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錯中之錯
關燈
小
中
大
大多數人往往被事物的表象蒙騙,隻有少數智者能夠察覺到深藏的真相。
——菲德洛斯 1 師父的手指落在了屍體的後背上。
手指沿着屍體的脊柱,從後腦滑到了骶骨[骶骨的位置在骨盆的後壁],屍體後背黏附的水漬在他的指尖滑開,仿佛被辟開了一道分水嶺,手指經過的印記清晰可見。
“為什麼不打開後背?”随着手指的滑行,師父的眉頭也漸漸擰成一團。
作為分管刑事技術的副總隊長,我的師父陳毅然算是公安廳幾位老總裡脾氣最為随和的一個。
四十多歲的他,最大的愛好之一就是給我們講冷笑話,總隊的小夥子們都喜歡和他打成一片。
現在他的表情可一點兒都不像是在開玩笑,我的心裡默默打起了鼓。
“這個,咳咳。
”石培縣公安局主檢法醫桂斌清了清嗓子,準備接過話茬兒。
“沒有問你。
”師父把桂法醫的話硬生生地擋了回去,“我在問秦明,為什麼不打開後背?” 衆目睽睽之下,我的臉一瞬間漲得通紅,張了張嘴,竟說不出一句話來。
師父的手指又沿着屍體的脊柱滑動了一下,在幾個位置使勁兒摁了摁,說:“我覺得你們可能犯了不該犯的錯誤。
” 聽出師父的語氣有所緩和,同門師兄弟大寶連忙為我解圍:“因為這次我們是初勘現場,時間又比較緊,所以就按通用的術式進行了解剖,沒有進行後背解剖。
” 我在一旁使勁兒點了點頭。
通常來說,法醫對屍體進行的是“三腔”檢驗,也就是解剖顱腔、胸腔和腹腔,隻有在特殊的案件中才會打開屍體的後背,對後背和脊髓腔進行解剖。
“不解剖,總要摁壓檢查吧?”師父不客氣地說,“我覺得隻要你們認真檢查了,就會決定開背檢驗的。
”師父用止血鉗指了指剛才他用手指摁壓過的地方。
“嗯……這個……主要……”大寶總是在理虧緊張的時候結巴。
我伸手摁壓了師父指的地方,并沒有感覺到什麼異常。
師父看出了我的茫然,搖了搖頭,說:“多學多練吧,還是經驗有限啊。
打開。
” 為了彌補過失,我連忙拿起手術刀,沿着師父手指滑過的痕迹切了下去,刀落皮開,露出黃白色的皮下組織和紅色的肌肉。
因為緊張,刀口顯得歪歪扭扭。
我和大寶站在屍體的兩側,一齊分離了屍體後背的皮膚,後背的整塊肌肉頓時一覽無餘。
肌肉的色澤很正常,并沒有發現明顯的出血和損傷。
我停下了手裡的刀,雙手撐着解剖台的邊緣,暗自竊喜,師父這次的判斷似乎有誤,剛才氣氛那麼緊張,不知道一會兒他要怎麼自圓其說。
師父瞥了我一眼,冷笑了一聲:“别高興得太早,繼續啊。
” 被師父看穿了心思,我的臉紅一陣白一陣,趕緊重新拿起手術刀,手忙腳亂地開始逐層分離屍體的背部肌肉。
“呀!”大寶的手忽然不動了。
我探過頭去,心裡頓時一陣發涼。
一個月前的早晨。
“準備什麼時候和鈴铛結婚啊?”師父把我叫去他的辦公室,卻不急于進入主題,一邊撚着香煙,一邊問道。
自從我把女朋友鈴铛接到省城之後,開朗的鈴铛很快就和總隊的這幫家夥混了個臉熟。
“師父也開始八卦啦?”我四仰八叉地攤在師父辦公室的沙發上,“我才二十八呢,不急不急。
” “别擱我這兒沒大沒小的,”師父說,“你現在是法醫科的科長了,首先要做的是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要能服衆。
你之前的表現是不錯,但要時刻警惕,小心陰溝裡翻船。
” 做了這麼多年的領導,師父做做下屬的政治思想工作當然是家常便飯,我早就習慣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了。
“等你結婚了,又是婚假,又是封山育林,又是生孩子什麼的。
”師父接着說道,“那時候時間就緊了,利用現在的大好時光,你就多去跑跑現場,别光是跑大案了,小案也要跑。
” 聽到這裡,我的心裡一驚,才回過神來。
雖然是和平年代,全省各地的命案卻也不少,隻要發生一起命案,當地的公安機關法醫就要向省廳上報情況,如果每起命案師父都讓我去跑的話,我豈不是真的要四海為家了?到時候鈴铛跑了,我和誰結婚?和誰度婚假?和誰生孩子去? “也不是讓你每起案子都去。
”師父看我一臉無措的樣子,忍不住樂了,“挑一些可能存在難點的案子,比如這個案子我看就不錯。
” 師父扔給我一張紙,我拿起來一看,是一份公安機關内部的傳真電報: 省廳刑警總隊: 我市石培縣昨夜發生一起案件,石培縣居民孫先發在自家門口被人發現身受重傷,經搶救,醫治無效,于今日淩晨五點死亡。
目前我市支隊已派出人員赴石培縣同當地偵技人員開展調查工作。
特此報告。
---石丹市公安局刑警支隊 “這種案件我們也要去?” “案件再小也是一條人命。
”師父說,“去吧,搞細一點兒。
” 剛從師父辦公室門口經過的李大寶又倒退着走了回來,從門口探出個腦袋,問:“那個,師父,去哪兒?我也去行不行?” “你文件歸檔整完了沒?”我說。
大寶一臉無奈:“那個太複雜了,我都弄一個禮拜了,我坐不住啊,我坐的時間長了痔瘡會犯的,讓我跑跑,跑跑呗!” “大寶來省廳培訓,可不是來培訓怎麼歸檔文件的。
”師父顯然是在幫大寶說話,“你倆一起去,還有,讓痕檢科派個人和你們一起,就叫林濤去吧。
” 法醫、痕檢不分家,命案現場的勘查主要就靠這兩大專業。
林濤算是我的老搭檔了,我們不僅在同一個勘查組,更是同一個學校畢業,同時進的省廳,隻要對方沒有别的突發事件,每次出勘現場我們總是出雙入對,大寶經常笑我們是一對好“基友”,連鈴铛有時候也跟着起哄。
有了林濤一起出差,我的心情似乎又好了一些;但心情更好的應該是大寶,他一邊準備着勘查箱,一邊都快哼起歌來了。
我拿起文件敲了一下他的腦袋,說:“還笑,還笑,檔案科回頭來找我麻煩,我就找你麻煩。
” 大寶撓撓頭,得意地擺了個剪刀手,笑道:“出勘現場,不長痔瘡,耶!” 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了石培縣。
車子開過石河邊時,我不禁默默地望向窗外。
一年過去,又到了油菜花盛開的季節,那個曾經穿着碎花連衣裙的女孩卻再也無法看到這美景了。
[見“法醫秦明”系列第一部《屍語者》中“清明花祭”一案] 已近中午,車子停在縣城西北邊緣的一個小村落,放眼望去,一座座兩層的小樓依次排開,炊煙在小樓之間袅袅升起,飯菜的香味刺激着在場每一個人的嗅覺。
現場小樓的周圍拉起了警戒帶。
這座小樓看上去和其他小樓沒什麼兩樣,外圍圍着一圈圍牆,圍出一個獨立的小院子。
圍牆的一角,幾名痕檢員正蹲在地上觀察着什麼,我沒有上前打擾,而是徑直走到石培縣公安局的桂法醫身旁:“師兄好!” 桂法醫正在勘查箱裡找着什麼,被我吓了一跳:“秦科長,你什麼時候到的?挺快啊!” 我笑了笑,直奔重點:“死者是什麼人?” “死者是個普通村民,叫孫先發,他老婆死了,兒子在外地打工,現在是一個人住。
昨晚他去别人家幫忙料理喪事,到了晚上十點才離開。
原先說好今天淩晨三點半再過去一趟幫忙出殡,但是辦喪事那家等到四點還沒有等到他。
兩戶人家離得很近,走路就隻有五分鐘的距離。
那家人出來找他,才發現孫先發躺在圍牆角,當時還有呼吸,但已經失去意識了。
” “怎麼是淩晨出殡?”我插話。
“是啊,這邊的風俗就是天亮前要把逝者送到殡儀館。
”桂法醫說,“沒想到這個好心去幫忙的孫先發,也遭遇了不幸。
” “有搶救的過程嗎?” “基本算是沒有。
”桂法醫說,“淩晨四點才發現人受了傷,報案人到處喊人來搶救,幾個人七手八腳地把孫先發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快五點了。
醫院的病曆裡記錄的是孫先發被送到的時候,對光反射已經不靈敏了,搶救了大約半小時就沒了呼吸心跳。
” “傷在哪兒?”我問。
“頭。
”桂法醫說,“說是枕部有個挫裂創[挫裂創指的是鈍性暴力作用于人體時,骨骼擠壓軟組織,導緻皮膚、軟組織撕裂而形成的創口。
一般在頭部比較多見]
——菲德洛斯 1 師父的手指落在了屍體的後背上。
手指沿着屍體的脊柱,從後腦滑到了骶骨[骶骨的位置在骨盆的後壁],屍體後背黏附的水漬在他的指尖滑開,仿佛被辟開了一道分水嶺,手指經過的印記清晰可見。
“為什麼不打開後背?”随着手指的滑行,師父的眉頭也漸漸擰成一團。
作為分管刑事技術的副總隊長,我的師父陳毅然算是公安廳幾位老總裡脾氣最為随和的一個。
四十多歲的他,最大的愛好之一就是給我們講冷笑話,總隊的小夥子們都喜歡和他打成一片。
現在他的表情可一點兒都不像是在開玩笑,我的心裡默默打起了鼓。
“這個,咳咳。
”石培縣公安局主檢法醫桂斌清了清嗓子,準備接過話茬兒。
“沒有問你。
”師父把桂法醫的話硬生生地擋了回去,“我在問秦明,為什麼不打開後背?” 衆目睽睽之下,我的臉一瞬間漲得通紅,張了張嘴,竟說不出一句話來。
師父的手指又沿着屍體的脊柱滑動了一下,在幾個位置使勁兒摁了摁,說:“我覺得你們可能犯了不該犯的錯誤。
” 聽出師父的語氣有所緩和,同門師兄弟大寶連忙為我解圍:“因為這次我們是初勘現場,時間又比較緊,所以就按通用的術式進行了解剖,沒有進行後背解剖。
” 我在一旁使勁兒點了點頭。
通常來說,法醫對屍體進行的是“三腔”檢驗,也就是解剖顱腔、胸腔和腹腔,隻有在特殊的案件中才會打開屍體的後背,對後背和脊髓腔進行解剖。
“不解剖,總要摁壓檢查吧?”師父不客氣地說,“我覺得隻要你們認真檢查了,就會決定開背檢驗的。
”師父用止血鉗指了指剛才他用手指摁壓過的地方。
“嗯……這個……主要……”大寶總是在理虧緊張的時候結巴。
我伸手摁壓了師父指的地方,并沒有感覺到什麼異常。
師父看出了我的茫然,搖了搖頭,說:“多學多練吧,還是經驗有限啊。
打開。
” 為了彌補過失,我連忙拿起手術刀,沿着師父手指滑過的痕迹切了下去,刀落皮開,露出黃白色的皮下組織和紅色的肌肉。
因為緊張,刀口顯得歪歪扭扭。
我和大寶站在屍體的兩側,一齊分離了屍體後背的皮膚,後背的整塊肌肉頓時一覽無餘。
肌肉的色澤很正常,并沒有發現明顯的出血和損傷。
我停下了手裡的刀,雙手撐着解剖台的邊緣,暗自竊喜,師父這次的判斷似乎有誤,剛才氣氛那麼緊張,不知道一會兒他要怎麼自圓其說。
師父瞥了我一眼,冷笑了一聲:“别高興得太早,繼續啊。
” 被師父看穿了心思,我的臉紅一陣白一陣,趕緊重新拿起手術刀,手忙腳亂地開始逐層分離屍體的背部肌肉。
“呀!”大寶的手忽然不動了。
我探過頭去,心裡頓時一陣發涼。
一個月前的早晨。
“準備什麼時候和鈴铛結婚啊?”師父把我叫去他的辦公室,卻不急于進入主題,一邊撚着香煙,一邊問道。
自從我把女朋友鈴铛接到省城之後,開朗的鈴铛很快就和總隊的這幫家夥混了個臉熟。
“師父也開始八卦啦?”我四仰八叉地攤在師父辦公室的沙發上,“我才二十八呢,不急不急。
” “别擱我這兒沒大沒小的,”師父說,“你現在是法醫科的科長了,首先要做的是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要能服衆。
你之前的表現是不錯,但要時刻警惕,小心陰溝裡翻船。
” 做了這麼多年的領導,師父做做下屬的政治思想工作當然是家常便飯,我早就習慣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了。
“等你結婚了,又是婚假,又是封山育林,又是生孩子什麼的。
”師父接着說道,“那時候時間就緊了,利用現在的大好時光,你就多去跑跑現場,别光是跑大案了,小案也要跑。
” 聽到這裡,我的心裡一驚,才回過神來。
雖然是和平年代,全省各地的命案卻也不少,隻要發生一起命案,當地的公安機關法醫就要向省廳上報情況,如果每起命案師父都讓我去跑的話,我豈不是真的要四海為家了?到時候鈴铛跑了,我和誰結婚?和誰度婚假?和誰生孩子去? “也不是讓你每起案子都去。
”師父看我一臉無措的樣子,忍不住樂了,“挑一些可能存在難點的案子,比如這個案子我看就不錯。
” 師父扔給我一張紙,我拿起來一看,是一份公安機關内部的傳真電報: 省廳刑警總隊: 我市石培縣昨夜發生一起案件,石培縣居民孫先發在自家門口被人發現身受重傷,經搶救,醫治無效,于今日淩晨五點死亡。
目前我市支隊已派出人員赴石培縣同當地偵技人員開展調查工作。
特此報告。
---石丹市公安局刑警支隊 “這種案件我們也要去?” “案件再小也是一條人命。
”師父說,“去吧,搞細一點兒。
” 剛從師父辦公室門口經過的李大寶又倒退着走了回來,從門口探出個腦袋,問:“那個,師父,去哪兒?我也去行不行?” “你文件歸檔整完了沒?”我說。
大寶一臉無奈:“那個太複雜了,我都弄一個禮拜了,我坐不住啊,我坐的時間長了痔瘡會犯的,讓我跑跑,跑跑呗!” “大寶來省廳培訓,可不是來培訓怎麼歸檔文件的。
”師父顯然是在幫大寶說話,“你倆一起去,還有,讓痕檢科派個人和你們一起,就叫林濤去吧。
” 法醫、痕檢不分家,命案現場的勘查主要就靠這兩大專業。
林濤算是我的老搭檔了,我們不僅在同一個勘查組,更是同一個學校畢業,同時進的省廳,隻要對方沒有别的突發事件,每次出勘現場我們總是出雙入對,大寶經常笑我們是一對好“基友”,連鈴铛有時候也跟着起哄。
有了林濤一起出差,我的心情似乎又好了一些;但心情更好的應該是大寶,他一邊準備着勘查箱,一邊都快哼起歌來了。
我拿起文件敲了一下他的腦袋,說:“還笑,還笑,檔案科回頭來找我麻煩,我就找你麻煩。
” 大寶撓撓頭,得意地擺了個剪刀手,笑道:“出勘現場,不長痔瘡,耶!” 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了石培縣。
車子開過石河邊時,我不禁默默地望向窗外。
一年過去,又到了油菜花盛開的季節,那個曾經穿着碎花連衣裙的女孩卻再也無法看到這美景了。
[見“法醫秦明”系列第一部《屍語者》中“清明花祭”一案] 已近中午,車子停在縣城西北邊緣的一個小村落,放眼望去,一座座兩層的小樓依次排開,炊煙在小樓之間袅袅升起,飯菜的香味刺激着在場每一個人的嗅覺。
現場小樓的周圍拉起了警戒帶。
這座小樓看上去和其他小樓沒什麼兩樣,外圍圍着一圈圍牆,圍出一個獨立的小院子。
圍牆的一角,幾名痕檢員正蹲在地上觀察着什麼,我沒有上前打擾,而是徑直走到石培縣公安局的桂法醫身旁:“師兄好!” 桂法醫正在勘查箱裡找着什麼,被我吓了一跳:“秦科長,你什麼時候到的?挺快啊!” 我笑了笑,直奔重點:“死者是什麼人?” “死者是個普通村民,叫孫先發,他老婆死了,兒子在外地打工,現在是一個人住。
昨晚他去别人家幫忙料理喪事,到了晚上十點才離開。
原先說好今天淩晨三點半再過去一趟幫忙出殡,但是辦喪事那家等到四點還沒有等到他。
兩戶人家離得很近,走路就隻有五分鐘的距離。
那家人出來找他,才發現孫先發躺在圍牆角,當時還有呼吸,但已經失去意識了。
” “怎麼是淩晨出殡?”我插話。
“是啊,這邊的風俗就是天亮前要把逝者送到殡儀館。
”桂法醫說,“沒想到這個好心去幫忙的孫先發,也遭遇了不幸。
” “有搶救的過程嗎?” “基本算是沒有。
”桂法醫說,“淩晨四點才發現人受了傷,報案人到處喊人來搶救,幾個人七手八腳地把孫先發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快五點了。
醫院的病曆裡記錄的是孫先發被送到的時候,對光反射已經不靈敏了,搶救了大約半小時就沒了呼吸心跳。
” “傷在哪兒?”我問。
“頭。
”桂法醫說,“說是枕部有個挫裂創[挫裂創指的是鈍性暴力作用于人體時,骨骼擠壓軟組織,導緻皮膚、軟組織撕裂而形成的創口。
一般在頭部比較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