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站台碎屍

關燈
乎肖大隊長的意料,“之前我們都沒有注意。

    ” “是包裹在棉花絮裡面的,”林濤接着說,“估計是兇手裹被子的時候,不小心把衣服裹了進去,兇手自己都不知道。

    因為衣服上有血迹,而衣服被裹在棉被中間,是不應該有血的,所以這件衣服不是死者的,就是兇手的。

    不過這是一件女式長袖棉布T恤,不太适合這個季節,我猜最大的可能是死者穿在裡面的内衣。

    如果是兇手穿着的内衣,則不應該沾染血迹。

    ” “衣服有商标嗎?有什麼特征嗎?”我問。

     “說來也奇怪,”林濤說,“這件衣服沒有商标,隻有胸口好像有幾個字母,被血液完全浸染了,看不真切。

    不過我們已經用特殊手段進行了顯現,顯現出來的字母應該是aluoba。

    ” “阿羅巴?”我說,“沒聽說過。

    ” “我們也在網上查過。

    ”林濤說,“确定沒有這個品牌或者相似品牌的衣服。

    ” “好吧。

    ”錢局長說,“這個問題先放一放,我們會派人再去細查。

    還有什麼别的發現嗎?” “還有個發現。

    ”林濤說,“我們在蛇皮袋的袋口位置,發現了三枚灰塵指紋。

    ” “有指紋?”錢局長兩眼一亮。

     “是的。

    ”林濤說,“是三個右手拇指的灰塵指紋,一個人留下的,非常清晰,有比對價值,且排除了報案人的指紋。

    不過,我們無法肯定這是不是犯罪分子留下的。

    ” “現場包裹放置的位置是站牌的一角,”主辦偵查員說,“不擋路,所以如果不是誰手賤反複摸了這個袋子,還真的隻能是犯罪分子留下的。

    ” “不管怎麼樣,先從這枚指紋開始查起吧。

    ”錢局長說,“除了查指紋,其他人還要對屍源進行查找,對衣物的商标進行排查。

    最後,還要派一組人對現場周邊進行搜查,看能不能找得到屍體的四肢和頭,這樣能夠多一些線索。

    ” “那我們就等你們的好消息了。

    ”我打了個哈欠,“最近我們科信訪案件多,出差不斷,寫材料不斷,太累了。

    ” 肖大隊長體諒地說:“你們休息吧,熬着也沒用。

    ” “我去庫裡再看看指紋吧,”林濤說,“系統自動比對的指紋,還需要人工比對才能确定,所以我還必須得去盯着。

    ” “好的,”我說,“不過也别太累,畢竟森原也有痕檢專業的精兵強将,悠着點兒幹,身體是自己的。

    ” 我覺得我現在說話的語氣非常像師父了。

     林濤點了點頭帶着幾名痕檢員忙去了,而我和大寶則驅車趕到市公安局旁邊的一間賓館睡覺。

     因為過度疲勞,我又再次失眠了。

     “雲泰案”還是那樣,如影随形,總是不能忘記。

    讓人納悶的是,既然掌握了犯罪分子的DNA樣本,為什麼還是遲遲沒有破案?看來這個犯罪分子平日裡一定是道貌岸然的人,不然早就被刑警們懷疑上了。

    那麼,這個殺死了五個人的惡魔,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伴随着大寶有節奏的鼾聲,我的意識開始模糊起來。

     第二天一早,是林濤叫醒了正在美夢中的我們。

     一夜沒睡的林濤,經過洗漱,還是顯得神采奕奕。

     “有什麼好消息嗎?”我急着問。

     “好消息多了去了。

    ”林濤笑着說,“不過還是要結合昨天晚上的調查,才能确定這個消息究竟是不是我們要等的好消息。

    ” “還賣什麼關子啊,”我說,“快說快說。

    ” “昨晚一點,我們通過指紋庫,比對出一個完全符合現場指紋的人。

    ”林濤說,“這個人叫梁偉,三十一歲,鄰省的台陽縣人,在鄰省台華市裡打工。

    兩年前,因為盜竊電動車被抓了現行,判了六個月的拘役,所以庫裡有他的指紋。

    ” “有前科劣迹,”我說,“這和兇手的兇殘狠毒有相似性,高度懷疑。

    ” “偵查員目前在調查他最近一周的活動情況。

    ”林濤說,“如果能排除他是誤碰這個蛇皮袋的可能性,不是他作案,還能是誰作案?” “快去專案組。

    ”我興奮地開始穿衣服。

     還沒進專案組大門,我就已經被專案組裡的喜慶氣氛所感染,我知道一定會有好消息。

     “昨晚我們已經和鄰省台華市公安局取得了聯系,請求他們的協助,”肖大隊長說,“他們很配合,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查清楚梁偉在一個月前辭掉了工作,一直在台華市轄區内的台陽縣居住,台陽縣也是他的老家。

    這一周他的活動情況我們還不是很清楚,但據悉他現在還在台陽縣。

    ” “不管怎麼說,”錢局長說,“外地人把指紋留在了我們森原,留在了現場物證上,這本身就是一個重大嫌疑。

    抓住他,可能就明了了。

    ” “當地公安機關已經對他進行了監控,”主辦偵查員說,“應該會在一個合适的時機下手,我們過去直接審訊就可以了。

    ” “我們也去吧。

    ”我看了看大寶和林濤,向專案組請示。

     “也好,”肖大隊長說,“我也去,說不準殺人分屍的第一現場就在台陽。

    ” 到達台陽後,我見到了自己大學時候的老同學扈林峰。

     熱情地擁抱後,扈林峰說:“我們班就你混得最好了,都到省廳當科長了,你看我們,還在縣局裡當個小法醫。

    ” “在哪兒幹法醫不是法醫?”我笑着說,“那個人抓到後,偵查員們感覺怎麼樣?” “感覺就是他作的案。

    ”小扈說,“抓來以後,一聲不吭,全身發抖,不是他是誰?若換作我,我非得叫一晚上冤枉不可。

    ” 我走到審訊室門外,透過窗戶看了看坐在審訊椅上的梁偉。

    他咬着下嘴唇,瑟瑟發抖,不時地用戴着手铐的手端起茶杯喝水,因為手的劇烈顫抖,茶杯裡的水不斷地灑出來。

     “我覺得我們可能抓錯人了。

    ”我說。

     “不會吧?”小扈說,“不是他幹的,他抖什麼?” “你不了解前期案情,”我說,“這起案件中,兇手下手極為狠辣,殺人迅速、分屍兇猛。

    用菜刀硬剁碎死者骨頭的人,心理素質絕對不至于如此不堪。

    ” “不是說有他的指紋嗎?”小扈歪着頭說。

     我沒再回答,默默走進審訊室,走到梁偉的面前,柔聲說:“别緊張,我們就是想來問問你最近幹了什麼壞事沒有。

    ” 梁偉擡頭看了我一眼,見我滿臉堆笑,身體的顫抖減輕了一些。

    他張了張嘴,但沒有出聲。

     我接着說:“我相信你沒有殺人,所以你得說實話。

    ” 梁偉突然大哭起來:“我真的沒有殺人,沒有殺人。

    ” “那你被抓的時候為什麼不喊冤?” “他們肯定不信的,肯定不信的。

    ” “我信你。

    ”我慢慢說道,“你告訴我,我來幫你申冤。

    ” 梁偉用充滿渴求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咽了口口水,深呼吸了幾次,說:“三天前,我經過火車站旁的一個拉面館,我經常在那裡吃飯,我看見一個農民工打扮的光頭壯漢坐在面館門口的椅子上吃面,背後放着一個蛇皮袋。

    我走過去拎了一下,還挺重,覺得裡面可能藏了什麼東西。

    本來是想順手牽羊的,結果悄悄打開袋子一看,裡面的棉花上有血。

    我當時就吓蒙了,趕緊跑回家睡了一天。

    ” “那你當時為什麼不報案?” “我怕警察啊。

    ”梁偉說,“我坐過牢,出來了也經常偷一些東西,我怕我如果去報案,反倒會被當成殺人犯抓起來。

    你們得相信我,我真的沒有殺人,真的沒有!” 我默默轉身離開審訊室,對主辦偵查員說:“放人吧,不是他。

    ” 4 “不行,”偵查員說,“畢竟指紋是他的,他還是有重大嫌疑的。

    ” “我說不是他就不是他,”我不耐煩地說,“這個人的心理素質能殺人分屍?他的這種表現是演不出來的。

    ” 經常讀一些姜振宇老師的書,我對微反應觀察也有一些了解。

     “不放也沒問題。

    ”肖大隊長過來圓場,“這人盜竊案子背了不少,也順帶破一些小案件吧。

    ” “我們去那個拉面館看看吧,”我說,“說不準兇手就住附近?” “我陪你們去。

    ”小扈說。

     到了地方就失望了,拉面館和火車站相距不遠,兇手應該是去火車站的途中經過拉面館才去吃飯的。

     “從台陽到森原的火車,能不能查一下?”肖大隊長問當地偵查員,說,“至少現在我們可以确定殺人分屍現場應該在台陽,運屍時間我們也有數了,是在三天前。

    ” 偵查員搖了搖頭,說:“不好查。

    春運客流高峰期間,我們台陽和你們森原都是交通要道,經過的人也多,兩地互相跑的車次也多,實在無從下手。

    ” “你們台陽怎麼這麼冷?”這條好的線索突然斷了,我感覺萬念俱灰,想起過年可能要在這裡過了,心頭一陣涼意。

     “案子先不急,看從梁偉那裡能不能問到更多的線索。

    ”小扈說,“我們去泡個澡吧,凍了一天了,暖和暖和。

    ” 我點頭應允,一行數人坐上了小扈開的勘查車。

     車行至途中,我無意間一瞥,看見了窗外的一個招牌。

     “停車停車!”我急忙喊道。

     “怎麼了?”小扈把車靠在路邊,一臉疑惑。

     “這家,這家。

    ”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