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關燈
有些好感,如果他就是普通的一名同事,該多好。

    或許他們真的可以在某個下午約着喝咖啡,互相談談近況,愉悅地吐槽下各自的老闆。

     可惜不是。

     當權力不對等的時候,規則彰顯,就會形成一個個故事和事故。

    想到這裡,一股沮喪的情緒襲上她的心頭。

     辭别楚歌,陶抒夜看到前方不遠處立着一個略顯陳舊的公交車站牌。

     很久沒有坐過公交車了,不如今天試一試吧。

     剛上班那會兒,一有機會去陌生城市出差,她尤為喜歡由着性子随便在街邊坐一輛公交車去閑逛,即便不知道目的地,也不清楚它長什麼模樣,但那種未知讓她興奮。

     夕陽西下,陶抒夜無意間瞥了一眼路邊走在她前面的人。

    那是一位年邁的拾荒者,身上背着他傍身露宿的被褥,手裡拎着一包拾到後将要變現的廢品。

     很快,她在短短數秒間反思了一下自己,身上昂貴的包裡背着的是她工作養家的筆記本電腦,手裡拎着一袋用來“續命”的咖啡。

     陽光照在她和他身上,并無差别。

     連投在地上的影子,也一模一樣。

     一個人影,一個背包,一個袋子。

    而他們看不到的靈魂,是不是也一模一樣?衆生皆苦,萬物無常。

    彼此之間,沒什麼差别,衆生平等。

    難怪佛家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黃昏,比白晝和黑夜都短,匆匆忙忙,就像倏忽回首,半生已過。

     等了不到五分鐘時間,車來了。

    寥寥無幾的乘客懶洋洋地依次上車。

     陶抒夜上車,找了後排靠着窗戶的位置坐下來。

    窗外是什麼,陶抒夜并不關心,她完全沒有了看風景的心境。

     她關掉手機,身子無力地依靠在窗前。

     “轟隆、轟隆、轟隆”,外面熱浪卷來的音量被她自己的耳朵放大了無數倍,那窗外的車鳴聲、手機聲、孩子的叫喊聲、街邊的狗叫聲,夾雜在一起,将她緊緊地包裹起來,同這沒有開足冷氣的車廂一般,悶熱得讓人窒息。

     每個人都渴望被了解,卻又害怕被看穿。

     人啊,真是可笑! 她落入這山谷之中,奮力掙紮,遍體鱗傷,隻為了苟延殘喘地活下去。

    勉強爬出泥淖,卻又直面無人的深空,她忍不住想發聲。

    假設有同類對她尖叫、嘶吼甚至辱罵都可以,她隻是想釋放在體内被壓抑許久的東西。

     可是,即便是如此強烈的生理反應,那些來自她體内的、真實的、聲嘶力竭的呼喊,很快就被無情地淹沒在車廂這狹小逼仄的世界裡。

     根本發不出任何聲音,連微乎其微的殘痕都被抹去了。

     那一刻,她覺得她把自己辜負了。

     沒有絲毫預兆,陶抒夜忍不住掩面哭泣起來。

    周圍的乘客充滿好奇地回頭看着她,也不知道該如何上前安慰。

    有個小女孩兒拿着紙巾關切地準備走來,卻又被謹慎的母親臨時拉住,使了個眼色,天曉得她是個什麼來路不明的複雜女人。

    乘客們自覺地默默将臉轉回去,就當陶抒夜是不存在的一個人。

     她,隻是期待着一句輕聲的問候:“姑娘,你沒事兒吧?” 可是,什麼也沒有。

     周圍如“寂靜嶺”般沉寂。