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關燈
實驗室有個厲害的角色,是韓國來的留學生。

    ” “哦?”研人好奇地問,“韓流啊?” “我之前曾請教過他分子動力學模拟的問題,他簡單幾句話就把我說懂了。

    ” “這麼說,他在語言方面沒問題?” “日語很流利,英語也可以。

    ” “能不能給我介紹一下?” “好啊。

    我去問問對方有空沒。

    ”土井欣然答應,看了看手表。

    他該回自己的實驗室了。

    土井端着吃完的套餐盤子站起來,說:“那下次見。

    ” “拜托了。

    ” “我們一起努力,早日與女孩子共價鍵結合吧。

    ”土井朝餐具返還口走去。

     研人笑着目送土井離開,将筆記本電腦放回背包。

    父親托付自己進行的研究,隻有等韓國留學生登場後再說了。

     研人拿起手機,着手進行剩下的工作。

    昨天晚上,他從老家的母親那裡打聽到了那名報紙記者的聯系方式。

    但正要撥打《東亞新聞》科學部的直通電話時,他突然想起了父親的警告。

     今後你使用的電話、手機、電子郵件、傳真等所有通信工具都有可能被監視。

    
雖然研人覺得這純屬天方夜譚,但還是隐隐産生了一絲不安。

    他環顧了一圈食堂,沒有發現特别可疑的人,于是平靜下來,撥打了記錄在手機裡的一個号碼。

     回鈴音響了幾下,一個年輕男子的聲音傳來:“你好,這裡是《東亞新聞》科學部。

    ” “不好意思,我叫古賀,請問菅井先生在不在?” “請稍等。

    ” 在父親的葬禮上,他對菅井态度簡慢,想必菅井也對研人沒有什麼好感吧。

    但情報隻能從菅井那裡獲取。

     “喂?請問是哪位?”菅井接起了電話。

     “我是古賀。

    前不久承蒙您來參加先父的葬禮,非常感謝。

    ” “啊,是研人啊。

    ”菅井語帶親切地說。

     研人松了口氣,繼續說:“我有件事想要請教您。

    葬禮上,您曾向我提到過《海斯曼報告》,那是怎麼一回事?” “啊,那件事。

    《海斯曼報告》……對。

    ”菅井沉默片刻道,“今晚有空嗎?” “今晚?我要在實驗室裡待到十二點。

    ” “能不能中途溜出來?如果八點在錦糸町的車站會合,我還能請你吃飯呢。

    ” “好。

    ”雖然覺得這樣有點麻煩,但能感覺到菅井父母般的關懷。

    研人算了算實驗能推遲多久,然後說:“九點的話,我或許可以想辦法出來。

    ” “好,那九點車站南口見。

    你一定要空着肚子來哦。

    ” 錦糸町是位于東京都與千葉縣交界處的一個商業區。

    不過,這裡與新宿和澀谷的商業區不同,它離住宅區很近,兼具鬧市和商業街的功能,既有鱗次栉比的老酒館,也有販賣生活品的超市、包含影城的現代購物廣場,此外還建有可以演奏一流交響樂的音樂廳。

    總之,文化、民俗方面的店鋪設施,在這裡幾乎都找得到。

     研人頂着凜冽的寒風,在JR[JapanRailways,日本大型鐵路集團。

    ]線的車站前等待菅井。

    一想到那個報紙記者的臉,關于父親的記憶就一起湧入腦海,思緒的大半都是父親抱怨連連的身影。

     在厚木的家中同父親晚酌時,父親對自己說了很多話。

    他告訴研人,理科生的平均薪資比文科生少五千萬日元。

    按工作總時間四十年計算,理科生每年要少賺一百萬日元以上。

     “報酬少得可憐,還談什麼科學立國?王八蛋。

    ”醉醺醺的父親痛罵政治家道,“那些文科渾蛋,就靠竊取我們的業績過活。

    電話、電視、汽車、電腦,全都是科學家發明的。

    隻會耍小聰明的文科渾蛋對文明的發展有什麼貢獻?” 當時研人隻有十幾歲,對父親的抱怨相當厭煩。

    不過,後來遇到的一件事,讓他認識到父親的怨言是有道理的,那就是關于藍色發光二極管開發的判決。

     藍色發光二極管曾被認為無法開發,卻有技術人員完成了這一創舉,接着就爆發了技術人員和其所屬公司之間曠日持久的法律紛争。

    公司認為該發明可以帶來一千二百億日元的收益,然而法院判給技術人員的補償隻有區區六億日元。

    盡管一審時判了兩百億,但二審推翻了一審的判決。

    這隻能理解為,司法機構不再獨立行使職權,而是看企業家臉色行事。

     科技界對此判決失望透頂。

    這些偉大的發明家催生了全世界數萬億市場,報酬卻僅相當于全美職業棒球聯盟球員的年薪。

    許多科學家推測,此判決之後,日本的國際競争力将大幅衰退。

    在科技實力直接決定國力的時代,科學技術人員遭如此冷遇,國家談何發展?用不了多久,日本就會被中國、韓國和印度趕超。

     “人類文明要是毀滅就好了。

    ”研人的父親冷笑說,“能夠複興科學文明的隻有理科。

    文科那幫家夥永遠隻會誇誇其談。

    ” 研人長大成人後,漸漸理解了父親話中的道理。

    念本科的四年中,研人忙得焦頭爛額,好不容易才能抽出時間參加英語社團。

    與此相反,文科生連課都不去上,整日吃喝玩樂,至少研人是這麼覺得的。

    但這幫家夥畢業後,竟能掙到五千萬日元年薪,這樣的反差令研人難以接受。

    這個社會似乎黑白颠倒了,流汗勞作的人,反而沒有吃喝玩樂的人掙得多。

    不過,這個想法又令研人很不舒服——他發現自己繼承了父親的乖僻性格,就像與生俱來的基因一樣,他想擺脫卻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

     錦糸町的車站前,研人将凍僵的雙手插入羽絨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