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2
關燈
小
中
大
疑,被害者可能是不想讓戀人被懷疑。
” “發現的學生,多半也是這麼想的吧。
” “很遺憾,從她的口氣來看确實如此。
不過你也不用責怪她。
畢竟當時現場一片血海,碰到那樣的場面,還能問奄奄一息的被害者兇手是誰,這已經夠堅強了。
不過從最近年輕人的行為來看,這倒也不一定是堅強,隻不過是沒神經而已。
當然,這隻是從一般情況推測的。
” “很有可能。
” “不過,刺中傷口角度的決定性證據一出現,對你的懷疑就被洗清了。
而鞆呂木惠最後的證言也有了可信性,就是這麼回事。
” “等一下,我有問題。
” “什麼?” “有沒有可能,兇手在故意掩飾自己的身高?” “故意掩飾?” “比如,他不是用普通的姿勢來刺的,而是屈着膝蓋故意窩着身體一類的。
” “這是不可能的。
” “為什麼?” “兇手不可能還有餘力做那種事。
他當時還被發覺到異常的學生目擊到了逃走時的樣子。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他想要進行僞裝,也不可能用那麼不自然的姿勢去刺被害人了。
至少也不可能刺出那樣深的傷口。
” “也就是說,可以斷定兇手的身高和警察先生您差不多?” “就是這樣。
當然,我話先說在前頭,我可不是兇手。
現在好像有推理小說會把負責調查的警察寫成是兇手。
雖然讀起來挺有趣的,不過推到自己身上,還是感覺怪吓人的——” “陽台的玻璃被打碎了吧?” “啊,是的。
” “是被銅制的花瓶投上去打碎的——看起來是這樣吧。
” “多半是的。
” “那個,會不會是小惠投出去,向人求助的?” “從現場的情況看,有這個可能。
” “另外發現小惠的,和目擊兇手逃走的,會不會也是同一個學生?” “何以見得?” “被兇手襲擊的小惠,當時發出了求助的悲鳴。
但是不知道是想發聲卻發不出來,又或者是其他學生并沒有聽到。
所以小惠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向玻璃窗子投去了那個花瓶求救。
” “你就好像親眼見到了一樣。
” “旁邊二〇二号室的學生馬上注意到了這一點——這個人不是柚月步美,就是能馬小百合。
” “哈哈,看來,你都已經知道,到底是哪一個了啊?” “是柚月步美。
” “然後呢?” “柚月馬上離開了二〇二号室。
此時,她正好目擊了從二〇一号室出來的兇手跑掉時的樣子。
” “你為什麼得出這個結論呢?” “如果兇手走樓梯下樓的話會很危險。
因為一樓的‘讀書室’裡還有學生,她們那時應該已經聽到了響聲。
如果這麼貿然下去,說不定正好和她們撞個正着。
剛才你也說了,小惠清楚地看到了兇手的臉。
至少,她可以确定兇手不是我。
所以說,兇手是沒有蒙着臉的。
那一旦撞到了一樓的學生,就會被目擊到自己的相貌。
這樣的話,他就隻能從走廊的窗戶跳下去了。
因為是在二樓,隻要小心一點,是不會受傷且可以順利逃走的。
” “原來如此,然後呢?” “然後,柚月來到二〇一号室,發現小惠被刺——就是這麼回事吧?” “的确,我無法否認。
” “菓哥啊,”眼鏡警察伸展了一下身體,将泡面放到桌上,“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你在說什麼呢?我隻說了我不否定,可也沒肯定任何事。
” “你這樣,和直接告訴她又有什麼區别呢。
” “我告訴她什麼了啊。
明明都是她自說自話,我隻是沒有特地加以否定罷了。
我可沒說過,柚月就是發現者。
” “哎呀真是的,我可搞不懂了。
” “畢竟是上頭的意思啊。
” “上頭可沒說,要給這位小姐這麼多方便啊——” 什麼啊,從眼鏡警察的話來看,指望父親完全是個錯誤,但是千帆卻不覺得失望。
因為菓肯給她透露這些信息,并不是因為父親的威嚴。
這讓她有些高興。
“柚月同學——不,目擊了兇手逃走姿态的學生,是否還記得兇手的特征?” “确實有一些。
” “能告訴我嗎?” “分不清是男是女。
不過從後面看起來,身材并不高。
至少長得沒有你這麼高。
這和傷口呈現的狀态是吻合的。
” “那服裝呢?” “這就是問題所在——” 菓含糊其辭地回答。
千帆等着他後面的話,卻發現對方并不想告訴她太多。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他已經告訴千帆不少信息了。
太勉強的話,反而會不好。
于是她放棄這一點,改問别的:“說起來,兇手是怎麼進入宿舍的呢?” “因為後門鎖着。
所以隻能認為,兇手是從正門進來的。
” “那麼兇手,就是有鑰匙的人了?” “這麼想也是理所當然。
” “但是哪怕兇手有鑰匙,也不是宿舍裡的學生吧?” “為什麼這麼說?” “調查一下就知道。
因為你們在詢問學生的時候,這邊的警察先生看了學生名單之後說,我是最後一個。
這也就是說,當時學生都被集中在了那裡,而兇手在事件之後從宿舍逃走了。
他身上沾到了小惠的血,不可能這麼大大方方的出現,而是在附近準備了逃跑用的車子。
所以,兇手當時從宿舍逃走了,他不可能在馬上趕到的警察之前,再回到宿舍。
所以,如果我不是兇手,那麼其他學生也不可能是兇手。
” “怎麼說呢。
兇手有沒有可能在警察到達之前先從二樓跳下去,然後悄悄地回到宿舍。
” “可是要怎麼做呢?後門可是上了鎖的。
” “繞到宿舍前,從正面堂堂正正地進去不行嗎?” “那樣,鲸野一定會注意到的。
哪怕鲸野不在,那時宿舍已經開始亂了,如果有人從正門進入,一定會有人記得的。
” “話也不能說得這麼絕對。
畢竟當時現場的情況很混亂。
如果是平時熟悉的人從正門走進來,學生也不會覺得不對勁。
也許就此忘了也說不定。
這種可能性也要充分考慮。
” “可是……” 還想說些什麼的千帆,被菓舉手打斷了。
“——讓我們回到剛才的問題上吧。
” “剛才的問題?” “關于兇手的服裝。
目擊者隻是在一瞬間看到了兇手逃走時的樣子,所以無法斷言兇手的外貌。
不過她說,好像是上下一套的運動服。
” “運動服?” “很像是清蓮學園的女生上體育課穿的那種。
” “那麼……” “你明白了吧。
雖然穿着運動服,不過并不一定是宿舍的學生。
也沒準是住自己家的學生,不過在女生宿舍,因為替換衣服不夠,平時穿着運動服的女生也不少。
” “仔細想想,其實不隻是住在自己家的學生,和宿舍裡的學生。
” “什麼意思?” “外面的人,偷偷地用什麼手段,拿到了學校的運動服也說不定。
這樣穿着,偷溜進宿舍就不會很顯眼了,哪怕被人目擊到,也可以混過去。
” “嗯,原來如此。
” 菓站起身來,走到屏風的另一側消失了。
他回來時,手裡拿着一個大信封。
他從裡面取出了一張照片,交到了千帆手上。
隻見上面用記号筆胡亂寫着什麼,看起來是筆記本的扉頁。
“——這是什麼?” “剛才我說了,雖然鞆呂木惠被發現時還有氣息,不過已經不能說話了。
所以發現的學生,就問兇手是不是同屋的你。
鞆呂木惠拼命搖頭否認,并且拿過旁邊的筆記本,在上面寫了這個。
” 上面的内容是—— “坡道下郵筒”。
——看起來是這樣。
“怎麼樣?” “坡道下的郵筒……是這個意思吧。
” “沒錯,雖然字寫得很亂,不過應該是這個意思。
那麼,你認為,這到底是指什麼呢?” “是指什麼……”這是小惠在臨死前留下的遺言。
當然——“是兇手的名字,或者是對兇手身份的表露。
因為她被問道,是否是被我所刺時,拼命否認,所以才會寫下兇手的信息吧?這麼說來,她就是想通過這張紙,來傳達兇手的信息了。
” “沒錯。
可是坡道下的郵筒,會是兇手的名字嗎?” “這我也無法斷定了。
” “最直觀的解釋,會是如何呢?總之,這應該不是直接指兇手的姓名,而是關于兇手的一些信息。
你的第一聯想是什麼?” “所謂的坡道下,應該指的是女生宿舍的那個下坡吧——”千帆突然想到,“說起來,沿着那個坡道下面走一會兒,确實有一個郵筒。
” “是吧,我們也是這麼認為的。
的确有一個郵筒,是個看上去并無任何奇怪之處的郵筒。
” “這麼說來……難道兇手,是郵遞員?” “這就不好說了。
不過這樣的話,為什麼要說下坡呢?要想說是和郵局有關系的人,隻要寫下郵筒,郵寄一類的詞不就可以了。
再說,如果鞆呂木惠認識這個刺殺自己的人,為什麼她不直接寫下對方的姓名呢?” “這……她應該是不知道對方的名字吧?” “還是說,雖然她知道,卻有不能明說的理由?” “會不會是在下坡路的郵筒上,還留下了其他信息?” “我們也是這麼想,所以從上到下都仔細調查了一遍,可是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隻不過——” “隻不過?” “那個郵筒,是由支柱架起一個方形箱子的模樣。
我們發現箱底黏着一卷膠帶。
” “膠帶?” “是很普通的那種,稍微有點寬,大概有五公分那麼長吧,就粘在箱底,晃晃悠悠的。
” “這又意味着什麼?” “你認識郵箱前的那戶人家嗎?” “咦——我想想。
那好像是一家相當古舊的建築。
” “是一個老太太獨自居住。
十八日晚上,她在關窗戶的時候,看到了蹲在郵筒前的人影。
” “人影?” “老人以為是出現了臨時身體不适的人,馬上打開了玄關的開關,她看到一個年輕女孩一臉驚訝,還不等老人問話,就匆匆離去——” “是向宿舍方向走的嗎?” “不,據說是反方向。
順帶一提,那是晚上九點多一點的時候。
” “看起來,應該是鞆呂木惠吧。
” “什麼?” “我們就給她看了鞆呂木惠的照片。
老人說,就是這女孩沒錯,因為對方經常從她家門口路過,所以不會認錯。
話先說在前面,雖然老人年事已高,可還沒有老糊塗,所以我們認為她的證言是充分可信的。
” “那又如何呢?” “在此之前,你也已經說過吧。
在十八日晚上,你十點半從宿舍離開。
而在那之前十分鐘,鞆呂木惠剛從外面回來。
也就是說,從這個老人的證言判斷,鞆呂木惠從宿舍出去,是在晚上九點時。
這一點沒錯吧。
” “沒錯,”千帆在這裡老實地回答,“不過,剛才你說的膠帶,是小惠貼的嗎?” “這就不知道了。
比起這個,還有更重要的問題。
鞆呂木惠在那一晚究竟去了哪裡?” “這……” “這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來看看你去了哪裡吧。
你在自動販售機裡買了罐裝啤酒,然後一邊喝,一邊晃晃悠悠地在馬路邊晃。
你可别拿這一套唬人了。
我話先說在前頭,那一帶可沒什麼賣酒的自動販售機,我們已經好好調查過了。
因為從教育方面考慮,那一帶是禁止設置那種自動販售機的。
如果你真的在自動販售機上買了啤酒,那你一定跑了很遠的地方。
也就是說,不是能徒步一兩個小時來回的地方。
” 對啊,是不是該和菓把一切說明白了——千帆有些焦慮。
然後,剛才和小惠母親的約定,又讓她無論如何也開不了口。
“哼,”也不知道,菓是不是看透了千帆的思想鬥争,他不高興地說,“本來還以為你特地跑來警察局一趟,是給我們帶了什麼有價值的證言作禮物呢。
” “那個——”千帆打算提供另一份禮物,來混淆視聽,“之前學校裡有個傳言,說是惟道老師曾經偷偷配過女生宿舍的鑰匙。
你們知道嗎?” “……什麼?”看起來對方并不知道。
之前像是昏昏欲睡的菓,突然張大了雙眼。
“你說的惟道,是指那個和鞆呂木惠有暧昧關系的男人嗎?” “果然,看來你們調查過了。
” “惟道晉是怎麼拿到宿舍鑰匙的?” “寒假他在宿舍值班時——” 千帆将她偷聽惟道和香澄談話的事隐去,然後說明了其他部分。
“嗯——”菓抱起胳膊,“也就是說,不管這件事是否有本案有關,都不能置之不理。
” “我想,這件事要查起來并不難。
” “哦?要怎麼查呢?” “隻要調查一下,惟道老師在宿舍值班的日期就可以了。
然後再看看那個日期前後,配鑰匙的店裡,有沒有他去配鑰匙的記錄,很簡單就能确認。
” “看來你的腦子轉得很快啊,”菓佩服地說道,“明明長得這麼漂亮——” “長得如何,和是否聰明又有什麼關系呢?” 千帆反駁道。
對于别人對她容貌的誇獎,她總是抱着一種複雜的情緒。
理由很單純,因為她的臉上,有她父親的影子。
就像松尾庸子所說的,如果是同性稱贊自己還能忍耐,如果是被男性稱贊,則會讓她産生嫌惡感。
“沒有啦。
隻不過長得漂亮,頭腦又聰明,真是占便宜啊——” “你這是哪個年代的思想——” 突然這時,傳來一陣腳步聲,似乎是恰好要打斷千帆話。
“菓哥。
” 年輕的刑警看了一眼千帆,馬上住了嘴。
他是來通知菓,清蓮學園的女生宿舍發生了第二起殺人事件的。
” “發現的學生,多半也是這麼想的吧。
” “很遺憾,從她的口氣來看确實如此。
不過你也不用責怪她。
畢竟當時現場一片血海,碰到那樣的場面,還能問奄奄一息的被害者兇手是誰,這已經夠堅強了。
不過從最近年輕人的行為來看,這倒也不一定是堅強,隻不過是沒神經而已。
當然,這隻是從一般情況推測的。
” “很有可能。
” “不過,刺中傷口角度的決定性證據一出現,對你的懷疑就被洗清了。
而鞆呂木惠最後的證言也有了可信性,就是這麼回事。
” “等一下,我有問題。
” “什麼?” “有沒有可能,兇手在故意掩飾自己的身高?” “故意掩飾?” “比如,他不是用普通的姿勢來刺的,而是屈着膝蓋故意窩着身體一類的。
” “這是不可能的。
” “為什麼?” “兇手不可能還有餘力做那種事。
他當時還被發覺到異常的學生目擊到了逃走時的樣子。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他想要進行僞裝,也不可能用那麼不自然的姿勢去刺被害人了。
至少也不可能刺出那樣深的傷口。
” “也就是說,可以斷定兇手的身高和警察先生您差不多?” “就是這樣。
當然,我話先說在前頭,我可不是兇手。
現在好像有推理小說會把負責調查的警察寫成是兇手。
雖然讀起來挺有趣的,不過推到自己身上,還是感覺怪吓人的——” “陽台的玻璃被打碎了吧?” “啊,是的。
” “是被銅制的花瓶投上去打碎的——看起來是這樣吧。
” “多半是的。
” “那個,會不會是小惠投出去,向人求助的?” “從現場的情況看,有這個可能。
” “另外發現小惠的,和目擊兇手逃走的,會不會也是同一個學生?” “何以見得?” “被兇手襲擊的小惠,當時發出了求助的悲鳴。
但是不知道是想發聲卻發不出來,又或者是其他學生并沒有聽到。
所以小惠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向玻璃窗子投去了那個花瓶求救。
” “你就好像親眼見到了一樣。
” “旁邊二〇二号室的學生馬上注意到了這一點——這個人不是柚月步美,就是能馬小百合。
” “哈哈,看來,你都已經知道,到底是哪一個了啊?” “是柚月步美。
” “然後呢?” “柚月馬上離開了二〇二号室。
此時,她正好目擊了從二〇一号室出來的兇手跑掉時的樣子。
” “你為什麼得出這個結論呢?” “如果兇手走樓梯下樓的話會很危險。
因為一樓的‘讀書室’裡還有學生,她們那時應該已經聽到了響聲。
如果這麼貿然下去,說不定正好和她們撞個正着。
剛才你也說了,小惠清楚地看到了兇手的臉。
至少,她可以确定兇手不是我。
所以說,兇手是沒有蒙着臉的。
那一旦撞到了一樓的學生,就會被目擊到自己的相貌。
這樣的話,他就隻能從走廊的窗戶跳下去了。
因為是在二樓,隻要小心一點,是不會受傷且可以順利逃走的。
” “原來如此,然後呢?” “然後,柚月來到二〇一号室,發現小惠被刺——就是這麼回事吧?” “的确,我無法否認。
” “菓哥啊,”眼鏡警察伸展了一下身體,将泡面放到桌上,“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你在說什麼呢?我隻說了我不否定,可也沒肯定任何事。
” “你這樣,和直接告訴她又有什麼區别呢。
” “我告訴她什麼了啊。
明明都是她自說自話,我隻是沒有特地加以否定罷了。
我可沒說過,柚月就是發現者。
” “哎呀真是的,我可搞不懂了。
” “畢竟是上頭的意思啊。
” “上頭可沒說,要給這位小姐這麼多方便啊——” 什麼啊,從眼鏡警察的話來看,指望父親完全是個錯誤,但是千帆卻不覺得失望。
因為菓肯給她透露這些信息,并不是因為父親的威嚴。
這讓她有些高興。
“柚月同學——不,目擊了兇手逃走姿态的學生,是否還記得兇手的特征?” “确實有一些。
” “能告訴我嗎?” “分不清是男是女。
不過從後面看起來,身材并不高。
至少長得沒有你這麼高。
這和傷口呈現的狀态是吻合的。
” “那服裝呢?” “這就是問題所在——” 菓含糊其辭地回答。
千帆等着他後面的話,卻發現對方并不想告訴她太多。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他已經告訴千帆不少信息了。
太勉強的話,反而會不好。
于是她放棄這一點,改問别的:“說起來,兇手是怎麼進入宿舍的呢?” “因為後門鎖着。
所以隻能認為,兇手是從正門進來的。
” “那麼兇手,就是有鑰匙的人了?” “這麼想也是理所當然。
” “但是哪怕兇手有鑰匙,也不是宿舍裡的學生吧?” “為什麼這麼說?” “調查一下就知道。
因為你們在詢問學生的時候,這邊的警察先生看了學生名單之後說,我是最後一個。
這也就是說,當時學生都被集中在了那裡,而兇手在事件之後從宿舍逃走了。
他身上沾到了小惠的血,不可能這麼大大方方的出現,而是在附近準備了逃跑用的車子。
所以,兇手當時從宿舍逃走了,他不可能在馬上趕到的警察之前,再回到宿舍。
所以,如果我不是兇手,那麼其他學生也不可能是兇手。
” “怎麼說呢。
兇手有沒有可能在警察到達之前先從二樓跳下去,然後悄悄地回到宿舍。
” “可是要怎麼做呢?後門可是上了鎖的。
” “繞到宿舍前,從正面堂堂正正地進去不行嗎?” “那樣,鲸野一定會注意到的。
哪怕鲸野不在,那時宿舍已經開始亂了,如果有人從正門進入,一定會有人記得的。
” “話也不能說得這麼絕對。
畢竟當時現場的情況很混亂。
如果是平時熟悉的人從正門走進來,學生也不會覺得不對勁。
也許就此忘了也說不定。
這種可能性也要充分考慮。
” “可是……” 還想說些什麼的千帆,被菓舉手打斷了。
“——讓我們回到剛才的問題上吧。
” “剛才的問題?” “關于兇手的服裝。
目擊者隻是在一瞬間看到了兇手逃走時的樣子,所以無法斷言兇手的外貌。
不過她說,好像是上下一套的運動服。
” “運動服?” “很像是清蓮學園的女生上體育課穿的那種。
” “那麼……” “你明白了吧。
雖然穿着運動服,不過并不一定是宿舍的學生。
也沒準是住自己家的學生,不過在女生宿舍,因為替換衣服不夠,平時穿着運動服的女生也不少。
” “仔細想想,其實不隻是住在自己家的學生,和宿舍裡的學生。
” “什麼意思?” “外面的人,偷偷地用什麼手段,拿到了學校的運動服也說不定。
這樣穿着,偷溜進宿舍就不會很顯眼了,哪怕被人目擊到,也可以混過去。
” “嗯,原來如此。
” 菓站起身來,走到屏風的另一側消失了。
他回來時,手裡拿着一個大信封。
他從裡面取出了一張照片,交到了千帆手上。
隻見上面用記号筆胡亂寫着什麼,看起來是筆記本的扉頁。
“——這是什麼?” “剛才我說了,雖然鞆呂木惠被發現時還有氣息,不過已經不能說話了。
所以發現的學生,就問兇手是不是同屋的你。
鞆呂木惠拼命搖頭否認,并且拿過旁邊的筆記本,在上面寫了這個。
” 上面的内容是—— “坡道下郵筒”。
——看起來是這樣。
“怎麼樣?” “坡道下的郵筒……是這個意思吧。
” “沒錯,雖然字寫得很亂,不過應該是這個意思。
那麼,你認為,這到底是指什麼呢?” “是指什麼……”這是小惠在臨死前留下的遺言。
當然——“是兇手的名字,或者是對兇手身份的表露。
因為她被問道,是否是被我所刺時,拼命否認,所以才會寫下兇手的信息吧?這麼說來,她就是想通過這張紙,來傳達兇手的信息了。
” “沒錯。
可是坡道下的郵筒,會是兇手的名字嗎?” “這我也無法斷定了。
” “最直觀的解釋,會是如何呢?總之,這應該不是直接指兇手的姓名,而是關于兇手的一些信息。
你的第一聯想是什麼?” “所謂的坡道下,應該指的是女生宿舍的那個下坡吧——”千帆突然想到,“說起來,沿着那個坡道下面走一會兒,确實有一個郵筒。
” “是吧,我們也是這麼認為的。
的确有一個郵筒,是個看上去并無任何奇怪之處的郵筒。
” “這麼說來……難道兇手,是郵遞員?” “這就不好說了。
不過這樣的話,為什麼要說下坡呢?要想說是和郵局有關系的人,隻要寫下郵筒,郵寄一類的詞不就可以了。
再說,如果鞆呂木惠認識這個刺殺自己的人,為什麼她不直接寫下對方的姓名呢?” “這……她應該是不知道對方的名字吧?” “還是說,雖然她知道,卻有不能明說的理由?” “會不會是在下坡路的郵筒上,還留下了其他信息?” “我們也是這麼想,所以從上到下都仔細調查了一遍,可是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隻不過——” “隻不過?” “那個郵筒,是由支柱架起一個方形箱子的模樣。
我們發現箱底黏着一卷膠帶。
” “膠帶?” “是很普通的那種,稍微有點寬,大概有五公分那麼長吧,就粘在箱底,晃晃悠悠的。
” “這又意味着什麼?” “你認識郵箱前的那戶人家嗎?” “咦——我想想。
那好像是一家相當古舊的建築。
” “是一個老太太獨自居住。
十八日晚上,她在關窗戶的時候,看到了蹲在郵筒前的人影。
” “人影?” “老人以為是出現了臨時身體不适的人,馬上打開了玄關的開關,她看到一個年輕女孩一臉驚訝,還不等老人問話,就匆匆離去——” “是向宿舍方向走的嗎?” “不,據說是反方向。
順帶一提,那是晚上九點多一點的時候。
” “看起來,應該是鞆呂木惠吧。
” “什麼?” “我們就給她看了鞆呂木惠的照片。
老人說,就是這女孩沒錯,因為對方經常從她家門口路過,所以不會認錯。
話先說在前面,雖然老人年事已高,可還沒有老糊塗,所以我們認為她的證言是充分可信的。
” “那又如何呢?” “在此之前,你也已經說過吧。
在十八日晚上,你十點半從宿舍離開。
而在那之前十分鐘,鞆呂木惠剛從外面回來。
也就是說,從這個老人的證言判斷,鞆呂木惠從宿舍出去,是在晚上九點時。
這一點沒錯吧。
” “沒錯,”千帆在這裡老實地回答,“不過,剛才你說的膠帶,是小惠貼的嗎?” “這就不知道了。
比起這個,還有更重要的問題。
鞆呂木惠在那一晚究竟去了哪裡?” “這……” “這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來看看你去了哪裡吧。
你在自動販售機裡買了罐裝啤酒,然後一邊喝,一邊晃晃悠悠地在馬路邊晃。
你可别拿這一套唬人了。
我話先說在前頭,那一帶可沒什麼賣酒的自動販售機,我們已經好好調查過了。
因為從教育方面考慮,那一帶是禁止設置那種自動販售機的。
如果你真的在自動販售機上買了啤酒,那你一定跑了很遠的地方。
也就是說,不是能徒步一兩個小時來回的地方。
” 對啊,是不是該和菓把一切說明白了——千帆有些焦慮。
然後,剛才和小惠母親的約定,又讓她無論如何也開不了口。
“哼,”也不知道,菓是不是看透了千帆的思想鬥争,他不高興地說,“本來還以為你特地跑來警察局一趟,是給我們帶了什麼有價值的證言作禮物呢。
” “那個——”千帆打算提供另一份禮物,來混淆視聽,“之前學校裡有個傳言,說是惟道老師曾經偷偷配過女生宿舍的鑰匙。
你們知道嗎?” “……什麼?”看起來對方并不知道。
之前像是昏昏欲睡的菓,突然張大了雙眼。
“你說的惟道,是指那個和鞆呂木惠有暧昧關系的男人嗎?” “果然,看來你們調查過了。
” “惟道晉是怎麼拿到宿舍鑰匙的?” “寒假他在宿舍值班時——” 千帆将她偷聽惟道和香澄談話的事隐去,然後說明了其他部分。
“嗯——”菓抱起胳膊,“也就是說,不管這件事是否有本案有關,都不能置之不理。
” “我想,這件事要查起來并不難。
” “哦?要怎麼查呢?” “隻要調查一下,惟道老師在宿舍值班的日期就可以了。
然後再看看那個日期前後,配鑰匙的店裡,有沒有他去配鑰匙的記錄,很簡單就能确認。
” “看來你的腦子轉得很快啊,”菓佩服地說道,“明明長得這麼漂亮——” “長得如何,和是否聰明又有什麼關系呢?” 千帆反駁道。
對于别人對她容貌的誇獎,她總是抱着一種複雜的情緒。
理由很單純,因為她的臉上,有她父親的影子。
就像松尾庸子所說的,如果是同性稱贊自己還能忍耐,如果是被男性稱贊,則會讓她産生嫌惡感。
“沒有啦。
隻不過長得漂亮,頭腦又聰明,真是占便宜啊——” “你這是哪個年代的思想——” 突然這時,傳來一陣腳步聲,似乎是恰好要打斷千帆話。
“菓哥。
” 年輕的刑警看了一眼千帆,馬上住了嘴。
他是來通知菓,清蓮學園的女生宿舍發生了第二起殺人事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