
隻要這尋母口的渡口有生意,還能沒有你們家的飯吃!可我們這些家不同,眼看就要餓壞人。
再說,現在去幹的是工廠,和那時候去黑龍江開荒不同了。
” 王跑也說:“誰想去呀!到哪兒也不是老娘舅家!不是走投無路了嘛!我要會撐船,我也不去!” 李麥聽着陸胡理和王跑這麼說,氣得臉“唰”地一下白了。
她說:“老陸,王跑,咱們一塊逃荒出來,就是和一家人一樣。
我可沒有想到隻顧自己。
誰願意去誰就去,咱們也不必拉扯人。
……” 正說着,天亮從碼頭上回來了。
天亮一回來,大家都不吭聲了。
天亮看大夥都在院子裡,好像商量什麼事似的,可是又都不吭聲,就笑着說:“日本洋行想招收華工往東三省送,告示貼出來幾天了,連一個報名的都沒有。
大家就是對日本鬼子不相
我在日本國有個好朋友,開了大工廠、大礦山,我想給鄉親們推薦推薦,到他那裡去當工人。
” 李麥說:“可真叫保長操心了!如今大夥……” 李麥話還沒有說完。
王尾巴就喊着說:“如今南亭不當保長了,他現在是日本人辦的福昌洋行經理!這是什麼地方?保長、保長的叫!” 李麥故意說:“尾巴,你說這是啥地方?騾子當了幾年保長了,你說叫我喊他個啥?” 王尾巴說:“這是日本人的地方!你那麼叫,就不覺得背時嗎?” 李麥聽他這麼說,就生起氣來。
她說:“尾巴,誰告訴你這是日本人的地方?”她順手抓起地下一把土說:“這是中國的土?還是同本國的土?你爹你爺是在中國土地上長大的,還是在日本國長大的?你王尾巴如今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陸胡理忙圓着場說:“算了!算了!何必閑磨牙哩。
南亭是來給村裡人辦好事來了。
何必為這閑事争吵呢!” 海騾子這時也冷笑着說:“天亮他娘,我們姓海的總是一個字掰不開。
我不能看着我的族下鄉親們凍死餓死。
我不能對不起我們的先人。
我要是見死不救,我就無臉進咱姓海的老墳地。
” 海騾子說着,自己眼圈也紅了,好像他自己真的變成了慈悲心腸,連長松幾個在聽這話時候,也暗暗地點點頭。
李麥大約和他是多年的冤家,卻一點也不感動。
俗話說:“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也“分外眼明”。
她看着他那裝腔作勢的樣子,和他爹當年那個假善人樣子一模一樣,心裡就更加惱火。
她故意說:“騾子!你要是想積陰德,現在正是時候。
什麼時候咱見過這麼大的災?聽天亮說你們那個洋行貨棧裡存了幾千包糧食,你要是能拿出來個十石、二十石,發給這些窮難民,你看大家說你好不說?這時候誰吃你一碗糧食,将來一輩子也忘不了你。
轉轉好年景,大夥不給你立碑,也要給挂匾!” 海騾子聽她這麼一說,臉_上一赤一白,半天說不出話來。
他支吾着說:“那是人家日本東家的糧食,我們洋行隻負責轉運。
轉運就是負責給人家運走。
這你們不懂。
咱不說這個吧!老陸,你們看是不是把表填了我先帶走。
” 陸胡理說:“這好填。
把你的自來水筆我用用。
”陸胡理正要填表,李麥卻說:“慢着。
這現在都是逃荒在外,不比在家裡,誰家都是大大小小一小窩!男人們都走,剩下這女人小孩們怎麼辦!……”陸胡理說:“到那裡就寄回來錢了!”李麥說:“這眼下就過不去呀!你們能不能一個人先發幾十斤糧食叫安安家?” 海騾子說:“再商蜃,再商量。
我可以和日本朋友提一提。
”李麥說:“你們商量,我們也得商量,就這樣把家撂下,拔起腿就走了,這還行。
” 海騾子無奈,隻得說:“也好吧,你們各家都商量一下,我明天候個信。
反正咱自己村裡爺們,我盡量給大夥解決困難。
”說罷,眼睛恨恨地瞪了李麥一眼,帶着王尾巴走了。
四 海騾子走了以後,大家都議論起來。
楊杏走出來說長松:“我可不願意啊!你要去先把你這一大群孩子安排個地方。
你都給我留下,我可管不了。
隻顧你們去吃大米洋面,我們在這兒怎麼辦?” 藍五說:“我咋看這大米洋面不那麼好吃哩。
” 李麥說:“海騾子平常明奪暗算,欺負咱們窮人一輩子,今兒個忽然變成大慈大悲的菩薩了!他這個人油鍋裡的錢都敢抓,他要是不得點什麼好處,就這麼給咱用心辦事,我不信。
我咋看今兒個他來這一趟,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有安什麼好心!” 陸胡理微笑着說:“嬸子,這一場大水,他也弄得沒家沒業了。
‘美不美,泉中水,親不親,是鄉鄰!’人都長個心,到這個時候,他遇着機會,想給村裡爺們找個生活出路,也合情合理。
” 王跑說:“他也該給咱村裡窮人們辦點事了!”他又說:“我看騾子有點變好了,過去見咱們說話,臉仰到天上,如今說話也和氣了,也沒個架子了。
人一幹大事就變好了。
” 李麥說:“我咋看他變得更刁了。
他現在幹這個事算什麼?就是當漢奸!平常罵這個是漢奸,罵那個是暗探,結果日本人一來,他們倒先當起漢奸來了。
人能當上日本人漢奸,就是不要臉了!指望着不要臉的人給咱辦事,我看靠不住。
” 徐秋齋一直沒說話。
他平常本來是個愛說話的人。
今兒個卻一直躺在席上閉着眼養神。
李麥知道他有個毛病,隻要海騾子在場,他決不正面頂撞。
這會兒,海騾子走了,他卻仍然不吭聲。
李麥這時就叫着他說:“大叔,你是識字人,跑過的地方也多,你給大家拿拿主意。
” 徐秋齋說:“我老糊塗了。
如今日本人這事情,咱也說不清。
我看這事啊,也不必取齊,誰想去誰去。
有大米洋面吃着是比這裡強。
反正我是不去,人家也不要我。
逃荒在外,能搭上幫更好,不能搭上幫,各走各的路。
我準備過河上洛陽,我看這尋母口是呆不住了。
” 李麥說:“我們天亮也不去。
就是要飯也不去。
闖關東,過去我們娘家那村子,有十幾家也闖過。
說是到黑龍江開荒哩,結果荒也沒開成,餓死幾十口子。
……” 陸胡理忙打斷她的話說:“嬸子,你們家天亮當然不會去啊!他有個撐船的手藝,‘良民證’也領了。
隻要這尋母口的渡口有生意,還能沒有你們家的飯吃!可我們這些家不同,眼看就要餓壞人。
再說,現在去幹的是工廠,和那時候去黑龍江開荒不同了。
” 王跑也說:“誰想去呀!到哪兒也不是老娘舅家!不是走投無路了嘛!我要會撐船,我也不去!” 李麥聽着陸胡理和王跑這麼說,氣得臉“唰”地一下白了。
她說:“老陸,王跑,咱們一塊逃荒出來,就是和一家人一樣。
我可沒有想到隻顧自己。
誰願意去誰就去,咱們也不必拉扯人。
……” 正說着,天亮從碼頭上回來了。
天亮一回來,大家都不吭聲了。
天亮看大夥都在院子裡,好像商量什麼事似的,可是又都不吭聲,就笑着說:“日本洋行想招收華工往東三省送,告示貼出來幾天了,連一個報名的都沒有。
大家就是對日本鬼子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