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曹聚仁先生信
關燈
小
中
大
該是“進步”的;(三)仍要支持歐化文法,當作一種後備。
還有一層,是文言的保護者,現在也有打了大衆語的旗子的了,他一方面,是立論極高,使大衆語懸空,做不得;别一方面,借此攻擊他當面的大敵——白話。
這一點也須注意的。
要不然,我們就會自己繳了自己的械。
專此布複,即頌時綏。
迅上。
八月二日。
CC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上海《社會月報》第一卷第三期。
一九三四年五月,汪懋祖在南京《時代公論》周刊第一一○号發表《禁習文言與強令讀經》一文,鼓吹文言,提倡讀經。
當時吳研因在南京、上海報紙同時發表《駁小學參教文言中學讀孟子》一文,加以反駁。
于是在文化界展開了關于文言與白話的論戰。
同年六月十八、十九日《申報·自由談》先後刊出了陳子展的《文言——白話——大衆語》和陳望道的《關于大衆語文學的建設》二文,提出了有關語文改革的大衆語問題;随後各報刊陸續發表不少文章,展開了關于大衆語問題的讨論。
七月二十五日,當時《社會月報》編者曹聚仁發出一封征求關于大衆語的意見的信,信中提出五個問題:“一、大衆語文的運動,當然繼承着白話文運動國語運動而來的;究竟在現在,有沒有劃分新階段,提倡大衆語的必要?二、白話文運動為什麼會停滞下來?為什麼新文人(五四運動以後的文人)隐隐都有複古的傾向?三、白話文成為特殊階級(知識分子)的獨占工具,和一般民衆并不發生關涉;究竟如何方能使白話文成為大衆的工具?四、大衆語文的建設,還是先定了标準的一元國語,逐漸推廣,使方言漸漸消滅?還是先就各大區的方言,建設多元的大衆語文,逐漸集中以造成一元的國語?五、大衆語文的作品,用什麼方式去寫成?民衆所慣用的方式,我們如何棄取?”魯迅這一篇雖分五點作答,但并不針對曹聚仁來信所提的問題。
他在同年七月二十九日緻曹聚仁的另一信中曾針對這五個問題作了答複(見《魯迅書信集》)。
〔2〕曹聚仁(1900—1972)浙江浦江人,作家,曾任暨南大學教授和《濤聲》周刊主編。
〔3〕羅馬字拼音泛指用拉丁字母(即羅馬字母)拼音。
一九二八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當時稱大學院,蔡元培任院長)公布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
這個文字改革方案由“國語羅馬字研究委員會”的部分會員及劉複等人制定,趙元任是主要制作人。
這種方案用拼法變化表示聲調,有繁細的拼調規則,比較難學。
一九三一年,吳玉章等又拟定了“拉丁化新文字”,它不标聲調,比較簡單;一九三三年起各地相繼成立各種團體,進行推廣。
〔4〕趙元任江蘇武進人,語言學家。
曆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專任研究員。
著有《現代英語之研究》、《國語羅馬字常用字表》等。
還有一層,是文言的保護者,現在也有打了大衆語的旗子的了,他一方面,是立論極高,使大衆語懸空,做不得;别一方面,借此攻擊他當面的大敵——白話。
這一點也須注意的。
要不然,我們就會自己繳了自己的械。
專此布複,即頌時綏。
迅上。
八月二日。
CC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上海《社會月報》第一卷第三期。
一九三四年五月,汪懋祖在南京《時代公論》周刊第一一○号發表《禁習文言與強令讀經》一文,鼓吹文言,提倡讀經。
當時吳研因在南京、上海報紙同時發表《駁小學參教文言中學讀
于是在文化界展開了關于文言與白話的論戰。
同年六月十八、十九日《申報·自由談》先後刊出了陳子展的《文言——白話——大衆語》和陳望道的《關于大衆語文學的建設》二文,提出了有關語文改革的大衆語問題;随後各報刊陸續發表不少文章,展開了關于大衆語問題的讨論。
七月二十五日,當時《社會月報》編者曹聚仁發出一封征求關于大衆語的意見的信,信中提出五個問題:“一、大衆語文的運動,當然繼承着白話文運動國語運動而來的;究竟在現在,有沒有劃分新階段,提倡大衆語的必要?二、白話文運動為什麼會停滞下來?為什麼新文人(五四運動以後的文人)隐隐都有複古的傾向?三、白話文成為特殊階級(知識分子)的獨占工具,和一般民衆并不發生關涉;究竟如何方能使白話文成為大衆的工具?四、大衆語文的建設,還是先定了标準的一元國語,逐漸推廣,使方言漸漸消滅?還是先就各大區的方言,建設多元的大衆語文,逐漸集中以造成一元的國語?五、大衆語文的作品,用什麼方式去寫成?民衆所慣用的方式,我們如何棄取?”魯迅這一篇雖分五點作答,但并不針對曹聚仁來信所提的問題。
他在同年七月二十九日緻曹聚仁的另一信中曾針對這五個問題作了答複(見《魯迅書信集》)。
〔2〕曹聚仁(1900—1972)浙江浦江人,作家,曾任暨南大學教授和《濤聲》周刊主編。
〔3〕羅馬字拼音泛指用拉丁字母(即羅馬字母)拼音。
一九二八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當時稱大學院,蔡元培任院長)公布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
這個文字改革方案由“國語羅馬字研究委員會”的部分會員及劉複等人制定,趙元任是主要制作人。
這種方案用拼法變化表示聲調,有繁細的拼調規則,比較難學。
一九三一年,吳玉章等又拟定了“拉丁化新文字”,它不标聲調,比較簡單;一九三三年起各地相繼成立各種團體,進行推廣。
〔4〕趙元任江蘇武進人,語言學家。
曆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專任研究員。
著有《現代英語之研究》、《國語羅馬字常用字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