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錯中之錯
關燈
小
中
大
的位置,離地面二十厘米高的地方發現了死者的血迹,高墜怎麼會有噴濺狀血迹?”
師父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
他用止血鉗指了指死者顱底的骨折線,說:“顱底骨折,顱内的腦脊液和血會通過顱底的骨折裂縫漏到口鼻腔内,由于死者的意識模糊,所以血液和腦脊液會被死者吸進氣管,這樣死者會嘔吐、嗆咳,血迹自然會被死者嗆咳到牆壁上。
” 我想起了現場血泊旁的嘔吐物,看來師父分析得絲毫不差。
師父用刀劃開死者的氣管,說:“看,不出所料,他的氣管裡都是些血性泡沫。
” 最後一個疑點都被師父解釋合理了,我徹底放棄了抵抗,看來死者還真的是摔死的。
“可是,”我說,“半夜三更的,孫先發為什麼會從高處摔下來呢?如果是高墜的話,他原始躺倒的位置正上方就應該是他墜落的起點。
” 我說完,脫下手套,走到解剖室外的辦公室裡,打開了電腦裡的圖片:“那麼,墜落的起點應該是靠近小樓外牆牆壁的圍牆牆頭上。
他半夜三更爬自己家的牆頭做什麼?” “那,那個……既然是摔死的……”大寶因為我們的失誤而亂了分寸,“是不是趕緊要撤案啊?” “别急,”師父說,“死亡方式是高墜,但不表示這一定是一起意外,下面我們就要搞清楚死者半夜高墜的原因。
” “死者從自己情婦的喪禮上喝完酒回家,把香煙和鑰匙放在屋内,自己又走出屋外,鎖了屋門,爬上牆頭,然後跳下來摔死?”我一邊回溯時間順序一邊說,“殉情,還是偷窺?” 看到我們都開始深入思考,師父的氣才消了一些,他被我的這個假設逗樂了:“你還真有想象力,偷窺都能想得出來,他的鄰居都是些老弱病殘,有什麼好窺的。
” 師父的話音剛落,偵查員就走進了解剖室:“報告陳總,按照您的指示,我們去調查了劉家辦喪事當天參加喪禮的部分人員。
這些人都反映,劉家沒有給每個人發香煙,飯桌上放着的香煙是玉溪。
” 我一時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這發什麼香煙,和破案,不,現在應該說是對還原事件過程有什麼用呢? 師父一邊脫下解剖服,一邊拿出一根煙,點上後,深深吸了一口。
我們都整齊地站在師父身邊,等他開口指示下一步工作。
突然師父說:“應該是這麼回事。
” 我們都是一頭霧水,我忍不住問:“應該是怎麼回事?” “你們之前說死者是進了屋以後,又出門爬牆頭,是嗎?”師父問。
“是啊,”我說,“他把香煙和鑰匙都已經放在堂屋的桌子上了嘛。
” 師父笑了笑,說:“桌子上的物品,有可能是死者回到家裡放在桌子上的,也有可能是死者下午離開家去參加喪禮的時候,根本就忘記帶在身上的。
” 被師父一點,我恍然大悟:“哦,對,是啊!” “是?那個,是什麼?”大寶還沒能反應過來。
我接着說:“如果是死者根本就忘記帶鑰匙和香煙出門,香煙不要緊,沒鑰匙,他晚上怎麼進家門呢?” “嗯,”桂法醫抱着雙手,慢慢地補充道,“所以陳總才會讓偵查員去調查香煙的問題。
目前看來,劉家給參加喪禮的人們提供的是玉溪,而死者家裡放着的,是雲煙。
” 我補充道:“既然死者家裡的煙不是下午喪禮上的煙,那麼就不能根據香煙、鑰匙在屋内而推斷死者已經進了家門。
這樣看來,死者下午出門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是忘記帶鑰匙和香煙了,所以他晚上就進不了自己的家門。
” “進不了家門,”師父繼續發問,“如果是你們,你們該怎麼辦?” 我重新坐在解剖室外的辦公室裡,在電腦上一張一張翻看着現場照片。
“知道了,”我眼前一亮,“你們看,死者墜落的地方上方是牆頭,牆頭旁邊就是小樓的二樓窗戶,别忘了我們第一次現場勘查的時候,二樓的窗戶是開着的,當時林濤還說這樣開着窗戶很危險。
” “是了。
”林濤一直在旁邊聽我們的分析,這時候也開了口,“死者應該是爬牆頭想移到窗戶旁邊,翻窗入室,可是他喝了酒,手腳不穩,就從牆頭上摔了下來。
” “現在我們該怎麼辦?”我摩拳擦掌,蠢蠢欲動,想趕緊彌補自己之前犯下的錯誤。
“不好辦。
”師父說,“現在的一切都隻是推斷,更糟糕的是,之前縣局已經立案而且通知了死者家屬。
如果沒有充分的事實依據支持,我們就這樣去通知家屬,那人家一定會說是你們公安破不了案就說死者是自己摔死的,要我,我也不信服。
” 我低下了頭,知道這是師父在變着法兒數落我。
“行了。
”師父看見我自責的表情,又于心不忍,接着說,“現在我們去現場吧,希望能在現場找到有用的證據。
” “這事兒不能全怪冬瓜。
”林濤也聽出了師父責怪我的意思,上前幫我擋了一槍,“我們痕檢也有責任。
我覺得我們這次是可以找到線索的,因為第一次勘查,我們隻勘查了墜落點地面和二樓的窗框,對于死者可能觸碰到的牆頭、二樓窗台我們并沒有仔細看。
” “這不能怪你。
”師父鐵了心讓我挑全責,“法醫沒有搞清楚緻傷方式,錯誤重建現場,你們自然不可能在對的地方尋找痕迹,秦明這次難辭其咎。
” 我又低下了頭,這次的教訓的确夠深刻的了。
到了現場,林濤隻身爬上了近兩米高的牆頭,用放大鏡在牆頭上尋找着痕迹,另幾名痕迹檢驗員在二樓研究窗台。
此時此刻,幫不上忙的我隻能焦慮地在院子裡打轉,期待着他們的好消息。
師父的推斷又一次接近了事實,很快,林濤和他的弟兄就在牆頭和窗台找到了直接證據。
“牆面、牆頭的痕迹已經可以證明一切了。
”回去之後,經過比對,林濤高興地向師父彙報道,“雖然過去一個月了,但是現場一直封存得很好,痕迹物證都沒有遭到破壞。
牆面有明顯的蹬擦痕迹,是死者上牆的時候留下的,牆頭也有幾枚死者的完整足迹,其中一枚右足足迹有變形,有擦挫,應該是滑落的時候留下的。
” “窗台上也有死者左手的指紋和掌紋,從方向上來看,是從外到内的,也就是說死者的左手已經搭上了窗台,但是右手沒有來得及搭上來。
”另一位痕迹檢驗員說。
“我也有發現。
”師父拎着死者的一雙鞋子,說,“我仔細看了死者鞋子的邊緣,右腳的鞋子邊緣有和硬物摩擦形成的損傷。
方向是從下到上,這個證據也可以印證死者的腳和牆頭有摩擦滑落。
” “那麼,現在看來,”大寶插話道,“死者應該是左手上了窗台,左腳和右手懸空,右腳突然滑了,導緻他仰面下落着地。
這樣也就解釋了死者為什麼會是頭朝牆根仰面着地的姿勢。
” 我在一旁默默無語,看着他們一點點重建出現場,還原出事實真相。
有了充分的現場證據,案件很快就撤銷了。
又睡了一晚上郁悶覺,我起了個大早,到師父辦公室主動檢讨。
師父的态度和我想象中大相徑庭,他溫和地問:“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誤嗎?” 我點了點頭,說:“知道,先入為主、工作不細緻。
” “嗯,總結得很好。
”師父說,“你剛去,所有人都說是命案,所以你也認為是命案,但是你忘記了一個法醫最先應該搞清楚的,就是死者的死亡方式。
因為先入為主的思想,所以你主觀臆斷地排除了一切意外事件的可能,最要命的是沒有細緻解剖,遺漏了背部損傷這麼重要的一個線索。
其實,你當時要是打開死者後背,你的判斷一定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 “其實,是老管一直在催我快點兒結束,所以我沒打開後背。
”來之前我已經想好了無論如何不辯解,結果這時候卻又忍不住為自己辯解。
師父語重心長地說:“你是省廳法醫,錯和對都要你來承擔責任,你不應該受到任何人的影響。
幸好這個案子一直沒有抓人,如果讓别人蒙冤入獄,你的良心又如何得以安甯呢?” 師父說的在理,我默默地點頭。
“法醫不好幹啊。
”師父說,“好在你運氣好,這次失誤并沒有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
錯誤判斷一起案件,浪費大量警力不說,可能會讓清白的人蒙冤,也可能會讓犯罪分子逃脫法網,所以說法醫的責任真的很大。
你要想當好一個法醫,就要時時刻刻都不忘記認真、細緻。
不要害怕失誤,要有信心繼續迎接挑戰,因為我們有我們的武器,那就是法醫科學。
科學是可以戰勝一切的。
”
他用止血鉗指了指死者顱底的骨折線,說:“顱底骨折,顱内的腦脊液和血會通過顱底的骨折裂縫漏到口鼻腔内,由于死者的意識模糊,所以血液和腦脊液會被死者吸進氣管,這樣死者會嘔吐、嗆咳,血迹自然會被死者嗆咳到牆壁上。
” 我想起了現場血泊旁的嘔吐物,看來師父分析得絲毫不差。
師父用刀劃開死者的氣管,說:“看,不出所料,他的氣管裡都是些血性泡沫。
” 最後一個疑點都被師父解釋合理了,我徹底放棄了抵抗,看來死者還真的是摔死的。
“可是,”我說,“半夜三更的,孫先發為什麼會從高處摔下來呢?如果是高墜的話,他原始躺倒的位置正上方就應該是他墜落的起點。
” 我說完,脫下手套,走到解剖室外的辦公室裡,打開了電腦裡的圖片:“那麼,墜落的起點應該是靠近小樓外牆牆壁的圍牆牆頭上。
他半夜三更爬自己家的牆頭做什麼?” “那,那個……既然是摔死的……”大寶因為我們的失誤而亂了分寸,“是不是趕緊要撤案啊?” “别急,”師父說,“死亡方式是高墜,但不表示這一定是一起意外,下面我們就要搞清楚死者半夜高墜的原因。
” “死者從自己情婦的喪禮上喝完酒回家,把香煙和鑰匙放在屋内,自己又走出屋外,鎖了屋門,爬上牆頭,然後跳下來摔死?”我一邊回溯時間順序一邊說,“殉情,還是偷窺?” 看到我們都開始深入思考,師父的氣才消了一些,他被我的這個假設逗樂了:“你還真有想象力,偷窺都能想得出來,他的鄰居都是些老弱病殘,有什麼好窺的。
” 師父的話音剛落,偵查員就走進了解剖室:“報告陳總,按照您的指示,我們去調查了劉家辦喪事當天參加喪禮的部分人員。
這些人都反映,劉家沒有給每個人發香煙,飯桌上放着的香煙是玉溪。
” 我一時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這發什麼香煙,和破案,不,現在應該說是對還原事件過程有什麼用呢? 師父一邊脫下解剖服,一邊拿出一根煙,點上後,深深吸了一口。
我們都整齊地站在師父身邊,等他開口指示下一步工作。
突然師父說:“應該是這麼回事。
” 我們都是一頭霧水,我忍不住問:“應該是怎麼回事?” “你們之前說死者是進了屋以後,又出門爬牆頭,是嗎?”師父問。
“是啊,”我說,“他把香煙和鑰匙都已經放在堂屋的桌子上了嘛。
” 師父笑了笑,說:“桌子上的物品,有可能是死者回到家裡放在桌子上的,也有可能是死者下午離開家去參加喪禮的時候,根本就忘記帶在身上的。
” 被師父一點,我恍然大悟:“哦,對,是啊!” “是?那個,是什麼?”大寶還沒能反應過來。
我接着說:“如果是死者根本就忘記帶鑰匙和香煙出門,香煙不要緊,沒鑰匙,他晚上怎麼進家門呢?” “嗯,”桂法醫抱着雙手,慢慢地補充道,“所以陳總才會讓偵查員去調查香煙的問題。
目前看來,劉家給參加喪禮的人們提供的是玉溪,而死者家裡放着的,是雲煙。
” 我補充道:“既然死者家裡的煙不是下午喪禮上的煙,那麼就不能根據香煙、鑰匙在屋内而推斷死者已經進了家門。
這樣看來,死者下午出門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是忘記帶鑰匙和香煙了,所以他晚上就進不了自己的家門。
” “進不了家門,”師父繼續發問,“如果是你們,你們該怎麼辦?” 我重新坐在解剖室外的辦公室裡,在電腦上一張一張翻看着現場照片。
“知道了,”我眼前一亮,“你們看,死者墜落的地方上方是牆頭,牆頭旁邊就是小樓的二樓窗戶,别忘了我們第一次現場勘查的時候,二樓的窗戶是開着的,當時林濤還說這樣開着窗戶很危險。
” “是了。
”林濤一直在旁邊聽我們的分析,這時候也開了口,“死者應該是爬牆頭想移到窗戶旁邊,翻窗入室,可是他喝了酒,手腳不穩,就從牆頭上摔了下來。
” “現在我們該怎麼辦?”我摩拳擦掌,蠢蠢欲動,想趕緊彌補自己之前犯下的錯誤。
“不好辦。
”師父說,“現在的一切都隻是推斷,更糟糕的是,之前縣局已經立案而且通知了死者家屬。
如果沒有充分的事實依據支持,我們就這樣去通知家屬,那人家一定會說是你們公安破不了案就說死者是自己摔死的,要我,我也不信服。
” 我低下了頭,知道這是師父在變着法兒數落我。
“行了。
”師父看見我自責的表情,又于心不忍,接着說,“現在我們去現場吧,希望能在現場找到有用的證據。
” “這事兒不能全怪冬瓜。
”林濤也聽出了師父責怪我的意思,上前幫我擋了一槍,“我們痕檢也有責任。
我覺得我們這次是可以找到線索的,因為第一次勘查,我們隻勘查了墜落點地面和二樓的窗框,對于死者可能觸碰到的牆頭、二樓窗台我們并沒有仔細看。
” “這不能怪你。
”師父鐵了心讓我挑全責,“法醫沒有搞清楚緻傷方式,錯誤重建現場,你們自然不可能在對的地方尋找痕迹,秦明這次難辭其咎。
” 我又低下了頭,這次的教訓的确夠深刻的了。
到了現場,林濤隻身爬上了近兩米高的牆頭,用放大鏡在牆頭上尋找着痕迹,另幾名痕迹檢驗員在二樓研究窗台。
此時此刻,幫不上忙的我隻能焦慮地在院子裡打轉,期待着他們的好消息。
師父的推斷又一次接近了事實,很快,林濤和他的弟兄就在牆頭和窗台找到了直接證據。
“牆面、牆頭的痕迹已經可以證明一切了。
”回去之後,經過比對,林濤高興地向師父彙報道,“雖然過去一個月了,但是現場一直封存得很好,痕迹物證都沒有遭到破壞。
牆面有明顯的蹬擦痕迹,是死者上牆的時候留下的,牆頭也有幾枚死者的完整足迹,其中一枚右足足迹有變形,有擦挫,應該是滑落的時候留下的。
” “窗台上也有死者左手的指紋和掌紋,從方向上來看,是從外到内的,也就是說死者的左手已經搭上了窗台,但是右手沒有來得及搭上來。
”另一位痕迹檢驗員說。
“我也有發現。
”師父拎着死者的一雙鞋子,說,“我仔細看了死者鞋子的邊緣,右腳的鞋子邊緣有和硬物摩擦形成的損傷。
方向是從下到上,這個證據也可以印證死者的腳和牆頭有摩擦滑落。
” “那麼,現在看來,”大寶插話道,“死者應該是左手上了窗台,左腳和右手懸空,右腳突然滑了,導緻他仰面下落着地。
這樣也就解釋了死者為什麼會是頭朝牆根仰面着地的姿勢。
” 我在一旁默默無語,看着他們一點點重建出現場,還原出事實真相。
有了充分的現場證據,案件很快就撤銷了。
又睡了一晚上郁悶覺,我起了個大早,到師父辦公室主動檢讨。
師父的态度和我想象中大相徑庭,他溫和地問:“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誤嗎?” 我點了點頭,說:“知道,先入為主、工作不細緻。
” “嗯,總結得很好。
”師父說,“你剛去,所有人都說是命案,所以你也認為是命案,但是你忘記了一個法醫最先應該搞清楚的,就是死者的死亡方式。
因為先入為主的思想,所以你主觀臆斷地排除了一切意外事件的可能,最要命的是沒有細緻解剖,遺漏了背部損傷這麼重要的一個線索。
其實,你當時要是打開死者後背,你的判斷一定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 “其實,是老管一直在催我快點兒結束,所以我沒打開後背。
”來之前我已經想好了無論如何不辯解,結果這時候卻又忍不住為自己辯解。
師父語重心長地說:“你是省廳法醫,錯和對都要你來承擔責任,你不應該受到任何人的影響。
幸好這個案子一直沒有抓人,如果讓别人蒙冤入獄,你的良心又如何得以安甯呢?” 師父說的在理,我默默地點頭。
“法醫不好幹啊。
”師父說,“好在你運氣好,這次失誤并沒有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
錯誤判斷一起案件,浪費大量警力不說,可能會讓清白的人蒙冤,也可能會讓犯罪分子逃脫法網,所以說法醫的責任真的很大。
你要想當好一個法醫,就要時時刻刻都不忘記認真、細緻。
不要害怕失誤,要有信心繼續迎接挑戰,因為我們有我們的武器,那就是法醫科學。
科學是可以戰勝一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